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唯物史观视域下的 “ 以人为本 ”
2023-08-19化晓露
化晓露
【摘要】马克思主义之以人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一系列文本的解读、充分的社会考察和研究逐步形成的。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确立的前提并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指出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确理解把握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产生逻辑和主要内容,探索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有助于对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群众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9-008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9.025
马克思提出唯物史观的同时,强调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确立的前提,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创新地提出了极具科学内涵的“以人为本”思想。我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前提下,结合我国国情,从而突破与创新,极大丰富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内涵。当今社会正处于关键时刻,更需要党在领导工作时要践行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一、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关于人的问题是唯物史观研究的基石和核心,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过往思想家智慧的基础上,通过他们二人主观的努力之下进行突破创新,赋予了以人为本思想的新内涵。
(一)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根基的。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创立,在于他们批判吸收了18—19世纪优秀的思想家对于研究人的问题的思想精华。其中以黑格尔、费尔巴哈的思想為代表,是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
黑格尔的哲学无论是从内容、形式上来看都是唯心主义,但是他自身的历史观内容上有着合理的人本思想,首先,他充分的肯定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从而提高了人类历史的地位,并强调“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生活创造了社会历史”[1]。费尔巴哈则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把人的本质归为“类”完善了人本主义的思想体系。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就是在于否认和批判了宗教神学。马克思对两位思想家的理论和学术思想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研究,并予以高度的评价,批判吸收了合理的成分,进一步发展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充实了其思想内容。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一文中提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并指出,费尔巴哈虽然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但他本质上是从感性直观的方式理解“类”仅仅是对黑格尔类哲学作了直观的唯物主义理论翻转。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并没有被黑格尔、费尔巴哈的思想所束缚,而是通过辩证的观点进行批判扬弃,继而得出极具科学内涵的以人为本思想。
(二)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创立,经历了黑格尔到费尔巴哈,再由费尔巴哈到科学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可将其划分为五个时期分别是:学生时期、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莱茵报》时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各个时期都具有鲜明的特征。
马克思在中学、大学时期就展现出了自身对人类自由的追求,虽然马克思在校撰写《博士论文》时期的自我意识仍然受到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影响,但其博士论文内包含的人本诉求已然十分强烈,鲜明的展现出其思想的人本维度。马克思在论文中表述出对伊壁鸠鲁观点的肯定,但他对伊壁鸠鲁对自我意识的封闭做法予以否定,并指出自我意识应该放开人的自我意识,而不是将其封存内心。在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对于以人为本的观点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展现出鲜明的人本诉求。马克思在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还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其自身思想还不够成熟完善,但此著作却是论述人文思想最广泛、最集中的文本,为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奠基理论基础。在《神圣家族》时期,马克思、恩格斯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再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开创唯物史观的新时期。继而,马克思在1845年写出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为唯物史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随后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共创《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的著作,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总而言之,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是一个逐渐完善最终成熟的过程。马克思正是过往思想家哲学思想的深入分析、批判及继承充分运用到自己的实践过程中,最终才得以形成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
二、唯物史观视域下以人为本思想的哲学内涵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在探索其社会发展规律之时适时提出了“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地位,并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其本质的目标就是为了人民,就是为了让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确立的前提
通往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首要条件就是要确定一个理论前提,从而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明确地区分开来。对此,马克思做出了回答,他将人类历史作为确立唯物史观的首要条件,并强调这里所指的人是具体的、是现实的人。
马克思认为,现实中的人即是要有生命的又要能够维系其存在的物质需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具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3]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他们认为唯物史观把物质生产的生产活动看作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并反复强调这里的“人”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绝不对抽象的、虚幻的人,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作为历史活动者的人类,必须存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同时又会受到一定时期历史条件的所制约的。因此,“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4]人为了生活,必须占有一定的生活资料,而只有劳动才能够获取生活资料,这种为了获得生产资料的劳动本身就是将人与动物在本质上区别开来,并指出,人类在整个劳动的过程中,人始终是能动的、现实的;即人类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而作为被改造的自然界就是被认识和改造的客体对象。
马克思和恩格斯确立了自己的世界观,并时刻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这看似是一个常识问题,但是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一切思想,是完全忽视这一方面的。只有把具体的、从事实践的现实的人作为前提,才能够真正地摆脱“以人为本”的抽象原则。
(二)现实的人在唯物史观的地位
