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认同视域下两岸青年交流路径研究

2023-08-22

关键词:台联大陆群体

王 婉

(辽宁大学 党委统战部,辽宁 沈阳 110000)

目前,两岸青年交流还不够频繁深入,两岸青年依然存在着认同偏差。两岸青年交流应以认同构建为指向,而文化认同是其中最温和而有力量的切入点。两岸文化同宗同源、一脉相承,两岸同胞也有着骨肉亲情,这是构建两岸青年文化认同的基础。我们应准确把握这个切入点,以文化交流为手段,增进文化认同为目的,进一步推动两岸青年交往交流,实现两岸青年心灵契合。

一、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外延

(一)文化认同的内涵

人是以群体为单位生存的,在一个群体中,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对事物一致的认识,这就是文化认同产生的基点。以群体为单位的人,在长期生存中形成的文化认同,具有稳定性,并且具有强大的内聚力和向心力,能够不断增强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中华民族形成的核心就是文化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群体,而不是血缘群体,这个群体内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汉民族中因地理环境等影响也存在文化差异,而凝聚这个庞大的群体的核心便是文化认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历过多次大分化、大融合,在分分合合中,逐渐形成了对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华文化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便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来源。

台湾民众,长期与大陆缺少交流沟通的渠道和机会,缺少与大陆的接触和互动,对大陆的了解和认知都比较有限。《远见》杂志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33.7%的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整体印象变差,从历史民调数据来看,近两年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印象有整体变差的趋势。但与此同时,民意调查中关于两岸互动意向的的调查结果显示,64.2%的台湾民众支持两岸增强互动。并且,从横向比较的结果看,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向往和期待还比较高。调查显示,台湾青年对工作、求学的地区选择倾向,中国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日本,远超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1]排除曾经日本殖民经历的影响,台湾青年对大陆始终有着特别的情感。一部分原因是大陆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红利吸引着台湾青年,更重要的是,台湾与大陆有着不可割裂的情感联系,这种内在的情感联系源自于两岸同宗同源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向往大陆。

在两岸青年的交流中,我们应抓住文化认同这个突破口,以文化交流为手段,以增进文化认同为目的,不断强化两岸青年的情感联系,不断增进两岸的凝聚力。

(二)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

民族认同,也称族群认同。一般而言,广义的民族认同应该包括个人对群体的归属感、对群体的积极评价以及对群体的信念、价值、活动的卷入。共同的文化渊源是族群存在的基础,文化认同也是民族认同的基础。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经过了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质。而多元文化背景下,引导台湾青年认识“广义民族”与“狭义民族”这两种民族认同的双重属性,对台湾青年增进民族认同有重要的意义。

从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民意调查结果来看,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台湾民众在28年间增加了46.7%;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则呈现截然相反的发展趋势,减少了22.9%,目前仅有2.6%;认同“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的则维持相对稳定的比率,从46.4%到29.9%。[2]由此可见,即便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大陆出台多项惠台措施,两岸青年交流日益热络,台湾民众对于“中国人”民族认同仍然在持续减少。但事实上,台湾民众对身份的认知很分裂,与其说是民族独立的意识,不如说是天然的“台湾意识”。这种“台湾意识”其实代表了台湾民众对台湾故土的认同,也体现着台湾在整个中华文化中的独特性。如同辽宁人有“辽宁意识”,这种意识来源于辽宁这块土地、这个环境使辽宁人区别于北京人、福建人、四川人等等,但“辽宁意识”丝毫不影响辽宁人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台湾青年一代生长在“解严”之后,在民进党执政时期的中小学教育背景下,有强烈的“本土化”的认同底色,我们应当承认台湾青年“台湾意识”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同时,也应意识到这种“台湾意识”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我们要不断加强两岸青年的文化交流,在交流中阐释好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质,让他们意识到一个人可以有多重身份,但这些身份有层次之分,他们可以先认同台湾,再认同中国,当然前提是,这里的“台湾”是从“地理、族群等认同”的层面而言的。要让他们认识到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流”与“源”、“枝”与“根”的关系,以文化认同推动民族认同,不断强化台湾青年对“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的身份的依赖感、归属感、自豪感。

