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演变

2023-08-20揭祎琳

邓小平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化强国文化观中国共产党

〔摘要〕作为时代的标本,电影行业的兴衰沉浮能够折射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历史演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改造电影行业,将电影放映深入到广大乡村和工厂,一大批歌颂工、农、兵的电影涌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双百方针”的恢复,中国电影在探索中成长,电影创作呈现多样化特征。进入新时代,中国电影市场的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以新主流电影为代表的国产电影彰显了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未来,为了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应该坚定不移地以中国共产党文化观为指导,守正创新,自信自强,为人民、为时代创作,推动中国电影的持续繁荣发展。

〔关键词〕电影政策;文化观;中国共产党;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D25;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3)04-0023-12

〔基金项目〕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新时代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理论创新研究”(22NXCKS03)

〔作者〕揭祎琳,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文化观是“一定主体对‘什么是文化、为何发展文化、怎样发展文化等问题的认识和看法”①。中国共产党文化观是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认识文化,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思想指南,是党科学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进行的文化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具体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调整和丰富。中国共产党文化观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实践为养分,为中国共产党持续深入开展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人民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从学术界现有研究来看,关于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学者们主要从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思想渊源①、主要内涵的与时俱进②、毛泽东和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文化观③、新时代以来文化建设的守正创新④等方面进行探析。与此同时,关于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对中国共产党文化观进行探究时,有必要确立一个抓手和载体。例如,可以从电影、戏曲等具体领域加以观察,创新研究视角,拓展研究路径,兼顾历史广度和理论深度,进而总结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成就,为当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供镜鉴。

“中国电影文化植根于中华文明和伟大民族精神之中。在近120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救国、兴国、建国、富国,还是强国的历史时期,都是社会变革中文化阵地的排头兵和先锋队。”⑤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中國电影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风雨历程。与全球电影行业相比,中国电影在特殊的社会历史语境下呈现出鲜明的发展演进脉络。考虑到电影的公共性与建构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迅速将电影纳入到管理日程之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有关部门颁布的政策条文等都在引导和规范着新中国电影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以电影行业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和回顾新中国电影70余年发展历程,进而探讨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演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电影强国的具体路径。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业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中国电影发展也因此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而言,在不同阶段,中国电影市场的影片构成、类型样态、工业水准以及票房表现等方面都打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折射出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具体内涵。

(一)1949~1978年:社会主义人民电影的创建、巩固与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对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进行了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将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①。

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电影成为扫除旧文化、发展新文化的重要抓手。“十七年”(1949~1966年)是中国大陆创建和巩固社会主义人民电影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现代化进程的奠基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与政治形势密切关联。

新中国成立前夕,电影放映更多是从经济效益和市场等层面考虑,观众爱看什么被当作电影放映的重要参照,国产片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占比相当有限,电影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影响力甚微。在中国各大城市,美国电影泛滥,百部电影中有75部以上是好莱坞出品的,可见美国电影对于城市观众的影响之深。② 比如,抗战胜利后,天津上映的电影中只有20%为国产片,80%为美国进口影片③;1949年,在上海放映的电影中,从苏联进口的影片只有12部,占6%,而从美国进口的影片多达142部,占67%④。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生态发生巨变。就发行放映体制而言,国家掌握了电影发行网络,全国电影院的片源、排片和发行等业务都必须服从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⑤及下属分公司统一调配,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被送往广大农村地区放映,一个覆盖全国的电影放映网逐渐建立起来。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艺术形式,在广大城市和农村逐步普及,逐渐为广大人民群众熟悉熟知,发挥了传播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积极作用。正如毛泽东所言:“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⑥ 1949年底,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周扬在文化部电影局召开的第一届行政会议上指出,新中国的电影必须坚定地继续贯彻工农兵方向,反映革命和建设等时代主题。① 工农兵方向在国产电影的类型和题材等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此类影片以工农兵为主角,展现他们在革命、建设事业中的历练过程,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缝合进此类成长故事的讲述之中,进而建构观众对于人物乃至时代的认同。以这类电影的海报为例,背景色多以红色为主色调,有着“红色年代”的寓意,英模人物常常居于海报的中心位置,目光坚定,如同一尊雕塑。

就国产电影而言,可以按照生产出品单位将其大致划分为私营厂和国营厂两种类型。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全国私营电影制片厂于1952年初完成国有化。到1956年,国营电影制片厂、新闻摄影队以及影片经理公司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国营系统的电影工作者达3000余人,形成了完整的产、供、销体系。②

