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主体性的缺失与重构路径探析
2023-08-21叶红刘颖
叶红 刘颖
摘要: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发挥程度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进度。新时代新征程,乡村振兴新发展亟待农民有所作为,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同步提升农民主体性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农民主体性缺失已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羁绊。本文从农民主体性的缺失表现入手,探析农民主体性缺失的成因,继而提出农民主体性的重构路径,以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主体性;重构路径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3-0123-03中国图书分类号:D422.6文章标识码:A
基金项目:大连市社科联2023年重点课题“高校对推进党内法规教育和专门人才培养路径研究”(2023dlskzd2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农业农村要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充分激活农民的主体自觉性。新时代,农民主体性相对弱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振兴的进程。因此,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和受益者,农民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与目标,提高自身主体意识和能力,致力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农民主体性缺失的表现
1.1农民参与乡村经济乏力
随着城镇化发展,农业生产活动大多是依靠基层政府推动,农民参与乡村经济发展的意识淡薄。对于政府推动的各项农村产业项目,农民认为这是政府理所应当引领和完成的事情,当涉及资金投入时,很少有农民愿意主动出资出力。同时,在推动农村生产项目过程中,政府没有把农民当成生产主体,也没有充分保障农民的经济权利,使得农民被动地参与农村产业发展。此外,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营决策中,农民缺乏主导权和经营权,许多地方政府和村干部越过农民意见直接决定,长此以往农民地位逐渐处于边缘化。
1.2农民缺位乡村社会治理
城乡二元体制的非均衡性发展,对农民基本权利的支撑力度不够,一定程度上阻碍农民的参与能力。在乡村建设的实际过程中,大多数地方政府对乡村振兴政策的宣传与落实并未充分尊重农民的意见与需求,严重挫伤了农民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同时,农民对地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以至于乡村公共事务的决定权大多在村“两委”手中,农民无权投身于乡村社会治理。随着乡村社会“去熟人化”趋势加剧,农民的共同利益联结意识较为淡薄,村民对村级事务关心程度下降,农民参与村民选举、村民会议和村庄公共事务治理都表现得较为消极。
1.3农民乡风文明建设不力
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的文化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人们的心态也随之改变,传统的优良家风、民俗文化的传承被抛之脑后,乡风文明建设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农民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政府的任务,他们不会为了乡风文明建设而主动学习。此外,加上城市文明的冲击,一定程度破坏了原有的乡村文化生态,农民陷入现代化思潮,失去文化的自主选择能力,这反映了农民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远远不够,导致乡风文明建设缓慢。
1.4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在乡村生态振兴背景下,农民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亟待提升。实际上,农民的环保意识依然薄弱,甚至还存在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程中,很多农民认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政府的责任,与自己无关,这导致农民不会自觉地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其实,很少有农民主动参与公共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即使有少部分农民愿意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但由于缺少正确的环境治理理论知识以及受制于政府的管理权限,他们投身于生态环境改善力度不够,严重影响农民生态主体性的发挥。
1.5农民发展权利受到限制
乡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对农村的事务最有发言权,对农村的发展农民有最直接最切身的体会,农村的工作一定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一定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一定要全面依靠农民的智慧[3]。但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定任务,决定农民的发展方向,让农民失去了自主选择发展的机会。此外,根据上级要求,政府部门统一规划乡村产业,制约了农民自我价值的提升,農民发展权力受到一定限制。
2农民主体性缺失的成因
2.1农民经济收入水平较低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近四成的农村居民,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一半[4]。农村产业发展乏力,无法为农民提供满意的就业岗位,农民收入难以得到保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才会追寻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当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太低以及经济权益得不到保障时,他们只顾忙于生计,根本不会花费精力顾及农村的发展情况。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民对接农产品市场困难,无法实现长期增收,这导致农民经济主体性作用难以发挥。
2.2农村基层组织功能弱化
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虽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受到高度重视,但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农村基层组织仍然存在未能有效发挥综合治理功能的现象。少数基层干部缺乏引领和组织群众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动员能力,从而削弱了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凝聚力。同时,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政策,农村基层组织并未基于农民的特点进行宣传,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民接受度并不高,直接影响了农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此外,大多数农民受内外部因素影响无法直接参与基层治理,农村公共事务大多数时候都是由农村基层组织干部决定,导致农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农民主体在乡村建设中的缺位现象。
2.3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在国家将教育资源倾向农村的背景下,农民文化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大多数村民的受教育程度还是集中于中小学。由于农民知识储备的局限性,他们不能准确理解乡村振兴战略,也不会合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基本处于一种被动式发展状态,难以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同时,在乡村人才振兴背景下,政府注重新型农民人才的培育,但是由于农民文化水平跟不上,很难理解农业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培训内容,再者对农业生产经营存在一定认知偏差,使得农民无法在乡村经济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同时,也不能有效参与乡村其它方面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在乡村治理中处于消极状态。
2.4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失衡
农村产业发展无法为农民群体提供满意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报酬,很多农民进城务工。《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指出,农民工总量达到29 562万人,相较于去年增长率为1.1%[5]。农村的青壮年和新乡贤严重流失,留在农村的大多是妇女、老人、儿童,这些人员不仅文化素养偏低,而且劳动力较弱,难以承担起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城乡区域发展越来越不均衡,农村人口结构也越来越失衡。
3农民主体性的重构路径
