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垂直化提升路径研究

2023-08-21钱恒张楠楠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5期
关键词:英语教师协同育人

崔 禹 钱恒 张楠楠

摘 要:协同育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强调整合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和育人功能,形成合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协同育人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提高课程思政能力的必要性;然后提出协同育人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构成要素;最后论述了协同育人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垂直化提升路径。

关键词:协同育人;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垂直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5.034

课程思政是近几年的热点话题,在全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背景下,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目的也越来越明显。协同育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整合各门课程的优势资源,挖掘思政元素,达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当前,某些学科的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开展效果不佳,未能运用德育思维充分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在实现有效、具体、生动的教学载体方面作用还不明显。课程思政的开展需要教师抓住教学设计这一重要内容,做到细而精,因为教学设计是教学实践与教育理念连接的桥梁。英语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和丰富的人文性。协同育人背景下,高校对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英语课程思政的推进,关键在于英语教师的落实。

1 协同育人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提高课程思政能力的必要性

1.1 应对多元文化挑战

语言的学习承载着不仅仅是文化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意识形态领域对学生的影响。高校学生在校内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一些西方的文化也会冲击学生的价值观。英语读物中一些西方意识形态内容也会不知不觉中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如果不对学生加强意识形态方面的引导,很容易造成一部分学生出现是非不辨的情况出现。有的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这就造成思想上出现偏差。所以,高校要重视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要求英语教师提高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判断性分析、现象观察、文化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尤其是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上,要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认同,免受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蚀。

1.2 促进英语课程思政改革

协同育人背景下,高校的各个学科之间竞争激烈。由于部分英语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在课程思政的开展上不能很好地达到学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针对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英语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政治理论知识,不断地探究课程思政的前沿和热点问题。由于现阶段,英语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的不太理想,协同育人背景下给英语课程思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需要挖掘零散的思政教育要素,整合课程资源,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2 協同育人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构成要素

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课程思政在协同育人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在协同育人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要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结合其所教授的英语课程和所教授的对象,设计和规划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协调推进其所教授的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程思政内容融合能力

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程思政的内容不能强求套用,而是要根据教学大纲进行精心设计。将英语课本中的育人目标、知识点等与思政元素进行巧妙结合,通过典型案例,探索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融合式讨论、可视化呈现、体系式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中不同的思政知识点,选择有利于课程思政开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还要言传身教,在英语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会,让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英语课堂的始终,达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的。

2.2 准确把握政治方向能力

英语教师的素质不仅包括口语能力、授课能力,政治方向的准确把握能力也是衡量一名优秀英语教师的重要指标。高校英语教师要将课堂这个第一渠道利用好,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言谈举止方面做到为人师表,要具备政治判断力和政治敏锐性,主动抵制国外不良信息的侵蚀,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立场。英语教师要将每一堂英语课都看成是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实践场地,不断告诫自己要及时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解决学生思想政治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确看待多元文化,杜绝出现立场问题,始终将正确的英语教学方向之舵掌握好。

2.3 把握最佳德育时机能力

教学过程中的每一节课,都有最佳的德育时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英语课堂中的时机,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课间互动交流环节,可以让学生讨论社会主义的优势;课外实践、课后作业、课中讲解讨论环节,教师可以以国外的不稳定因素为例,探讨中国的和平稳定和大国情怀;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以渗透思政内容,让学生进行思考,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教师要与学生成为良师益友,关注学生的成长以及德育需求,在课上与课下的相处中,让学生感受教师的人格魅力,接受英语教师的教授的思政内容。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如《We Can Make a Difference》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讨论,把握住德育教育的时机,积极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2.4 挖掘思政教育元素能力

高校的英语课程有了思政教育的渗透,教师会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思政内容。英语课堂有了思政元素的融入,使得教学活动更接近我国的教学理念,这种“隐性德育”的功能会更加强大。其实在英语课程中有很多隐藏的思政元素,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职业素养、中西文化对比、传统文化等,这些都是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育人资源。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元素转化为思政内容,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夯实思想政治教育。

2.5 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工作,他曾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有了国家的重视,全体英语教师更要担负起课程思政的责任,在英语的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校英语教师要始终将价值引导和思想引领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语言知识有机结合,坚持育人和教书有机统一,使英语课程思政落实、落细,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3 协同育人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垂直化提升路径

