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数字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的重塑

2023-08-20李勇

南北桥 2023年15期
关键词:生产方式数字经济效率

[摘 要]数字经济时代与市场经济时代相比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在讲究公平、互利原则的前提下,任何资本都要追逐利润、获取剩余价值,数字经济时代也是一样;只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资料是数字,以数字为核心生产资料,可以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在数字新时代,企业要利用数字为人类服务,而非加大劳资之间的对立以及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关键词]数字经济;生产方式;效率;剩余价值

[中图分类号]FO14文献标志码:A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资本扩张的种种悖论,这些悖论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生产过剩、商品堆积成山、失业人口增加、再生产活动受挫等。这些问题造成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恶化。

1 市场的重要选择

市场是资本的重要存在场所,资本又是现代性的深层次原因,在市场发展过程中,资本总是要逐利的,只要资本逐利符合规则,也是合情合理的。而在现实生活过程中,资本逐利使得现代社会成为一个“问题社会”。

资本的逐利使得人类面临两难,是屈服于资本,还是让资本为人类服务?马克思指出,(资本家)获利是高于一切的最高目的,它不可能主动放弃对获利的追求[1],可是资本现象的出现终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也是历史进一步前进的必经之地,在对资本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提出“人类联合体”的思想,在这种人类联合体中,人类可以免于资本的剥削。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在当前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特别是工业化时代逐步过渡到数字经济时代的过程中,数字逐步成为至关重要的资源,面对数字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重构,一定要在思想上不断创新,使数字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成果服务于人民。

基于此,本文站在利己、利他的基础上,在社会价值观层面之上进行分析整合,希望得到一个全新的认知视域,在新的认知场景中,解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结果之间产生的冲突,最终服务于全体人民。

2 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

现代社会的公平概念,是指人们在同一个生存区域中,遵循共同的法律规范,承担共同的义务,大家在一起公平竞争,接受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让不符合市场发展方向的产业模式主动退出市场,最终实现市场的良性运转。现代社会的公平原则不仅仅是指形式上的平等,更是一种实质性的平衡,这种平等原则,才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的必由之路[2]。

当然,任何社会的公平原则都不是抽象的公平,而是有条件的,必须在一定的现实约束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妄想找到超越一切历史条件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平原则,是无视历史现实的表现,也不符合唯物史观的要求[3]。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当时人类总是以为自身所遵循的平等原则,一定能够千秋百代地传递下去,为后人共同遵循,但这是不可能的。奴隶社会的公平原则,仅仅适用于当时的社会,资产阶级的公平原则相对封建制度是积极合理的,可是相对整个历史来说,并不可能长久永存,也不具备历史的先进性。其实,任何社会的任何原则,都是一个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对此,恩格斯曾经指出:“大规模的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尤其是世界贸易,要求有自由的、在行动上不受限制的商品所有者,他们作为商品所有者是有平等权利的,他们根据对他们所有人来说都平等的(至少在当地是平等的)权利进行交换。”[4]由此,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愈加密切,归根结底是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性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过程中,自然会衍生出对公平原则的要求,因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扩大化,必然对公平原则产生需求。

我国作为全球一体化的成员,同样不可能置身事外,我们也不可能独立于全球发展的经济秩序,这就要求我国同样要建立与现代性需求相关的经济制度。相对而言,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历史的某一个时期的确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站在历史的潮流面前,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必须进行进一步的革新,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达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从现代性的视角来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实现资源的配置。当然,这种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是出于特殊历史时期的必然要求,目的是实现各个部门的资源共享,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事实上,计划经济时期的制度安排,忽视个体劳动者的需求与综合素质的差异,希望通过行政命令来实现整个系统的资源配置,从而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最终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

相對计划经济而言,市场经济以价格作为均衡资源配置的基础,通过价格的指挥棒以最快的时间反映市场对于某样资源的需求度以及该资源的稀缺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以价格为基础的商品成为天生的平等派,市场经济在没有某种特权钳制的情况下,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公平交易。当然,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市场参与者并不会自发遵循相关市场规范,必须有相应的行政辅助部门才能够协助市场真正有序的运行,最终实现公平原则。

一般而言,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包括竞争手段的公平,竞争机会的公平,竞争条件的公平。竞争手段的公平是指竞争主体必须依照国家允许的手段与对手进行良性竞争,是在不破坏市场规范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所实现的财富增值,而非通过违法、践踏法律规范所获得的财富。所谓竞争机会平等,就是大家在竞争过程中,享受共同的竞争条件,对方能够得到的优惠政策,己方同样可以得到。所谓竞争条件公平是竞争主体的地位是完全相等的,大家平等遵守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良性竞争。

只有坚持公平原则,才能够实现市场的良性运转,真正实现产品的优胜劣汰。在市场运行过程中,若违背竞争的公平原则,只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这样的市场也只能成为一个柠檬市场,即指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在这种市场情况下,社会组织的运转就会无序,使得不该退出这个市场的经营者被迫退出这个市场,本该退出这个市场的经营者却能够在市场中生存下来,并且长期牟利。这样的话,即使是在这个市场生存下来的优质经营者也必须拿出一部分本来属于自己的利润来补贴整个市场,那么,这些优质经营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肯定会受挫,市场无法实现自身的有序发展。

