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历史演进、经验总结和现实进路

2023-08-19吴嘉明

区域治理 2023年17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领导人才

吴嘉明

华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为最大限度发挥人才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积极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依托“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的重要命题,形成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广泛凝聚天下英才的人才布局。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以独立章节的形式论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1],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向社会各界人才发出动员号召,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摆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在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时,针对百年来党对人才工作领导的历史演进进行回顾和经验总结,对新时代不断坚持和巩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有着重要意义。

一、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的历史演进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知识分子之间关系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无产阶级政党和知识分子之间的联系。在对社会各阶级的认识当中,马克思敏锐地将知识分子认为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革命者必须团结的社会成分,指出:“只有工人阶级能够把科学从阶级统治的工具变为人民的力量,把科学家从资本的同盟者变成自由的思想者。”[2]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生产关系中,科学起着不同的作用,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生产方式才能使科学摆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束缚,才能在思想和实践两个维度获得理论的自由和追寻理论的自由。恩格斯也曾直接地解释道:“工人阶级的解放,除此之外还需要医生、工程师、化学家、农艺师及其他专门人才,因为问题在于不仅要掌管政治机器,而且要掌管全部社会生产,而在这里需要的绝不是响亮的词句,而是扎实的知识。”[3]这表明了恩格斯已较早地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要取得革命长期胜利,必然要掌握知识分子。在领导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列宁践行并发展了党对人才的领导思想,他认为广大科技知识分子群体“如果没有来自‘老百姓’即工人和劳动农民的实际组织工作者的帮助,没有这些人的领导作用,是绝对不行的”[4],要求推动知识分子与人民大众的融合,进而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对知识分子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团结知识分子的论述,在各个时期的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当下中国共产党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的发展演进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对人才的掌握在新生政党的发展和争取革命胜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一大批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5]其中,政治品德是“德”的重要部分,即干部人才要在政治上忠于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事业,这是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在党的人才政策中的具象化。而后中共中央在对革命形势发展进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作出人才工作重大部署,发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提出“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5],并强调如果不能够实现对广大知识分子群体的有效领导和吸纳,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党和国家亟需各领域专业人才。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进行调整,开始因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有计划地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党在知识界、文艺界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清除了人才队伍中残存的旧思想,使知识分子树立起“为绝大多数人民的最高利益着想的人民立场”[6],进一步巩固了党在人才工作领域的领导。在这一时期,钱学森、邓稼先等著名的专家人才在党的感召下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奠定了组织和人才支持。

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艰巨的社会经济发展任务的对党的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7],邓小平已敏锐地认识到我国建设中的人才问题。而后,江泽民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论断,决心以培育适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解决国家建设中面临的多种问题。胡锦涛在2003 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党管人才原则,要求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组织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才大军。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新格局,明确了把人才工作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的目标要求,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八条举措,对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做出提纲挈领的关键性指导,其中摆在首位的就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人才队伍,所获得的人才比较优势也在新时代一步步增强,党的人才工作已然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二、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的经验总结

百载奋斗,人才为本。在党领导人才工作的百年历程中,始终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培育堪当大任的时代人才,推动人才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把政治引领作为开展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

我们党历来重视对人才队伍的政治引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深刻分析了党与人才的关系,指出“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也只有跟共产党在一起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8]。1979 年,邓小平明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将知识分子纳入到党的政治和组织领导之下。胡锦涛阐明,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之一,是以党的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保持党的蓬勃活力”[9],深刻揭示了党的事业和人才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进入新时代,党不断巩固完善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广泛开展人才队伍的理论学习和国情研修工作,从而有效地把各领域优秀人才凝聚在党的周围。

(二)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人才工作的价值旨归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开展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中,毛泽东认为取得革命胜利与掌握知识分子是密不可分的,指出“中国的人民解放斗争迫切地需要知识分子”[10],同时“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5](p620)。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指出要“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发挥知识分子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围绕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1]的目标,邓小平把人才工作作为实现发展的基点,深刻指出国家要发展就要人才,不用人才不行。而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示,要求教育战线聚焦人才素质提升,“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2]。

(三)把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青年队伍作为党的人才队伍后备军,引领一代代青年积极投身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提供了不竭的青年人才。毛泽东指出,要改变中国现在的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需要全国青年应当为此而努力。因此,毛泽东希望领导机关要“善于围绕党的主线任务,照顾青年特点”[13],使党和团面向年轻一代的各项工作更加符合青年成长规律,以达到服务和教育青年的目的。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青年成长在经济腾飞、社会巨变的良好环境,呈现出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想开放等新特点,邓小平将新时期青年成长与国家发展事业紧密联系,鲜明提出了“四有”新人的育人目标。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为培养选拔年轻人才是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强调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14],为新时代党凝聚、引领、培养青年指明了方向。

三、加强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的现实进路

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选才、爱才、育才、聚才、管才等方面综合施策、同向发力,进而构建党全面领导人才工作的路径体系。

(一)严格人才选拔标准,形成人才选用的鲜明导向

严格选才是人才工作的风向标,要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人才。其中,“德”是指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较高的政治素养、较强的为民服务的意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才”则是指作为新时代人才所具有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有才无德会坏事,有德无才会误事,有德有才方能干成事[15]”。其一,当今的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评价和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德”的评价、更加强化对“德”的考察。其二,用人单位也要严把专业关,把拥有真才实学和创新潜质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坚持“以德为先”选拔人才,要求我们党对人才的政治品德和个人品德高标准、严把关。其三,要破除人才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四唯”现象,端正人才选拔风气,树立新时代鲜明的用人导向,推动形成“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的生动局面。

(二)树立人才爱护意识,夯实人才工作的思想根基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的第一资源,悉心爱才是党领导人才工作的基本思想要求。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邓小平曾经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历史证明,只有爱护和尊重人才,才能够形成“敬以贤人而群贤毕至”的生动局面。新时代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就要进一步强化我们党爱才意识。一方面,要长一双识才的慧眼,积极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另一方面,也要拿出来爱才的诚意,加大对人才配套设施的投入,加快对人才激励机制的完善,破除人才工作中的体制机制束缚,为人才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提供宽广的平台,使识才、敬才、爱才的意识在全党落地生根。

(三)聚焦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人才发展的长远之策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新时代人才,是确保党和人民事业接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立足新时代国家发展全局,我们必须从人才自身和发展需求两个方面做好人才培育工作。从人才自身成长方面来看,新时代充斥着各种声音,必须从思想的高度帮助青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增进人才对国家发展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识,进而铸牢人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仰;另一方面,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用科学理论武装人才,培养其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学科素养,打造一支为民族复兴能尽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尽力,堪当大任的人才队伍。

(四)强化人才凝聚机制,筑牢人才高地的制度基石

有效团结和凝聚人才,是党领导人才工作、建强人才队伍、建成人才高地的重要法宝。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一方面要树立战略眼光和全球视野,出台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引导国内各领域人才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号召留学人才回国投身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参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牢记“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16]的发展经验。另一方面,要制定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推进人才相关软件硬件建设,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形成事业凝聚人才、人才成就事业的良好局面,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五)创新人才管理手段,激发人才队伍的创造活力

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人才比较优势的发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人才的有效管理。一方面,要着力破除过去党管人才中由党委直接管辖人才的一切事务的生硬作风,推进党管人才向宏观层面“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转变,把人才工作的重心下移落到用人单位手中和科研项目一线,让人才在实践中能够有更大的自主性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推动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完善由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制度体系。用人单位和项目一线对人才的管理和服务能力越强,人才工作的效果就越好,党管人才的基础就越实。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领导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