APP下载

新时代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迭代更新的实践路径

2023-08-22齐金花李丽华

关键词:学分英语专业外语

齐金花,李丽华

(1.盐城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7;2.北京工业大学 文法学部,北京 100124)

新世纪以来,先有不断扩大的教育国际化,后有迅猛发展起来的语言翻译服务软件,似乎都在压缩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空间,让英语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困境日益凸显,所面临的改革紧迫性也最强。英语专业作为中国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其专业设置覆盖了各级各类高校。回顾英语教育历史,英语专业的危机见证了一种历史规律,即发展中的事物在完成了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后,须在自身求变中通过承载新的使命来获得继续存在的价值。这正是近期专家立足宏观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纷纷提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的创见时机所在。大部分学者都有意识地将人才培养与国家需要相结合,强调时代需求,兼顾中西知识,深化学科交叉等要素,但从中国英语教育体系特点的角度论述英语专业变革的还不多。英语专业有着其他外语专业无法匹敌的基础教育优势,也面临其他语种所无法匹敌的危机,其困境很大程度上是人才培养模式在时代变化中的滞后性所致,而打破困境要从它与基础教育关系为起点去探索其新一轮发展的动力源。

一、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困境的症结

追溯滞后的成因,需回顾英语教育的历史,再审视困境的发生。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时代需求的产物,其困境同样是因不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日益凸显,这从其外部境遇和内部机制中可找到归因。从外部看,高校英语专业教育的两端,一边连接着基础教育的英语能力水平不断提升的生源,一边连接着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下人才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素质需求的变化。而中间环节的培养模式相比这两段的变化,则应变步伐要缓慢得多,这种缓慢表现在一边没有充分运用基础教育阶段生源英语能力提升的红利,一边没有寻找与智能翻译技术错位发展的路径。所以剖析滞后的发生将成为寻找改革路径的起点。

在新中国的前40年里,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享受到了其他外语语种无法相比的教育体系和教育规模。先后从高中开设(1956年)向下延伸到初中(1982年)、小学(1990年代),到2001年形成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九级能力级别的大中小学英语“一条龙”[1]教学体制。在教学模式服务的目标上,从注重听、说、读、写“四会”的基本技能训练(1959年)、到高中阶段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扩展(2003年)、再到“基础英语教育要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2011)的设计[1]80,都逐渐为高等教育供应了愈发系统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基础的生源。相比之下,高校的英语专业教育在规模上虽得到不断的扩大,但在培养模式上的变革节奏则比基础教育要缓慢得多。规模上,英语专业点从1956年的23个到2012年737个,稳居外语诸专业数量之首。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经历了1979年明确的“从为政治服务,转变为发展经济服务”[1]113,1998年提出的服务21世纪的外语人才需要的五方面特征:“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引领了理工科院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改革浪潮,让“外语专业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符合性人才的培养模式”[1]116开始转型。这显示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由提量转向提质。进入21世纪,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物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1]75指出国际化中国时期对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特征更加凸显人才内部素质的幅度。在服务与培养目标的课程教学上,从统一的英语专业教学计划(1979年)、到制定统一的专业基础阶段和高年级两个阶段的教学大纲(1983年)[1]112-113、再从整齐划一到区分高校类型(1989年)(这种划分在今天英语专业四、八级成绩汇总表的结果统计中依然保留着)。其间的课程设置虽有增减,但总体格局变化不大;教材设计板式花样增多、学生参与度和训练形式不断出新、知识侧重点也有所差异,但素材构成依然以各类篇章收录为主,强调语言知识点的联系,不考虑内容知识体系的建构。这些强调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目标依然是专业基础课阶段的核心。由此可见大学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迭代更新速度远不如中小学快,同时其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模式“再现”,这个再现就是滞后的症结所在。

二、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阶段是改革的逻辑起点

目前,绝大多数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从听说读写这样技能模式起步,目的是让学生语言基本技能得到再夯实与提升。这个设定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能力培养薄弱的时代是现实的、也是必要的。但在英语教育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这样设置具有迭代更新的必要。近10年来,以技能为主的大学英语课程的学分普遍减少,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强大的一个检验视角。另外,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零起点基础的其他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相似性,似乎可说明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发展的滞后性。所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英语这个衔接点应该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逻辑起点,沿着这个起点,顺应中国新文科理念所赋予的英语专业人才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空间来开辟新路径。提到新文科,很多人会追溯美国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的新文科(New liberal),其实,这个新文科的理念对于语言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并不能说是新,但它标志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这样一个学科历史发展规律的时代拐点,这个拐点表明学科划分愈来愈精细之后需要重新在解构和重构中获取发展的新一轮强劲动力。外语专业本身“具有内在跨学科特性和外在跨学科特性”[2],这让传统工具性价值导向朝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价值导向转化提供了内部支撑条件。由此通过调整模式结构,减去重叠的低效,从而可争取更多时间来实现英语专业人才的内涵素养在深度与广度两个方面的跃升。

