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民政府“收复琉球”计划为何流产

2023-08-19周渝

文萃报·周五版 2023年32期
关键词:琉球国民政府罗斯福

1942年11月,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宋子文在重庆回答记者提问时非常肯定地说:“(战后)中国应收回东北四省、台湾以及琉球。”可令人疑惑的是,到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联合发表的《开罗宣言》里,对于中国领土问题只提及“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琉球之事只字未提。这一年多的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蒋介石计划收复琉球

蒋介石最早提及收复琉球,是在1932年9月间的日记中,“预定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中秋节以前……解放朝鲜,收回台湾、琉球”。

1942年11月,無论是蒋介石的计划,还是外交部公开表态,都有将琉球群岛主权收归中国的意愿。1943年3月,蒋介石著《中国之命运》出版,在他看来,包括东北、台湾、琉球群岛、外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对于中国战后的国防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瞻前顾后、举棋不定

诡异之处在于,《中国之命运》随后陆续出版多个版本,涉及领土问题的内容,东北、台湾等地均未改动,唯有琉球群岛在列举中时有时无。反常现象足以看出蒋介石及国民政府在琉球问题上瞻前顾后、举棋不定。这很可能取决于蒋介石与盟国关系的变化。

1943年1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会面,会后两国发表宣言。这让蒋介石非常愤怒,因为会议既没有邀请他参加,也没有知会中方。此后数月,在蒋介石授意下,宋美龄、宋子文在华盛顿进行演讲和游说,表达不满。于是,1943年6月初,罗斯福向蒋介石发出了会晤邀请(即后来的开罗会议)。

蒋介石对于开罗会议是有顾虑且不安的,除了此前美英会晤的影响外,美方对中国领土主权的认知也给他造成很大影响。1942年8月3日,美国总统特使居里与蒋介石会谈,对于美方将满洲作为“缓冲国”的提议,蒋介石十分愤怒,强硬地拒绝。而且,主张台湾由国际共管的提议在美国被公开讨论。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蒋介石在与盟国打交道时变得多疑、敏感和谨慎。

《开罗宣言》为何未提及琉球

1943年3月,宋美龄来电报告蒋介石,罗斯福对她说:“琉球群岛、满洲及台湾将来应归还中国。”5月,美国国务卿再次对宋子文强调,“台湾、琉球、东北,自当归还中国”。但此时蒋介石对收复琉球的计划已经顾虑重重。

开罗会议前夕,蒋介石对琉球问题上转为消极,直接影响了国民政府拟定的领土收复方案。11月14日,蒋介石准备的开罗会议提案中,罗列了东北、台湾、澎湖几个应归还中国的地方,琉球已不在其列。

12月1日,《开罗宣言》发表,正式宣布日本从中国掠夺的所有领土,尤其是东北、台湾等地,将在战后全部归还中国。只是对于琉球主权的归属问题,不仅宣言只字未提,甚至没有成为开罗会议的正式议题。

实际上在会议期间,蒋介石与罗斯福进行过两次长时间的私下会谈。当时罗斯福向蒋介石询问了其对琉球问题的看法,蒋介石表示:“我只希望由中美两国共管,此时并不急要,留待将来再说吧。”

负有无可推卸的责任

综合来看,蒋介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政治方面,他应该有过权衡,开罗会议上,最需要确保的是中国能够收回东北、台湾、外蒙古等固有领土,而琉球性质不同于前几者(琉球曾是明清的藩属国),取舍之间,他选择放弃琉球。军事方面,国民政府没有强大的海军,蒋介石担心即使收回琉球主权,也难以对其实际控制。外交方面,敏感的蒋担心,若提出将琉球纳入版图的要求,会引起美国疑心。在蒋介石看来,提出的中美“共管”,既能遏制日本,又能使美国“放心”,是两全之法。

导致琉球收复计划彻底流产,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国民政府对琉球问题不重视、不负责的态度,他们始终没有对琉球历史以及主权归属问题进行系统、严肃的研究,收复或放弃,全凭蒋介石一个人拍脑袋决定。这是蒋介石和国民政府无可推卸的责任!

1944年1月12日,罗斯福对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表示,已和苏联沟通,斯大林熟悉琉球历史,他完全同意琉球属于中国并归还给中国。但蒋介石并未因此变得积极。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明确,日本领土不包括琉球。战后的《旧金山和约》指出,琉球由美国代管。1972年,美国将琉球的行政管理权交给日本,但未涉及主权。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 周渝/文)

猜你喜欢

琉球国民政府罗斯福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生物治理理念研究
从汕头到上海: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之路(1925—1933)
琉球的领土地位与自决权
参照 借鉴 提升——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
换个角度看历史——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
罗斯福的壮举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重婚罪及其司法实践——以湖北为例
悲愤琉球
破译《琉球国书》碑
清朝赏赐琉球国王及其来华使节制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