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互动关系

2023-08-21马海艳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5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人民中国式现代化

马海艳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漫漫百年征程史,一直忠贞不渝以人民幸福的实现为价值愿景,努力探寻出一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内涵特质、历史逻辑、学理依据角度来看高度耦合,两者相伴而生、互为延展、共同推进,深刻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民;美好生活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5.0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百年奋斗,开天辟地创造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究其内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质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美好生活”是学术界绕不开的两个热点话题,但将这两者联系起来探究其关系的研究寥寥无几,这两者看似是在不同轨道上各自运行,但在人民对美好生活不断憧憬和现代化双重视域下,二者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关系。

1 从内涵特质看,二者互补共融

1.1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内涵来看,首先,“中国式”强调这条道路的特殊性、个性,它是立足中国国情、基于本国实际、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其次,“现代化”强调普遍性、共性,表示中国同属世界现代化大局棋盘上的一子,并没有落后于时代的频率与世界的脚步;最后,“新”是点睛之笔,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打破西方现代化单线论,由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历经千险探索出来的一条独具特色、成就斐然、未来可期的必由之路,是以人民福祉为核心,努力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一条文明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来,“新”是以有卓越的实践成效为底气,有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新思路的和气,有为全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大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性,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发展走向,让现代化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这必然需要汇集全体人民的力量来推进现代化进程;再从个人放眼看整个社会,我们不接受显著的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不接受以绿水青山为代价换来的金山银山,共同富裕和美丽和谐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许;另外,人民群众在追求共同富裕的同时,物质文明已经不是评判现代化程度的唯一标准,美好生活的状态在物质需求满足“饱不饱”之后追求“好不好”的精神满足;最后推己及人,希望中国探索出来的现代化道路成果可以惠及整个人类世界,在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的过程中,将中国社会的新发展贡献为世界新机遇。这“五个现代化”统一于由个人到社会的实践逻辑,由物质到精神的思维逻辑,换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1.2 把握美好生活的特质

美好生活是一个具有现实和理论双重意义的概念,它包含着人们对未來物质需求和道德品质两个层面的想象与追求。“美好”一词如何界定,基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情形下就会有不同的状态,但可以明确的是,美好生活的主体是人,无论是宪法规定人的基本权利还是马斯洛需求理论都从基本的生命安全、平等尊严到自我实现,全部对人的美好生活做出了基本要求,这是具体到个人。在看整个社会要保障个人权利的实现,需要有和平安全、经济繁荣、公平正义、开放自由、和谐美丽的社会环境才能满足。个人的成长进步和社会的成熟发展,双向促动美好生活的状态更加具象,未来的美好将进入到每个人更个性化的理想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对美好生活的基本维度也做出精辟论断,即“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美好生活是一种具有现实基础又充满无限想象的理想状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双向富足,是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两个维度的两个不同元素,从物质到精神层层递进,同时不同维度又相互关联。如果没有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就无法真正满足人民对物质的基本需求;如果没有和谐美丽的自然生态,人的精神富足就无从谈起,反之亦然。这四个元素两两之间纵横交互,相互影响,所构筑出来的整体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所需要的“五个文明”相互作用、目标一致,可一体推进。

1.3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两者相伴而生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在需求。人的现代化既是国家现代化的前提也是目的,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过程,从两者的内核特质来看,具有高度契合性。新中国走到今天经过实践检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科学之路,同时在未来探索现代化新道路的征程中,必须有无数坚定的信仰者和实践者——人民,人民既是这条道路的创造者也是检验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满足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基本遵循;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来看,坚持造福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无缝对接,中国现代化的强国目标随着人民求存、求富、求强而不断发展完善,两者相伴而生、互补共融,呈现出双向塑造的内在逻辑。

2 从历史逻辑看,二者同心共进

2.1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历程在学界有不同看法,这里以中国中产党的百年接力征程做简单梳理。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有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才有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前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目的是拥有自己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然后力争在20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12月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交谈中提到:“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首创“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提法。小平同志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坚持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更注重于实事求是,强调结合中国自身的情况;江泽民、胡锦涛同志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延续三步走战略,这其中的第三步就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奔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

再看与之相对应的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体系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的十三大在党的十二大“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宏伟目标,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此正式替代了之前一直使用的“四个现代化”目标的说法;到党的十六大,党中央作出进一步重大战略部署,即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至党的十九大,在之前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增加了“美丽”一词。国家的战略目标对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起来,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到1978年改革开放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里程,社会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无法满足人民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被赋予“美好”二字,与强国目标中的“美丽”相对应,这是国家基于社会主要矛盾所做出的重要战略调整。社会主要矛盾充分反映社会现实,是探寻强国之路的指向标,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两者互为支撑、贯通前行。

2.2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两者互为延展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发端于历史与传统的继承性,又着眼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现实与未来的整体性,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作用逻辑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发展构建提供实践促动,而这条新道路又是推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践平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仅为这条道路的优化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和评价标准,同时现代化道路取得的成果也能进一步促进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新一轮畅想。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建设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方方面面的具体执行与落实,作为一个实践过程,现代化新道路的探寻事实上充当了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实现的空间场域,与之相对应的,人民作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体,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所取得的成果、效率、效益所做出的综合反映,既以此为追寻目标也是以此为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因此从内部逻辑看二者同心共进、互为延展。

3 从学理依据看,二者一脉相承

3.1 唯物史观贯穿始终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和社会二者之间始终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同理,具有现代化思想的人创造着国家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国家孕育着现代化的人。从“人”的角度看,现代化的核心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其主体也是人,因此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这种“人民至上”的价值指向,从深层次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质进行了逻辑再证。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探索过程中逐渐丰富和完善其理论和实践体系,将中国实际和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相结合,走出独树一帜的道路,科学地印证了现代化探索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使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中国焕发出举世瞩目的生机活力;另外,从改革开放初期先富带动后富到新时代我们追求共同富裕,这都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民情的与时俱进。“这条道路新在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精髓和实践品质彰显了出來,而且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深厚的哲学根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可见两者基于同一原理,充分体现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都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种创新恰恰是对唯物史观理论逻辑的真正回归。

3.2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两者共同推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主体条件和价值旨归。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否正确根本取决于人民群众是否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现代化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当下人们找寻的绿色生活之美,都体现着人民群众的需求因时而变,这与强国目标中的“美丽”不谋而合。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价值皈依,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力量转化为建设现代化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这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相应的社会全面进步反过来以社会全方位、各领域的进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4 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科学实践之路,是实现人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相应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然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两者在内核上具有高度契合性,呈现出双向塑造的内在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并不是一种恒定的状态,而是要形成良性互动,方能同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无论是从内涵特质、历史逻辑还是学理依据上两者同宗同源、目标契合,都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状态是无限延展的,这就要求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全过程互融。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发展,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接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24.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7.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

[5]董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深刻内涵与经验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3).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人民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
西方在滥用“人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