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国企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的思路举措
2023-08-19高靓靓
高靓靓
安徽建工集团投资管理公司
一、国企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开展的必要性
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作为“前半篇”的延续和升华,做好“治病救人”的“后半篇文章”尤为重要,要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应有功效,就要不断加大对受处分人员的督导监督和教育管理,引导他们放下思想包袱,提高整改的思想认识,严格遵守党规党纪。
(一)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迫切需要
面对当前建筑行业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式,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也要时刻保持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要对各层级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进行建章立制,严堵行业腐败的漏洞,深入做好执纪审查的后续章节。因此,深入推进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是深化国企党风廉政建设标本兼治的新要求。
(二)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的时代需要
要在国有建筑企业推进“三不”机制建设,就要让各级党员干部树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树立“惩”是预防的手段,“惩”也是为了更好的“治”的思维。为了充分发挥警示教育的作用,需要以“三不”机制建设为主导,引导各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提高“三不”建设的政治自觉,使各层级党员干部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从而可以在思想源头消除党员干部职工贪腐之念。
(三)持续净化优化国企政治生态的现实需要
要落实党要管党,就要从严党内政治生活,做深做实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针对当前建筑施工行业腐败问题频发的情形,通过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的持续深入推进,可以促使各级党员干部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把优良作风和良好导向立起来,对促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企业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也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二、国企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现存普遍问题
执纪审查是国企纪检监察机构的重要职责,也是新形势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更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需要,从目前针对国企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推进调研来看,虽推进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
不少国企还存在对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思想不够重视,政治站位不高,存在侥幸心理的行为。错误地认为应把精力多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还有的领导干部奉行好人主义,对于出现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时也不去及时制止或进行谈心谈话,从而导致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工作悬在“空中”,难以达到应有的成效。
(二)监督监管不够
通过调研来看,特别是针对企业所属基层施工单位,对于受处分人员没有进行合理的督导督促,多不同程度地存在监督监管不够的情形。不少受处分人员因思想包袱较重,对于受到的处分认识不深不透,加之上级主管单位督导和监督不够,导致部分受处分人员出现了消极怠工的现象。
(三)责任落实不够
在责任落实上不少单位对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不能有效地落实“一岗双责”,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后半篇文章”的高质量开展。也有的单位在落实主体责任上不能进行有效的衔接,对受处分人员的管理过于松散,从建议书发出、警示教育开展、督促整改阶段不能及时做到无缝衔接,工作开展不能做到有的放矢。也有的执纪审查工作人员责任落实不够,被动且低效率地执行主管领导安排的工作,违规收受受处人的小恩小惠,导致受处与执纪审查都处于“躺平”状态。
2018年7月25日至8月21日在乌克兰举行了“国际钢琴比赛”。比赛结果如下:乌克兰的Dmytro Choni获得第一名;中国的Yutong Sun 获得第二名;俄罗斯的Aleksandr Klyuchko 获得第三名。此外,西班牙的Juan Carlos Fernández Nieto、意大利的 Federico Nicoletta、英国的Lucas Thomazinho也入围了最后的决赛。
三、推进国企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思路举措
面对上述国企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推进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推进难题,要做深做实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国企党委就要认真落实上级党委决策部署,从严压实各层级党委主体责任,坚持标本兼治,着重打好惩处、防范、教育、管理、监督、建制、促改的“组合拳”,以推动国企执纪监督工作高质量开展。
(一)压实主责,从确保取得实效上深入推进
为有效推进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国企党委要不断完善执纪审查工作机制,从严从实深入推进。
1.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国企党委要吸取警示案例的深刻教训,严格履行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要结合国企执纪审查推进重点和当前形势下的新任务,不断加强政治建设,认真学习二十大精神的新思想和新理论,要在履行主体责任中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主体责任的政治、思想和行动自觉,深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国企党委为有效规避党内生活不规范等问题,就要从健全和完善企业议事和决策机制和配套机制入手,切实发挥“把管保”作用。同时,要针对执纪审查提出的不规范问题,有针对性开展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对照执纪审查发现的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各类问题进行“谈认识、剖原因、谈整改”,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也要充分运用好监督执纪的“第一种形态”,及时进行谈话提醒,帮助被约谈人员找回初心,让其思想和行动重回正轨,树立正确方向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3.注重强化教育管理国企党委要注重对受处分处理人员的教育管理,要按照干部职工管理权限,分层分级实施回访工作,要按照谁处理谁负责的原则进行逐级回访。在教育形式上,要积极通过警示教育或重点人员面对面教育的形式,全面掌握受处分处理人员的思想动态,针对思想和行动整改不到位的要及时进行督导,确保受教人员真正从心底做到真改实改。
