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中的中医未病先防思想探析
2023-08-19黄书婷郭永胜
黄书婷 曹 峰 张 震 郭永胜
(1.贵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3.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北京 100029)
疾病的过程论认为,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机体在功能、结构、精神等层面产生动态演变的过程[1]。根据疾病的过程论原理与个人或人群的综合特点,采取相应的干预原则和方法。一般从健康到疾病发作直至康复、痊愈,机体会经历不同的健康状态,《黄帝内经》中记载健康至疾病动态变化涵盖“未生”“方袭”“未盛”“形盛”“病脉相逆”与“已衰”等[2],不同健康状态对应不同的干预原则和具体措施。简而言之,平时就要防病。道法自然、平衡阴阳,预先采取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或发展,遇有不适即留意防止其酿成大患,病变来临之际阻止其进一步恶化,病发之后注意调理,这样方可掌握健康的主动权[3]。
《周易》曰:“履霜,坚冰至”,《道德经》载:“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古圣先贤就有重视防患疾病的理念。为了更好地保身全形,在医疗资源匮乏的时代,古人需要及早去防御疾病,以“防于未萌之先”。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称:“不治已乱治未乱”。“未病先防”的理念属于中医“治未病”范畴,强调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即采取各种养生保健措施,从而防止罹患疾病,为中医防重于治的预防思想的重要体现[4]。“未病先防”的思想也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民俗活动中蕴含着众多预防疾病的方法与措施,涉及日常生活饮食起居习俗中的方方面面,很多是“百姓日用而不知”,集中体现于精神、运动、饮食、卫生、药物等方面。研究并挖掘蕴含未病先防理念的民俗文化,有助于让优秀民俗文化更好地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1 调神 精神愉悦防御思想
娱乐性是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趣味游戏娱乐是以消遣休闲、调剂身心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活动[5]。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如斗鸡、斗蟋蟀、对弈等;岁时节日的猜灯谜、赏花插画、吟诗作赋、对唱山歌等。这些活动自身的形式特征是自由、轻松与幽默,在调剂社会生活的同时,带来精神的愉悦,增添了人们的生活情趣。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恬惔虚无”的调摄法,指出人们若能保持愉悦安静恬淡的精神面貌,遇事坦然处之,才能颐养真气,却病增寿。并进一步总结中国古代抗老延寿的经验:“无恚嗔之心……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指出不要有忿怒的情绪,不要有思想的负担,务以恬淡安乐为前提,以使心情舒畅,则“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音乐歌谣是抒发情志、愉悦身心的重要途径,对于引导风俗亦有重要作用,《孝经·广要道》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自古及今,人们多有舞蹈音乐相合的民俗。如汉墓砖石画像中,就有“芦笙舞图”“乐舞表演”“打鼓图”等题材,唐代有“聚则击铜鼓,吹大角,歌舞以为乐”的记载。即使当今贵州,歌舞亦非常盛行,如人们在孟春时节,“各寨择地为场跳月,不拘老幼,以竹为笙”而舞。
人们通过乐器的伴奏应唱歌谣以怡情畅志,有助于心理健康,使气血运行更加趋于流畅平和。虽有时未能知晓歌曲的角、徵、宫、商、羽五音以调脏腑气血,但通过音乐歌曲所表达的怒、喜、思、悲、恐,亦可以调畅情志,以避免情志内伤诸疾;集体合唱具有韵律工整优美、曲调舒展欢快的歌谣,亦有利于提升与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避免孤僻自闭的境地,属于中医整体观中对于健康状态的认识。
2 动形 运动健身防御思想
中医认为,机体生命活动具有运动的特征,积极提倡运动保健。通过动摇形体可以锻炼身体,流通气血,疏郁散滞,促进脾胃的纳化协调能力,使机体气血调畅通达,筋骨肌肉坚实,从而增强体质并提高机体的防御邪气的能力。正如《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谓:“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远古时代就已有通过导引运动以舒筋调体、预防疾患的民俗记载。如《吕氏春秋·古乐》曰:“昔陶唐之始……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东汉名医华佗“晓养性之术”,创立五禽戏以强身健体,实为适宜于防病、却疾与保健的导引运动。
《吕氏春秋·尽数》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此以流水、户枢为例,说明运动的益处,并从形、气的关系上,指出缺乏运动的危害,从而给我们启示:动则身健,不动则体衰。通过体育运动锻炼以强身健体,对于预防疾病、促进机体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契合中医“治未病”中调护正气的理念。常见的运动健身项目除放风筝、踏青等,尚有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等健身锻炼。
运动是我国民间习俗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清明的踏青、放风筝,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等,人们在步行、爬山等运动锻炼的同时,踏青赏景,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着情操。其他如扭秧歌、踩高跷、耍龙灯等民俗舞蹈活动,均是寓娱乐以运动的群众性健身活动。亦有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创立诸多健身导引舞蹈,如贵州民俗活动中芦笙舞、竹竿舞和木鼓舞等,注重健身价值和娱乐、趣味性及与游戏的结合,倡导大众参与的群众性,可促进人的心理状态、身体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健康维护与进步[6]。
3 食疗 饮食调理防御思想
