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取得成功的几个重要因素
2023-08-20李祥
李祥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一是坚强的领导力量,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杰出领袖人物发挥重要作用,党员和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二是科学的理论路线,包括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等;三是鲜明的人民立场,包括站稳价值基石,宣传发动群众,汇聚人民力量等;四是英勇的牺牲奋斗,包括与凶恶残暴的追兵阻敌、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内部错误思想和错误行为坚决斗争;五是严明的纪律规矩,包括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和军事纪律等。
关键词:中央红军 巧渡金沙江 成功 重要因素
四渡赤水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人的正确指挥下,再入云南。在极端困难的境况下,威逼昆明,调虎离山,并于1935年5月上旬胜利渡过了天险金沙江,跳出了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通过整理分析文献资料发现,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取得胜利的因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强的领导力量
(一)坚持党的领导
聂荣臻在《红一方面军的长征》中写道:“长征的胜利说明了一个真理:农民起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近代的革命运动没有共产党的领导,都是不能成功的。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才形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铁流;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所以取得最后胜利,各路红军始终未被敌人所扑灭,就集中地说明了这一点。”[1]毛泽东则强调:“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2]巧渡金沙江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历程中的重大胜利,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同样是不可能设想的。党的领导是取得这一伟大胜利的根本政治前提,它既为革命事业指明了方向,也为革命事业凝聚了力量。党制定的保存革命力量、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是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最重要的方向指引。也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红军将士和人民群众实现了最广泛、最稳固的团结,并按照党中央制定的正确战略战术,经过艰苦奋斗,成功渡过了天险金沙江。
(二)杰出领袖人物发挥了重要作用
列宁在《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一文中指出:“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3]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这样一批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人物。陈云在《随军西行见闻录》中写道:“欲问赤军何以能克服困难?我以为赤军中确有一些领袖,这些领袖,非但聪敏,且有才能。”“确由于赤军中有天才之领袖,有能为之干部。赤军中及共党中之许多人才,确为全国不可多得之人才。”[4]在巧渡金沙江战略实施过程中,面对优势敌人的围堵和极其严峻的形势,毛泽东等人以战略家的眼光审时度势,从敌我态势、时间空间、地理环境等方面分析形势,在危机中育先机,大胆决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展现出高超的军事才能和斗争智慧。毛泽东等人指挥中央红军充分发挥机动灵活的特点,迂回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实施高度机动的运动战,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战略战术,牵制、调动并打击敌人,逐渐变被动为主动,最终打破了十数倍于己的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渡过天险金沙江,粉碎了敌人围歼我军于金沙江南岸的企图。