(二)标本兼治,从落实“三不”机制上深入推进
在国企要始终保持反腐的高压态势,持续加强“三不”制度建设。
1.强化问题导向
针对执纪审查暴露的问题,国企党委要组织所属各级单位认真进行问题查摆,做到举一反三,按照整改有目标、推进有措施、落实有责任、完成有时限的“四有”标准,在整改过程中及时报送整改工作进度。在整改过程中也要用好用活执纪审查整改任务书和任务清单,积极利用整改进行建章立制,围绕国企建筑施工企业重点腐败领域,有针对性地完善各项监督管理制度,从而扎紧制度的笼子。同时,也要在国企内部进行廉洁风险点工作梳理,进行对病症找病灶,并拟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有效推进再提醒、再监督、再问责工作的实施。
2.强化线索处置
企业要注重瞄准问题线索,在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的基础上,对各个线索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针对各个线索特性和问题实际,进行精准处置,确保每一条线索反应的问题都做到科学稳妥处置。同时,也要积极在企业内部推行问题线索移送目标管理机制,将上级主管单位移交问题线索完成情况纳入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对职工群众多次反应的问题线索或上级主管部门移交的问题线索,要加大督办和催办的工作力度,并将办理或办结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汇报。针对历史遗留问题要坚持遏增量、减存量,加大历史问题线索的办结效率,按照“逐步清零”的工作要求进行有效推进。
3.保持政治定力
在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中,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政治定力,针对职工群众反应的问题或线索,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职工群众,都要做到有腐必惩,绝不徇私不办或缓办。同时,要将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作为攻坚战、持久战进行深入推进,在推进过程中要结合企业实际,重点在项目分包、物资采购等易腐败领域或环节进行着力,对在执纪审查中查出的问题,要严于一律进行追责问责。
4.用好“四种形态”
国企纪检监察部门要教育引导职工坚持挺纪在前,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和腐败高发领域,要积极发挥网络监督和现场监督工作力度,注重对关键岗位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注重落实“一案双查”机制,针对执纪审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落实责任倒追机制,并对涉及人、财、物等重点岗位人员及时进行廉洁风险教育,督促深入践行“三不”制度机制,从而在源头上堵塞廉洁风险漏洞。
(三)正风肃纪,从党风廉政建设上深入推进
国企党委要持之以恒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常态长效。
1.坚决纠正“四风”
国企党委要积极开展各项纪检监察活动,把企业纪检监察的思维和品牌融入企业文化中去,在企业内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基地品牌的创建,积极鼓励和引导所属单位开展廉政课堂、廉政讲堂等群创活动,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廉洁从业,坚决打击在企业内部搞小团体、小圈子的行为,要坚决去除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国企内部大力推进精文减会工作方式,压缩各项管理层级和维度,优化各项议事和决策机制,不断提高执纪审查的效率和能力。
2.坚决查处案例
国企纪检监察机构要深抓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监督执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在企业内部开展专项整治,对于重要节假日节点要及时做好监督提醒,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例要坚决查处,对于机关或基层单位出现的享乐和奢靡之风要露头就打,对于各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制止,对于顶风违纪和多次教育不改的人员要积极在社会或企业内部平台进行曝光,要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过紧日子,严肃查处行贿受贿案件,确保达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规范一方的实实在在成效。
3.强化警示教育
在推进警示教育中要坚持精准施策,不能搞大水漫灌,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创新警示教育的形式和方法,用好警示教育的“组合拳”。在积极开展观看警示教育片,用好反面教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运用,利用违规违纪人员现身说法或开展警示教育会等形式,不断增强警示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四)强化监督,从监督格局构建上深入推进
国企党委和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在企业内部贯通各类监督,在企业内部构建大监督的格局。
1.运用好巡视巡察
企业党委要依据执纪审查工作需要,结合上级主管部门巡视巡察等,将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做细做实。企业纪检部门要围绕重点领域或重点项目,积极开展专项巡察等活动,在巡察的过程中注重强化“巡纪联动”。同时,也要积极运用好上级主管部门的政治巡视成果,积极开展执纪审查专项行动,完善巡视与巡察、审计等协作机制。另外,也要积极畅通和拓宽职工群众监督的路径,畅通职工群众来信来访渠道,建立巡视巡察与审计监督等联动工作机制,从而推进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落地见效。
2.汇聚好内外力量
国企内部要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体系,积极整合企业的内外部监督资源为执纪审查所用。同时,要结合企业执纪审查需要在企业打造领导决策、监督报告和协调处置的工作机制或平台,建立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委员会制度或决策机构,对执纪审查所需的材料文件及资源等进行共享,对发现的各类问题或线索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3.培育好执纪人才
要积极锻造和培育好执纪审查的专业人才,选优配强执纪审查机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建立内部企业执纪审查人才库,注重在日常工作中挖掘具有执纪审查工作潜力的人才。同时,也要注重对执纪审查人才的培育,常态化开展各项业务培训和交流,不断提升执纪审查的工作规范化水平。另外,在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工作推进中,也要进行自我监督和提醒,做到廉洁自律和自我加压,锻造执纪审查工作推进的铁军形象。
五、结语
综上,要深入推进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落地见效,国企党委就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职工对全面从严治党规律有深刻认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并以服务和保障企业改革发展为重点,紧盯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在各级持续推动“两个责任”落实,以做到“永远在路上”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推进执纪审查后续工作高质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