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中的资料与信息收集经验探讨

2023-08-19路艳梅

区域治理 2023年17期
关键词:施工期环境影响环境保护

路艳梅

贵州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在已有的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的研究中,最多的主题是关于某行业项目验收调查工作的要点及常见问题[1][2],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探讨验收调查中的监测工作环节[3][4],或是分享某项具体技术在调查工作中的应用经验[5],关于资料收集方面的经验探讨较少。

调查报告的编制实际上是对各方面材料进行整合、利用的结果,所涉及的资料不可谓不广泛;资料收集工作的重要性、耗费的时间精力也并不亚于外业调查和监测工作。同时,资料收集工作的经验可以渗透到各类型、各行业的咨询工作,是值得充分探讨的。本文全方面梳理整合了验收调查中的资料收集工作经验,对具体资料的获取及内容的判别、采用进行了一定的说明分析,最后探讨了资料与信息收集工作的一些技巧。

从资料来源来说,可以将相关资料分为项目相关资料、保护目标相关资料和环境主管部门资料三个方面:

一、 项目相关资料

所有项目相关资料的来源自然是委托调查工作的业主方,也就是建设单位。但实际工作中为提高效率,往往会直接向各参建方如施工单位、环境监理单位等收集资料。但不管资料来源是什么,都应该对资料本身的权威性进行确认。

(一)工程资料

1.反映工程建设和运行情况的资料

(1)两阶段设计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资料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功能,一是了解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主要用于判断项目相对于环评内容是否存在重大变更;二是查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措施和设施要求在设计阶段的落实情况;另外,两阶段设计资料也是调查报告中“工程概况”章节主要内容的来源。

但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现场条件的复杂性,往往还会发生一些细节的工程变更;某些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较复杂的项目也会在实施阶段逐步开展环保设施的专项设计工作。所以两阶段设计资料显然不足以反映工程建设及其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情况,还需要收集变更设计资料和环保设施专项设计资料。

(2)工程变更资料

工程变更情况可以通过相关主管部门关于变更问题的批复、建设单位向主管部门报备变更情况的文件、设计单位出具的“变更设计通知书”、施工单位出具的“工程联系单”及各参建单位之间关于变更事项的来往函件、会议纪要等进行梳理。考虑到资料的权威性,上述几类资料使用的优先级依次递减;来往函件、会议纪要等提到的变更内容应辅以针对性的现场踏勘来印证。

因工程变更资料反映出的变更情况繁杂,验收调查中可选择相对较明显的、可能涉及工程环境影响的较大变化的内容进行关注。参考环办2015〔52〕号《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等文件中关注的工程变更特点,应特别关注涉及工程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几个方面变化的变更情况。

(3)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

部分项目的单位工程会开展专项验收鉴定,对应的《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是验收调查中了解工程实施具体情况的直接依据。

(4)基础图件

附图是体现调查结果的有效手段。一般会请建设单位提供一批基础图件,在这些图件的基础上绘制保护目标分布图、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分布图、监测布点图等,以及水土流失现状图、植被类型图等体现生态调查结果的各类图件。

(5)工况佐证资料

项目工况达到验收技术规范要求是调查工作开展的前提之一,所以工况佐证资料是资料中的重要一环,而且应尽早取得。对于不同类别项目来说,所需的工况资料不尽相同。

比如公路的工况指标是交通量,需要统计某一时段内不同车型的车流量、折算为交通量,通常直接由建设单位提供收费站的统计数据;轨道交通的工况指标是列车流量和编组,通常采用列车运营时刻表来统计;煤矿的工况指标自然是原煤产量,一般请建设单位提供试运行以来各月的数据;供水水库、引调水工程、灌溉工程等存在工况负荷的水利水电项目则以其供水量、输水量、发电量等作为工况指标。

2.项目环境管理资料

项目建设全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环境管理资料,以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为起点和基础;同时环评及批复也是验收的重要依据,本节关于该项资料不再赘述。

其他与项目环境管理有关的资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是做好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一般包括建设单位的常态管理制度和为具体项目建立的管理制度,以及施工单位等参建单位为落实好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建立的管理制度。从具体内容上来说,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还包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台账管理办法、人员考核与奖惩办法、施工单位环保工作计量支付管理办法以及各参建单位之间关于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沟通的来往信函等。

(2)环保设施专项设计

大多数项目的环保设施设计在两阶段设计中完成,但部分复杂的重点工程也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开展环保设施专项设计,少数项目也会通过专项设计对环保设施的设计工作进行补充完善。这部分资料是反映项目环保设施落实情况的重要途径和依据。

比如我省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因所在水域涉及多种易危鱼类和长江上游特种鱼类,并涉及某重要鱼类的国家级水产养殖资源保护区,水生生态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了包含过鱼设施、增殖放流站、下泄生态流量保障措施、分层取水设施、拦鱼栅、鱼类生境修复、栖息地补偿等全方位的鱼类保护措施体系。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逐步委托各类设计、咨询单位编制了《×××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工程初步设计专题报告》《×××工程升鱼机专项设计报告》《×××工程蓄水和运行调度环保方案》《×××工程生态流量监测系统初步设计方案》等设计资料,在验收调查阶段均应及时、充分地收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实。