(三)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国家的本质是一种民众共同的公共权力。也就是说,国家强调的是一种政治组织形式。但是,我国作为典型的民族国家,国家又不仅仅代表一种公共权力,而是更强调文化、精神、心理、血脉的共同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国家认同是指国家内的公民认同所在国家的政治权威,认同所在国家的文化、价值、信仰,并将自己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的主体意识。可以说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想要增进两岸的国家认同,也需要从增进文化认同入手。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统独立场”上,选择“偏向独立”“尽快独立”的民众比例呈上升趋势;选择“维持现状再定”“永远维持现状”的民众占多数;选择“偏向统一”“尽快统一”的民众呈下降趋势。[3]《远见》杂志的调查结果中,民意变化曲线相对温和,但总体来看仍然是选择“先维持现状再看”和“永远维持现状”的占多数,“赞成独立”的呈上升趋势,“赞成统一”的呈下降趋势。[1]要增进国家认同,需要先厘清国家认同形成的基本途径。

由于台湾多年来一直实行淡化国家认同、强化本土意识的教育,台湾青年多数对国家认同的概念很淡漠。而且,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台湾在国际政坛地位尴尬,整个台湾社会对宏观议题的关注度都很低,大部分台湾民众只关注岛内信息,很少关注两岸信息与国际信息,并不具备根据实际形势探究在两岸关系中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的能力。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台湾民众对于“台独”这个概念的认知,并不是宏观意义上的“国家”层面的认知,只是在岛内长期“蓝绿”拉锯、媒介宣传影响下的产物。

所以,在不能直接改变岛内政治背景的前提下,我们要尽可能的增进两岸沟通交流,通过两岸在社会层面不断的的连接、渗透与整合,经济、文化、人员的日渐频繁的交往交流,不断加快两岸同胞情感趋融、价值趋近,不断增进文化认同,进而推动国家认同的形成。

二、两岸青年交流的现状

从1990年“台湾青年亚运观光团”赴京开始,30余年间,两岸青年交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青年的界定及特点

不同年龄的人,经历不同,时代对其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对相同的事件反应不同,对相同的环境理解、适应性不同。本文着重探讨两岸青年交流的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对于“青年”的概念,我国、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都有各自不同的界定标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普遍认同的青年年龄范围相对更广,因本文的研究主要涉及日常交往交流中的特征、表现,故本文将“青年”的年龄界定为18至40周岁。

相对于其他群体,青年有其自身的特点。就个体心理而言,青年具有开放性与兴奋性,敏感性与易激性,创造性与批判性,独立性与可塑性,理想性与探索性的鲜明特点。就群体心理而言,青年具有归属性、活动性、趋向性、从众性和社会性的鲜明特点。我们应抓住青年群体的特点,从青年喜爱的形式和内容出发,深入开展两岸青年交流工作,不断增进两岸青年文化认同。

(二)两岸青年交流的主题由“共同认知”上升到“共同情感”,但互动性、体验性欠缺

一是交流形式由“独白”到“交往”。最初的两岸青年交流多以“独白”为主,交流的形式比较单一,多为学术论坛、峰会、竞赛等形式,交流效果也很有局限。目前,两岸青年交流的形式越发多元、越发深入,能够以文化的植入构建两岸青年的共同情感。单方面、单向度的表达变成了相互的交往,各地台联通过组织两岸青年就彼此关心的话题进行座谈,从专业到家乡,从美食到风景,从风土到人情,及就业创业等,从大学的学习状况、考试制度到生活的衣食住行、点点滴滴。两岸青年进一步加深了解,对彼此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在冬、夏令营活动期间,举行摄影比赛,激发青年兴趣,充分展示青年风采和大陆人文、自然风光,增进营员对大陆的认知,对祖国的认同。

