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游诗词中文化意象的俄译比较研究

2023-08-19邱禹晗

今古文创 2023年29期
关键词:文化意象

【摘要】本文在中国古典诗词俄译难的背景下,通过陆游诗词中的文化意象多个俄译版本的比较研究,总结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为今后更好地进行汉俄诗歌的翻译、扩大中国古典诗词在国外的译介、弘扬中华民族深远的文化、使中国经典诗歌真正地走出去贡献一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陆游诗词;文化意象;俄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29-010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9.031

翻译一篇诗歌,首先要弄清楚其字面含义,其次再理解其深层含义,而文化意象作为古诗词中基本的文化艺术单位,是诗人把事景情融为一个整体的体现,也是把主观的感受与客观的景象融合在一起创作出的文化形象,因此要想向国外传播中国经典古诗词,文化意象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文化意象翻译得是否得当,在国外的传播力度就是最好的体现。

一、陆游诗词中的文化意象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创作出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生于两宋之交,年少时便颠沛流离,从小内心就怀有笃定的爱国之情,兼具天下,所以他利用自己敏锐的感受力留下了一部部经典诗集。在他的诗歌中使用了大量寓意丰厚的文化意象,使其作品拥有了时至今日还流传不息的内在生命力。细读陆游诗歌,笔下的文化意象可谓是意蕴深远、数不胜数,比如,以时节类寓意的有“春天”(尊前消尽少年狂,慵著送春语。《好事近》)、“秋天”(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秋思》)等;以气候类寓意的有“风雨”(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鹊桥仙·夜闻杜鹃》)、“烟雨”(溪烟一缕起前滩,急雨俄吞四面山。《湖上急雨》)等;以动物类寓意的有“猿猴”(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楚城》)、“喜鹊”(月白庭空树影稀,鹊栖不稳绕枝飞。《月下》)等;以植物类寓意的有“浮萍”(金井梧桐生昼寂,绿池苹藻弄风漪。《水亭偶题》)、“杨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等;以战争类寓意的有“铁骑”(铁骑无声望似水。《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轮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

陆游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意象或向往美好生活之情,或暗含仕途不顺愁苦之情,或表达爱情分开之苦,或抒发雄伟的爱国之情,总之这些文化意象都能带领我们到达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接下来将以陆游诗歌中最典型的“春”“风雨”的文化意象为例,详细剖析它们的特有形象含义,并结合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具体分析这几种文化意象在陆游诗歌不同的俄译本中的传递效果。

二、陆游诗词中文化意象“春”的俄译对比研究

文化意象“春”在陆游作品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并且“春”的形式也很多。在陆游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有直接写时节春的,像“春天”“新春”“春日”“暮春”等,还有间接写春的,如“春雨”“春风”“春柳”“春游”等。正是因为春是一年之初,能够让人燃起新的希望,支撑人们度过艰难的寒冬岁月,所以使陆游的一生富有如此浓郁的春之情结。

(一)迎春形象

“春”的意象通常蕴含万物复苏的意思,春天来了,大地逐渐苏醒,恢复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还带来了希望与美好,因此,春是可以传情的,代表了诗人美好的向往。

例一: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钗头凤·红酥手》

译文一:Ивы по-прежнему свежи, Стены дворца затенили. Все полонили в округе, Вызвали думы о друге.(Перевёл Басманов М.И.)

译文二:Весь город весной упоен, Лишь у вашего дома. Тоскливы. Плакучие ивы…Печальные ивы…Разлучницы ивы...(Перевёл Голубев И.С.)

译文三:Плакучая тянется ива – за стены, весну привечая.(Перевёл Стручалина Г.В.)