(3)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

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主要记录了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的落实情况、存在问题时的沟通和整改情况、施工期受到的环境处罚及其处理等情况。

验收调查工作一般在工程建设接近尾声的阶段介入,所以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是了解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重要依据;验收调查报告中一般会直接引用《环境监理总结报告》中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4)施工期环境监测或生态调查报告

施工期环境监测一般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开展,监测报告是对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的直接记录,也是验收调查中用于了解施工期情况的重要途径。但因为多数项目建设周期少则1~2 年,多则4~5 年甚至更长,施工期监测的数据是比较庞杂的,一般不会直接引用到调查报告中,而是进行汇总分析后在报告中描述监测结果的总体情况。

(5)前期的环保验收资料

部分规模较大项目存在分期建设的情况,根据相关规定应进行分阶段验收;对于部分大型水利工程,下闸蓄水是个重要的工程节点,通常需要在蓄水阶段针对枢纽区(水源区)工程和相关环境保护设施进行一次验收、全面完工后再针对其他工程内容开展验收。

所以,后期验收工作中应收集前期完成的验收资料,一方面厘清本次验收的工作范围,另一方面,前期验收资料中的监测数据、部分验收结论等是本次验收的重要支撑。

(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相关资料

因为突发环境事件的高发态势和部分事件对环境的重大影响,应急管理工作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成为企业环保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于部分项目来说,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和备案工作是环保验收的条件之一。

在验收调查中,应急预案及其备案材料是了解建设单位关于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直接途径,调查报告的相关章节也会直接引用应急预案中的重点内容。

除此之外,建设单位的应急演练小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的应急处置工作总结等均是应急管理工作开展的佐证。

(7)环保投资表及其佐证资料

环保投资是保障项目环保措施和设施落实的根本,要对照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投资预算表进行一一对应。所以一般将该表交由建设单位填写,但建设单位需同时提供设备采购合同、委托协议等佐证材料。

(8)各类台账

污水处理设施的物料使用、处理量、处理效果、维修情况和危废暂存间的危险废物入库、出库、库存量等均需建立台账,用于长期观察、统计和记录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转情况。台账记录在验收调查中是环境保护设施稳定运行的依据,也是报告所需部分数据的来源。

2018 年3 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总则(试行)》(HJ944-2018),明确了环境管理台账记录的一般原则、形式、内容、保存等方面的要求,并在附录中提供了各种环境保护设施的台账模板,对于建设单位的日常环境管理工作来说是重要的参考和规范。

(9)各类协议

建设单位为落实部分环境保护工作,会与相关单位签订各类长期的合作或委托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危险废物处置协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的互助救援协议、水利类项目的鱼类增殖放流协议、煤矿项目的电煤销售协议等。这也是项目落实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佐证。

二、 保护目标相关资料

保护目标大体上可分为两个类别,一种是由国家或地方相关主管部门批复成立的针对某种资源或环境要素的保护区,比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种质资源保护区、地质公园、文物保护单位等,多以面积较大的整块区域存在;“三线一单”相关保护制度确立后,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也是这个类别中的重要方面,多以斑块形式存在。另一种是建设项目周边自然存在并零散分布的植被、农田、表土资源、地表和地下水体、保护动物和保护植物、居民点和单位等。其中,第二种保护目标特别是其中居民点和各类单位的变化情况(新增、拆迁)主要由现场踏勘的过程发现并获取相关信息,本节主要探讨第一种保护目标即各类保护区的情况。

验收调查阶段应对项目周边涉及的保护区情况进行重新调查,往往会遇到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后直至项目完工前新增保护区、保护区规划修编或新增居民点等情况;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也可能出现调整。此时便需要联系相应的主管部门索要保护区规划资料,以根据新的保护区范围、保护要求等判断项目的环境影响。以及,若调查和资料研阅过程中发现项目存在环境影响评价阶段遗漏项目周边各类保护区的情况,则需要将该情况汇报至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部门,一般应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验收工作则需暂停。

三、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资料

生态环境管理资料主要是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主管部门应申请颁发的“夜间施工许可证”或环境主管部门对建设现场进行执法检查过程中形成的“现场检查笔录”、“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书”、整改通知和问题通报文件等;必要时候还包括政府或环境主管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督查问题通报及其“回头看”相关资料、挂牌督办通知和解除挂牌督办文件等。

项目建设阶段如需要进行夜间施工,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提前向属地生态环境部门申请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这是建设单位依法施工的重要依据,是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体现。

上述其他类型的主管部门资料则出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未按规定落实环保措施,甚至造成明显的环境影响的情况下。所以,特别对于没有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和监测工作的项目,验收调查阶段需要走访项目属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了解项目建设历程中是否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和明显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最终的整改处理情况。

制定一份准确的资料清单,可以更高效地收集到调查报告编制所需资料、促进后续现场调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而这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需要调查人员对项目建设及生产各个环节有所了解,也需要对环境保护各项具体工作的程序和要求充分熟悉。

猜你喜欢

施工期环境影响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水电站施工期超标洪水应对措施研究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分流组织研究
养殖的环境影响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