“民以食为天”。饮食不仅是人们赖以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食之得当亦可促进健康。“药食同源”,汤液鼻祖伊尹亦曾是殷商王汤的厨师,中药的配伍很大程度上源于食物的配伍。而根据中医传统文化认识,食物服用有慎用、禁忌、宜食之分,不仅关注美味,且要留意食物的“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和辛、甘、酸、苦、咸。“四气”依据食物被人食后引起的反应而定;“五味”是根据食物本来滋味而划分的。辨别食物的性味与功能,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进行搭配服用,从而更好地维护健康、却邪防病并益寿延年。
古人认识到食物的四性对于人体的影响,并讲究不同食物之间的搭配。“寒者热之”,温热之性食物可以预防、调治寒证,如宜选葱、姜、蒜以及羊肉等温热之品;“热者寒之”,寒凉之性的食物可以预防、调治热证,如可选绿豆、西瓜、苦瓜等清热、泻火、解毒之品。又如吃螃蟹之后最好喝些姜茶,以避免螃蟹的寒凉之性;食榴莲可搭配山竹,因榴莲性温,山竹偏凉。偏阳虚体质的人,日常饮食以平性及温性为主;偏阳盛体质的人,日常饮食以平性及寒性为佳。若某食材偏寒凉,在烹调时加入温热性的调味品,如葱、生姜、辣椒及胡椒,从而达到气合,使阴阳平衡。
2000 年前,古人就提出了中国人饮食金字塔原则,即饮食宜谨和五味,合理调配。然而五味入五脏,不可偏嗜。《素问·五脏生成》提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此五味之所伤也”,说明五味偏嗜可导致阴阳失调,对人体功能产生影响,从而产生相应的疾病,故五味太过与不及都是不健康饮食。民俗饮食文化中的许多种情况慎用某些食物,其中就包括因为食物的五味不合于某一季节或某一身体的健康状态。
谚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地势高低悬殊、寒热温凉迥异、环境湿燥差异、地理风俗不一,不同区域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健康状态与疾病易感趋势均会有所差别,从而使得地域的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趋向性。《素问·异法方宜论》谓:“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如我国西南地域的贵州具有阴雨潮湿的气候环境,易于外感湿邪,长期生存在湿气明显的环境,湿邪易于侵袭肤表、筋脉,困阻中焦脾胃,内外湿邪相合,导致人们出现中焦病证与湿痹诸疾等,故使得当地人们饮食上嗜好酸辣。
4 洁净 卫生保健防御思想
《礼记·内则》谓:“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指出我国历来注意居住环境卫生的民俗。《论语·乡党》谓:“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认为对饮食物需要讲究卫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论衡》明确记载:“饮食不洁净,天之大恶也”。这一点在中医经典《金匮要略》中亦有强调:“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并指出令动物丧命的疫病具有传染性。水为饮食中最重要的要素,自古强调不喝生水,《吕氏春秋·本味》提出“九沸九度”的饮水要求,反映沸水具有消毒洁净的作用。清代人们对环境污染与传染病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7],如《霍乱论》指出“平日即宜留意,或疏浚河道,毋使积污,或广凿井泉,毋使饮浊,直可登民寿域”,认为无论周围环境还是饮用水源水质,不仅关乎传染病的传播,而且影响人们的健康长寿。
我国传统卫生民俗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在岁时、节庆民俗中融进了更多的卫生防御知识。如民谚曰:“二十四,扫房子”,《周礼》谓:“令州里除不蠲”,即年终需要“扫尘”,可有效保持生活环境的洁净,避免疾病的发生,亦合于古人避疫邪的认识,体现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传统。农历二月二日通过炒黑豆及油煎粉腐之类,熏床炕,名曰“熏虫儿”。《千金月令》称:“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通过油烟等的熏烤,制止害虫爬出,侧面反映讲卫生、除害虫的原始愿望。农历六月初六为天贶节,此日要辟恶驱蛊,《燕京岁时记》曰:“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
5 却邪 药物护身防御思想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医药民俗非常重视预防疾病,如新春饮“屠苏酒”,陈延之《小品方》曰:“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端午民俗的主旨为民间的季节性防疫活动,人们插艾叶、取葛蒲、拌雄黄、采杂药,是为了“以禳沴气”“以避秽厌毒”“以治诸毒”(明万历《贵州通志》),揭示提前运用芳香药物以避秽浊疫气。在重阳节有插茱萸以驱邪避瘟的民俗,晋代《风土记》记载:“俗于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
在民俗文化中,运用药物预防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佩戴香囊,《江乡节物词·小序》称:“杭俗,妇女制绣袋绝小,贮雄黄,系之衣上,可辟邪秽”。古代南方多有秽浊瘴气蛇虫,而佩戴香囊可以化浊除瘴、驱虫避蛇而避邪护正。或穿戴药物肚兜,在兜肚夹层中,特地加上暖脐温中的药物和香料,既可借香料发出的气味净身,又以辛温香窜药物敷脐而防病治病健身。正如《养生随笔》记载:“办兜肚,将蕲艾捶软铺匀……夜卧必需,居常亦不可轻脱”。
无论香囊抑或药物肚兜,均是将芳香中药穿戴做成日常生活用品以预防疾病,是我国古代“治未病”的先进理念、重视环境卫生的超前思想的充分表现,反映了中医学来源于实践并检验于实践、来源于群众又服务于群众的民族特色,从而使得中医学延绵流传。
6 结语
谚语:“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强调物体本身内环境在维持生命或形体的关键作用。“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中医亦非常重视人体内环境,认为此为决定是否患病的关键因素。调神、动形与食疗主要是为了增强人体的正气,从而以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之功。故平时谨护和培养人体正气,调节人体气血,以使“五脏元真通畅”而致“人即安和”,增强抗病邪的能力和享受健康的生活。另外,中医认为邪气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甚至有时为主要因素,如“客气邪风,中人多死”,故强调“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金匮要略》),避免邪气侵袭人体,即平时避免或消除不良的影响健康的因素。而洁净卫生以免邪生、药物却邪以防邪染,为“避其毒气”思想的综合体现,均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的养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