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模式下土力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2023-08-21粟梅张太乐熊灿娟
粟梅 张太乐 熊灿娟
摘 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程,各大高校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在此背景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广泛关注以及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而PBL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要求高度契合。本文就土力学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要点入手,进行PBL模式下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以达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目的,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想品质得到同步提高。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课程的思政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PBL模式;土力学;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7.072
0 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让思想政治课在改进中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程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近年来,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仍是思政课程,但专业课不再“事不关己”,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全面辅助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了有效合力。
目前,已有大量学者在进行专业课课程思政的研究。孟丽红等以水文学课程思政建设为例,首次引入“CBL-PBL-Seminar”立体教学模式进行思政教学案例探索;刘洪普等探索了将PBL教学法落地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以更好地实现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学;王世平、赵春燕从提升主讲教师的思政能力和育人能力、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构建有效地课程评价体系这三方面深入探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张俊、李屹旭以测绘工程专业为例,梳理了课程思政推进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探讨性提出了解决对策。可见,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已经遍地开花,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土力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是研究土的渗透特性、应力应变和强度规律,从而解决土体变形和稳定等问题的一门课程。以强化学生工程伦理,为国家培养使命担当、品德优秀、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工程人才为目标,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土力学课程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课程知识也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理论支撑,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在土力学教学中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而PBL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要求高度契合。鉴于此,本文就土力学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要点入手,进行PBL模式下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以达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目的,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想品质得到同步提高。
1 土力学课程思政要点
1.1 教师是关键
高校的核心工作是立德树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思政课教师的思政能力毋庸置疑是很好的,但专业课教師的思政能力却是参差不齐,有好有差,甚至大部分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能力是欠缺的。所以教师本身的思政能力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专业知识的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二是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的融入。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一方面要参加思政能力的系统培训,夯实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和思政教师广泛交流,吸收经验。只有教师本身的思政能力提升了,才算是打下了课程思政的基础。
1.2 重点在思政
土力学课程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其蕴含的思政元素是非常丰富的。重点在于如何将课程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度的挖掘,并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进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梳理知识点的同时还要查阅大量资料以便思政元素的收集,从工程伦理、工程安全意识、使命担当、大国工匠精神、家国情怀、责任感、诚信等方面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并可建立思政案例库,每有新的思政案例就添加进去,不断丰富课程思政元素。思政案例作为课程思政的骨架,是课程思政的有力支撑。
1.3 立足于课程
所有的课程思政都应该立足于课程,没有好的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功能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课程大纲的课程目标中,除了体现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还应有思政目标,并在章节内容中体现思政元素。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同时也限制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发挥空间,良好的课程教学氛围才能给予课程思政有效地发挥。
2 PBL模式下土力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PBL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问题设计、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以及最后的评价与反馈,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也不可缺少。笔者尝试在每个环节中都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以达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1)问题设计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在进行问题提炼的时候就要注意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并自然而然的融入问题之中。比如,在土力学课程第一节课绪论开始之前,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系列剧目—《茅以升》,让学生了解到土力学在我国发展的早期艰苦历程。并提出问题:通过这个视频,同学们对土力学这门课程有了哪些感想,可从大国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等方面进行探讨。又比如,教师可将前段时间发生的D2809动车脱轨事故放到课堂中来,并据此设计出问题:D2809动车脱轨的原因是什么,与同学们学过的土力学哪些知识点有关,如何预防类似的事故发生,同学们对事件中列车司机英勇救人的事迹有什么感想。再比如,教师可根据最近发生的四川泸定6.8级地震,提出问题:地震可引发哪些与土力学有关的工程事故,对于地震中国人齐心协力抗震的决心有何感想等。这些思政元素的出现,都是自然而然,不突兀也不刻意,有助于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教师问题设计时要兼顾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时也要加强思政元素的挖掘。比如,教师让学生观看了《茅以升》之后,从大国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等方面探讨感想的时候,学生在积极的探讨过程中,经过思维的碰撞,还能够引发工程人自强不息,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意志、爱国奉献等方面的感想。同时,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能理解到,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凝聚力,才能做成事做好事,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疫情期间,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快速修建,就是国人齐心协力共抗疫情这股凝聚力的体现,加深学生使命感以及爱国情怀。诸如此类思政元素的挖掘,不是飘在空中与书本知识脱离,而是完全契合在教学过程中的,是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良好体现。
(3)PBL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价与反馈,不只是针对专业知识教育成果的评价与反馈,还应有思政教育效果的评价与反馈。比如,可通过学生探讨时对思政元素的理解是否深入,在探讨过程中是否引发了其他思政想法,以及是否在合作中提升了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从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向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在加深专业知识内容反思的同时也得到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3 PBL模式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鉴于土力学与工程实际的紧密联系,本次课程思政教学的切入点以工程案例为主。从知识点中导入工程案例,从工程案例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再通过评价与反馈反映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效果。具体情况如表1。通过PBL模式下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获得了以下结果:
(1)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得到了提升,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再是生搬硬套,与课程内容格格不入,而是从与课程知识点紧密联系的工程案例入手,融入课程显得更加自然。这也与教师对课程知识的深入提炼和对思政元素的深入理解以及与思政教师积极沟通交流借鉴经验脱不开关系。
(2)问题的设计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工程案例中体现的大国工匠精神、家国情怀、工程伦理、工程安全意识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达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3)学生也在问题的分析与讨论中,经过思维的碰撞,引发了更多感想。比如观看了茅以升的视频后,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就联想到了修建了有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李冰以及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
(4)在探讨对于国家和人民齐心协力抗震的感想中,学生也深刻地认识到分组合作学习就是为了让大家齐心协力做好一件事。也感受到了国人齐心协力共抗疫情的家国情怀。让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5)由于专业知识的评价并不能体现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所以在评价与反馈环节中,不只是专业课知识点的测试与评价,而是又增加了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认知评价与反馈。这样两方面结合的评价与反馈,更能反映学生在加深专业知识内容的同时是否也得到了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4 结语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重点,对于专业课的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专业课教师一方面要参加思政能力的系统培训,夯实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和思政教师广泛交流,吸收经验。以便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为“课程思政”打下基础。同时也要将课程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度的挖掘,并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进来。PBL教学模式可让教师在问题设计、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以及最后的评价与反馈环节中都进行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达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目的,并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想品质得到同步提高。
“课程思政”从来不是一门课,也不是一个教师的事,所有的专业课程、所有的专业教师都应该参与进来。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共同打造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协同育人的局面,为新时代培育能力与素质并重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2]孟丽红,徐霞,王中原,等.“CBL-PBL-Seminar”教学模式下高校《水文学》课程思政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7):7476.
[3]刘洪普,侯向丹,贾永娜,等.PBL教学模式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18):152155.
[4]王世平,赵春燕.立德树人理念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22,8(21):184188.
[5]张俊,李屹旭.课程思政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以测绘工程專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27):173176.
[6]卢黎,谢强,朱正伟,等.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探索与实践——以土力学课程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1,30(03):108113.
[7]田梅青.土力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33):5455.
[8]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