在培养模式上,近年来,普通本科院校走过了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复合型人才曾期待通过“英语+”的课程模式实现,但由于传统的工具性思维没能有效转变,结果复合进来的专业学习不深、不透,使得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未完成质的蜕变,不能满足兼具专业和英语技能的社会人力资源需求。这在山东师范大学王卓老师《从简单的符合到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谈新时代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一文中给予了较全面的总结与深透的剖析,并且提出了外语教学通过跨学科研究和实践走出滞后性要解决的四个方面问题:(1)把外语+专业的简单复合模式当作跨学科培养模式;(2)课程体系设置缺乏跨学科理念和实践;(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缺乏跨学科教学意识;(4)专业教材建设缺乏跨学科视角”。[2]66其中,见效最快的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路径规划,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剧本,两者是改革实践的着力点。在课程设置上,借鉴中外外语教育传统,强调母语和英语两个维度已是共识。在2020版的英语专业教学指南对中文课程表现出明显的重视,专业方向课程上显示出更宽的幅度。但作为与基础教育阶段衔接的英语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还是有进一步改革空间。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进程中,李维屏教授指出中国外语学科正在经历从工具性、应用性向人文性和创新性转变的过程[3]17,但在实践过程中,这种转变主要集中在专业方向课学习中,专业基础阶段依然鲜见端倪。2020版英语专业教学指南中占总学分30%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依然围绕语言技能这一目标,学习内容依托的教材依然是碎片式的素材选编,维系着传统上不利于建构知识的体系性、思维的整体性、价值观的统一性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整体思维、乃至批判性思维成长速度缓慢。而这也也已成为诟病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滞后的主要弊端,而由此兴起的批判性思维教学在为这样的英语教学救偏补弊。但批判性思维是基于学习者知识体系的建构和价值观形成后的一种素养,而不是一种技巧,没有知识体系和价值观为基础的批判性思维缺少牢固的根基。诸如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成为了探索英语专业脱困路径的导航。

三、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脱困路径的构想

路径的探索围绕如何让追求人文性成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内涵模式建构的关键。方向是将基于工具性价值导向的学习模式转向基于内容的工具性价值与人文性价值融合的知识体系建构模式,让容易为翻译机器替代的工具人,转换成具有创新能力、发挥潜能的人。路径是在专业核心课程阶段开启追求人文性导向的知识与技能融合建构,将课程内容向历史、文化文本的纵深发力,让追求知识体系为本、语言知识为用的理念来设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此在以往外语学界专家的创见基础上,构想以下几个转向:

(一)在课程设置中从专注英语向专注英语与汉语并重

这是践行从工具性向人文性价值取向的基本策略,是“中国情怀”养成的依托。这在中国外语教育史上有先例可寻,同文三馆时期,“坚持以中国传统语言文化为本,外国语言文学与西学知识为用的原则”培养人才[4],是将外语承载历史、文学、地理、数学等专业的知识内容中展开。后来西南联大的外语教学大一的课程有国文(6学分)、英文(6学分)、逻辑(6学分)、中国通史(6学分)、伦理学(2学分)、2门社会科学基础课(12学分);大二的课程有英文散文及作文(6学分)、西洋通史(6学分)、英国诗(4学分)、欧洲文学史(8学分)、第二外语(6学分)、1门自然科学基础课(6学分)、1门社会科学基础课(4学分)[5],这种方式培养出一批名冠中西的学者。欧洲针对语言的教育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开始了,语言的学习是从语法和逻辑学展开,后来又增加了修辞学,认为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建构逻辑思维的过程,由此奠定了其深厚的理性思辨传统。这些方式的特点都是兼顾母语与外语,集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成效都是让学习者以自己的思想主宰语言,而不是被动成为一个工具等待其他行业的使用。其实在中国,英语与母语的并重还在于走出一个误区,即当年广为流传的马克思学习外语时采用忘记母语成为学好英语捷径的方法。当今天我们从整体思维出发,让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语言学习者的知识体系建构中取得平衡时,我们发现,马克思方法的有效不在于它忘记母语,而是在同源共生的文化笼罩之下其母语与英语背后文化的相似性和字母文字的亲缘性,为其快速有效地二语习得提供了便利条件。相比之下,中国语言文化与西方语言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皆存在巨大的差异,以单方面强调英语语言技能和文化的学习,就走向了英文为体,偏离的本土所需的英语人才培养价值取向,同时也因其素养的不完整性,鲜在社会上找到用武之地。从笔者所在学校的就业情况看,近年来英语培训行业成为英语专业毕业生集中就业的场所,能进入其他领域的人数越来越少,这也是单一专注英语语言技能而其他素养缺失,导致其能力的迁移性弱而显现的症状。

