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中转站定额调整实践研究
2023-08-20朱秀峰
[摘 要]生活垃圾中转站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场所,垃圾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往往具有密闭性,易产生异味,且容易因运输距离远、清运时间长造成二次污染。为了提高中转站的工作效率和处理效果,通过对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最终采用人工及机械两种方式实现中转站的动态定额调整。本篇文章主要对生活垃圾中转站定额调整进行介绍,分析生活垃圾中转站定额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探究生活垃圾中转站定额调整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的出现探究实现生活垃圾中转站定额调整优化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学习参考。
[关键词]生活垃圾;中转站;定额调整
[中图分类号]X799文献标志码:A
在生活垃圾清运的过程中,因作业环境、设备及工艺等原因会造成中转站的运行成本较大幅度增加。在日常生活中,当垃圾量变化较小时,中转站通常不会对定额标准进行调整,但随着我国垃圾总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城市对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对中转站运营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原有的设计标准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中转站的运营效率与收益水平,采用合理、科学的预算定额调整方式对中转站建设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达到以有限工程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从而使垃圾治理工作得以更好的推进。
1 生活垃圾中转站定额调整概述
生活垃圾中转站的定额调整具体分为两个过程:在收集和运输过程中定额的消耗发生变化,由于现场情况、设备性能等变化引起设备运行成本和作业费不一致时进行调整。该过程的具体步骤为:第一,收集、运输垃圾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分析与预测;第二,根据现有数据对现有设施及各设备结构进行分析;第三,根据新的定额标准对原有设施、设备及作业费重新核算和分析等;第四,根据测算得出在原有标准基础上实际新增建设规模。通过此过程,可以实现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和提高效率的目的[1]。
2 生活垃圾中转站定额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据统计,目前全国城镇人口已达到9.1亿,每年新增城镇人口2 000万左右,随着居民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生活垃圾中转站存在的问题让居民的投诉率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妥善解决好城镇居民生活问题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亟须相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改造。
目前,生活垃圾中转站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产权不清晰,现有中转站是由各地自行筹集资金修建的,从立项、审批、招标、施工直至验收交付使用都无严谨的程序依据,大都未办理土地划拨手续;第二,功能少,现有中转站普遍规模较小,只具备基本的分类回收功能,并未考虑配套建设清运处理系统;第三,技術弱,原选定的中转站位置偏僻,但随着城市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中转站离居民区较为近,其服务半径大,常常由于条件的限制,难以做到密闭化、机械化操作,即使勉强完成作业后,仍然面临居民的投诉和二次污染风险。此外,有些中转站单纯追求数字指标,忽视对技术含量高的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无形中降低了中转站的科技含量。鉴于此,提升中转站的定额调整势在必行。
2.1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提高中转站工作效率是提高垃圾处理能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城市来说,必须提高生活垃圾中转站的工作效率,并且有足够的设备来适应恶劣的天气环境,这就需要中转站能够合理地进行调整。垃圾处理工程定额调整可以保证设计合理,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对于成本控制也有很大的帮助。最重要的一点是,合理的定额控制能够使设备更好地工作,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及人工成本,如机械费用、人员工资、能源消耗等。
2.2 规范标准,便于操作
通过定额调整,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工艺技术标准和规范,从而更好地操作。第一,减少错误率;第二,降低成本;第三,提高生产力水平及生产效率。在我国,垃圾处理工程项目普遍采用定额标准的方法进行定额调整,一般分为定额标准和定额调整两种,根据国家定额标准及时调整,通过项目调整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工作效率,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相关因素,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前提,确保符合标准规范及工程技术规范要求,满足项目实际和生产使用要求及行业管理需要等因素[2]。
2.3 激励企业,服务城市
以每吨垃圾的产生费用为例,由于垃圾数量是固定的,在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成本会相应增加,如果超出了预算,就会增加成本。根据工艺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调整,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增加利润空间,从而节约成本,为企业增加更多效益。
3 生活垃圾中转站定额调整存在的问题
3.1 生活垃圾中转站造价标准发生变化