二是交流内容由“物质”到“精神”。两岸青年的物质联结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大陆的政策红利、社会福利等已经在惠及台湾青年,台湾当地的民调数据也显示,相当一部分台湾青年有意到大陆发展。在共同事业、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两岸青年的联结已经逐渐从物质层面深入到精神层面,在两岸青年交流中注重思想、情感的交流,注重文化认同的构建。厦门市台联举办“闽南烟火 两岸情书”活动,先后推出闽南文化两岸星推官、两岸情书(家书)征集、“我和我的祖国”在厦一代台胞访谈等主题活动,宣传两岸故事和闽南民俗,推动两岸同胞在共鸣中唤醒文化记忆、强化情感联结、促进心灵契合。

三是交流目的由“认识”到“情感”。两岸青年的交流最初都是从彼此“认识”、增进了解开始的,逐渐开始培养“情感”,通过鼓励和推动两岸青年的情感交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青年形成文化影响。同时,不断挖掘具有特色、易产生共鸣的文化资源,有意识的强化文化资源对青年的影响,发挥文化影响在塑造两岸青年共同情感的作用。河南省台联组织以“同文同祖 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冬令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线,参访历史古迹、体验城市建设、见证祖国发展,参访“三苏园”,台湾青年忆起苏轼的诗词,苏东坡出名的菜肴。体验陶瓷拉坯、上釉、刻花体验,制作汝瓷作品,台湾青年想起周杰伦的“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营员们感受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两岸血脉相连。

但是,两岸青年交流的互动性、体验性仍需进一步加强。不少参与两岸交流活动的台湾青年表示,参与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多以走马观花的参访为主,走了很多地方,也看了很多东西,但是深入社会真正体验大陆生活的机会有限,与大陆普通民众交流互动的机会不多,对大陆整体的社会文化缺少切身的感受。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在认同构建中的熏陶作用。

(三)两岸青年交流活动逐渐制度化品牌化,但后续跟进不足

一是打造系列活动品牌。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冬令营、全国台联千人夏令营已经成为两岸青年交流标志性的品牌活动。各地台联不断创新形式,在举办冬令营、夏令营时吸收台生参加冬令营、夏令营等交流活动,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同,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两岸和平发展的事业中来。在陆台生为台湾营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了解真实的大陆。在陆台生与台湾营员交流顺利融洽,从他们口中听到的大陆经历,让台湾同学更可信、更易于接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9年黑龙江台联、哈尔滨台联创立“哈尔滨 台湾周”品牌活动。活动以“加强世贸交流合作,推动两岸经贸发展”为主题,活动期间,举办台北世界贸易中心企业推介会、“台湾周”参观等多项专题商贸活动。组织青年台胞走进哈尔滨龙台两地,深化两地青年交往交流,促进两地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鼓励青年台胞跨过海峡,来到黑龙江,拓展新空间,实现新发展。

二是搭建交流平台。江苏省台联在南京新媒体数字产业园挂牌成立“新媒体·台胞服务实践基地”。发挥资源优势,帮助更多青年台胞、台资企业运用新媒体平台推广自有品牌,培育专业人才,扩大产品销售。根据青年台胞、台资企业对新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提供智慧零售和互联网运营的实战技能培训,帮助青年台胞、台资企业在各自行业领域获得更大发展,为广大台胞台企融入“双循环”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但是,两岸青年交流的后续跟进明显不足。一方面两岸青年保持长期交流的意愿不强。两岸青年成长环境不同,生活圈子也不同,长期交流的持续动力不足,心理上主动“失联”。另一方面是两岸青年的交流活动缺少反馈总结与跟踪服务。许多两岸青年交流的项目都缺少对活动的长期统筹,对反馈信息的搜集不足,也没有建立好定期沟通、互访交流等长效机制,导致交流往往在活动后就中断,建立集体认同收效甚微。