此词描写了词人与原配唐氏的爱情悲剧,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从形式来看,译文三是合适的,因为原文只是词的一句话,译文一与二过于冗长。而从内容来看,这里的三种俄译处理方法各不相同,对此文化意象“春”的传递效果也不一样。译文一没有直接运用весна一词,采用省略法,通过描写原文中的其他意象“柳”来表现出春意盎然的美景。利用译文中描绘柳新鲜的形容词“свежи”与垂在宫墙上的动词“затенили”,引发读者对春色的无尽想象,加强诗词的艺术效果。译者在最后两行又添加了对此的理解,奠定了回忆為主旋律的情感基调。译文二与三都采用了直译法,各用一词形容весна,不同在于译文二描写柳的笔墨比译文三多,译文二的译者进行的不是等值翻译,但是却把陆游追忆过去的委婉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情感的传递效果更好。

(二)争春形象

春也是四季之首的象征,也代表着一年轮回重新开始,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陆游常在自己的诗作中借用春的文化意象特征来感慨世事无常,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例二: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译文一:К чему тебе с весенними цветами. За место первое докучливые споры!(Перевёл Басманов М.И.)

译文二:Но без горечи разве бывает весной. Тот, кто стольким цветам ненавистен другим?(Перевёл Перелешин В.Ф.)

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从字面看“争春”二字容易被误认为是争夺春天,实则它们的含义是与百花争奇斗艳。译文一的译者采取了意译法,将其深层含义За место первое(为了第一的位置)解释了出来,这样的翻译无疑是合适的,能够引发译语读者最直接的共鸣。反观译文二将侧重点从“争春”转移到了“苦”与“妒”上,再运用反问的语气增强情感,生动地刻画出诗人当时的愁情,很容易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当时的心境。译文一精炼又准确,而译文二的传情更胜一筹。

(三)伤春形象

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为青春,代指珍贵的年华,而陆游却在珍贵的青年时期经历了悲剧般的首次婚姻,伤春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带有颓废色彩的情结,名为感伤春天,实则是忧伤诗人自己的凄美爱情,在《钗头凤·红酥手》这首诗中,陆游毫不避讳地流露出内心的伤感之情。

例三: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译文一 : Снова весна, как и прежде, А человек угасает!..(Перевёл Басманов М.И.)

译文二 : Весна – как и прежде –Но я одинок и бессилен.(Перевёл Голубев И.С.)

译文三 :Снова весна, как прежде… Но жизнь без любви увяла.(Перевёл Стручалина Г.В.)

三位译者对于春如旧翻译得都如出一辙,译为“如往常一样的春天再次到来”,这里的“旧”并没有采取一般形容词的含义,而是采用了少见的名词“从前,过去”的含义,由此可见三位译者都很好地把握住多义字“旧”的含义。原文用逗号将句子隔开,而三位译者都把“春如旧,人空瘦”这句作为一个整句一起翻译,可见运用的翻译策略也是相同的,因为此句的重点在于引出后半句“人空瘦”,作出词的上阕与下阙的强烈对比,突出物是人非的苦闷之情。译文一与译文二运用了直译法,分别直译为“人也逐渐消瘦”与“我独自一人衰弱无力”;译文三运用了意译法,意译为“无爱的生活已衰颓”,译者没有在字面上停留,而是深层挖掘导致人空瘦的原因,以及诗人内心的现状。虽然此句中文化意象“春”不是重心,但是可看出三位译者对其翻译的想法与思路时一致的,对它的俄译也是各有千秋,最关键的还是要达到传情的目的。

三、陆游诗词中文化意象“风雨”的俄译对比研究

众所周知,陆游一生坎坷,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又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风”和“雨”就成了陆游诗词中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文化意象。在陆游的笔下写过拆散他婚姻的“东风”、梦里镜湖上的“烟雨”、春晚连江的“风雨”等。在他的诗词中“风雨”的文化意象被寄予了很多人文情怀。

(一)风吹雨打形象

在陆游的诗作中,与风雨有关的诗词占比极大,因为诗人本身的仕途不顺,所以经常借梅花来歌颂自己的高贵品质,以风雨来比喻自己所遭受的欺压,所以梅花被风吹雨打何尝不是作者自身的真实写照。

例一: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译文一:Со своей печалью снова, Да шум дождя, Да ветра дуновенье.(Перевёл Басманов М.И.)

译文二:И теперь от обиды желтеете вы и стыда, Что и ветер вас треплет, и ливней ручьи.(Перевёл Перелешин В.Ф.)