(三)党员和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和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取得巧渡金沙江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在战略转移中,粮食短缺、宿营地困难是常有的事,但共产党员总会让不是党团员的普通士兵先吃先住。《随军西行见闻录》中有这样的记述:“在别的军队中当一团长,个人生活已极奢华,更无论师长、军长矣。但赤军军官则反是:赤军军官之日常生活,真是与兵士同甘苦。上至总司令下至兵士,饮食一律平等。赤军军官所穿之衣服与兵士相同,故朱德有‘火伕头之称。不知者不识谁为军长,谁为师长。”“也正因为赤军领袖在日常生活上与兵士同甘苦,所以虽在各种困难环境之下,而赤军兵士仍毫无怨言。赤军领袖之品行及办事精神,亦为现世一般武人望尘莫及者。”[5]而在战斗前,连队中的共产党员总会事先商议:在战斗中如果连长、指导员伤亡,由谁继续指挥,如果继任的人再出现伤亡,谁再继任,这样准备四五个。可见,共产党员都已带头作好了为革命事业牺牲的准备。在与敌人战斗时,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在前线受伤时,共产党员不但决不会哭喊呻吟,而且一定会鼓励战友继续战斗:“同志们!努力冲锋!”“不要顾我而妨害战斗啊!”[6]党员和干部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发挥了筋骨血脉的重要作用,增进了红军队伍的团结,激发了其他战士的奋进力量,引领全体红军将士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极大地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成为取得对敌斗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二、科学的理论路线
(一)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艰辛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历程中的重要篇章,又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下取得的重大胜利。从渡江前对敌我形势的科学判断,到摆脱追敌、渡江北上的前进方向的正确选择,再到实施过程中机动灵活的战略策略的正确运用,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又充分结合中国实际,结合当时的具体斗争环境和现实需要。时任渡江总指挥刘伯承在回忆录中写道:“只有毛泽东同志久经考验的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革命战略思想,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只有它,才能赋予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以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赋予革命军队以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也只有它,才能引导红军奇迹似地战胜千苦万难,完成长征,走向新的胜利。”[7]
(二)坚持以正确政治方向为引领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取得巧渡金沙江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共产党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阶段奋斗目标,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长远目标,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这样的目标既蕴含着科学性和规律性,又体现了现实性和可行性,符合中国实际,为处于黑暗中的穷苦百姓点燃了希望之火,为中国革命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路径指引,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将士和广大人民群众。许多老红军回忆长征历程时都不约而同地讲到了“跟着走”。跟着什么走?跟着党指引的方向走。在巧渡金沙江的战略进程中,党所指引的正确政治方向保证了团结、凝聚了力量,使红军将士和人民群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知所趋赴,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指引的方向为方向,肩负起抗日救国、解放工农的重要使命,以夺取巧渡金沙江的胜利为新的起点,真正踏上了北上抗日的偉大征程。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会见日本共产党国会议员访华代表团时说:“一万二千五百公里的长征是光荣的,但实际上是由于犯了路线错误,被敌人追赶得不得不走的。”[8]这里所指的错误路线,即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何为“左”,即主观超越客观,严重脱离实际。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不得不踏上战略转移的征程。在长征初期,博古、李德再犯“左”的错误,导致红军损失惨重且日益濒临绝境。遵义会议以及其后召开的扎西会议从组织上、军事上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领导,逐渐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以渡江前后落脚点的选择为例,中央红军佯攻贵阳后,向西转移并一路探寻落脚点,直到在寻甸县鲁口哨明确提出“争取迅速渡过金沙江,转入川西消灭敌人,建立起苏区根据地”[9],其间,中央红军的落脚点进行了多次调整,而每一次调整都是基于敌情、地情、民情的不断变化和深入分析作出的。再者,在渡江战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党和红军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渡口的情况变化和现实斗争需要,在短短几天内对渡江的具体地点进行了多次调整。正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摒弃了脱离实际的“左”倾错误路线,党和红军才取得了巧渡金沙江的胜利,并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三、鲜明的人民立场
