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热词“课程思政”英译漫谈
2023-08-21郑峰张健
郑峰 张健
摘 要:媒体热词“课程思政”有多种译法,整理这些译法及其使用场景对于传播中国特色文化理念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和对比分析发现,“课程思政”最常见的译法是“courseswithideological-politicalelements”,意即在高等教育的各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在涉及某课程名词时,也可采用“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urse”这一形式加以结合使用。在正式教材等出版物封面上,可使用教材名称加“forvalueseducation”的说明。为了缩小外国读者的信息鸿沟,也可以尝试在正式译文后添加释文“civic/citizenshipeducationwithChinesefeatures”。
关键词:媒体热词;英译;课程思政
中圖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8-0033-04
基金项目:2021年度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一般项目:“新闻编译/外宣翻译研究”(0203501765);2022年上海市高职高专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与文化素养教育课程建设项目:“实用英语”(2022-KYC-6;Kswh2022-xm05)。
一、“课程思政”的定义
近年来,“课程思政”频频成为媒体热词,它指的是通过深化高校各门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以及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中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进行有机融合,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1]。
二、“课程思政”的英译
(一)中文学术期刊
从“课程思政”的定义可知,该词主要用于高等教育领域,是高等教育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标杆。笔者从高教领域常见的学术资源入手,在中国知网上搜索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中关于“课程思政”的论文,查找这些论文标题及摘要的英译,筛选出“课程思政”英译文的文章37篇。剔除个别包含明显错漏的译文后,将剩余英译文进行梳理分类,按照出现次数的多少排列,得出“课程思政”英译文的部分归纳表(见表1)。
分析表1可知,部分期刊提供的“课程思政”英译文不够准确。以出现次数最多的“CurriculumIdeology andPolitics”为例,该英译文本完全是“中文-英文”字对字的直译,其翻译效果并不理想。Curriculum确实是“课程”,Ideology也译为“思想”,Politics对应的中文就是“政治”,但是,这三个名词拼在一起,既不符合英文语法规则,更不能体现有关“课程思政”的任何内涵,是典型的误译现象之“逐字硬译,虽译犹不译”[8]。奈达指出,翻译时不适合用直译的几种情况包含:1.直译会导致意义上的错误;2.形式对等引起严重的意义晦涩[9]。上述直译的形式对等已经引发了严重的意义晦涩,令人费解,因此,出现的次数虽然较多,但并不合适。
出现次数排名第二的英译文“CourseIdeological Education”,中间的Ideological放在名词Education之前,与上文相比,变成了形容词,部分符合英语语法,但是,整个短语回译成中文为“课程思想的教育”,还是无法表达原意。
出现次数排名第三的译文“CourseswithIdeological-PoliticalElements”,首先,在语法结构上做到了准确无误;其次,Courses作为复数形式表示各类课程,后接介词with,表示后面的Ideological-PoliticalElements是用来修饰Courses的,Ideological-Political表示“思想的”和“政治的”,中间用连字符连接,表示中文含义中“思想政治的”概念;最后,Elements强调的是“元素”,与前面的单词连在一起,表示“带有思想政治元素的课程”,这与“课程思政”的定义较为接近,即在高等教育各类课程中,挖掘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元素”,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感悟核心价值观,获得身心成长。这个译文做到了“摆脱中文字面的束缚,从英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按照英语习惯,以清晰的文字来表达原文意思”。
此外,还有一篇论文的“课程思政”英译文使用了“MoralityCultivation”这两个单词(见表1第7位),将“课程思政”等同于“道德培养”。这样的译文可能考虑到外国人对这个概念的接受程度,明显地缩小了“课程思政”的内涵。高等教育阶段的“课程思政”不是单纯地培养学生向善的道德品质,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可自己国家的文化、制度、理论和道路,可见,这种译法还有待商榷。
综上所述,从语法准确度及语言简洁性的角度出发,“CourseswithIdeological-PoliticalElements”是目前学术期刊里翻译“课程思政”是较为理想的译文。
(二)外文搜索引擎和在线词典
为了扩大“课程思政”英译文的搜索范围,笔者采用该词的拼音形式,在“微软必应MicrosoftBing”等英文版搜索引擎上进行查找,搜索结果是由中国人署名的若干篇国际期刊文章。这些文章对“课程思政”的译法多为音译加注释的方法,例如,“Ke-Cheng Si-Zhengmeansthat,allcoursesshallcarryideological&politicaleducation,andideological&politicaleducationshallbeembodiedinallcourses.[10]”这样的译法也是相对详细的意译,力图将中国高校的做法解释给外国人听。然而此译文过于冗长,“信息负载量”太大,不利于信息的快速传播,译文中看似具体的说明并没有准确体现出“课程思政”的实现方法。
在线词典方面,笔者选择了“涵盖牛津词典、柯林斯高阶词典等55本词书”的“金山词霸”,翻译结果是“CourseThinkingandPolitics”,且显示此结果是“机器翻译”。显然在其收录的词书里,该词还没有约定俗成的译法,仅是由后台语料库根据汉语词形自动匹配出的翻译。在线翻译网站“有道翻译”给出的译文是“Courseeducation”,“谷歌翻译”的翻译结果是“CurriculumIdeology”,这两种译文都没有完整地体现“课程思政”的含义,甚至有明显错误,不宜采用。
(三)主流出版社“课程思政”教学比赛
“课程思政”与高校教师的教学息息相关,我们还可以通过教学比赛的材料来观察这个词的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曾组织首届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比赛特等奖获得者的参赛作品将“课程思政”译为“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某课程名称)Course”[11]。此译文无明显语法错误,是目前教师们在制作各类教案时最为常用的译法之一。这种译法也与表1第4位“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 Curriculum”、第5位“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in…Course”、第6位“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inAllCollegeCourses”的译法一致。该译法不仅准确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些关键词,还便于在介词in后插入各类课程名称,因而在各学科教师中使用范围较广。