从译制片的发展看,“十七年”的明显特点是美国电影被清除出国内银幕,而苏联电影被大规模译制和放映。据统计,这一时期我国引进的857部外国影片中,苏联影片有421部,比例高达49%左右。③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一方面是为了清除美国电影对我国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中国在电影引进上实行“一边倒”战略,因为国产电影生产能力受限,所以大量且有选择地引进苏联电影。从1949年到1955年,主要译制反映苏联卫国战争、渲染爱国主义精神的电影以鼓舞士气,如《列宁在十月》《小英雄》《攻克柏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1956年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进口电影的题材更加丰富,一大批反映工农业建设的影片、人物传记影片以及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得以与中国观众见面,例如《劳动与爱情》《作曲家格林卡》《我的童年》《静静的顿河》等。

需要指出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大众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许多观众观看和理解苏联电影存在各种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翻译更加通俗和口语化;加强对电影的宣传和讲解;对于情节复杂的影片加入解释性文字等。1954年刊登在《文艺报》上的一篇文章便从配音着眼,提出配音演员的台词要从口型、思想感情和音色等方面贴合原片。④ 同时,苏联影片配有排版简约、内容丰富的电影说明书,可以作为帮助观众看懂剧情的学习资料。苏联电影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和国产电影一道为我国人民群众提供了充满奋斗精神、乐观态度的精神食粮。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电影事业受到很大冲击,“制片业几乎瘫痪,到1978年制片厂只剩下12个”①。这一时期我国的电影生产呈现单一化局面,“样板戏”电影成为宣扬“以阶级斗争为纲”等极左意识形态的银幕教科书。就译制片而言,数量非常有限,并以朝鲜、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等国的电影为主。

总体看来,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党和国家对电影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为工农兵服务”的理念贯彻在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的各个环节。受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的影响,电影行业发展呈现出曲折起伏的特点。美苏冷战、朝鲜战争和中苏关系恶化等国际关系的变动,也深深地反映在我国引入译制片的种类和数量上。

(二)1978~2012年: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电影业的探索与转型

“文化大革命”以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结合时代发展特点提出了许多关于文化建设的新论述。邓小平明确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② 随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得以全面恢复,文艺界的创作积极性被极大激发,电影创作环境渐趋宽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推动了人们思想空前解放。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电影领域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趋势。一大批具有反思和创新意识的电影导演追求个体启蒙,张扬个体自由,在所创作的电影中个人话语的比重明显提升,实现了与国家话语的相互补充。以陈凯歌、张艺谋等为代表的国内第五代导演,拍摄了《黄土地》《红高粱》等一系列电影佳作。受到第四代导演“求真求实”与欧洲“作者电影”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如对人生、历史、民族和社会进行反思;“探索”与“实验”的色彩比较浓郁;审视历史话语下的“个人”,追求技法革新,探索新的电影语言;等等。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电影界也出现了一些创作上的不良倾向:有的奉行金钱至上、娱乐至上的理念,炮制低俗之作;有的标榜个性独立,忽视电影的社会功能;等等。面对商业化大潮的冲击,1987年3月,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首次提出了“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③这一创作口号。1991年2月7日,时任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局长的滕进贤在《人民日报》发文,阐述这一口号“旨在呼唤我们的银幕应弘扬时代精神,表现我国正进行着的伟大的改革;旨在呼唤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应有强烈的时代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①。

这一时期,中国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译制片呈现出数量多、地域广、类型丰富的特点。美国、日本、法国和英国等国家的影片被引进中国,《亡命天涯》《泰坦尼克号》《追捕》等影片赢得了我国许多观众的青睐。引进不同类型的电影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文化领域的深入交流,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我国电影创作较为活跃,新的风格正在孕育,译制电影呈现繁荣景象,商业娱乐电影影响力愈来愈大。以改革开放为背景的国产电影展现了人们面对改革开放的复杂心态,在向往和憧憬新生活的同时不乏迷茫和彷徨,经济大潮中的人心、道德和伦理一定程度上受到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挑战。

(三)2012年至今:新时代电影市场的迅猛发展

习近平明確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②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化建设视作“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阐明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应遵循的方向与原则。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③的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进行了展望,明确提出“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④。作为大众文化产品,电影有必要自觉肩负建设文化强国的光荣使命,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多年市场化和产业化改革的基础上,中国电影的产量规模和市场体量迅速扩大,中国电影市场对全球电影票房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电影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文化娱乐消费的重要项目之一。中国电影已经成为全球电影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电影市场也毫无争议地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电影市场。以博纳影业为代表的一大批民营电影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他们以市场为导向,推出了一大批叫好又卖座的商业电影,成为国产电影的重要生产者。

