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讨

2023-08-20赵金凤

学苑教育 2023年21期
关键词:意识数学课堂

赵金凤

(甘肃省宁县第二中学,甘肃 宁县 745200)

数学是一门与“问题”打交道的学科,或是教师问学生答,或是学生问教师答,尤其是学生的主动提问,这对推进数学学习进程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当前高中数学课上,学生很少主动思考问题,这也看出他们问题意识的缺乏。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他们在课堂上或是不敢提问,或是不会提问。作为教学指导者,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引导学生去提问,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满足其需求,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使数学教学取得更大的成就。

一、高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相比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更重要,因为前者只是运用数学技能,但提出新的问题是需要想象与创造的,需要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分析。虽然有很多教师在课改逐渐深化的背景下越来越意识到学生是教学主体,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尊重他们的个性与主体地位,比如会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仍然是“被迫”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且这只需要他们调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即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则不一样,这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并且探索新的领域,或者说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分析旧的知识、问题等,所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一方面,这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教学真正回归到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服务者的模式。另一方面,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意味着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新思考,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又能培养其发散思维。

(三)有助于拓宽学生学习深度

高中数学知识与初中相比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高了一截,若是学生仍然以一味接受的方式去学习,即教师在课堂上剖析数学概念、公式等知识点,学生在台下听和记,学习效果必然浅显化,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知识探究活动中,只是被动地接受了教师“咀嚼”的知识,所以“知其然”但却“不知其所以然”。而若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需要学生真正参与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换言之,学生不仅需要会解决问题,而且还要提出问题,发出质疑,或者给出个性化观点,这就在无形中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深度。

二、高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遵循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认识到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而且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在一些高中数学课上,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让学生接受数学概念、公式等知识,甚至认为学生没有问题就是教学的成功。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摒弃这样的思想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主体地位,充分展现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等。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性地向学生强调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头脑、双手去获取知识,主动去思考,通过不断的努力开发思维,而不是被动地等、要、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赋予学生足够的学习自主性,使其独立理解、独立思考,以此提升他们的问题意识。

(二)差异性原则

高中生之间有较大的个体差异,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思维等各方面差异,在这个基础上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具体来说,教师要透彻了解学生的情况,把握他们的学习态度与动机,在这个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并给予相应的评价。例如,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学困生,教师要着重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的能力,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他们敢于提问、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都要给予表扬。而对数学成绩名列前茅、学习能力较强的尖子生,提出的要求则相对高一些,除了要求学生提出问题还要保证他们提出的问题有价值。只有遵循差异性原则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达到减负提质的效果。

(三)实践性原则

实践出真知,理论源于实践,这是毋庸置疑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需要遵循实践性原则,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围绕教学主题创设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其探索精神、探索意识。在亲身经历中,学生能够充分感知学生的意图,充分结合所学知识与活动内容,获得实践能力与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激励性原则

成功可以让学生获得愉悦乐观的情绪体验,这与自信自尊互为因果、相得益彰。成功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自尊,还能驱动学生发挥自我潜能。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适时激励学生,肯定他们主动思考、敢于提问的行为,使其获得成功感受。这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也越发有信心。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时间与机会,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现自己,以此发展他们的数学问题意识。在实施考核评价时,要以激励、表扬为主,以学生原有数学基础、能力、态度等为参照系,即横向比较,驱使学生不断进步,使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有效掌握数学知识。

三、高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具体措施

(一)创设良好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环境对人的心理、情绪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主观意识。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如果气氛沉闷、紧张甚至压抑,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但是如果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有趣,学生自然就会主动提出自己心中的困惑或问题等。因此,在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导向的高中数学课上,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激励他们主动思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与教师进行良性互动。创设良好教学氛围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从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两方面着手。