(一)站稳价值基石
毛泽东曾说过:“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离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项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10]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人民军队为救人民于苦难、救民族于危亡而诞生,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巧渡金沙江的战略实施过程中,党和红军打土豪,分浮财,砸开监狱,释放被反动政府关押的穷苦百姓,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老红军王辉球回忆:“打土豪弄到的财物,少部分作军需,大部分就地发放给群众。”[11]邹衍回忆:“分给群众的财物一是动员群众自己来取,一般群众想要,但自己不敢来取,这样就要偷偷地送到群众家里去。”[12]在渡江时,帮助红军划船的船工们“日夜进食六次,每次杀猪。而共党指挥渡河之人员,则每餐之菜蔬只吃青豆。”“船夫中有大部对赤军有好感而随赤军入川者。”[13]
(二)宣传发动群众
党和红军向沿途百姓和开明乡绅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揭露蒋介石及地方军阀和地主豪绅的罪行,宣传革命的主张,讲解红军的政策,号召人民站起来与压迫者进行斗争,推翻反动统治,建立工农政权。王辉球回忆:“每到一地,宣传队要在很短时间内把当地的风俗民情、土豪劣绅的情况搞清楚。”“把群众召回后,紧接着要配合民运干事,组织群众打土豪和做扩大红军的工作。打土豪是红军筹粮筹款筹物的主要途径。”[14]邹衍回忆:“一路上要进行调查,谁是地主,谁是恶霸,这种调查也是很不容易的,因我们是一路行军,停留的时间很短,有的就是白天一天或半天时间,休整一两天的时间是很少的。时间短,一般群众都不愿说,因此,找调查对象一定要找穷苦人,不找同地主恶霸有关系的,找到了要到僻静处去谈,不然他怕被别人看见,说他和红军说了什么,怕地主回来报复。”[15]在渡江前的宣传工作中,党和红军还注重结合川、黔、滇少数民族较多的特点,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突出体现少数民族特色并结合地方具体情况,增强宣传发动群众的效果。这些举措,加快了沿途百姓的觉醒,为取得巧渡金沙江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汇聚人民力量
巧渡金沙江的伟大壮举是在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取得的,是党和红军的胜利,也是人民群众的胜利。在聂荣臻看来,长征“不仅是我党我军的光荣和骄傲,也是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的光荣和骄傲,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16]。据老红军邓飞回忆:红一军团第六团在从元谋县白酒坡赶往皎平渡的途中,沿途群众为了慰劳红军并节省时间,“把准备好的饭放在路旁,让我们战士用茶缸盛着边走边吃。同志们就这样咬紧牙关,日夜兼程,终于赶在九日上午十时前抵达皎平渡口南岸”[17],最终随大部队一道胜利过江。老红军罗贵波回忆,在皎平渡找船的过程中,“经过我们宣传动员,群众知道了我们是工农红军,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队伍,是为穷人谋利益的队伍,是北上抗日的队伍。因此,群众的积极性非常之高,沿江一些村庄身体比较强壮的,特别是青年,都积极踊跃帮助红军摆渡。在群众的帮助下,我们又陆续找到两只船。后续部队也相继找到四只船。这样,我军便有了七只木船”[18]。而红九军团经过宣威等地时的情形则是“宣威、东川一带群众对共产党红军很有认识,沿途扩红,群众欢迎拥护我们,在急行军中扩大二百以上。扩红二千,筹款数万是有把握,这种条件很难找”[19]。沿途百姓为红军带路,提供物资,提供情报,踊跃参军,安置伤病员等,既给战略转移中的红军将士以极大鼓舞,也壮大了与敌斗争的革命力量,这是红军将士之所以能战胜敌人、胜利渡过金沙江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四、英勇的牺牲奋斗
(一)与凶恶残暴的追兵阻敌斗争
中央红军第二次进入云南时,蒋介石除了部署负责外线防堵截击红军的国民党军队外,又接连发电给龙云、薛岳,命令“追剿”红軍的第一、第二、第四纵队和第五十三师往北向宣威、威宁推进,第三纵队尾追红军,川军一个师集中毕节机动。在渡过金沙江前,中央红军面临的敌情是“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周浑元一部紧追而至”“滇军孙渡纵队从左侧进逼”“滇军及国民党数十万军队层层设防、处处围堵”。在中革军委发布抢渡金沙江的命令时,“敌已集中七十团以上兵力向我追击。”此时,中央红军想要折返贵州已不可能;昆明东北地区地势平坦,缺少与敌周旋的屏障,想要在此长期立足亦不可能;敌人企图利用天险金沙江,以重兵构筑包围圈,将中央红军消灭在金沙江南岸。可见,巧渡金沙江前夕,表面上看,短兵相接的枪炮之战暂时趋缓,而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危机重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党和红军并没有被吓倒,他们以坚定的斗争意志迎难而上,以不屈的斗争精神同敌人英勇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在大部队渡江期间,红五军团奉命殿后阻击敌人,军团长董振堂说道:“人在阵地在,要用鲜血和生命来保证党中央和全军胜利渡江!”[20]红五军团坚守阻击阵地,以血的代价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冲锋,保证了大部队安全过江。