(四)权威出版社正式教材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各权威出版社制作出版了思政版本的英语教材。以复旦大学出版社为例,在2021年8月出版的《新思维大学英语(思政版)综合教程1》教材封面上,“思政版”译为“For ValuesEducation”(见图1)。
由上图可见,values作为复数形式,含义为“价值观”,说明该英语教材突出价值观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语言学习之中,致力于“在日常教学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此外,“ForValuesEducation”寥寥数词,兼顾了封面设计需简洁清晰的原则,使人一目了然,明确了该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思想宗旨。翻译不是完全译字,其终极目标是译意。复旦大学版教材这样译,言简意赅,贴切自然,避免了逐字硬译,达到了理想的功能对等之效。
(五)“课程思政”与其它国家的“公民教育”相比较
“课程思政”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指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价值观不仅是我国人民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与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相向而行。
目前,国际上也有一些国家注重“公民教育”,即“CivicEducation”或“CitizenshipEducation”,指的是国家或社会根据有关的法律和要求,培养其所属成员具有忠诚地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品格与能力等的教育[13]。我国的“课程思政”不仅注重上述价值观的培养,还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笔者认为在向外国受众翻译“课程思政”时,可以考虑在正式译文后加上一句简单释文:civic/citizenshipeducationwith Chinesefeatures,以缩小信息鸿沟,增加信息传递的效能。
三、结 语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新举措,在各类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程)中,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积极的思想政治元素,力争实现全面育人目标。
笔者通过梳理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里有关“课程思政”的英译文发现,在公開发表的学术期刊上,该词的译文仍然存在不少失误。经过对比分析,从语法准确度及语言简洁性的角度出发,较为理想的译文是CourseswithIdeological-PoliticalElements。
在与教学相关的材料翻译中,译文“Ideological andPoliticalEducationin(某课程名称)Course”比较常见,且便于添加各类课程名称,是较为常用的译法之一。在正式教材等出版物封面上,可使用教材名称加“forvalueseducation”的说明。由于“课程思政”是围绕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的教育改革行动,为了缩小外国读者的信息鸿沟,建议在正式译文后添加释文“civic/citizenshipeducationwithChinesefeatures”,以突出中国特色。
要而言之,为了更好地向世界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外传播工作者应准确翻译我国的时政新词、热词,要对相关媒体热词的政治寓意和文化内涵有深刻的认识,同时,要在语言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等方面下功夫,力求表达丰富,通俗易懂,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易懂性。
参考文献:
[1] 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2] 唐德海,李枭鹰,郭新伟.“课程思政”三问:本质、界域和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20(10):52-58.
[3] 郑佳然.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9(3):94-97.
[4] 肖琼,黄国文.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中国外语,2020,17(5):1+10-14.
[5] 樊丽明.财政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重点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20(9):4-8.
[6] 杨婧.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0(4):27-31+5.
[7] 刘正光,岳曼曼.转变理念、重构内容,落实外语课程思政[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43(5):21-29.
[8] 张健.外宣翻译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9] 张健.新闻翻译教程(第二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
[10] Zhou,Z.Q.,Guo,L.,&Liu,Q.(2019).SeveralIssueson“Ke-ChengSi-Zheng”Creative Education.[EB/OL].https://doi.org/10.4236/ce,2019-10-26.
[11] 夏洋洋,首届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高职高专组特等奖现场汇报课件[EB/OL].高等教育出版社.https://icontest.hep.com.cn/Sub/Home datatype=24,2020-12-06.
[12] 陈坚林,戴朝晖总主编.新思维大学英语(思政版)综合教程1[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13] BISETHH.,HOSKINSB.,HUANGL..Northern LightsonCivicandCitizenshipEducation.[EB/OL].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49661752_Northern_Lights_on_Civic_and_Citizenship_Education_A_Cross-national_Comparison_of_Nordic_Data_from_ICCS_A_Cross-national_Comparison_of_Nordic_Data_from_ICCS,2021-08-06.
[责任编辑:李慕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