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下《月亮下去了》赵家璧译本在中国译介与传播研究

2023-08-22瞿晓萱

名家名作 2023年2期
关键词:良友行动者场域

瞿晓萱

一、引言

《月亮下去了》是斯坦贝克于1942 年出版的一部以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中篇小说,讲述了北欧挪威某个边陲小镇的人民面对法西斯侵略者从懵然无知到奋起抗争的故事。该小说一经出版,便产生了极大反响,在欧洲被译成多种语言版本。1943 年该小说被引入中国,同年出现了此小说的六个译本,目前可考的有五个。赵家璧的译本于1943 年出版,是出现较早的一个全译本,从1947 年至今历经8 次再版,也是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唯一一个多次再版的译本,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赵家璧译本为何受到各大出版社的青睐,得以多次再版?该书的译介在历史时期境遇如何?本文将运用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从翻译社会学角度对《月亮下去了》赵家璧译本进行描述性研究,探析该译作的译介与传播过程,通过阐释作品背后行动者的资本互动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以期深化外国文学作品的传播史研究,并为文学译作的传播策略提供一定借鉴。

二、布迪厄场域理论

场域是社会世界中存在的一种客观关系,它是行动者依照自己的惯习运用资本从事实践活动的关系空间。布迪厄将场域定义为“拥有独立运行规则的空间”(Bourdieu 1993:162)。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场域空间,是相对独立的社会场域,场域中的资本形态一旦改变,也就改变了场域的结构。其中,经济场域和政治场域往往在社会生活中起支配作用(Bourdieu 1993:37-39)。场域存在的前提是有行动者(agents),以翻译场域为例,作者、译者、出版商都为翻译场域的行动者。

布迪厄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概念引入自己的学术体系,但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经改造后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场域内的资源转化为斗争的对象并发挥“社会权力关系”时,就转化为资本(Swartz 1997:122)。布迪厄将资本一共分为四大类: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象征资本。经济资本是由生产的不同因素、经济财产、各种收入及各种经济利益组成。文化资本既包括人内在化的禀性和才能,也包括物化或对象化的文化财产。社会资本是指行动者在场域中拥有的社会关系。象征资本体现在社会认可和社会声誉方面,各种类型的资本都可以以某种形式转化为象征资本。

场域是一种客观性的、在不同场合中存在的一个关系网络,资本则是行为主体可获得的一种资源。行动者要在所在的场域中找出可自由支配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来帮助自己在场域这一关系网中寻得有利位置。行动者在场域中身份的提高,即表明其获得了更多的象征资本。在任何场域中,象征资本始终都是一种稀缺资源,它的数量多寡决定了行动者在场域中的相互关系。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出版社、读者与评论家是主要行动者,他们之间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网络。场域的运行法则决定了行动者所拥有的资本,其在数量和类型上的差异直接导致网络内部等级制的权力结构。所以,一部文学作品要在场域中获得某一位置,其本身不仅要具备文学价值与艺术特色,它的行动者的场域运作、资本积累等也要起到积极的作用,多元化、丰富的资本能够使作品固化优势地位,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力。

三、《月亮下去了》在中国的翻译场域

翻译场域位于权力场域中,相较于文学场域更远离于权力统治,因而也会去迎合权力场域的需要,处于翻译场域中的译者作为翻译主体也会或主动或被动地去选择符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作品。

1937 年到1945 年,美国文学作品译介总数多达230部。这与中国当时的抗战背景是分不开的。一方面,1943 年,中国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抗日战争也成为政治、文化、生活的中心,反映在文艺上,“一切文化活动集中在抗战之一点,集中于抗战有益这一点,集中在能够迅速地普遍地动员大众这一点”,翻译者首先注意到战争题材的作品(杨俊芳,2013)。另一方面,不同的历史语境也引导中国译介者去选取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学作品,被积极译介的美国文学作品正是由于其所体现出来的独立自主、顽强抗争的精神,响应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争取人权平等、精神自由和民族独立的号召,因而被积极引入中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月亮下去了》这部反法西斯题材的小说引起中国译者的极大关注,他们以笔为枪,争先恐后投身于小说翻译中。1942 年,刘尊棋译出了故事梗概,于1946 年4 月在北平中外出版社再版。钱歌川的译本最初是在《新中华》杂志上连载,之后又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但仍然是节选一部分,在1943 年出版后又在1944 年、1946 年再版。1943 年3 月15 日,马耳(叶君健)在《时与潮文艺》特大创刊号上刊载译文。1943年4 月,胡仲持的《月亮下去了》在上海开明书店出版。1943 年2 月,赵家璧在英国新闻工作处看到《月亮下去了》这本书后,便怀着极大的热情,仅仅用了10 天时间就将全文译出,于4 月在桂林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出版。

四、行动者的资本互动

古旺威克详细阐述了在具体体制中(如评论者、译者、出版社等)各种因素和行动者(agents)是怎样影响翻译的,他得出结论:“翻译筹码(stakes of translation)是被赋予了权力的高度合法的实践活动,在权力的基础上,运作于各种社会空间中的翻译条约不停被重新协商。”(Gouanvic, 2002)翻译筹码属于一种可量化的文化资本,当译者进入翻译场域中的时候,单凭自己的惯习,他是没有斗争力的,这个时候,他就需要运用多种形式的资本来与之抗衡,去争取更多的资本。因此,在翻译领域中,不同行为体之间的资本交互作用对译者的翻译行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包括译者的选材、译文的选择、译文的出版与传播;同时,“资本”也是译者在翻译领域内的一种活动工具。

