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评教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3-08-21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5期
关键词:学生评教教学质量高职院校

摘 要:学生评教制度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中国高职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制度检查和提高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提升学校教育水平和培养学生教学质量都具有意义。本文按照随机抽样调查原则,对广西某所高职学校的484名学生开展了有效调查研究,从学校评教的现状、学校评教的质量指标、学生评教的流程,以及对学生评教的结果等四大方面展开了调研分析,并针对学生评教工作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建议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学生评教;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5.038

0 引言

评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学习者主动和被动传递的信息,通过采用知觉的手段,对教师施以某种作用的一个教育管理行为。学生评教,是指学生通过对老师课堂教学的评判手段,也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学生可以通过对老师的上课情况、教学成效和自己的学业成果,对老师的课堂教学做出判断。经调查显示,目前该校学生评教一般采用每学期一次的网上评教的方式,有49.38%的学生表示对学校现行的学生评教工作不是很了解,对各项评价指标也感到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并认为通过网上评教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期望通过此项研究,进一步认识并研究目前学校学生评教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与障碍,以便提供改善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 抽样调查与基本情况

1.1 抽样调查

此项调查问卷基于随机抽样的调查问卷基础上,对广西某所高职学校484名学生开展了有效性调查问卷,从学校学生评教的实际情况、学校对学生评教的要求、学校评教的程序,以及学生评教的成绩等四个角度进行了调查问卷。有效性调查问卷期间共送达调查问卷500份,收集调查问卷494份,其中有效性调查问卷为484份,有效性调查问卷收集率高达97.98%。此次调研数据中,男子占总数据的36%,女性占总数据的64%。一年级人数占總数据的48%,二年级占35%,高三则为17%。

1.2 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评教的现状分析。现状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对该校现行学生评教工作的了解程度、认可程度、学生评教的方式和学生评教的时间四个方面对学生评教工作现状展开调查。

从表1中得出结果,在对该校学生的评教工作相对了解程度上,有4938%的学生表示并不是非常了解,有4008%的学生表示相当了解,但不足总体的一半,更有558%的学生表示根本不知道;在对学校学生评教工作所进行的有效评价程度上,有6467%的学生觉得学生评教工作已满足管理要求并且合理有效,1157%的学生则觉得学校评教工作仍面临着不少问题,需做更进一步的完善;在教师评课方法的选取中,有9339%的学生选用了网络评教,4545%的学生选用纸质调研问卷,另外还有2872%的学生更偏好于面对面的师生座谈会;在评教日期的选取上,有6302%的学生选择了在学期末进行,有2562%的学生选择了在学年中进行,选择在学期一开始就进行评教的学生为579%。

(2)学生评教的指标分析。评教指标研究主要围绕评教目标设计的咨询程度、不同学科评分表的一致性度以及解读评价课表中的模糊抽象度三个层面展开。主要考虑了以下三个问题:“学院在制定评教指标时,是否征集过您的意见?”“您在对不同课程进行评教时,评价表内容的一致程度?”“您在阅读学生评教表时,对评教内容是否感到过于抽象模糊不清?”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研究,从而分析学生的评教指标存在的问题。

从表2得知,在确定评教标准的时候,表示被咨询过建议的学生有46.91%,其中53.10%的学生表示没有被咨询过;认为评课表的评教标准内容一致要求的只有21.49%,认为大致相同的学生占比超过了48.76%;根据调查的资料表明,大多数的学校反映对评教表中对评教要求的模糊抽象性,对评教标准的制定没有积极性,不同课程对评教内容也没有针对性。

(3)学生评教的过程分析。此项研究对评教的研究重点从学生代评人数、评教使用时间、评教是否合理、评教前的宣传和培训等四个角度进行,从而探讨了在评教中滥评与不合理评教等问题。如表3显示,学校在代评的评教人数这一问题上,有94.21%的同学表示从来没有过由其他同学帮自己代评;但在学校评教用时统计中,评教用时都在5分钟之内的同学高达78.72%,在学校评教内容比较多的情形下,这么短的用时间明显是不合理的,从这可以看出这些同学在评教过程中有乱评的问题。在“您会因教师人很好而非教学效果很好而对他打高分吗?”和“您是否会因为受到任课教师的批评或要求严格而故意给他打低分?”这2种选项中,只有24.59%的学生选择了绝对会因为一个人太好而打高分的选择,表示一定不会因为受到任课老师的批评而故意打低分的学生占比为32.02%。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评教的时候,并不是以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来作为依据评的,个人掺杂的情感对评教影响较大,即非理性评教的现象较为严重。而在“学院在评教前是否会对学生进行宣讲和培训?”这一问题上,选择完全没有和基本没有的占总体样本的48.97%,这反映出学校对评教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还是有待加强的。

