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雅致香生活

2023-08-19宋青鸾

百科知识 2023年15期
关键词:绶带腰间香囊

宋青鸾

在小说《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中,曹雪芹不仅向读者介绍了大观园的布局结构、风貌景致,还充分展示了贾宝玉的文采。顺利通过贾政的考核并获得赞赏后,贾宝玉回到自己的住处,众小厮丫鬟起哄,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了去。林黛玉听说后,走过来一瞧,果然一件无存,因向宝玉道:“我给你的那个荷包也给了他们了?”说毕,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托她做的那个香袋儿拿来就绞。

香袋儿,又称香囊、香缨、荷包等,古时称“容臭(通嗅)”。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将各种香料置于布帛制成的袋囊之中,多系于腰间或肘臂下,也可系于床帐或车辇上。香囊微微散发的香气为使用者增添了美感和神秘感。

香囊由佩囊发展而来。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用来放一些随身带的小物件。由于古时衣服上没有口袋,人们外出时会将这种包系于腰间,故名佩囊。从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已有“佩囊之俗”。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群曾出土了三只囊袋,它们是春秋时期的遗物,均为皮质。一只较大,呈方形,形似箭袋;另两只较小,小口大腹,外饰红色。早期,男性使用的多是皮质包,女性使用的多是布质包,即“男鞶革,女鞶丝”;后来,也有了用布帛制成的男用包。

汉魏时,佩戴香囊已十分流行。漢代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内则》中记载:“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皆佩容臭。”郑玄注解曰:“容臭,香物也。以缨佩之,为迫尊者,给小使也。”也就是说,拜见长辈前,未成年的孩子需要洗手、漱口,整齐发髻,在衣穗上系挂香囊,以表达对长者的恭敬。汉时,尚书郎也必须“怀香袖兰”,一身香气地侍奉天子。

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曾出土了4件香囊:一个内装茅香根茎,一个内装花椒,另两个内装茅香和辛夷。杨贵妃也钟爱香囊,据宋文学家乐史所著《杨太真外传》记载,杨贵妃临死时身上还挂着香囊:“及移葬,肌肤已消释矣,胸前犹有锦香囊在焉。”

古代女子喜欢香囊,还有一层特殊含意—香囊被视为“定情之物”。小小的香囊蕴含了无限柔情,承载了浓情蜜意,它与发簪、罗帕、玉佩一起,成为古代男女定情信物之一。很多芳心暗许的女子都会亲手缝制一枚香囊,然后在香囊两面或绣上吉祥图案和精美纹饰,或绣上自己的姓名,再送给爱慕之人以表心迹。正如五代宋初文学家孙光宪在《遐方怨·红绶带》中写到的那样:“红绶带,锦香囊,为表花前意,殷勤赠玉郎。”

香囊虽小,用处却十分广泛:置于衣箱,可防潮驱虫;放于书箱,可防蠹虫蛀书;系于腰间或臂下,可散发幽幽清香;挂于帐中,可驱蚊、避邪;绣以精美纹饰后,更可作为定情之物……难怪误以为贾宝玉把自己送的香囊给了他人后,林黛玉会恼羞成怒,幸亏贾宝玉一句一个“好妹妹”地安慰起来,此番不快才得以平息。

【责任编辑】谌 燕

猜你喜欢

绶带腰间香囊
不期而遇的教育时刻
快把动物放进冰箱
北京冬奥会奖牌绶带有哪些纺织奥秘?
北京冬奥会奖牌绶带有哪些纺织奥秘?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略说民俗文物香囊
TREASURE TRAIL
背起你的“行李箱”
忆儿时《地道战》观后
仲夏巧手做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