3.1 加强能力建设,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高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本身就是很好的思政教科书,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英语教师的政治素养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的开展效果,只有教师有一定的思政理论水平和对课程思政的坚定认同,才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传达思政知识。所以,高校英语教师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培养,强化思政施教意识,以确保课程思政能力垂直化提升。高校可以组织各类课程思政讲座,开展优秀思政案例示范观摩,为英语教师开设课程思政专项研究课题,以此来调动英语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高校还可以建立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作为共建人,定期开展研讨交流、集体备课、主题实践、课题申报等活动,指导英语教师对英语“课程思政”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汲取教材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总结英语课程思政开展的成效得失,讨论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树立良好的教学观念,形成完备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英语知识的同时领悟思政魅力,真正实现对英语课程思政的理解、体会与共鸣。

3.2 加强师生积极互动,营造维护课堂教学氛围

高校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的必要环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还需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到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如课堂备课环节,英语教师首先要搜集课本中的思政教育视频、案例、素材等,将这些元素融入视频学习、小组讨论、问卷调查等前期授课任务中,在课程开始之前就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授课方法,并做到及时反馈,从而保证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课中教学环节,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开展情景教学,让英语课堂不再沉默,而是打造一个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场域。英语教师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游戏环节进行课程学习,如头脑风暴、汇报展示、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体会各种情境,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营造良好、融洽的教学氛围。课后实践环节,英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在作业的布置上始终与协同育人目标一致,引导学生内化、巩固、反思并不断拓展课内和课外的思政内容,将教师传递的德育思想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规范道德行为,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内化于心。

3.3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课程思政亲和力和说服力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度不强,导致教学的效果不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硬件和软件被应用到教学的环节中,使得信息化教学成了主流。高校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树立“互联网+”思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强化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将协同育人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英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如China Daily、学习强国等APP都是很好的学习交流场所。教师还可以利用MOOC、雨课堂、职教云等课内外教学媒介,多手段开展教学工作,创新教学方法。英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断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开展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如情境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都是效果比较好的教学方式。英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把学生身边的事、学生关注的政治事件结合在一起,从课堂中渗透思政教育,帮助学生解决思想的困惑,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增强英语课程思政的说服力和亲和力。

3.4 深挖潜在思政元素,增强课程思政内容融合能力

融合教育是近些年教育者比较认可的教育模式。英语课程思政也需要将课程思政内容予以融合,教师要把握好课程思政教学的关键环节。课程思政强调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理论的叠加,它需要英语教学分析英语教学,找出每个单元和章节蕴含的思政内容,将这些元素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英语教师通过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挖掘和整理,可以发现有很多有价值的思政元素,在教学的设计和课件的制作上融入这些思政元素,能够更好地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英语教师要针对英语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深度地探究,整合多个专业和英语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政知识,借助汇报演示、话题辩论、主题讨论、情景模拟等形式,将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思想政治元素有机地融合,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达到英语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育人的有机融合。

3.5 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强化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理念

高校英语教师是落实英语课程思政的执行者,其政治素质决定了英语课程思政的开展效果。所以,英语教师要不断学习思政理论知识,树立协同育人的观念,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教师开展合作交流,学习先进的思政理念,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从而增强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师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充分认识英语课程隐性的教育功能,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利用自己的英语专业知识,挖掘英语文献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并付诸实践。教师在英语的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将大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做到润物无声。

英语教师要珍惜高校举办的课程思政培训活动,积极参与,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深入研究课本中的思政知识,将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教师教学的重要政治引领,做到行动自觉和思想自觉,整合辅导员、英语教师和思政教师等群体的优势,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课程思政工作室”来强化协同育人效果。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实现教书和育人统一。

4 结语

综上所述,协同育人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垂直化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让英语教师起“思政担”,是新时代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英语教师要不断加强价值引领、思想引领,构建价值引领和英语知识传授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更好地实现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莉.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文教资料,2021,(20):98100.

[2]彭均,白显良.新时代课程思政的认识定位、生成逻辑与发展路向——基于矛盾论视角的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22,(05):162168.

[3]闫潇.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认知探究[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21.

[4]黄蕴.大学英语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分析[J].校园英语,2021,(40):1516.

[5]孙六荣.“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调查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9(03):97100.

猜你喜欢

英语教师协同育人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现代建筑技术协同育人基地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