3 市场经济的“互利”原则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参与市场行为本身是为了积极谋利,这本无可厚非,只要市场参与者能够做到诚实、守法经营,获取一定的收益是应该的。我们应该支持这种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一定的榜样效应,使得整个市场能够良性运转。

原则上来说,市场的主体都不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人,市场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互惠互利。在这样一个和谐的市场中,每個人的生产能够正常运行必须依赖他人生产的正常运行,同样,每个人的所生产的产品才可能转化为其他人的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其他人依靠对方的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才有了进一步生产下去的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说,马克思把全社会的部门分为两大部类,一个是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一个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这是非常科学的。只有在这样完整的部门中,才能够做到每个人为自己,同样为别人而生产,每个人为自己的生产是目的,却成为他人生产的手段。古典自由主义学派的创始人亚当·斯密说:“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的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的自利心的话我们不谈自己的需要,而谈对他们有利。”[5]亚当·斯密的论述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社会的经济部门若想实现良性运转,必须通过多个部门的协调合作才能够实现。在这样的社会整体中,每个人的生产都是为自己,都是自利的,但是这种自利的行为却起到利他的效果。如果一个人一味地牺牲自己,不谋求自身的合法利益反而不好,只有追求自己合理的私利,才能够实现利他的结果,从这个角度就不难理解斯宾诺莎所谓的“自利即美德”了。在一个和谐的市场中,每个人在坚持利己不损人的前提下,就能够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就能够实现利他的效果。当然,如果有人在追求自身私利的过程中损人利己,这最终会对整个市场造成恶果。

通过以上对于自利、利他的论述可以看出,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有一种自利行为是要坚决摒弃的,这种自利行为是一种虚假的自利。虚假的自利以破坏市场规则来牟利,这种牟利行为最终只能是损人不利己。在市场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的原则是真实的自利,这种自利的行为才是符合市场规则的,也只有这种自利行为,才能够实现自爱、爱人,这种自爱、爱人原则来自弗洛姆。

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人们存在自爱的动机是无可厚非的,只是我们一定要把自爱与自私区分开来,自爱不等于自私,因为自爱的本质是爱人,自私的本质是憎恨自己。弗洛姆这样说:“现代文化的失败,不在于其个人主义原则,也不在于那种认为道德美德与自利追求归宗同一的观念,而在于自利意义的堕落;它不在于人们太过于关注他们的自我利益,而在于他们没有足够地关注他们真实的自我利益;不在于他们过于自私,而在于他们不爱他们自己。”

理解弗洛姆的思想内涵之后会发现,即使到现在弗洛姆的思想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一个良性运转的市场经济中,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合理的自利以及互惠行为。马克思也是赞成这种思想的,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劳动具有二重性——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既然劳动具有二重性,商品同样具有二重性,价值也是如此。在互惠互利的商品交易中,人们进行具体劳动,这些具体劳动最终转化为抽象的劳动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人利益的获得必须在集体分工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并非是对立的,而是和谐一致的[6]。

4 数字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的重塑

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东西,我们需要如何做才能够实现现代生产方式的重塑?21世纪,数字经济牵涉的内容很广,对现代经济的影响也很大,这也注定数字经济时代必然面对大的革命,人类利用革命成果来造福自身。马克思对于资本的两面性理解是非常到位的,我们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利用新时代的创新成果,同时要对有可能造成的危害有所防备。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定要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引之下,对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脑机接口等新技术有深刻理解,同时要意识到,进入新时代一定会有大量的机器来代替人类的劳动,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可由于数据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企业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向市场、向社会不断摄取自身所需要的数字资源,虽然这种数据资源能够促进社会大生产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也会损害他人的利益。对此,企业要把数字经济的优点保留下来,把有可能造成的危害隔离掉。

事实上,当前数字经济虽然仍处于发展的初期,但是数字经济中已经蕴含着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定要更好更快地利用和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为实现国人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同时做到未雨绸缪。

正如前文所强调的,资本一定是要逐利的,并且是越多越好,这就要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技术的不断引进。设想一下,如果现在我们仍然进行的是传统的简单再生产,资本不可能获得更多的收益,这就需要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一方面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资本的积累。在数字经济时代,由于数据本身对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双重意义,要实现资本的高效积累必然要尽可能占领更多的数字资源,这些数字资源越廉价越好,这就与机器大工业时代获取资源的方式明显不同。

5 结语

数字经济时代给企业生产带来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企业应从正确选择市场、遵循市场原则、建立知识基础、创新生产方式等角度构建新的生产经营理论框架,以有效应对市场和时代的变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哈耶克. 通往奴役之路[M]. 王明毅,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罗尔斯. 正义论[M]. 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5]斯密. 国富论[M]. 邢舫,尹丽丽,译.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

[6]方雪梅. 找对自己的位置[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李勇,男,河南商丘人,上海政法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生产方式数字经济效率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浅析彝族花腰服饰图案在锡工艺中的运用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