(4)学生评教的结果分析。

学校依据学生对评课结果的掌握情况和评教结果对任课老师课堂教学的影响程度两个方面进行结果分析,从而掌握学生评教效果的情况。从表4得知,对评教的结果完全熟悉的只是7.85%,占比高达52.07%的同学表示对结果了解一般,学生是评教的主体,这样的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对评教结果了解程度明显是不够的;在“您认为学生的评教结果对教师教学是否有改变?”这一调研问题上,认为评教结果对教师教学仅有一些改变的达70.25%,认为能起到很大改变的学生仅占13.43%。从中可知,同学们的评教的结果不能获得较好的作用,对教学质量也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 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

2.1 评教指标

(1)评教指标体系单一,缺乏针对性。根据实证研究表明,学生评教指标一般由学校层面制定,学生作为评教的主体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指标的设计和制定当中去。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数量比较多,且实训内容往往超过了理论教学课程,专业实操性较强。如表5所示,该校对不同课程采用同一个评教的量表,各项指标的设计也都是大多从教师的角度或教学行为设计的,并非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和学习效果出发,这样的评教指标不仅缺乏针对性,也很难激发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

(2)评教指标内容笼统反复,指标权重分配不科学。如表5显示,评教量表的16项评价指标设计比较笼统,语言单一,内容重复,表达不够清晰,不能全面覆盖教学特征,学生在阅读评价指标时不能很好地区分各项指标的不同,无法客观地对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评价。从每个指标的权重分许,除了第15项“教师以身作则能起到示范表率作用”和第16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贯彻落实。”权重为0.08以外,其他选项权重均为0.06,并没有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

2.2 评教过程

(1)宣传力度不够。经调查得知,该校在每学期末组织一次学生评教,由教学质量管理办发布公告通知,再由辅导员转发通知到各班班群,学生通过自行查阅通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教即可。学校管理者作为学生评教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在评教前并未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专项宣传和教育培训,也并未对评教的内容和注意事项进行介绍学习,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2)学生评教态度过于随意。实证研究可以做到,学生在评教的时候,并没有以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准和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作为评判衡量的标准,学生个人情感的代入对评教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即非理性评教的现象更加强烈。有78.72%的学生表示个人评教用时在5分钟以内,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在评教的过程当中普遍存在著不重视的心理和态度,且由于学生在评教过程中容易根据个人喜好及偏见给予教师比实际情况高或低的分数,这样得出的评教结果无法真实反馈任课老师的教学效果。

2.3 评教结果

(1)评教结果对学生的反馈。评教结束后,学校对评教结果做了简单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工作,得出的评教分数和排名也仅在各院系领导层面公布后便没有了下文,学生对各任课老师的评教结果并不了解。

(2)评教结果对教师的反馈。实证研究显示,认为评教结果对教师教学仅有一些改变的学生达70.25%,认为能起到很大改变的学生仅占13.43%。究其原因,虽然教师通过登录个人系统可以查询学生评教结果,但教学管理层面对评教结果的宏观调控较少,缺少奖惩措施,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或建议没有深入了解和调查。因此,无论评教分数高低,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效果改变都不大。

3 针对学生评教问题的对策研究

3.1 设计全面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学校应以加强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宗旨,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评价指标除了要广泛征询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外,还应该要综合参考教学评估专家、教学管理者、用人单位等专家的意见,采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制定教师和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的评价标准。除此之外,应针对不同的院系、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之间的差异性分类制定评教指标,各项指标的分值权重也应有所侧重。这样既能让师生增加参与感,主动积极地配合评教工作,也能更加客观、全面地反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2 加大宣教力度,端正评教态度

学校要重视学生评教的前期宣传和教育指导工作,对他们进行认真引导,并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评教价值观。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评教?评教对学生自身有什么好处?让学生真正了解评教与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明确告知学生评教采用匿名的方式,消除学生的顾虑,从而认真、客观地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

3.3 合理运用评教结果

学生完成评教后,相关职能部门应和任课教师进行充分有效的交流后,将评教结果向大家公布,保障大家的知情权,从而充分调动评教积极性。经调查,该校的评教结果会呈现同一门课程不同班级打分和平均分,并根据得分高低进行排名。评教系统可以设置教师查询评教结果的子模块,并向教师提供各个维度的分数和总得分以及各项得分在教师中同类得分的排名,并对高分者和低分者采取相应奖惩措施,从而让教师不仅能明确了解到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琪.高校网上评教的实证分析——基于江南某理工大学的调查[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72176.

[2]毕鹤霞.高职院校“学生评教”考评现象探究——基于X高职院校学生抽样调查[J].考核与评价,2017,(5):6266.

[3]曹辉,徐慧蓉.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困境与反思[J].教育探索,2014,(2):7172.

[4]唐衡璇,冯凤举,陈建国,等.艺术乡建赋能乡村振兴的历史变迁和理论逻辑——艺术乡建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系列论文之一[J].传承,2022,(04):119124.

[5]周加灿,郑珍远.高校学生网上评教工作现状及其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2017,(1):109112.

[6]白海荣.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J].前言视角,2018,(7):49.

猜你喜欢

学生评教教学质量高职院校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残疾大学生评教制度效果和问题研究
关于民办高等学校学生评教可靠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