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医疗 惠民有感
2023-08-20唐余方冉开梅
唐余方 冉开梅
在重庆,仅用一部手机就能在医院实现全流程就医。
轻松预约挂号,精准分段就诊,院内一键导航,药品自动打包,发票自主打印,线上智能回访……一个个就医场景,鲜活展现了数字化手段持续赋能医疗服务的成效。
随着数字时代来临,传统医院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手段渗透进医疗领域的方方面面。近年来,重庆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服务民生为主线,以实现行业智能治理专业化、居民智能应用个性化、医院智能服务精准化为目标,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深度应用和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卫生健康服务与管理数字化水平,打造让群众更加“有感”的医疗服务。
数据互联 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快点快点,人快不行了!”前不久,重庆市北碚区120急救分中心调度员向兵接到一通紧急报警电话,报警人称家里老人出现了呼吸暂停、心脏骤停的情况。
向兵在快速了解患者情况的同时执行了派车操作,为了争取现场黄金救援的“4分钟”,他让患者家属立即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
“我们不会啊。”由于情况紧急,向兵利用“渝视救”视频120系统的电话转视频功能,与患者家属直接进行视频通话,“面对面”指导他们开展救援。经过抢救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的这套智慧急救服务系统造福了很多患者。这套系统是在院前急救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上研发的,有效提升了院前急救的服务效率和水平。
过去,120急救体系一直偏向于属地化。2021年以前,重庆中心城区用的是一个120急救平台,其余各区县都有各自的120急救平臺,每个区县的救护车辆、救援力量等数据未相互关联,无法准确有效地进行调度。
2020年,重庆启动了120“一张网”建设,通过技术手段,将各区县的120急救平台和数据统一接入重庆市120指挥调度中心的平台上,建成了全国覆盖面积最大、服务人口最多的急救数据网络。
4月25日,记者走进重庆市120指挥调度中心,只见大屏幕上不断更新着全市救援电话呼入量、接听量、视频接通量、出车量、到场量等数据,全市1181家120网络医院和1500多辆救护车辆的情况实时可查,无论哪个环节出现异常都会马上提醒。这些数据也是考验每所医院120急救能力的关键。
“在120急救平台和数据没有互联互通前,全市10秒钟接听率不到80%,但现在已经实现了99%。信息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正倒逼各医院不断提升院前急救能力。”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科研科科长张颖说。
数字医疗的基础是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近年来,重庆不断推动卫生健康信息基础能力夯实完善,建成“卫生健康云”云网基础支撑体系,已经实现全市7557家医疗卫生机构专网接入;健全全民健康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基础功能,完成主要业务信息系统建设;落实“云长制”,不断细化“管云、管数、管用”要求,推进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和内部整合,建成行业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汇聚数据269亿条。
智慧医院 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2023年4月1日,在江北区中医院门诊大厅,一位患者打开支付宝App,搜索“江北区中医院”并完成了账户实名认证,接着系统提示他选择门诊科室和医生挂号,挂号成功后,他点击医保支付,一键支付挂号费,并开好了发票。
这一过程仅仅花了几分钟。
在此之前,江北区中医院支付宝线上医保支付功能还未开通,患者就诊结束后如果要用医保支付,必须先去缴费窗口排队,再拿着单子去拿药窗口排队。而现在,患者可以直奔拿药窗口,从进医院到拿到药品几乎不用排队。
医保服务更加智慧、高效、便捷,与重庆率先在全国开展智慧医院建设有关。
2018年,重庆开始全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并逐步实现“互联网+医疗”深度融合,各级医院都在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医疗行为,努力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过优化门诊、住院流程,实现门诊、检查及入出院平均等候时间比创建前分别缩短60%、71%和66%,多种药品自动准备仅需10秒左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打造全流程互联网+智慧医疗场景,实行非急诊全预约制,平均候诊时间同比缩短55.3%,就诊迟到率降至3%以下,自助服务使用率达80%以上;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积极探索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智能温控门禁、导诊指引、消毒清洁及物流运输机器人相继上线,提升效率……
截至目前,重庆已累计建成智慧医院67家,智慧医护辅助、自动检验流水线、医疗机器人等自动化、智能化应用大量上线。接下来,重庆还将持续推进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智慧医院示范建设,充分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升医院智慧化服务应用水平,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远程会诊 推动医疗资源下沉