近几年,随着城市发展加速,在政府的指导下,行业也逐步规范了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标准,使生活垃圾中转站的各项造价标准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中转站定额编制单位由于编制程序不规范等原因,修订或更新了生活垃圾中转站造价标准。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以及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出现,原来编制标准中比较常见的功能结构和布局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导致一些原本可以通过市场采购和市场价格自行完成施工和安装的不能通过专业施工企业采购来完成施工和安装,项目的预算造价标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2 对中转站工程的设计要求有不同的程度变化
生活垃圾中转站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根据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要求,对中转场的建设规模、功能结构、布点布局等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并投入使用。通常情况下,不同设计文件对生活垃圾中转站设计要求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如增加了垃圾输送量调整(含回填容积调整)、增加了污水处理设备调整(污水处理设备与工艺调整)以及增加了压缩作业面积(垃圾站新增容积不变)等内容。针对以上情况,应根据中转仓面积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相应技术标准定额,对于增加的部分,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整,否则有可能会导致定额增加幅度过大。目前在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多数项目设计文件中并未对中转站工程部分做任何设计要求调整工作(特别是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及工艺方面),因此导致生活垃圾设施功能、规模不合理或数量较少(如不能满足全部处理能力或需要进一步增加服务面积),这些问题最终都必须通过造价工程师进行现场检查后确定是否可以进行设计并予以解决[3]。
3.3 生活垃圾中转站工程现场管理
目前国内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偶有混乱的现象,现场管理人员缺乏对项目现场的有效控制,管理不到位就会导致生活垃圾中转站定额的变动。首先,在现场管理方面,不能有效地控制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有效分工,定额人员由于其职业特质,会对操作工人、机械维修工人等进行细致化管理。其次,现场施工人员多为临时雇用人员,往往会对现场施工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出现劳务人员与定额不一致或不合理变更的现象。再次,现场施工人员自身管理不到位、责任意识淡薄也会导致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出现问题。最后,没有对现场施工人员、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检修、保养也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工期安排和成本控制。
4 生活垃圾中转站定额调整的优化措施
4.1 强化生活垃圾中转站的垃圾分类工作
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居民是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居民对垃圾分类认识不足是造成中转站管理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居民对垃圾分拣不重视,导致中转站垃圾投放不规范、混装现象的发生。加大宣传力度,使中转站工作人员清楚明白地了解垃圾桶的投放方法、投放顺序以及垃圾混装问题,要注意:一是做好对生活垃圾的区分,二是做到分类准确投放于相应的垃圾桶中,三是保证回收物品和环境安全,四是防止随意倾倒、堆放生活垃圾。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活动,以各种形式引导居民对生活垃圾箱房进行再利用,为居民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另一方面,加强管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中转站的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除了需要具备处理能力,还需要加强源头分类的意识。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大多数人对自己所负责的区域中的两类垃圾还是能区分清楚的,有些地方是将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进行简单的混合,而有些地方是将其进行了二次利用。从环保角度来看,不合理的处理方式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例如,将不可回收物填埋处理,其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有可能造成后续垃圾污染问题。因此,应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包括加强对不同种类物品的分类收纳、分类贮存并设置分类标识、定时进行转运等。为更好地促进垃圾资源化发展,应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有则可依,使其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提高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效率和水平[4]。
4.2 提升生活垃圾中转站整体规模
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角度看,要提高中转站的建设规模,可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可以在小区或者单元楼门口设置智能垃圾桶;二是选择适当的垃圾收集点,方便居民投放生活垃圾;三是合理安排垃圾收运车辆数量,如在居民小区内应设置数量合理的收运点,并尽量做到两个有效交接点,收运点所处区域要避开出入口、大型马路及交通主干道,避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街道城市管理服务中心等部门根据上述原则对垃圾清运车辆数量进行合理规划,满足生活垃圾收集效率和安全要求。
