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在信息内容“先审后发”管控中的应用
2023-08-19曾哲君黄梓倍陈晓瑾
[曾哲君 黄梓倍 陈晓瑾]
1 引言
近年来,网络安全法律体系逐步完善,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上位法,辅以《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多部目的明确、条文细致的下位法或配套规范,将网络信息安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第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指出,截至2022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同比2021 年提升2.6%,全国各级网络举报部门共受理举报17 214.7 万件,较2021 年同期增长3.6%。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反映出网络综合整治抓手还不够成熟,违法和不良信息传播在互联网普及过程中的扼制力度仍相对薄弱,信息内容安全审核面临着挑战。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就加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2]:“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必须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全面提升技术治网能力和水平”,其强调新技术在网络强国建设中的重要性,要将新技术融入综合治网相关工作,全面提升治网管网能力水平。
区块链作为新兴技术,其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等特性能够避免网络信息被恶意篡改或伪造,维护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其留痕溯源的威慑力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网络行为。对此,一些国内专家也做了相应的研究。王雅娇[3]等认为将区块链与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相结合,可以更好的实现网络信息安全,切实维护个人利益与国家安全。张福成[4]等认为内容审核的关键核心是公信力,而区块链正是提升公信力、彰显公信力的有力技术体系,基于区块链建设的审核系统更易于被认同。陈晓峰[5]等认为借助区块链的理念和技术,对审核机构和人员进行追责,提升监测监管的事前预判、事中调度、事后评估能力,打造良性运转的内容审核环境。
基于此,本文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等特征,研究区块链在信息内容先审后发管控中的系统应用方案,实现全流程可信审批与有效监管,快速精准追溯问题,体系化地防范和规避信息内容的安全风险,助力网络强国建设。
2 信息内容监管面临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5G 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群性突破使信息内容的生产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呈现出海量性、即时性等特征,难以避免违法、不良、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新闻传播、网络广告等领域泛滥,使信息内容监管工作颇具挑战。
目前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尚未形成信息内容先审后播、后发制度或标准[6],不具备强制执行力,信息内容不审就发的互联网平台并不在少数,有审核的平台也趋向选择内容审核外包服务,总体审核能力薄弱,存在诸多风险。包括但不限于5 个方面:
(1)研判主观性:信息内容审核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人为偏见或主观判断,导致不公正或有误判的情况发生。
(2)审核标准不完善:信息内容审核标准的不完善、缺乏明确性和一致性,导致审核意见不统一,产生审核结果的效度问题。
(3)技术封锁:审核员遭受网络技术攻击或封锁,审核流程受到干扰,审核结果难以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
(4)法律问题:信息内容审核可能存在法律问题,例如涉及到知识产权、个人信息等隐私问题,审核结果可能产生法律风险。
(5)未知变量:审核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由于信息内容审核的过程是人们基于经验和知识的主观判断,而且涉及到大量来源复杂、数据量多变的因素,可能发生未知变量导致审核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以上诸多风险问题,相关机构需要建立规范、公正、透明的信息内容审核标准和流程,并合理运用先进技术,如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高审核效率、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区块链在信息内容审核的应用现状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基于区块链的内容审核标准体系(2021 版)》[7],以促进信息内容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动基于区块链的内容审核系统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运行,标志着区块链在信息内容审核业务中的应用已经步入正轨,其可以解决真实性验证问题,利用智能合约实现审核业务自动化,对审核流全流程进行跟踪监控和风险识别。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内容审核一般采用联盟链的形式,实现弱中心化验证。信息内容发布者经过多方权威组织的认证,以辅助审核者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信息内容发布者在区块链上留下身份信息和时间戳等痕迹方便审核者进行追溯。2021 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中整体上确认了被认定为未篡改的区块链电子证据具备法律效力,在法律与技术的双重约束下,进一步扼制违法、不良、虚假信息内容的传播,提高了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另外,利用智能合约可以实现信息内容的审核自动化,提高审核的效率和准确性,保证审核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避免人为的干预和不合理因素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在信息内容审核业务上已经应用智能合约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在国外,利用智能合约实现注册、更新和撤销新闻机构[8],实行问责机制,提高新闻机构的可信度,以解决虚假新闻问题。在国内,将智能合约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成为了信息内容审核业务的重要应用方向。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模块对历史的审核数据进行分析[9],反哺优化智能合约的参数,从而进一步提高审核效率,解决了人工审核时效性低、重复性工作量大的问题。