(二)与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
除了与凶恶残暴的追兵阻敌斗争,红军将士还必须与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红一军团第六团赶往皎平渡的途中,因必须抢时间,采取的是急行军,“我六团指战员以惊人毅力,每天行程180华里,快速急行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一路上,我们有的战士实在疲乏劳累了,边走边睡,甚至队伍有时受阻或走不动停顿下来,后头的人即传出:‘站着不如坐倒,坐倒不如躺倒,躺倒睡一分钟也好,可见战士们累到何等程度。”[21] 《随军西行见闻录》中记述,金沙江“上游山高,水如瀑布而下,平时水浪已有一二尺,而风雨作时,则水浪骤增至三四尺。金沙江之风势,真是吓人。我渡过之时正值怪风骤起,沙滩上之沙土,随风飞舞,河边居民在石洞所筑之草屋被风吹去。我站立路中,忽来一阵巨风,竟立足不住而被吹倒于地上,因此我等莫不叹金沙江风威之大”[22]。可见,金沙江“天险”之名确非虚言。但是,红军并没有因此而畏惧退缩。据陈云所述:“我渡江时,船之两旁所坐之人数不均,且有立于船中者,船就倾折于北面,船夫则大呼‘先生!背靠云南,意即叫立于船中之人,坐于船之南边,面向四川而背靠云南,以免船之倾斜。”[23]在红三军团第十一团政治委员张爱萍率第二营和团侦察排奉命沿江北岸西进龙街一带阻击追敌的夜行途中,“密云遮住了星光。一堵悬崖绝壁,迎面切断了去路。怎么办呢?绕路走吧,怕无法联络对岸的部队,只好搭起人梯,刺刀插进岩石缝里,踩着往上爬。先上顶的,用绑带做吊绳,把机枪、弹药箱、电台吊上去。就是骡马不能吊,也无别的办法可想,就干脆丢掉了”[24]。
(三)与错误思想和错误行为斗争
遵义会议从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但是,领导地位的巩固没有一蹴即至,更不可能一劳永逸。毛泽东在巧渡金沙江的战略进程中,充分运用了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但林彪却一再质疑。聂荣臻在回忆录中写道:“军事上哪有尽如人意的事情。为了隐蔽自己的企图和调动敌人,更重要的是为了甩掉敌人,更不可能不多跑一点路;有时敌变我变,事后看起来很可能是跑了一点冤枉路。这也难免。但林彪一直埋怨说我们走的尽是‘弓背路,应该走弓弦,走捷径。还说:‘这样会把部队拖垮的,象他这样领导指挥还行?!”[25]而面对错误思想和错误行为,正是因为毛泽东、彭德怀、聂荣臻等大批同志与其进行坚决斗争,才确保了正确思想路线的贯彻执行,取得了巧渡金沙江的伟大胜利。
五、严明的纪律规矩
(一)严格执行群众纪律
沿途百姓之所以支持拥护党和红军,倾尽所能帮助红军,重要原因在于红军“兵士守纪律,的确不扰民,不动民间一草一木”[26]。党和红军在寻甸县柯渡镇丹桂村宿营时,毛泽东的警卫员在住的主人家看到了一只八音钟,整点报时的时候会发出八种声音。警卫员认为革命需要,第二天出发时就悄悄地将这只八音钟带走了。到了金沙江边,毛泽东发现了这个事情,严厉地批评了警卫员,并命令他必须将其归还主人。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并非只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而是切实落实在行动上。红一军团赶往元谋龙街渡的途中,天气炎热,路两旁是老百姓的西瓜地,但老百姓不在地里,红军战士吃了西瓜后,便将买瓜的钱放在瓜皮里,放到地里,留给老百姓。老红军罗洪瑞回忆,长征期间有一首红军纪律歌,歌词大意是:“红军纪律最严明,行动听命令,不得乱胡行。打土豪、分田地、要归公,买卖要公平。工农的东西,不可拿分文。讲话要和气,开口不骂人。无产阶级、穷苦群众,个个尽相亲。出发与宿营,样样要记清。上门板,捆铺草,房子扫干净。借物要送还,损失要赔银。便溺找厕所,不搜俘虏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家照此行。”[27]党和红军严格执行群众纪律,有力地打破了国民党对红军所谓“土匪”“强盗”的谣言,赢得了民心,对于胜利渡过金沙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严格执行军事纪律
红军仅凭六只破烂的小船在敌人前堵后追的险境中安然渡过金沙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红军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军事纪律。正如陈云所述:“赤军之渡河技术,有极好的组织。试想,如无较好的组织,则在渡河时,人马拥挤,一不小心,小船即可翻身,而船只稍有损失,即将延长渡河时间矣。故赤军在各方面之组织能力,确远优于南京及各省之军队。”[28]为保证红军顺利渡江,中革军委成立了渡江指挥部,由刘伯承任司令,陈云任政委,在江的南岸亲自指挥渡江,所有渡江部队都必须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渡江指挥部制定了《渡河守则》,并在抵达江边前的行军途中沿途贴布,广为传达。部队到达江边后,必须停止,禁止进入河滩、靠近渡船。各部队听号音前进,依次渡河。每条船编上号码,标明可乘坐的人数和座位次序。空船到达渡口时,根据该船所能坐的人数安排红军上船,上船时只能一路纵队,不能拥挤。每条船上指定了一名负责人,即使军团首长坐到这条船上,也必须听从负责人的指挥。如陈云所述:“赤军之对于服从命令纪律之严,亦非国军所可及。”[29]正是由于红军制定了严格的紀律,红军将士切实遵守纪律,才能在后有追兵、前有阻敌的险境中有序地渡过金沙江。
