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班级管理分析
——以黔南州县域高中为例

2023-08-20李昕波

学苑教育 2023年21期
关键词:黔南州班级活动

李昕波

(贵州省瓮安第二中学,贵州 瓮安 550400)

为了解黔南州县域高中在新高考推进过程中班级管理的情况,通过分析310份有效调查问卷,结合访谈和课堂观察,从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常规管理、课堂管理和班级活动管理方面探究班级管理现状,从而了解教师的班级管理水平。

一、班级文化建设管理分析

(一)班级文化管理功能分析

班级是学校实现育人功能的主要场所,班级文化通过班级学生的行为习惯来体现。良好的班风和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学风和良好的物质环境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体现了班级文化管理的育人功能。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生命敬畏的积极情感,体现了班级文化管理的激励功能。班级文化通过制度、观念构成规范和价值体系,制约着学生的言行,体现了班级文化管理的制约功能。班级文化具有明显的学生群体文化特征,能够将学生个体的未来与班级的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班级凝聚力和班级成员的共同奋斗目标,体现了班级文化管理的凝聚功能。

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实现学生理性和非理性的辩证统一。班集体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合作意识和责任感。班级文化建设管理可以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有机协调起来,保障班级良性运作,促进班级成员间真诚对话,解决个人在班级生活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高中学校需要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具备即将进入大学的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面对现实问题情境应当表现出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管理方面的水平

从教师管理班级的角度而言,班级文化是教师为了达到班级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在信息时代,现代高中教育正在向学科教学和人文熏陶相互渗透的综合化方向发展,班级管理正在向内隐的文化驱动力方向转变。班级学生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思维方式和道德信仰可以体现班主任和班级教师团队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

在新高考推行的背景下,黔南州县域高中绝大多数教师意识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班级文化建设具体策略应用方面存在不足。82.76%的教师认为所教授班级的文化氛围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55.35%的教师已经能够主动去加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并认为自己所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做得不够;41.51%的教师想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但不知道如何去做。

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人际关系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活动开展的前提。其中,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交流水平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内在潜力得到自主、生动的发展。在黔南州县域高中,8.81%的教师和学生关系冷漠,1.26%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抵触,57.86%的教师认为能够和所教授班级学生之间交流沟通。可见,教师需要进行心理学知识方面的培训和学习,以提高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水平,为提升教师的管理水平提供保障。

二、班级常规管理分析

(一)教师在班级常规管理中的角色分析

为维系班级正常运作,为学生营造一个活泼、有序的学习和成长环境,需要通过班级常规管理来实现。班级常规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也是班级学生的行动指南,主要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制度、卫生执勤、惩奖等内容。教师需要依据所教授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情况和习惯养成,指导学生共同遵守行为规则,使学生明白在班级中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也明确别人对自己行为的期望。在新高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背景下,教师在班级常规管理中承担“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多种角色。教师的多种角色可以保障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自理和自治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个体的主动性,从而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班级在班主任的组织领导下,成为一个团结向上、运作正常的集体。班主任需要协调班级的任课教师,形成教师团队管理班级的局面,彰显班级师生的精神风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在班级常规管理方面,班主任是班级教师团队的核心,具有教育影响学生的优势,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养成态度和方法方面的教育、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人际交往礼仪能力的教育。

(二)教师在班级常规管理方面的水平

在黔南州县域高中,绝大多数班主任的班级常规管理水平较高、班级纪律较好、对学生文明礼仪管理水平较高、班级卫生状况良好。93.09%的教师认为所教授班级班主任常规管理到位,86.78%的教师认为所教授班级的纪律较好,78.62%的教师认为所教授班级日常卫生情况好。在班级常规管理方面,需要强化班级教师团队合作管理水平,以提高教师团队协作管理班级的水平。50.94%的教师在学生到校后,有明确规定具体的任务和管理安排,但效果不好;10.69%的教师在学生到校后没有规定具体的任务和管理安排,由学生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自我管理。通过访谈发现,在黔南州县域高中,大多数班主任一个学期会组织一次任课教师备班会议,讨论教师团队协作管理班级的情况。

在班集体建设中,以班主任为首的教师团队需要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自治管理中的中坚力量作用。通过班委去组织、协调、控制班级的日常活动,保障班级正常运作。班级发展成为班集体是班级组织建设发展的最高阶段,班委是发挥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核心组织,带动全班同学积极实践班级制度和活动。在黔南州县域高中,大多数班主任能够发挥班委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的作用。87.05%的教师认为所教授班级班委能够完成班级管理任务,74.84%的教师认为所教授班级班委工作的积极性高,1.89%的教师认为所教授班级班委工作的积极性较差。