(一)译者、译作及其资本

赵家璧,1908 年出生于上海松江县,从小酷爱文学并受过良好教育,1932 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英国文学系。他在中学、大学期间一直参加或主持校刊工作(王畅,2017)。

1928 年春,赵家璧加入良友印刷图书公司,从此开始了他的编辑生涯,在1943 年以前,他主持编辑了《一角丛书》《中国新文学大系》等具有深远意义的丛书,为中国文化事业的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何军民,2021)。在编辑生涯中,赵家璧通过郑伯奇结识了林徽因、沈从文、夏衍、丁玲、郑振铎、茅盾、鲁迅、周树人、胡适、蔡元培等名家。作为徐志摩的得意门生,赵家璧深受徐志摩独树一帜的英文教学方式的影响,为其日后成功翻译《今日欧美小说之动向》《月亮下去了》等著作奠定了良好的文艺修养。此外,徐志摩对文艺作品的体会与感悟也给予赵家璧的编辑工作以启示与灵感,徐志摩带领赵家璧等学生学习参观外滩的外文书店,那里的外文书等让赵家璧编辑出版《良友文学丛书》有了参照物;鲁迅也身体力行,支持赵家璧的编辑工作,在其建议和指导下,赵家璧的出版刊物不仅收录了鲁迅自己编译的《竖琴》《一天的工作》,还出版了麦绥莱勒袖珍本木刻连环画《一个人的受难》等(马杰、李继凯,2019),使其出版内容更加丰富多元且富有深刻意义,他们经常通过书信谈论文艺出版事业的问题,鲁迅可谓是赵家璧的良师益友。此外,赵家璧也从事外国文学(主要是美国文学)的翻译和研究。他曾翻译过英国“现代小说之动向”系列文章,有古希腊神话故事、安德森的小说、斯大林的传记等。因此,赵家璧的教育经历构成其文化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其编辑生涯和翻译经历则为其积累了雄厚的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

1942 年底,赵家璧从上海辗转来到桂林,并复立良友复兴图书公司。1943 年,赵家璧译完《月亮下去了》后,该译作随即在良友复兴图书公司出版。良友复兴图书公司作为赵家璧的经济资本,为译本生产与传播提供了便利。

(二)出版社及其资本

通过运用象征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出版社将作者和原文及其资本转换为译作的资本。因此,在文艺创作过程中,获得出版商的青睐与扶持成为一个重要环节。

抗战时期,国内文人学者撤退到桂林,书店及出版社遍布桂林的大街小巷,赵家璧曾说,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书刊有80%是桂林出版的(李建平,1996)。在这样一个“文化抗战城”中,赵家璧复立了良友复兴图书公司。在桂林的两年多时间里,良友复兴图书公司出版了三十余种中外名著,并推出几本新著(徐婉洁,2015)。赵家璧作为译者、编辑与出版者,在译作出版和推介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当时上海发行量最大的《申报》曾这样描述赵家璧主编的《良友文学丛书》:“良友出版社发行的《良友文学丛书》,仿佛在荒芜的中国文坛中,种下了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绽放了绚丽的花朵。”(王畅,2017)良友复兴图书公司作为桂林抗战文学生产的中坚力量,一方面使一大批经典的文学书籍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从而丰富了人们的阅读视野;另一方面也带动一些文学新人进入读者的视野,为新文学的发展培养了后备人才。良友复兴图书公司以其在资产关系、合作关系、营销网络等方面的实力为其在文学翻译场域内积累了雄厚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以及象征资本,大大增强了《月亮下去了》的竞争力,推动了译作的传播。

赵家璧和老舍于1947 年共同在上海成立了晨光出版公司。晨光出版公司凭借着文人间的友谊和“名人”的路子,推出了高质量的《晨光》系列,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品牌,是20 世纪40 年代末最负盛名的私人出版社(陈思广、王娇, 2017)。其《月亮下去了》在晨光出版公司历经三次修订再版,被收录在赵家璧主编推出的《晨光文学丛书》中。赵家璧利用其自身的经济资本以及社会资本,为译本的修订与再版争取到了多次机会,促进了译本的传播。

从1943 年《月亮下去了》初次出版到2013 年70 年的时间里,赵家璧译本几经修订,继续在国内4 家主流出版社(晨光出版公司、江西人民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一共经历8 次再版。

(三)书评人及其资本

“书评人因其在场域内享有的资历、地位和声誉(文化资本)被招募,通过书评影响潜在读者的购买与阅读决策。”(汪宝荣,2017)《月亮下去了》一书通过赵家璧的翻译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赵家璧译本的广泛流传。对于原作的译名,克明在1943年《文化通讯》上撰文讨论,对比五个中文译名,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月亮下去了”是最佳的翻译,意义深远。

五、结语

作为一部战争小说,《月亮下去了》具有时代价值。中国译者译介《月亮下去了》是20 世纪40 年代中国的权力场域和文学场域共同作用的结果,响应了时代要求,满足了人们的阅读期待。赵家璧本人、出版社以及书评人所持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象征资本在《月亮下去了》译本的出版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也为译本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在1943 年出现的六个译本中,只有赵家璧的译本再版至今。对《月亮下去了》的翻译社会学研究或许可以从更细微的章节入手,分析书中体现出的与无产阶级相关的意识形态及与社会的联系。

猜你喜欢

良友行动者场域
与异质性行动者共生演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政策执行研究新路径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你有病吗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敬仰中国大地上的绿色行动者
聚天下良友 琢百世美玉
网络行动者的新媒体使用特征、影响及媒介民主化
做“互联网+”的积极行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