据国家电影专资办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204.17亿元,因疫情影响比上年减少68.23%,但首次票房位居全球市场第一。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170.93亿元,占总票房的83.72%;票房前10位影片首次为国产影片所包揽。⑤ 可见,中国观众对于国产电影的认可度在不断提升。除票房数据之外,电影产量、观影人次、放映场次、影院数量、银幕数量与国产影片的海外销售收入均实现了稳步增长。

这一时期,国语配音的译制片受多种因素影响渐趋衰落。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广大网友在手机这一微型屏幕上就能随时随地看电影;二是越来越多网友青睐“原汁原味”的电影,习惯电影原声辅以中文字幕;三是网络字幕组的兴起更是对传统的译制机构造成巨大冲击。需要强调的是,这一时期我国在电影引进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呈现繁荣景象。世界各国的优质影片被电影公司引进,中国这一广阔市场被各国关注。一些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同期甚至先于北美上映;部分印度影片如《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和《調音师》等在中国口碑发酵,引发观众热烈讨论;第一部引进自黎巴嫩的影片《何以为家》营销有方,在中国拿下了3亿多元人民币票房。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电影在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民营电影企业的崛起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共存共生,积极对接不同观众群体,辅以电影引进,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政策的演进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与弘扬,同时也涌动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我国电影主管部门全面贯彻“二为”方向①和“双百”方针,在实践过程中注重总结经验,引导电影与时代命题紧密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电影政策不断演进,推动电影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

(一)民营电影企业的活力迸发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批判清理“旧文化”,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在全社会掀起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活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固确立,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迅速形成。与此同时,由于照搬革命时期和苏联的一些做法,也带来了文化的单调与沉闷。刚刚创立的三大国营电影制片厂②生产能力较低,私营电影厂正缓慢恢复元气。1951年,中国文化教育界开展的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运动使得私营电影业感到紧张,加之整个私营电影业不甚景气的经济状况,中央主管部门于1953年完成了对私营电影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比全国工商业公私合营的完成时间提前了三年。

随着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的文化事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受到国内外局势以及党内“左”倾思想的影响,对知识分子群体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最终导致文化发展相对封闭。这一时期是私营电影企业的真空期。这是因为,当时我国的电影事业体制主要是模仿苏联而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明显的行政性和非市场化特征。“这种电影生产/发行体制的运行方式是政企合一、按行政指令性计划指标生产和发行电影,而它的功能和效应,是确保电影以艺术形象完成党和国家的宣传教育任务。”①

“文化大革命”以后,文化形态更加多样化。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双百”方针为核心的文化政策指导下,我国的文化格局从自我封闭的一元化走向开放的多元化。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进行了全面阐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②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民营电影作为国营电影制片厂的补充,成为一种在探索中前进的新生力量。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加深,民营电影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2002年,国务院颁布并实施了新的《电影管理条例》,首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肯定了民营资本进入电影制片业。

(二)电影宣传工作的转型发展

1978年以前,我国电影宣传工作几经沉浮、曲折前行,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动员人民群众建设新中国的光荣使命。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这三大国营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了35部故事片、280部新闻纪录片、6部美术片,以及43部译制片。③《白毛女》《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等影片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1978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共产党一方面牢牢把握文化的社会主义属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另一方面发扬文化的包容性,凝聚最大范围的社会共识,汇聚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践深入,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发展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以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文化建设愈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①,文化被赋予了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深远意涵。

改革开放以来,电影宣传工作逐渐摆脱了“政治工具”的标签,电影的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愈发被重视。电影宣传工作不断走向思想解放、个性启蒙、多元发展。尤其是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宣传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转型的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有关电影产业发展政策,如2016年出台《电影产业促进法》,2021年发布《“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等,不断加大对电影行业的扶持力度,对电影产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三)电影管理机构与管理理念的调整

1950年7月,遵照周恩来的指示,文化部成立电影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任务包括:对国营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剧本、故事梗概提出意见,对制成后的影片会同各部门审查;对国营电影企业的制片与发行计划和政策提出意见;对私营电影企业的影片在上映前提出意见;等等。1951年,以批判电影《武训传》为标志性事件,中央开始加强对电影宣传工作的领导,在电影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又成立指导委员会常委会和常委会上海分会,对电影宣传工作进行政策性监督与领导。

