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融媒体背景下党报传播的创新路径
2023-08-20刘潇
[摘 要]信息技术的革新和融媒体的发展给传统的党报传播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部分党报在传播过程中正面临互动性差、时效性弱、内容不够生动、传播方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极大影响了党报的传播效率。面对此种情况,一是要利用互动版块,提升党报互动性;二是要科学压缩创作时间,增强党报时效性;三是要优化新闻编写,保持生动活泼;四是要深化媒体融合,扩大传播范围,以此寻求党报传播路径创新。
[关键词]融媒体;党报;路径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党报是党与人民连接的桥梁,肩负着国家政策宣传与舆论引导的重要任务,较之其他报的内容更为严谨[1]。在融媒体背景下,媒介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媒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许多纸质报纸已经被电子报所取代。与此同时,媒介平台中存在海量信息,党报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将被海量的网络信息淹没。不容忽视的是,除了部分较大的党报已经在融媒体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果,仍有一部分党报在融媒体的使用上存在不足,难以适应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党的政策宣傳与舆论引导需要。本文就融媒体背景下党报传播的路径创新进行探讨,以期推动党报传播与时代接轨,促进党报传播效率的提升。
1 融媒体时代党报传播面临的困境
1.1 缺乏互动性
传统媒介下的新闻传播主要侧重对信息的传播,由纸媒介向受众提供相应的信息,受众在阅读中了解信息。整个过程主要是信息提供与信息阅读,而读者阅读完内容后,二者联系往往宣告结束,读者缺乏与信息发布者之间的互动。进入融媒体时代以后,媒介形式以及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融媒体时代媒介的功能变得愈加多样,信息发布者通过融媒体媒介不仅可以向受众传递相应的信息,还可以与读者进行互动,而且互动的形式多样,包括在信息下方的评论中互动、在平台私信功能中互动等。基于融媒体平台的互动功能,实现读者与报纸平台的互动。
在融媒体时代,党报传播对多种形式的媒介给予重视,除传统的纸质报纸外,越来越关注对互联网终端的应用,尤其是移动互联终端。很多党报都已打造自身的App平台,尽管如此,与读者的互动依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互动的单向性。比如,某日报打造的手机App平台,读者可以在阅读新闻信息后完成评论、点赞、收藏、转发等互动行为,但这些行为均由读者完成。留言版块是读者与平台互动的重要部分,但通过翻阅河南日报手机App中的历史信息发现,绝大部分内容下方的留言仅仅由读者发出,平台并未对读者留言予以反馈,缺乏与读者的有效互动。
1.2 时效性较弱
新闻内容的时效性决定了其价值和意义,时效性越强意味着新闻内容的价值越高;反之便失去了其新闻价值。在互联网时代,新闻的时效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基于网络自媒体平台,人人都可成为新闻信息的记录者和传播者,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到自媒体平台,这使得许多新闻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传播。然而许多党报,尤其是地方性党报在发送新闻信息时往往有较长的时间跨度,存在当日新闻次日报道[2],乃至时间跨度更长的现象,其传播速度之慢可想而知。在信息快速传播的当下,超过了一定的时效,新闻价值会大打折扣。
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4月4日于北京东坝中心公园参与了义务植树,并在现场发表了讲话。在该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许多新闻媒体便已经发布了各种类型的新闻内容,尤其是在一些短视频平台,相关的新闻已经得到了广泛传播。然而某日报手机App直至2023年4月5日19时36分才转发了新华社《总书记植树时的讲话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一文,距离新闻事件的发生已经过去一天有余。不注重新闻时效性的后果,发布的新闻信息无法获得读者的认可,所以在该日报手机App《总书记植树时的讲话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一文中,读者没有进行互动,该新闻内容的阅读量不高,这与超过新闻时效有一定的关系。
1.3 内容缺乏生动性
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具有了更多选择,这对新闻内容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创作人民群众喜爱的风格的新闻内容,其无论是在标题上还是内容上都与传统的新闻内容产生了较大的差异,生动、诙谐成了融媒体时代新闻创作的追求。比如,《人民日报》评选出《作品想“上去”,编剧就得“下去”》等让人过目难忘的新闻,这些新闻的标题言简意赅、朗朗上口[3],备受人们喜爱。党报有其特殊性,历来追求正式、严谨,这种追求在当下依然普遍存在,许多党报尚未能及时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依然按照旧有思路创作新闻,这使得新闻无论是标题还是内容都略显呆板,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宣传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