先就物质环境来说,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这类现代化教学设备,让课堂充满光、声、色等元素,整体氛围既轻松又活跃,给予学生良好的视觉体验。如讲解“空间的几何体”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电子白板等工具展示球、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并且使用移动、旋转、翻转等功能,带领学生认识这些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从而掌握立体图形分类方法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充满现代化气息,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不仅几何直觉得到发展,而且这也让学生感到身心放松。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也不再“畏首畏尾”,而是敢于提问。再就精神环境来说,教师要与学生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双向互动,不能认为学生不提问题就是最好的结果,而是改变思想,要主动去询问学生的需求,引导他们思考和提问等,不断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此外,教师还要通过设置激励机制的方式去创设良好氛围,比如将学生的课堂提问与他们的期末综合考评挂钩,不论提出问题的质量如何,只要在课堂上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尤其是不一样的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困惑、问题等均给予表扬,并且在期末综合考评中将这些成就凸显出来。通过这些方式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帮助他们快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变得敢于提问。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提问

在传统高中数学课上,教师采取“讲解—接受—纠正反馈”式教学法,将课本上的数学概念、公式以及考试中可能考到的题型、解题思路等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全程处在一个被动接受的位置。用通俗的话来说,学生不需要动脑思考就掌握了所有的知识,比如记住了公式、解题步骤等,但是这种记住只是表面的记住,大多数学生都是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的,并不理解,所以一旦遇到灵活的问题就不知道从何下手。而且这种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养成过度依赖教师的心理,对于他们的高效学习与成长成才均是不利的。在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导向的数学课上,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有效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彰显学生主体地位,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才是主人翁,是课堂上的主体,以此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教师则扮演好指导者、服务者的角色。

例如,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即根据教学主题创设相应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达到提升其问题意识的目的。以讲解“椭圆的定义”相关知识为例,在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会给学生认真、深入地讲解椭圆的定义,即“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等于等长的点的集合是椭圆”。这样的概念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依靠死记硬背记住,不仅学习浮于表面,而且思维能力未得到锻炼。如果教师变单向传输为双向互动,效果会好得多。比如,将一个绳子的两端拴住,然后绷直这根绳子并让它绕着两个定点移动。在这种直观情境中,学生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也会因为这个情境产生新的困惑、问题,如:“绷直这个绳子后的定点的移动轨迹是什么?”教师可以在展示情境后问学生是否有什么疑惑等,激励学生开口表达,以此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这样的数学课堂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创设教学情境以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的观点相互碰撞,这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与思维,尤其是批判思维、发散思维。有了这些思维的支撑,学生的问题意识也会越来越强,对于别人的说的观点会主动质疑、思考,这是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三)传授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善于提问

在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导向的数学课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敢于提问、积极提问,还要让学生善于提问。用通俗的话来说,既要让学生提问,还要尽可能地保证他们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有探究意义,这样才能起到推动教学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即思考的方式,尽可能让产生的问题有价值。

第一,在解决浅层问题后,去思考更深程度的问题。比如在解出一道题后,可以思考如果将条件从A 改为B,会什么不同的结果。合情推理,抓住问题的本质,通过浅层次问题向深层次问题的过度将思维逐渐引向深入。第二,在概念理解不透甚至出现模糊时,通过仔细梳理去发现问题。比如在学习函数知识后,学生发现只要是函数式都带有字母x,从而产生“‘y=2’是函数吗?定义域和值域是什么”等疑问。在概念出现混淆、迷糊等情况时,及时思考并产生疑问,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越来越明晰,还能正确构建新知。第三,在认知盲点隐现时,及时抓住并思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认知“死角”,教师要让学生及时抓住这些认知盲点去思考,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比如在理解“双曲线”定义:即平面内到两个定点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小于两定点间的距离)的点的轨迹叫双曲线,可以针对这个概念去思考:“能不能去掉‘绝对值’三个字?”“能不能去掉(小于两定点间的距离)这个括号里的内容?”“能不能去掉‘平面内’三个字?”……这样不仅可以消除知识盲点,还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达到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动选择与有益尝试,能够满足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提出的一系列要求。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对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与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并分析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主要因素,发挥这些影响的正向影响作用,以此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课堂教学在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中取得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意识数学课堂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