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管理学原理的高校班主任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3-08-19陈业强

区域治理 2023年17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目标

陈业强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认为,管理的目的就是最高的劳动生产率,而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追求最高工作效率,要摒弃传统的经验管理采用科学的标准化管理。在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一项职能,是指“把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创造财富的活动加以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而现代管理学把管理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注重于更加系统的经营策略和经营战略。通过不同时代,不同人对于管理学的理解,我们发现管理学理论不仅仅适用于企业管理,对于高校学生管理也同样起到作用。对于班集体来说,同样存在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而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管理者的主要目的则是通过目标整合的方式,实现班主任工作效率最大化和每个学生自身价值最大化以及全班学生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因此,我们建议将管理学理论与班主任的日常管理相结合,以更好地推进班级建设。

一、将企业文化与班级文化结合

企业文化就是职工文化,它代表了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出的具有文化特色的精神形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软实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它包含了企业核心价值观。对于班集体来说,虽然最终目标不是为了创造收益,但集体荣誉同样意义非凡。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班级文化也是班级的灵魂。打造班级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打造企业文化要从三个层次入手。第一层是企业理念,也是企业文化的最核心层面,通常可以被理解成企业未来发展的定位和愿景。在这个层次上,包含了员工对公司、组织以及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看法和期望。例如华恒智信对员工提出的:“认真、敬业和共享”价值观念,它能够无形之中要推动员工进行自我规范。第二层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指的是企业工作准则,通常表现为对待企业员工、客户、对待工作的准则。第三层是企业的形象,这层包括了公司对外的形象,例如员工的服饰、用语等一系列形象的规范。打造班级精神对于整个集体来说非常重要,这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素养,还能让整个集体更加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班级文化同企业文化一样,对于一个组织和班集体来说代表着软实力。班主任不能忽视班级文化的建设的重要性,这不仅仅对于学生管理是重要的,对于班主任职业能力提升也是重要的,针对三层企业文化,班主任也应当从三个维度树立班级文化。

第一层是物质文化。首先,班主任可以从打造特色物质文化入手,比如在宿舍条件上,可以让宿舍里的同学进行简单装饰,让同学们在宿舍里感受到家的温馨;同时也可以购买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物品,比如市场营销的学生上专业课时,可以着正装彰显专业特色;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结合班级不同特点和主题,组织班会、思政教育、青年大学习等活动,让学生们了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次,班主任还可以根据班级不同特点和主题,如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德育课程、素质拓展等,设计相应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到更多知识。最后,班主任还可以为班级设立一个荣誉榜,记录学生们取得的优秀成绩和活动经验。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第二层是精神文化。它决定着班级文化能否达到更高一层的境界。首先,班主任可以组织班会、思政教育、青年大学习等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到更多知识;其次,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社会责任和使命;最后,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网络等手段为学生们提供更多资源和信息学习机会。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获得更多能力和经验的同时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第三层是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的骨骼与命脉。一个班级如果有了完善且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各项任务和活动都能够顺利地进行。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他们人生中最活泼、最灿烂的时期,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可以规范他们的行为,让学生有章可依。此外,班主任也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来规范班级内部奖惩机制,让学生更加公正、透明地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作为一个班级的最高管理者,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之初就注重打造班级文化,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便有了行为准则,参加学校各项活动更有动力,班级气氛也会更加团结。

二、将企业领导艺术与班主任领导艺术结合

现代管理学认为领导是领导者运用权力对组织内的成员进行引导或施加影响使组织成员自觉地去实现共同的目标的过程,领导力指的是一系列行为的组合,这些行为会激励员工追随领导他们要去的地方,而不是简单地服从。将企业管理理论中的领导力迁移到班主任身上可以表示为班主任通过行使权利、专业能力和自身领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他们自发地追随。一般来说,一个合格的领导在组织中至少要发挥组织功能、激励功能和控制功能。而作为一个班主任,如果能够从企业管理中汲取精华,就能更好地将这些理念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作为班主任要从企业管理中的领导艺术汲取精华,具体表现为:一是决策的艺术。在决策前要尽可能多听取班委和普通学生的意见,以免造成决策不停改动,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同时,让学生参与决策也是尊重学生的体现还可以使得最终决策更科学。对于班委和普通学生要区别对待。如果对班委过于苛刻,就会使他们产生不满情绪,不利于班级团结;如果对普通学生过于苛刻,就会造成他们对班级产生反感情绪,不利于班级团结。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强制命令和强硬批评。如果沟通时语气生硬、态度粗暴、方法简单,就会导致与学生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四是科学利用时间的艺术。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要把握好课堂教学时间和课余休息时间之间的比例,通过合理安排班级活动和个人爱好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选拔班干部要考虑周全,多观察,不能只参考学生的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办事态度,同时也要引入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增强班级凝聚力。管理学通常把激励理论定义为通过发现个体的需要,并把这种需要作为新的刺激因素来激发工作人员的生产愿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使员工感到满足感的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适时适度的激励可以激起学生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让班委感到成就感,激发全班爱学习、爱班级的热情。当然激励机制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奖励,激励行为要讲究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方式,正确的激励有引导作用,反之则会让学生感到毫无吸引力。人际关系产生的原因包括了依附的需求、社会整合的需要、价值保障的需要、关心他人。对于企业来说,人际关系是团结进步和谐发展的基础,对人与人之间动作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具体到班集体也是一样,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得班级充满朝气,充满正能量,而人与人之间充满着猜忌和勾心斗角会使得班集体人心涣散、各项事务都不能顺利推进。