以某日报时政版块为例,在该版块下的所有新闻无论是标题还是具体内容基本都按照一个模式发布,与《人民日报》评选的《作品想“上去”,编剧就得“下去”》等新闻的标题和内容相比,该日报时政版块新闻内容显得更为正式、规范,但也正是这种正式、规范使其难以“接地气”。
1.4 传播方式单一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融媒体平台的不断升级,为新闻媒体发布新闻提供了更多选择,新闻传播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纸,许多报社开始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元化的新闻传播,包括新闻文章、视频、短视频、微头条、音频等,形式多样的新闻传播方式使得新闻内容表现得更为多元。然而许多党报报社对新媒体平台的融合并不高,发布的内容依然是较为传统的图文内容,其中不乏长篇的图文内容,传播方式相对较为单一。在融媒体背景下,民众已经习惯了简短化、碎片化的信息阅读,长篇幅的新闻内容往往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4]。与此同时,图文内容的受欢迎程度往往不如视频,而时长较长的视频新闻内容受欢迎程度不如短视频,这也是众多报社纷纷将注意力转移到短视频平台的原因。
同样以某日报为例,在该报社打造的手机App平台中,新闻内容主要以图文的形式呈现,图文内容有长有短,但是没有视频形式的新闻内容。这意味着读者在使用该日报App的过程中,仅能阅读由其发布的图文内容,这种情况使得没有图文阅读习惯的人群难以接受,新闻内容的传播效率也会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事实上,很多地方党报平台都面临着传播方式单一的问题。
2 融媒体时代党报传播的创新路径
2.1 利用互動版块提升党报的互动性
通过对部分党报报社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很多报社在开展新闻传播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对互动版块的重视程度不够,即便是已经搭建手机App平台的报社,也往往会忽略对读者的回应,这使得党报新媒体平台处于单向互动的状态,互动效率较为低下,故而需要加强利用。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
第一,开发互动效果更好的党报新闻平台。互动是提高读者黏性的一项重要举措,当下许多自媒体平台新闻内容的推送机制与读者的互动具有密切联系,平台会自动按照读者的互动量选择是否继续向其他平台用户推送。党报报社在打造新闻平台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交互技术。比如,光明日报社打造的H5“党代表通道群英谱”便在党的十九大期间得到了有效利用,且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为增强平台与读者、观众的交互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民众的参与度。
第二,充分利用第三方新媒体平台。党报报社往往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自主开发功能多元的平台的难度较大,所以可以考虑对第三方平台进行有效利用。目前,许多第三方新媒体平台已经具备多样化的功能,并且积累了数量庞大的用户群,所以众多新闻媒体机构纷纷在这些平台中开设账号进行新闻传播,比如,《人民日报》便已经在多个短视频平台建立了账号。“重庆共青团”等不仅借助这些平台发布信息,同时还积极与受众进行双向互动,提升了受众的活跃性。因此,各级党报可以对之加以借鉴,积极利用第三方新媒体平台中的互动功能,强化与受众的互动[5]。
2.2 压缩创作时间,增强党报时效性
新闻的时效性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极大,能够抢占先机发布的新闻内容往往可以被更多的受众浏览,所以党报传播应当对新闻的时效性保持高度重视,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发布新闻内容。为了保证新闻内容的质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
第一,压缩新闻内容的篇幅,发布“小微”新闻内容。新闻篇幅越长,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新闻生产,再加上各个层级的新闻审核,使得一篇新闻内容的发布时间周期较长,甚至失去发布意义。而短小精悍的新闻内容所需的创作时间往往较短,党报工作人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新闻。与此同时,审核人员的审核时间也能够大幅缩减,故而可以更好地保证新闻内容的时效性。比如,在2022年两会期间,有媒体发布的《一图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便高度浓缩了相关内容,不仅所需创作时间短,而且能够更好地被读者接受。