六、结语
中央红军之所以能取得巧渡金沙江的伟大胜利,基于党的坚强领导,得益于正确理论路线的科学指引和初心使命的正确引领,是党和红军严守纪律规矩,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的必然结果。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新征程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维护核心、拥戴核心;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必须牢记初心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以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正确应对风险挑战,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必须严明纪律规矩,以纪律定方圆,以规矩促发展。唯有如此,方能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参考文献:
[1] [16] 聂荣臻. 红一方面军的长征[M]//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回忆史料:1.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110,110.
[2] 毛泽东.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M]//毛泽东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0.
[3] [苏]列宁. 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M]//列宁全集:第4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36.
[4] [5] [6] [13] [22] [23] [26] [28] [29] 陳云文选: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89,88-89,87,74-75,73,72,87,74,74.
[7] 刘伯承. 回顾长征[M]//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回忆史料:1.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16.
[8] 戚义明. 毛泽东对长征的总结评价及其现实启示[J]. 毛泽东研究,2017(1):100-106.
[9] 中革军委关于野战军速渡金沙江转入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M]//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文献:2.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121.
[10] 毛泽东.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M]//毛泽东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
[11] [14] 王辉球. 漫话长征中的宣传鼓动工作[M]//沈阳军区政治部编研室. 红军将士忆长征. 沈阳:白山出版社,1996:30,29-30.
[12] [15] 邹衍. 长征记忆[M]//沈阳军区政治部编研室. 红军将士忆长征. 沈阳:白山出版社,1996:37,37.
[17] [21] 邓飞. 回忆红军进入云南抢渡金沙江(节录) [M]//中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党史研究室. 红军长征过禄劝. 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99-100,99.
[18] 罗贵波. 革命回忆录[M].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81-82.
[19] 罗炳辉、何长工关于红九军团占领东川、拟到蒙姑渡江致朱德电[M]//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文献:2.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128.
[20] 谢良. 金沙江畔阻击战[M]//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回忆史料:2.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117.
[24] 张爱萍. 从遵义到大渡河[M]//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回忆史料:2.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51.
[25] 聂荣臻. 聂荣臻回忆录:上[M]. 北京:战士出版社,1983:258.
[27] 罗洪瑞. 长征追记[M]//沈阳军区政治部编研室. 红军将士忆长征. 沈阳:白山出版社,1996:149-150.
基金项目:2023年度云南省党校(行政院校)系统课题“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历史意义与当代启示研究” (2023YNDXXT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