电影管理政策随着时代不断调整。例如,在“大跃进”运动中,电影宣传工作的相关领导部门召开一系列会议,提出了电影领域“跃进”的指标、规划和口号。1958年5月25日至31日,文化部在北京召开由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代表参加的电影事业跃进工作会议,把电影宣传工作领域的“大跃进”推向高潮,提出了“省有制片厂、县有电影院、乡有放映队”②的电影事业发展规划和全党全民办电影的口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斷发展,我国电影越来越呈现出文化、娱乐和教育等多种功能特征。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电影管理工作。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了文艺的重要作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③ 他进一步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①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规定,由中央宣传部统一管理电影工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对电影传播功能的愈加重视。

三、文化强国视域下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观随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开拓创新精神,为新时代电影领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镜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以建设文化强国为目标,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题,以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为根本,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关键。”② 2035年,我国将建成文化强国。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文化产物,必将肩负起神圣使命,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在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多措并举,以电影为媒介,讲好中国故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为人民提供催人奋进的精神食粮,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适应全球化趋势,增强国际传播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浪潮中,想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支撑。与此同时,能否生产出越来越多在国际市场受欢迎的文化产品,也事关中国形象的塑造。

电影是海外传播的重要手段。好莱坞电影凭借工业化的水准在世界各国热映,一些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颇受各国年轻人欢迎;韩国在20世纪90年代改革后在电影题材的广度上有了重大突破,电影作品屡屡在全球各大电影节上亮相,因而在全球逐渐积累了一定的观影人群;具有鲜明风格的日本动漫电影也成为其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因此,中国电影要“走出去”,就应当采取全面灵活的市场策略,既要积极弘扬中国特色的美学风格,也要结合各国的具体国情开展电影产业的交流和对话。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美国电影为代表的西方电影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出发,在对我国国家形象和国民形象进行呈现时表现出明显的剪裁和歪曲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传播方面出现了问题。回顾历史,政治传播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势,曾发挥着争取民心、扩大统一战线等重要作用。但受种种因素影响,我国的政治传播存在话语创新滞后于实践创新、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部分传统媒体存在程式化倾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播效果。

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党和国家可以借助电影这一传播手段进行对外传播,展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改革创新与和平友好的大国形象以及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政党形象。以《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影片为例,它们从筹备到开拍各环节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写实的战斗场景和曲折动人的情节设计刻画了铁骨铮铮的中国军人形象。

在全球化浪潮中,为了应对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与挑战,缓解文化全球化引发的民族焦虑,保持本国电影的个性与特色,实现中国电影的繁荣复兴,推动民营电影企业的发展可谓是关键一招。这有利于促进我国电影生产力优化重组,推动电影业各产业链的发展,壮大电影产业的投融资渠道,实现电影产业的良性竞争与稳步发展,进而增强我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力。近年来,《1921》《长津湖》《你好,李焕英》等国产电影走出国门扬帆出海,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的魅力。

(二)深耕新主流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主旋律电影兼具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因此可能会陷入接受焦虑与市场焦虑之中。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文化消费渐趋多元化,主旋律电影一度陷入窘境。与主旋律电影相比,新主流电影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是对主旋律电影的守正创新。“新主流电影在实践中与宏大的国族主题亲密合谋,致力达成主旋律、商业化和人民意识形态的组合。”① 当下,深入挖掘观众的真实需求,契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口味,紧贴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制作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能够得到市场认可的新主流电影显得尤为重要。

以2017年出品的《战狼2》为例,该片成功塑造了有家国情怀和人民情怀的“中国式超级英雄”形象,让观众产生相应认同感和自豪感,勇夺当年中国电影票房冠军。2019年春节档的《流浪地球》,更是凭借精良的制作得到了众多观众的认可,靠口碑一跃成为票房黑马。2021年国庆档影片《我和我的父辈》上映,意味着“我和我的”系列电影的成功完结。“国庆三部曲”包括《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以历史叙述与记忆建构为内核,以新颖的集锦形式和精妙的剧作结构为手段,通过讲述个体与父辈(或家乡、国家)息息相关的故事,以“共同体美学”②增强了观众的身份认同和国族意识。该系列电影凭借不俗的质量赢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充分证明了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发展,其中涌动的无限“诗意”,亦成为中国电影民族性的一大例证。①