第二,利用现代技术提升党报新闻创作的效率。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智能化阶段,诸多智能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利用,而这也对新闻媒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诸如写作机器人、虚拟主播等。对此,党报报社应当及时与时代接轨,积极尝试在新闻创作领域中使用智能技术,借助智能技术提升新闻创作的效率,从而提升新闻内容的时效性。
2.3 优化新闻编写,力求生动活泼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生动活泼的新闻内容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故而党报应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善于运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创新传播形式和手段,以更具吸引力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满足受众的需求,增强新闻内容的可读性,向读者推出更多生动活泼的新闻内容。
第一,新闻标题要做到简洁与生动活泼。在融媒体背景下,互联网平台中的新闻信息众多,面对海量的新闻内容,读者会根据新闻标题选择是否进入阅读,而呆板的新闻标题往往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所以在拟订新闻标题时,应当充分把握受众的心理,根据具体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内容,拟订简洁而又生动的新闻标题,如前文提及的《人民日报》评选的《作品想“上去”,编剧就得“下去”》等。
第二,新闻内容要关注受众需求。编辑人员应充分了解受众兴趣,关注热点话题,挖掘新闻中具有时代特征、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的元素。在新闻选题和报道中,注重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在传播过程中还应运用融媒体技术手段,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相结合,呈现出丰富多样、生动形象的新闻报道。注重讲好故事,提高新闻的叙事能力和文化内涵。在保持党报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尝试采用轻松幽默、寓教于乐的表达方式,为受众提供更加生动活泼的党报内容。
2.4 深化媒体融合,扩大传播范围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媒介日益多样,新闻形式也变得多元,新闻传播已经不再局限于电视、报纸等,人们通过一部手机便可随时随地阅读新闻信息,所以党报传播过程中需要对这一时代特点保持高度重视,不断深化媒体融合,持续扩大党报传播范围。
第一,新闻创作应涉及融媒体的各个种类。目前,各类新媒体平台中已经出现了视频、短视频、图文、音频等不同形式的新闻,甚至还有新闻直播、H5作品等融媒体新闻,不同形式的融媒体新闻各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读者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因此,党报传播应当对每一种融媒体新闻形式都给予必要的重视,确保党报传播可以覆盖更多的人群。
第二,综合利用各种渠道进行传播。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渠道日益多元,而且不同的新闻传播渠道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平台的受众不同,故而党报传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更多的平台发布形式更为多样的新闻内容,以深化媒体融合,不断提升党报的传播效率。
3 结语
融媒体背景下的党报传播路径创新是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需要,不仅可以提升党报自身的传播效率和影响力,同时还可以提升党报融媒体平台的凝聚力。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党报要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探寻有利于党报内容传播的融媒体传播路径;对于自身在融媒体使用上的不足,要及时进行总结,同时要观察其他新闻媒体在融媒体平台的使用,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借助融媒体平台提升党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雁. 改进时政报道方式 增强党报传播能力[J]. 中国报业,2022(21):116-117.
[2]王东城. 融媒体时代党报的柔性传播策略研究[J]. 传播与版权,2023(4):1-3.
[3]朱波,刘元聪. 读屏时代,直播成为党报传播“利器”——基于长江日报的直播实践[J]. 全媒体探索,2022(11):37-38.
[4]李发波,李敬波. 融媒体背景下地市党报的守与破[J]. 中国地市报人,2023(3):81-82.
[5]杨鹏元. 融媒体时代地市党报新闻的突围之道[J]. 中国报业,2023(3):178-179.
[作者简介]刘潇,女,江西南昌人,江西日报,编辑,本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