(四)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交互更加频繁,但两岸青年线上交流互动受限。

网络具备了开放、便捷、信息海量、成本低等特点,是新时代青年群体沟通交流的主渠道之一,18-40周岁的青年群体是网络空间最活跃的力量。网络社交媒体时代,世界范围的交往交流已经进入到多领域、多主体、多媒介全面互动的阶段,两岸青年的交流却因群体话语体系、历史传统、传播权利与意识形态等影响,导致新兴媒介在两岸交流中“缺席”。一直以来,我们对互联网、新媒体、社交网络等在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不够重视,也缺少对两岸青年借助新兴媒介开展交流的引导。两岸青年生活轨迹、生活情境皆有不同,在短暂的面对面交流后,若没有线上的常态化互动,很难将交流延续。

另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我们缺少两岸能够直接、双向互动的媒介工具。《远见》杂志调查数据显示,台湾青年最常用的社交软件主要是FB、LINE、Instagram,大陆青年常用的社交软件微信在台湾青年中使用量非常小,微博更是没有被列入调查范围。[1]

传播媒介的缺位会导致两岸青年社交圈、朋友圈不同,两岸青年的情感也会因缺少传播媒介变得疏离,逐渐将对方排除在自己的社交圈之外,当相识的余热退去,相互交流的意愿便会逐渐消退,两岸青年的常态化互动就很难进行。

三、文化认同视域下优化两岸青年交流的路径

新时代,两岸青年的交流应走向更深层次、更生活化、更具渗透性,切实通过相互的交流增进文化认同。

(一)两岸青年交流主题应进一步由“共同情感”上升到“共同体验”

两岸青年的交流应更加注重让两岸青年更直观、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彼此的生活,构建两岸青年的共同认知和集体记忆,形成“共同体验”,构建文化认同。

一是交流形式由“平台建设”转向“社群建设”。随着大陆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有意愿到大陆发展,这为两岸青年“体验式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应在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两岸青年的组织联系和社群建设,针对不同群体,开发有针对性的、精致的、长期的交流项目。

要针对不同社群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和服务工作,密切两岸青年的生活联系,推动两岸青年深度交流,丰富两岸青年的社会感受与体验,不断深化两岸青年以共同利益、共同事业为基础的物质联结和以共同价值、共同追求为基础的精神联结,让台湾青年在整体的大陆文化环境中认识大陆、感知大陆、认同大陆。

二是交流内容由“文化符号”转向“文化感受”。目前,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中往往偏好“文化符号”的表达,如名胜古迹、历史遗迹等等,但对青年群体切身的“文化感受”关注不够。

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带领台湾青年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体验者,让台湾青年亲身参与传统民俗的活动中,或切身体验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逐步培养台湾青年的文化情感;组织两岸青年共同开展中华文化的文创设计,共同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逐步构建文化认同。另一方面,要切实让台湾青年感受到大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制度的优越性、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如,辽宁省台联通过开展台商纠纷诉调对接工作,让台湾青年切实感受到依法治国的内涵。辽宁省台联与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12年联合签发《关于开展台商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的意见》。省内各市台联积极响应,建立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省市台联机关分别选定了台联系统的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由省高法聘任并颁发了特邀调解员证书,针对特邀调解员开展了专项培训。省台联每年组织召开辽宁台商权益保护工作座谈会,省高法领导现场对诉调的法律原则、法律程序、承办步骤以及台商提出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民事商事纠纷等问题进行解答。这项工作自开展以来,深得台商们的欢迎。台商们通过诉调对接减少了诉讼成本,缩短了办案时间,增加了企业效益,也切身体验到大陆的法治文化。