(二)从教材编写中从泛英语专业向“国别英语”的重视

实现“‘外语通’向‘外国通’”的战略转型[6],就英语体系内而言,这里提出的“国别英语”是指通用语背景下具体使用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的语言特色风貌。这个重视是在英语专业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前提下的细分,是传统的专业方向类课程和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习部分知识分层下移,但这正是今天适应国际化中国时代需要的外语专业人才素养的需要。它一方面由散点的泛英语焦距到英语为母语或官方语言的国家本土历史文化上的差异,一方面让英语专业人才更精细、有效地服务于社会需要,其人才培养从语言技能向语言文化学习的纵深空间深耕。具体而言,就是加强向英国学、美国学、加拿大学、澳大利亚学等国家的语言文化差异的重视,这种形式的课程设置在欧美大学常见,值得走到今天的中国英语专业发展借鉴。历史地看,十九世纪中叶,伴随英国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扩展,让英语成为了所谓的通用语,但英语与其殖民地的本土文化兼容过程中已经又形成了无数不同于英国本土的语言文化形态,这些国家与地域的话语体系和文化内涵的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特征,值得以国际理解为目标的英语专业学生的关注。截止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和普通高校英语教学、英语专业教学的基础阶段学习英语,主要围绕英国和美国英语进行教学,很少有系统专门的关于英音与美音、英国文化与美国文化比较的知识学习,更不要说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英语的特性。虽然这样笼统的学习在浅层应用方面能够实现有效的沟通,但是,在国际化中国时代,如果不能很好地获得对相对独特语言与文化特色的深入的理解,就不能更好地实现“国际理解”这样的目标。我们注意到欧美大学外语专业采用这样的设置一方为适应其历史背景下多民族生源,一方面正是服务于本国的国际战略需要。所以在英语普及教育下,把宏观的英语应用市场留给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或下面要论及的机器翻译服务,把精细化的市场作为专业英语人才的有为领域,所以英语专业向国别特色的延伸是解决这种英语人才培养扁平化、易替代的有效路径。

(三)在培养模式的实践中探索英语专业人才的机器翻译不可替代性

这是全球外语专业在智能科技愈发普及应用的时代所面临的课题。作为AI科技时代引领者的中国,其英语专业最先感受到这种翻译软件开发技术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的前三十年英语教育关注语言技能的学习,把中国人培养成为英语二语学习国家中英语语言素质最好的学习者,但在英语专业人才供应量增加,机器翻译的介入后,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建构的不完整性问题凸显,在语言技能与社会行业需要之间的疏离上表现出来。仅仅具有语言技能的人才让大数据为基础、智能科技飞速发展的机器翻译软件的开发和使用所轻易替代,速度之快、势态之猛逼迫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者们思考其新的发展路径。目前,社会实践表明科技、法律英语可以用机器翻译解决,因为其语言的特色是以通用标准的术语为主,具有长期稳定性。而人文学科作为一种发现思想、创造思想的科学,则有着不可为机器翻译所侵占的感性本源,语言自身的发展也是如此。机器虽然通过大数据的综合产生出N种语言模式,在数量上超出人所承载的认知,但转换出的新语言成果需要人赋予其意义和接受,转换背后的程序模式需要人的创新推动。研究发现,虽然机器翻译在语言学上威胁到了人的翻译,但人所能够翻译出的言外之意则是机器无法企及的。“云算法或大数据无法识别语气、意图、语调或语境背景信息。它好像是突然写下的文字,没有了所有其他的线索和色彩。”[7]由此可见,使用机器翻译虽可以提供便利,但必须认识到,其背后永远是设定的,理性的产物,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人类是机器所无法具备的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这个结合体是蕴含无限潜能、可延伸出不可估量的创新小宇宙。所以,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通过找到与机器翻译错位发展的路径来开发这个宇宙,这个路径只有回到上述的对人文性追求的视域中来,以此来滋养对人类感性的守护和创新。因此,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人文性取向旨于学习到一种思维,理解一种文化,养成一种能动的、积极的、多维的交流互动,区别于被动的、定向、二维的翻译机器的路径。翻译机器能实现的语言形式的转换,却不能实现东西方思维的融汇贯通,东西方文化精髓的深刻理解和辨析,中西合璧内在气质的形成;机器翻译能转换信息,但不能培养人的素养;机器翻译能使你接收不同语言转换成你的母语而被接收理解,但这也能让使用者囿于自己本土的思维模式,放弃了其他语言文化的精髓和思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会又回到思想上闭关锁国的状态。可见,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依然是有价值的,而这个价值需要通过人文性取向下的知识体系的建构,以获得文化语境的应用实践能力来实现,由此适应新时代国际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此外,适应以上设想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应生源英语基础的不同,推行学分制进行学位授予的学籍管理,更加体现因材施教的培养机制。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在面临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下,通过内部的变革来适应新时代的国家发展需要,这种变革的最佳切入点应放在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也是与基础教育的衔接阶段。从这里采用英语与母语,泛英语与国别英语、人的英语与机器英语三组维度的思考构想兼具工具化和人文性价值取向的人才培养路径,通过“进一步实现中国化、本土化发展”。“进一步凸显民族立场和文化本位”,“进一步明确国家利益导向”[8]为努力方向,以期在理论层面向做到“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理念,以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综合施治、协调推进新时代我国外语教育教学中国化为总体指导思想,力求结合中国外语教育教学实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外语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体系。”[9]在实践层面以期让语言技能在体系知识的基础上得到夯实,让培养的英语专业人才具有思维的整体性、价值的统一性、发展的全面性,国际理解的精准性,更好为国际化的新时代中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学分英语专业外语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美食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大山教你学外语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