垃圾中转站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活污水、雨水收集、储存及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承担着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检查和考核、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等相关工作职责。中转站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垃圾中转设施以满足其要求,因此可以对中转站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功能定位分为餐厨处理厂、厨余中转站、可回收物中转站和有害中转站等。其中符合垃圾处理要求的站外场地,尽量采用地下或者半地下式,同时设置专用通道方便居民转运。中转站内的生活垃圾采用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作为暂存桶,同时配备厨余垃圾箱、垃圾袋进行转运处理。厨余垃圾桶则需要专门设置位置,收集后运至厨余中转站进行消纳及焚烧发电处理即可,对已建设有中转场所的地区可根据需要增加一座中转站,用于收集其他生活垃圾[5]。
4.3 提高生活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待遇水平
一方面,合理核定环卫工人的工资,将绩效工资与工作量挂钩,对完成目标任务的进行奖励,对未完成的扣减绩效工资,如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工作突出的环卫部门予以奖励,给予乡镇环卫工人生活补贴。同时,要提升作业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是加大考核力度,提高辖区一线环卫工人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二是提高垃圾清运频率,实行早晚两次机械化作业,并采取专人专职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效率;三是健全工作激励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
另一方面,增加环卫工作人员福利待遇,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环境。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符合环卫工人实际需要的相关政策,如对在垃圾中转站工作、执行垃圾分类的人员一次性奖励等。积极探索提高环卫工社会保障水平的路径,解决环卫工人的后顾之忧。加强社会保障體系建设,在医疗、养老、生育、住房等方面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同时增加对重点人群的医疗保障力度,确保困难环卫工人得到及时的救助。加强环卫工人休息场所建设,为环卫工人配备必要的生活用品等设施设备,降低一线员工的生活负担[6]。
4.4 注重生活垃圾中转站基础设施建设
为满足垃圾中转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应综合考虑当地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规划和布局,并充分考虑建设项目所处位置的自然条件、土地资源、气候等情况,形成科学合理的、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实际要求的垃圾中转站建设方案。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一是按照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的财力以及其他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垃圾中转站设计方案;二是结合当地的气候情况来选择不同层次的设计方式建设;三是要充分考虑周边人口居住区和市政设施的布局及距离,结合具体地址来设置相应的建设流程。一般原则上中转站选址应注重方便、经济、适用,合理确定中转站选址及建筑设计方案或项目建设方案,规划要具备良好的景观效果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能力(包含环保、节能等多方面要求),能够兼顾周围群众出行及居民生活需求等条件。因此,建设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地域特点、气候条件、人口规模以及居住人口构成等因素作出合理选择。
4.5 打造智能化生活垃圾中转站
建设智慧中转站,全面推行定时定点投放。实施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制度,提高市民主动投放的积极性。实施收运制度,统筹安排生活垃圾收运时间和路线,加快建设转运设施,保证垃圾运输车辆清洁有序,提高生活垃圾的收运效率。合理配置环衛设施、运输车辆和保洁人员,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运输全覆盖。加强分类收集运输管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智能化管控,完善“互联网+物业管理”等系统,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全程分类运输管理,针对生活垃圾量大面广、时间跨度长等特点,以大件运输企业“上门收运”为主要方式。各区要结合实际出台定时定点模式管理方案,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分类投放服务,并通过业主大会或业委会进行指导监督。此外,将建立全市统一的可再生能源汽车、餐厨垃圾桶点监控平台并与相关部门联网,加强对源头减量的监管,实施餐厨垃圾精细化运输管理。
5 结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中转站的作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与能源利用效率。符合环保要求、使用成本较低的动态定额调整方式将成为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中的主要配置模式之一,可以通过优化调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整体效益,减少运维工作量和处理成本,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管控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徐志超. 分析生活垃圾中转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J]. 中国设备工程,2022(7):113-114.
[2]肖晗,周娟妮,何安丹,等. 生活垃圾中转站臭气控制技术研究综述[J]. 清洗世界,2021,37(8):51-52.
[3]李伟坚,张祝福. 生活垃圾中转站液压挤压机构的改进[J]. 自动化应用,2020(4):44-46.
[4]张存明. 生活垃圾中转站成套设备[J]. 装备制造技术,2018(3):39-40.
[5]崔维鹏,李慧敏. 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的更新设计及策略研究[J]. 山西建筑,2018,44(3):197-198.
[6]王一舟. 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施工与环保措施研究[J]. 上海建设科技,2017(2):77-79.
[作者简介]朱秀峰,女,上海人,上海浦发综合养护(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本科,研究方向:环卫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