三、课堂管理分析

(一)教师课堂管理影响力分析

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通过课堂学习活动培养和形成。教师课堂教学和管理水平是提高学生学习活动效率的保障。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主要通过课堂管理来实施。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以分为权力影响和非权力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权力影响强调教师对学生的领导权、评价权和奖罚权对学生产生的强制性影响。教师对学生的非权力性影响指教师在课堂上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能力、高尚的品格、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关怀对学生产生的自然性影响。教师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最终会体现为学生在学习效率、成绩、道德水平、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信心等多个方面的提升。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交流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内心体验和价值生成具有内隐性,往往难以直接观察到;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具有外显性,可以直接观察到。

在新高考机制下,要求高中生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和信息转化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认知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素养的要求。在班级管理中,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且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的水平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成绩各不相同,而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具备课堂管理能力,依据教学目标,组织、调控课堂中的教学因素,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和教材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效的课堂管理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师生有效利用时间,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前,黔南州正在开展“学思行悟”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以提高教师教学和课堂管理的水平。各个县域高中依据实际教学情况,探究以生为本的课堂管理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教师探究课堂管理艺术的热情和积极性。在黔南州县域高中,80.50%的教师认为所教授班级学生的发言质量整体较好;16.65%的教师认为学生发言质量一般,发言不太流畅;3.14%的教师认为所教授班级学生的整体发言质量不理想,大部分学生不发言。结合访谈和课堂观察,发现需要在黔南州县域高中的常规课堂教学中加强对生本课堂管理策略从理念到实践应用方面的多样化探索。

四、班级活动管理分析

(一)班级活动对学生教育效果分析

班级活动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课外活动、劳动活动等,以活动范围广泛性、内容丰富性、形式多样性受到学生的喜爱。班级活动能够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班级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学生自我表现和发展,二是提高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班级活动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自我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复杂关系,并在实践活动中践行所掌握的知识和品德规范。

高中教育中的文体活动、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劳动活动对学生身心方面起到了塑造作用。高中生的学业压力比较大,适当的文体活动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有效调节学生的情绪,增强体质,提升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班级科技活动是传播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体现了信息时代对高中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了从广阔的大自然和社会中获取信息、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和实践体验提升对周围事物和人际关系认知的空间,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养成集体主义品质,提高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并培养创造性和责任感。劳动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意识,磨炼意志品质,激发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师在班级活动管理方面的水平

新高考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仅依靠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班级活动能够为学生全方位“和谐发展和成长提供实践的条件和生活经验基础”。因此,教师需要具备文体活动、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劳动活动方面的管理技能,以提升教师管理班级的综合能力。

在黔南州县域高中,大多数的教师在班级活动管理方面的水平比较高,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平台。85.53%的教师认为学生参与活动,可以取得积极的效果。在班级开展活动方面,39.62%的教师所教授班级经常开展活动,38.99%的教师所教授班级偶尔开展活动,21.38%的教师所教授班级不开展活动。教师参与班级活动的情况方面,25.79%的教师每次参与班级活动,52.83%的教师经常参与班级活动,20.75%的教师偶尔参与班级活动,0.63%的教师没有参与班级活动。对比班级开展活动和教师参与活动情况的数据,可以发现教师参与班级活动的意识比较强。

五、结语

贵州省在推行新高考的过程中,在教育教学方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品格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需要提高班级管理能力,为学生创设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在黔南州县域高中,大多数班主任的班级常规管理水平比较高,大多数教师在班级活动管理方面的水平较高,参与班级活动的意识比较强,但是需要提高班级教师团队合作管理水平,以强化教师团队的凝聚力,有助于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水平,使班级管理形成学校、班级教师团队和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模式,提高班级管理的效能。绝大多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具体策略方面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教师需要加强在心理学知识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有助于教师了解和把握学生心理和情绪变化,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水平,丰富教师班级管理策略,提高教师的班级管理素养。

猜你喜欢

黔南州班级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班级“四小怪”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寻味贵州——黔南州
“数”说黔南茶业
助力黔南州茶业发展 有我一份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来吧!老年朋友们
——黔南州老年大学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