班主任要积极提倡同学之间要勤沟通,将大矛盾化解成小问题,将小问题化解成没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通过互相猜忌、恶语相向解决的,而是通过平等的有质量的沟通解决的。当矛盾发生时,班主任要打通学生间的沟通壁垒,充当桥梁,还要做好衡量尺,公正客观地了解问题,帮助解决问题。在班级办理中班主任不仅是学生老师,更是学生的兄长,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和温暖。时间长了,学生有问题就会主动找老师寻求帮助。

三、将目标管理与班级日常管理相结合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是管理中管理,通过目标的设置、分解和实施,员工可以实现自我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的最高管理者确定好了组织的目标后,要将目标进行分解再转化成每个部门的目标和每个职工的目标,每个项目结束后,管理者还需要对依据目标完成情况对员工考核。因此,目标管理并不是简单地设置目标,它更是员工工作的行为规范,更是最终考核标准。对于企业来说,目标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一旦企业具备了统一且明确的目标后,组织内部才能形成紧密合作的团队,企业其他不同领域的目标也随之能够确定。目标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有助于其员工完成任务,能够实施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不必要的劳动。

如果把一个班级看作是一个微型企业,那目标管理的理念同样可以移植到班级管理活动中去,班主任可以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并且科学地实施目标管理最终可以实现班委自治,班主任无须为班级事务的细枝末节操心。班级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是制定班级管理目标要实行民主。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到制定目标的过程中来。在班会上,班主任可以把具体的目标进行宣读,让学生明白自己需要遵守的规定和要求,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对于管理目标的接受度和认同度,从而确保相应的制度能够被班级学生执行。在执行过程中,班主任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自主选择自己想要采取的措施,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班级管理目标的作用。

二要注重引导,鼓励学生根据已定的班级目标设计自我的成长目标。目标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虽然前期班级管理目标制定的过程充分体现民主,但是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于班级目标的应用表现出不一样的接受度。因此,为了确保目标管理在班级管理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班主任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督促学生在遵循班级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自己的成长目标和计划,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此外,班主任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存在差异,如果让班级每位同学依照统一的目标去管理自己是很难实现的。因此,班主任要做的就是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以阶梯目标的形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此外,班主任还要及时地鼓励和表扬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取得的进步和成果,以此来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三是要通过班级活动增进班级管理成效。班级集体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学生对于共同制定的班级目标的维护意识,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班主任在集体活动的制定上要充分体现民主,听取学生意见,有规律地开展班级活动,同时也要注意班级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因为只有充满趣味性的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相反枯燥无味的班级活动只会让学生疲于应付,很难培养学生的班级认同感。在班级活动的过程中也要渗入目标管理法,使学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既能提升班级集体意识也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自我管理的最终目标。班主任要认识到,班级凝聚力得到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促进学生对于班级目标的认同感,就能够进一步实现班级管理的成效大幅提升,而目标管理的运用又能够进一步促进班级每一位学生对于班级管理的支持,最终达到促进班主任职业能力提升的作用。

结论

通过论述、比较,我们发现,将现代管理理论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可以使得管理成效得到明显提升。这种方式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又可以提高班主任的决策能力和制度水平,使其更加合理有效。此外,在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感受到成就感与满足感。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管理和班级管理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企业管理注重效率、目标和结果,而班级管理注重和谐、关爱和满足感。因此,在使用管理学理论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另外,无论借助哪个管理学理论,班主任的工作准则都是要以爱字当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管理过程中感受到真正的爱。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目标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我们的目标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班级被扣分后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