4 基于区块链的先审后发管控平台
面临国内信息内容审核发展现状,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知名通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结合企业自身业务发展痛点,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信息内容安全领域的应用,并以平台化的理念,打造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内容先审后发管控平台,解决上传发布的信息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问题,对信息内容进行风险识别及溯源追责,实现信息内容传播全流程有效监管,确保信息内容安全,助力网络强国建设。
4.1 业务现状
中国通服下属各省份、地市公司众多,信息内容发布平台各异,以自营网站居多,部分平台在发布信息内容时存在审批死角、监控死角,难以实现发布内容的统一监管。同时,缺乏审批前后内容对比与监控,无法及时有效的监测发布内容与审批内容的一致性,难以及时对信息内容异常情况进行告警、追责,存在较大的信息内容安全隐患。
4.2 平台方案
4.2.1 平台架构
本平台主要由区块链底座、不良信息拨测引擎、先审后发管控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如图1 所示,实现信息内容“先审后发”管控能力的构建,包括对信息内容可信审批和发布、内容监控、异常识别警示等,达到“先审后发”规范化留痕、分析、审计,为信息内容安全传播保驾护航。
(1)区块链底座
区块链底座是平台的关键组成部分,作为底层技术和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点对点网络、分布式共识机制、密码技术、智能合约等,为区块链网络提供了安全、稳定、高效和可扩展的基础环境,统一身份认证,固化平台数据以及实现用户行为留痕,是支撑平台上层应用的重要基础。
(2)不良信息拨测引擎
不良信息拨测引擎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内容检查技术,采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采集和算法分析,对信息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信息内容安全的自动判断、定位和处理,以识别和过滤出风险内容,例如暴力、色情、恐怖等信息。
(3)先审后发管控系统
先审后发管控系统基于传统审批引擎技术,在一定的规则和流程下,通过设定条件和处理规则实现信息内容审批自动化。系统利用传统审批引擎技术进行前置审核和基础数据验证,同时通过调用智能合约完成后续操作和审批过程,确保数据和审批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2.2 关键设计
(1)全流程可信审批
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用户身份的统一验证、认证和授权,基于非对称加密技术,为身份验证提供了高度的安全保障,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证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并在可信身份认证后对信息内容进行先审后发全流程管理。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审核流程中所有操作不可随意篡改,在关键环节进行动态可信验证,实现全流程可信审批,内容操作真实可信和可溯源。同时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配置审核流程,满足不同场景需求,利用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实现审核流的可信自动化,避免人为干预造成的审核风险。
(2)内容安全风险识别与告警
基于不良信息拨测引擎的监控能力,对平台编辑内容、审核内容、发布内容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测,自动识别提交的信息内容涉及的敏感信息和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对媒体账户发布的内容进行一致性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告警,如图2 所示。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对异常告警信息进行记录、通告、处理跟踪等,为告警闭环处置、责任追溯提供支撑。
图2 内容安全风险识别
(3)链上监管
本平台对接各涉及内容信息发布的平台,包括企业自营网站及公众媒体平台,将相关数据自动上报。利用区块链可追溯、防篡改的互信机制,将对外发布的内容从新增、审核、修改到最终发布的全流程核审信息以及日常监测信息实时固化在区块链上进行存证,为开展链上监管提供基础。通过智能合约对审批确认后的安全内容自动发布,基于上链固化的数据或摘要信息为后续监管有效性校验提供支持,如图3 所示。
图3 数据上链与监管
4.3 平台优化路径
(1)强化智能合约技术应用
传统智能合约仍存在漏洞被黑客利用的安全性问题,技术封锁的问题未能很好的解决,通过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算法来强化传统智能合约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自我攻防测试来挖掘合约代码存在的漏洞[10],有效解决智能合约存在的安全性、可靠性,另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优化智能合约,使自动化审核更健状,更高效、准确。
(2)探索零信任身份认证
区块链为人员信息、授权记录、操作记录等提供了不可抵赖的存储服务,确保整个登录过程记录清晰完整,便于审计定责,但仍不能确定账户是否被盗用。在区块链的技术基础上构建零信任身份认证,包括密码、指纹、人脸识别等多因素身份验证,提高身份验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防范技术封锁,为审核流提供更加可靠和安全的方案。
(3)优化审核机制与制度
合理运用人工审核与智能审核双轨运行的机制,在确保审核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审核效率。同时,构建基于区块链的随机算法分配多级审核人员,降低人为干预和不合理因素的影响,并建立激励和惩罚制度,提高人工审核质量。
5 结束语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和新兴技术的发展,区块链技术已然广泛应用于信息安全、审核等领域。本文将“先审后发”机制与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结合,利用区块链防篡改、可追溯等特性打造信息内容先审后发管控平台,实现全流程可信审批,强化信息内容安全审核与管控,并在最后简要指出平台未来的优化路径和相关技术的研究方向,以期许平台能力跨越式发展,形成信息内容安全有力抓手,有效提高信息内容的安全性和可信度,防范违法、不良信息传播。“先审后发”制度将是大势所趋,发展区块链技术成为保障信息安全、审核安全的必要手段,为数字时代的信息安全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助力国家网络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