表面看作者是在描述梅花被风雨摧残,实际是在以物喻人。此时的风雨意象不单单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政治风雨和艰难险恶的生活环境的象征。两位译者各自运用不同的连词“что и...и...”与“да...да...”翻译原文的风雨,实现了与原作形式对等。两个译文的不同点在于译文一没有添加动词,原文也没有动词,用名词风雨隐喻动词风吹雨打,以及被风雨磨炼都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译文一再次实现了动态对等。而译文二巧妙地添加了动词,将诗人的情感和盘托出,完整地传递出原诗文化意象的韵味。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译者的用词都很妥当,译文一中的“печаль”和译文二中的“обида”“стыда”都很好地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政治苦闷,表达出抱负难以實现的人生忧虑。

(二)狂风暴雨形象

风雨是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诗人运用夸张的想象和浪漫主义的手法,将自己的豪情壮志描绘成狂风暴雨的场景,释放自己压抑的性格,只有倾盆大雨才有一泻千里的快感,从而书写出风雨的豪壮之美。

例一: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

译文一:Над озером ветер кружит, гонит тучи, дождь тёмной весит пеленой. И горы вокруг сотрясает до кручи, ревут они, словно прибой.(Перевёл  Стручалина Г.В.)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除了清新雅致的小雨,陆游还在诗词中描写了很多气势磅礴的大雨,将内心压抑的情感融入暴雨之中。这一句诗中包含多个文化意象,而最中心的文化意象便是风雨,翻译时不能仅译出“ветер”与“дождь”,还要通过译者增添的动词去描述风雨,将情融于景中,这也是俄译的难点之一。在这里译者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和直译法,在译文中通过“ветер кружит, гонит тучи, дождь тёмной”对风、云、雨的形容,侧面烘托出雨势很大,忠实地描绘出江湖村庄被风雨袭击时的画面,相信译语读者也能被惊心动魄的场面震撼到。

(三)腥风血雨形象

陆游从小就经历过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磨难。风中夹带腥味,雨中带着鲜血,这是陆游童年时的噩梦,也是长大后的人生抱负。大量的爱国诗篇抒发诗人了对金人的憎恨和早日收复失地的愿望,于是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能让诗人联想到战场上激烈厮杀时的腥风血雨。

例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译文一:Кончается ночь, только дождь сеет ветер за рамкой окон. Конь в латах по льду на реке на рассвете приходит в мой сон.(Перевёл  Стручалина Г.В.)

这句诗是陆游爱国的重要佐证之一,流传至今。短短几个字便写出了要为国家报仇雪恨,恢复失去的領土,解放苦难的人民,爱国情感十分浓厚。译者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和直译法,很好地译出诗作的情景,并且最后一句的俄译连语序都十分符合原作,此句包含“风雨”在内的所有文化意象都被译者忠实地翻译出来,语义对等,形式对等,使译文读者更易感受到原诗的整体气氛。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风雨声到了诗人的梦里成就了铁马与冰河,以此衬托出抗金战士的勇武与斗志。

四、结语

陆游的诗词除了运用到大量表现多样的文化意象,其中的深层意蕴也是特别重要的原因。在陆游诗词文化意象的传递中大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就文化意象的翻译而言,主要采取的是直译法和意译法,其中包括意象保留法、意象转化法、意象省略法和意象解释法。再加上译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诗作中,感受到诗人所处的环境,仔细体会诗人的内心情绪,灵活运用不同的译法,才能使文化意象传递准确,创作出经典的译作,加大传播中国古典诗歌的力度。

参考文献:

[1]曹婧.中国古诗俄译过程中文化意象的传递[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

[2]侯娟娟.陆游诗歌雨意象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 2017.

[3]黄倩.古诗词中文化意象的解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6):18-21.

[4]陆游.陆放翁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

[5]王凯凤,冯文坤.中国古诗意象翻译初探[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01):125-128.

作者简介:

邱禹晗,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方向:翻译学。

猜你喜欢

文化意象
论《诗经》英译本中文化意象词的翻译
关于当代意象学视域中的当代艺术图像阐释
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影视翻译中文化意向的再现
汉维翻译中文化意象问题探讨
功能对等翻译中的文化意象处理
《牡丹亭》英译本中的文化意象研究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