(三)着眼电影管理,规范市场秩序

网絡电影被称为“第四票房”,其中不乏优质作品,但也充斥着部分低俗、暴力色彩的电影,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冲击甚至是挑战。而即使是院线电影,其中也存在部分宣扬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价值思潮的作品。由于观众的受教育水平、理性思考能力、艺术鉴赏水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国家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电影的创作进行引导和规范,同时推动行业自律,提高人民群众的鉴赏能力,进而降低管理成本与难度,避免陷入“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

随着网络视听行业的蓬勃发展,为加强网络视听行业规范管理,自2022年6月1日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网络剧片正式发放行政许可,网络剧、网络电影开始正式拥有自己的“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置于片头的“网标”以“网络视听”四个字为主体,以朱红色为底色,时长五秒。从过去的备案登记制到今日之“网标”,意味着国产网络剧片审查被纳入行政许可事项,这有利于推动网络视听作品的精品化,使网络空间拥有更好的文化生态。“近年来,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调控之下,网络电影经历了从野蛮生长的拓荒期,逐渐走向有序发展的上升轨道。”②

中国共产党历来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推动着文化观的形成、发展与创新。③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中,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观不断与时俱进发展演变,在电影领域有着生动体现,总结其历史经验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当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电影行业发展,为民营电影企业打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推动电影“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任重而道远,需要久久为功。

(责任编辑 梁灏)

①颜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1年,第2页。

①李白鹤:《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提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周可:《论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观:从马克思到毛泽东》,《湖北社会科学》2020年第7期;周向军、张丽:《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观及其新时代启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等等。

②宁友金、王永友:《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继承、发展与创新的“三维”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1年第2期;孙成武、李世坤:《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百年演进及经验启示》,《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邢红梅:《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观的演进逻辑与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3期;等等。

③陈雷:《邓小平文化观的生成语境与人民性》,《邓小平研究》2019年第5期;陈果:《文艺人民性的历史传承与发展》,《文艺论坛》2022年第2期;伍洪杏:《毛泽东的廉洁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毛泽东研究》2022年第4期;等等。

④颜佳华、王张华:《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脉相承的党内监督文化观》,《毛泽东研究》2019年第1期;姚景谦:《论新时代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与创新》,《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林霁月:《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研究进路与学术取向》,《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年第5期;等等。

⑤张王虎:《中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广泛传播的必然》,《中国电影市场》2023年第2期。

①《毛泽东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48页。

②刘念渠:《看苏联电影》,《光明日报》1949年11月7日。

③天津市文化局文化史志编修委员会:《天津文化简志稿》,天津:天津市文化局文化史志办公室,1988年,第82页。

④陈播:《中国电影编年记事·发行放映卷(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685页。

⑤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于1951年1月15日成立,原名中国影片经理公司,后改为中国电影发行公司总公司,1958年改用现名。

⑥《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63页。

①《文化部电影局首届行政会议 决定今年影片生产计划 坚定地继续贯彻工农兵方向》,《人民日报》1950年1月17日。

②季伟、李姝林:《中国电影制片史别话》,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第170页。

③李亦中:《电影国门沧桑录——中外电影交流世纪回望》,《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

④姜薏:《对翻译影片的几点意见》,《文艺报》1954年第5期。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第85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4页。

③刘帆:《创造性破坏:好莱坞大片影响下中国式大片的发生与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34页。

①滕进贤:《关于中国电影的主旋律》,《人民日报》1991年2月7日。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6页。

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562页。

④《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790页。

⑤李佳蕾:《国家电影专资办发布2020年度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报告》,《中国电影报》2021年2月10日。

①“二为”方向即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社论所提出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口号,规定了文艺工作的总方向。

②这三大国营电影制片厂是指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

①倪震等:《改革与中国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第38页。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424页。

③尹鸿、凌燕:《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4页。

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562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3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92页。

③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6页。

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0页。

②颜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1年,第4页。

①陈旭光、刘祎祎:《论中国电影从“主旋律”到“新主流”的内在理路》,《编辑之友》2021年第9期。

②“共同体美学”具有两个重要特质,一是集大成性,二是实践性。具言之,“共同体美学”是一种实践的美学、共同创造的美学、包容性的美学、动态的美学、有机生成的美学、提供各种可能性的美学、创造未来的美学。

①揭祎琳:《光影中国:国庆三部曲“我和我的”系列电影解读》,《中国电影市场》2021年第11期。

②慕玲、张新阳:《网络电影:转型升级与价值导引》,《电影评介》2020年第17期。

③邢红梅:《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观的演进逻辑与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文化强国文化观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
浅析中国室内设计的文化观
论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