三是交流目的由“家国情感”转向“社会情感”。“家国情感”是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共同文化想象,“社会情感”是群体成员在社会大环境下、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牵绊,二者都是构建文化认同,形成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目前,两岸青年交流的活动,大多围绕民族意识、爱国意识等“家国情感”,从活动的名称、活动内容的设计都不难看出来,“寻根之旅”“历史不容忘却 携手共创未来”“‘非遗所思’两岸非遗文化嘉年华”等,主要聚焦于文化传承、民族记忆等宏大叙事。对于源于日常生活的“社会情感”缺乏关注。如果在两岸青年交流中,“社会情感”的培养长期缺位,会导致“家国情感”的塑造不接地气,很难被台湾青年真正内化。

“社会情感”的培养有赖于群体成员的共同体验,需要将交流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鼓励台湾青年到大陆留学访学、创业就业,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建立两岸青年的良性关系,形成紧密联系的生活共同体。

(二)注重后续跟踪反馈

“社会接触理论”认为,不同群体的人际互动,将影响群体成员的态度与行为。“熟人式接触”存在相互了解与信任,有利于消除负面印象;“偶然式接触”欠缺了解与信任,会强化负面印象。而团体间的交流接触,需先“消除类属印象”即去除偏见敌意,再“再造类属印象”即建立正面情感。也就是说交流并非必然拉近距离,而是需要逐步构建正向的演变关系,要通过反复的接触,先消除偏见、建立好感,再逐渐发展出对彼此的认同。如果两岸青年接触的时间短暂,文化差异不能及时化解,两岸青年便只能继续沿着差异了解对方,不但不能增进共识,反而会固化差异。

在日后的两岸青年交流工作中,一是要进一步推动交流活动常态化,目前两岸青年互访式的交流活动主要集中在寒暑假,应适当增加活动的次数,合理安排活动开展的时间,最大程度发挥活动的良好效应。二是要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建立长期的互动机制和情感联系渠道,为朋辈间培养友情,构建认同提供基础和条件。各地台联在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开始前通常会建立微信群,先行发布辽宁的基本情况、冬夏令营的基本安排、一些注意事项、温馨提示等,在活动期间,通过微信群发布行程,营员们也通过微信群交流感想。在活动后,应继续保留微信群,充分利用起来,有效延续活动成果。三是要对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的参与人员,尤其是首访人员建立长期的联系,使他们在身处台湾时依然能够获得大陆的信息,能够感受大陆文化的魅力,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构建文化认同。四是要推动台湾青年在地化,吸引台湾青年到大陆就业创业,鼓励台湾青年久居大陆,在大陆落地生根。

(三)开发推广两岸青年互联网新媒体交流平台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网络交互平台开展两岸青年线上交流。目前,两岸共同使用的新媒体平台主要是微信,应从微信着手,建设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平台,不断完善新媒体平台的功能,扩大其普及面与使用面。同时,持续推动“两宝”(即淘宝、支付宝)“两微”(即微信、微博)在台湾青年中的普及与使用。

二是打造两岸交流新平台开展两岸青年线上交流。加快推进智慧“台胞之家”建设,利用“云网络”继续深化开展对台联络交流工作。福建省开展闽台族谱宗亲交流数字平台建设,打造闽台族谱宗亲交流数字平台,深入挖掘闽台族谱档案资源,推动资源活化利用和共享开发,利用数字化平台,保护传承闽台两岸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增进两岸人民的心灵契合,深化对台联络交流,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总之,增进文化认同是促进两岸青年交往交流的有效切入点,以文化为桥梁,深入开发、挖掘、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对话合作;以文化为纽带,寻找两岸青年共同的精神基因,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活动;依托同源文化,不断提升两岸青年交往交流的质量和实效。

猜你喜欢

台联大陆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民航转报系统台联MODEM专线与拨号互备传输模式研究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IQ大陆
北方大陆向
海南省台联领导会见台商许清朝先生
海南省台联会见中华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代表团一行
“谢谢党,谢谢政府……”
冰之大陆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