在重医附二院5G远程超声会诊中心,超声远程会诊质控教学系统可将千里之外的患者、基层医生与本院的医疗资源紧密连接起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
此前,石柱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接诊了一位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初步诊断为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
为了对患者进行精确诊断,石柱县人民医院超声科医生与重医附二院5G远程超声会诊中心连线,由重医附二院的专家远程指导他们对患者实施经胸超声检查。
“我们遇到无法确定或者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时,一般都会通过5G远程超声会诊中心,让重医附二院的医生远程指导我们。”石柱县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谭颖说。
相较于医院其他科室,因超声数据是动态的,实时传输的数据量非常大,超声科医生要想实现远程会诊难度较大。作为全市超声质量控制中心,早在2011年,重医附二院便开始开发超声远程会诊质控教学系统。但彼时由于技术限制,超声数据实时传输始终存在延时、卡顿等问题。
“随着具有低时延、高带宽特点的5G技术出现,超声数据的传输障碍才被打破,使超声诊断摆脱了设备、科室、医疗机构和地域限制,为真正实时、同步进行远程会诊提供了支撑。”重医附二院超声远程会诊主任冉海涛说。
远程会诊只是重庆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构建新型分级诊疗体系中的一个版块。
一直以来,不少基层医疗机构都面临“散、小、弱”的问题。医疗资源不够,医疗人才匮乏,大大限制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无法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2019年,重庆医改现场工作会提出,要依托县医院建设互联互通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五大中心”,提高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这几年,重庆各区县都在依托区县级医院着力建设“五大中心”,市卫生健康委将其纳入区县卫生健康工作考核内容,并作为医共体“三通”建设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重庆已有20多个区县建成“五大中心”,远程医学检验中心、醫学影像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基本实现区县全覆盖。医疗资源的下沉、共享,打破了群众看病的地域限制,大大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科技创新 提升诊疗数智化水平
在第五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JC300型)亮相,借助西洽会、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平台加快布局全球市场。
“海扶刀?”是利用超声波的可穿透性和可聚焦性,从体外发射超声波,通过换能器把低能量的超声波聚焦到体内,形成一个高能量的焦点,对需要治疗的病灶部位直接进行消融。
从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器械——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诞生以来,经过30余年的研发创新,“海扶刀?”设备已经多次升级换代,成为我国数字化手术设备中最具标志性的原创研究成果之一。
“‘海扶刀?的不断升级换代,是原始创新和大数据、智能化等新兴技术相互作用的结果。”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海扶刀?”设备和技术升级的“超级大脑”。在这里,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等环节,可以直观感受到“海扶刀?”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手术前,利用AI深度学习、可视化等技术,“海扶刀?”可以自动识别、勾画出患者的器官和病灶,进行三维重建,这样一来医生参考的画面不再是平面的超声图像,而是立体的三维图像,能够精准地捕捉到超声的焦点位置和人体的结构关系。
手术中,医生通过观察电脑屏幕上的实时高清画面,不断移动手里的鼠标,就可以从患者体外向体内做超声消融手术。
手术后,患者的手术数据将传输到中心的大数据平台上。研究人员会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寻找规律,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有针对性地解决临床问题。
“未来,我们希望可以实现真正智能化,把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运用到‘海扶刀?设备中。”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在新兴技术推动下,不只“海扶刀?”,整个重庆医学科技创新都展现出“加速跑”的状态,一系列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人类胚胎AI辅助评估系统,1秒钟能分析4000张人类胚胎图片,成为国内首款采用AI技术实现人类胚胎自动评估的智能软件;3D打印距骨假体研制与临床应用突破复合工艺技术瓶颈,解决足踝疾病个体化假体规模化应用的行业难题……医学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目前,重庆医疗卫生机构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20个,其中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16个;有专兼职医学科研人员2万余人,高端人才“国家队”后备力量充足,为群众看好病提供了坚强的医学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