3.1稳固乡村产业基础,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6]。第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供农民就业活水。在城乡融合背景下,政府要通过一系列财政政策促进乡镇企业规模化,将更多发展资源投入农村,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农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吸引更多农民回流。第二,壮大乡村产业集群,增强农民集体经济实力。关键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壮大农村的基础产业,打造城乡联动产业,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充分发挥县域联动城乡经济的重要作用。同时,立足区域特点,结合消费者需求打造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第三,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激发农民创业活力。发挥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提高产品整合增值效能。同时,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吸引农民返乡创业,激励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积极作为。
3.2筑牢农村基层组织,保障农民政治权益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利于提升农民的话语权,吸引更多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第一,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功能,关键要规范基层组织建设与运行,优化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干部队伍,从而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与创造力。第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制度,保障农民民主权益。着重健全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充分保障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尊重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意见与需求,同时发挥农民对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监督作用,提高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自我管理意识。第三,发挥乡贤作用,协助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乡贤进入农村基层组织,不仅能够发挥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建言献策的作用,还能发挥其在农民与农村基层组织之间的桥梁作用。因此,农村基层组织可以根据农民实际诉求拓宽村民自治的渠道。
3.3夯实乡风文明基础,增强农民文化自信
文化是农民的精神支柱,文化自信程度影响农民在乡村振兴中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程度。首先,夯实乡村文化基础,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要加大乡村文化建设资金的投入,保证农民在文化活动场所接受文化的熏陶,同时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内容与展现形式,更好地发挥农民文化主体性的作用。其次,正视乡村文化价值,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在城乡融合发展时期,需要引导农民正确审视城镇文明与乡村文明,深入发掘农村文化资源,并根据市场需求转化为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农民成就感与自信心。最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农民文化认同感。特别加强对乡村优秀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唤起乡村共同记忆,并以“共同担责”的情感共鸣培育共同伦理[7],提升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促进其主动承担起文化振兴的责任。
3.4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提高农民生态意识
推进宜居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助于提高农民对乡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提升农民生态主体意识。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大村庄公共空间整治力度,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2]。首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新时代,要继续从农村垃圾处理、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改善等方面进行人居环境治理,致力于全面提升人居環境质量。其次,普及农村环境治理知识,提高农民环境治理能力。政府要通过宣传正确环境治理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生态文化水平,使得农民更高效地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最后,动员社会群众力量,参与农村生态建设。政府要加强引导,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活动,鼓励农民群众、志愿组织、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勠力同心建设美丽乡村。
3.5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专业能力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可以建设农村高素质人才队伍,而且能够提升农民主体地位。首先,补齐农民文化短板,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投入,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专注于提高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以此增强农民自身的人力资本。其次,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健全农民培育体系。在人力资源失衡的情况下,根据剩余劳动力的不同特点与需求,采取多元化培训体系,分类培训不同劳动主体的技能,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农民主体的创造作用。最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入信息技术。大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政策,提高农民对该政策的接受度。同时,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背景下,要聘请农业领域专家,通过讲座或者现场参观的方式展示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价值,让新型职业农民自觉学会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大大提升农民种植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能力。
4结束语
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民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但是从目前来看,农民的主体性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不足以支撑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任。因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培育农民的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和创新性,激发农民的主体作用与首创精神,切实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更好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EB/OL].(2023-02-03)[2023-02-03].http://www.lswz.gov.cn/html/xinwen/2023-02/13/content_273655.shtml.
[3]杨希双,罗建文.基于乡村振兴内生发展动力的农民主体性问题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9(03):261-264.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
[5]中国政府网.202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增加311万人[EB/OL]. (2023-04-28) [2023-04-28].https://www.gov.cn/lianbo/2023-04/28/content_5753679.htm.
[6]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2022-02-22)[2022-02-22].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2/22/content_5675035.htm.
[7]郭倩倩,王金水.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主体性提升的困境及其纾解[J].江海学刊,2021(05):14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