在唯物史观中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在于要明确历史的创造者就是人民群众。马克思认为,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凭空由新到旧,由无到有的,都是需要主体与客体,社会的发展也不例外。人是社会的人,由社会的人构成了社会,那么处于社会中的人,他的实践活动自然会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否认和忽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片面地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这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典型特征,这种认知极大地削弱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马克思针对历史唯心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并提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重要论断,强调,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享有者。[5]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的发展不过是在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在社会的发展中贡献力量的同时也在得到因为社会不断发展而带来的价值。一言以蔽之,社会发展依靠人民群众也是为了人民群众,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类,进行物质生产首先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进而为社会其他人提供帮助。由此可见,人类的社会和社会的人类是实践和历史的统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历史是无数个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而构建成的,绝不能片面的理解,抹杀人民群众所付出的努力。应当尊重任何在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他们的生产也是社会总生产的一部分,同样为社会创造了价值。
(三)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唯物史观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认为,人衡量社会文明是否进步、是否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标准就是的看人民群众的发展尺度。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哲学的价值核心,同样也是唯物史观的目标。
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涵盖社会的每一个现实的人,使全社会每一个人都可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平等的、全面的、完整的发展。在不断激发人的各方面潜能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精神活动的需求,只有同时参与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人们,才能够实现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应当注意的是,马克思所强调的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不是相同的,也不是一成不变,是根据人的需求不断变化而变化的,是要根据个体的不同而满足个体的独有的需求从而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是满足人的“个人发展”即“每个人的爱好都可以得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做事情”[6]需要是人的内在本性,人的需要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人的需要具有无限的发展性和丰富性“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活动需要的活动和已经得到满足需要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7]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反复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因而,人的需要为生存活动提供了需要,并持续推动生存活动的发展。
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连接现实的,只有建立在人们物质生活极大满足的基础上,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这一论断既突破了在社会发展中“重生产,轻人”的片面发展观,又克服了唯生产关系的历史唯心观。
三、唯物史观“以人为本”的当代启示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是我党一直以来的工作原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努力的,在奋斗的路上,我党要始终恪守“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与基本原则,始终如一践行群众路线。
(一)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经典作家指出人民的主体地位是体现在社会生活、历史的各个维度的。只有深刻认识、肯定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厘清这一基本概念并运用到具体实践中才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进与发展。
人民是社会的主体,是推动社會发展的物质承担者,社会中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是人民实践的结果,同时要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发展,这样才能够进逐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首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就是要肯定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重视组织和发展民众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会坚实的后盾,这是保证顺利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条件。其次,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只有积极的回应民众的迫切需要,倾听民意,从而以此去解决民众所反映的问题,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得到切实的利益,才能够凝聚人民,稳定社会的发展。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可能会遇到更多难以把控的风险和挑战,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只有真正彻底的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也才能实现。
(二)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8]由此可见,推动社会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发展,他们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促进个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自然界并不能主动的满足人各方面的需要,人与社会的生产与发展是依赖于人改造自然的创造性活动。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人民的首创精神也空前高涨。首先,要实施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重要方针,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在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善于寻找并发现、团结人才,并合理使用人才,使他们的特长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次,开拓有利于发挥首创精神的社会环境。没有适宜的社会环境,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会有首创的大突破。如今,是机遇和危机并存是时代,面临稍纵即逝的机遇,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经验,只有通过增强主动意识,在社会营造敢闯敢拼的浓厚氛围,才能使人民抓住机遇,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取得成功,如今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共同奋斗出来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越是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认同、越是要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三)必须始终如一坚持走群众路线
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坚持唯物史观,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为本,这一系列论断都充分展现出他们对人民群众的重视。
坚持群众路线是我党一直以来的根本工作路线。首先,“领导”和“群众”之间,是一种相互制衡的平衡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其核心就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绝不能脱离最广大人民群众。任何一个组织都必然包含两个部分即“领导”和“群众”缺少“群众”或“领导”那么这个组织就将失去作用,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的生活。其次,践行群众路线,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是要牢记发展为了人民,只有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及时了解人民群众所遇到的现实问题,正确反映民情、民意,并及时去解决困扰人民群众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就是要始终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始终贯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根本路线,以人为本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障,是在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7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5]徐晓宇.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0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8.
[7]赵爱霞,左路平.唯物史观视域下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论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