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难点与关键问题
2023-08-19李咏
李咏
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引言
低碳城市是一种基于低碳经济理念和技术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近年来,中国城市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就全国而言,低碳城市建设刚刚起步。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区域发展、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交通结构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
一、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难点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这种状况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加剧了我国工业能耗高、碳排放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造成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我国城市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这表现在:我国城市的第二产业比重很高,中国城市能源消费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其中煤炭消费比例最高,占总能源消费比例的82.02%;石油和天然气为第二大能源类型。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我国城市碳排放偏高的重要原因。
(二)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
城市空间布局是指城市中各区域的分布,以及各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时,合理的空间布局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着空间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例如,我国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往往以城市中心区为中心,以各种功能分区为核心,从而造成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合理。这导致了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过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选择离开市区到郊区居住或工作。由于人们活动区域的改变,导致了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增加。同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还存在着大面积的城市绿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缺乏等问题。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三种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在城市化过程中,耕地不断减少,而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逐渐被占用,而未利用地越来越多[1]。这三种类型的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因此,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类型是促进我国城市低碳发展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从整体上提高耕地占补平衡能力,确保耕地总量基本平衡。目前,我国耕地占补平衡主要是以补充耕地为主的方式进行。这导致了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耕地占补平衡能力;其次,要实现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之间的平衡;第三,要实现城市建设用地与绿地之间的平衡。我国当前在建设用地方面存在着巨大缺口。因此要提高城市绿地面积和容积率。
(三)交通工具高碳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交通工具高碳化问题日益突出。一是汽车能源消耗高。由于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且成品油价格处于低位,导致油价对我国城市交通工具的成本影响越来越大,汽车能源消耗逐年增加。二是汽车排放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大。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空气质量恶化。三是汽车污染治理难度大。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传统燃油车的排放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新能源汽车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面临技术、政策、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目前新能源汽车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其排放标准不完善,没有形成规范和统一的技术体系。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道路网建设和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推广城市低碳出行方式等。其中,城市道路网建设是提高城市道路承载能力、改善出行条件的重要途径;慢行交通系统是实现城市绿色出行的重要载体;低碳出行方式则是实现城市交通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低碳问题。这些问题给我们提出了低碳发展的新挑战:一是低碳发展理念尚未深入人心。二是相关政策措施还不完善。三是低碳发展规划有待进一步深化实施。四是低碳技术应用不到位,严重影响了低碳发展成效。五是公众对低碳发展理念和实践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六是节能减排成本偏高、难以承受,难以持续实施。
(四)建筑能耗高
我国是一个建筑大国,城镇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30%,因此,建筑节能是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然而,在建筑领域,尤其是高能耗的民用建筑领域,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民用建筑节能标准制定滞后。由于缺乏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约束,导致我国在民用建筑节能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其次,政府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设计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评价体系还不健全。最后,政府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技术推广重视不够。目前,我国低碳技术创新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有效的技术评估机制。因此,要推动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采取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其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合理布局、城市交通工具高碳化、城市建筑节能化、公共交通体系完善、低碳社区建设等是推进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措施[2]。此外,对以上难点问题进行系统解决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提高全民低碳意识。通过大力宣传推广低碳理念、普及低碳知识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低碳发展的认识。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是推进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环节。三是加强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强绿色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是推进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途径。
(五)城市生态系统脆弱
低碳城市建设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而城市生态环境又是城市规划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年来,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城市为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张,使得很多地区出现了“摊大饼”式发展、高强度开发、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从城市的角度看,低碳城市规划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减少能源消费强度;二是要注重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三是要积极调整交通结构,实现绿色交通;四是要重视低碳建筑的规划与建设。此外,还要做好低碳社区、低碳街区以及低碳校园等规划建设。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低碳城市规划建设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居民参与低碳生活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三是将低碳理念融入到公共服务中去。
(六)政策制度保障体系不完善,低碳产业体系尚未建立
由于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和法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对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缺乏宏观指导,对低碳发展目标、实现路径、技术措施和实施保障等缺乏系统规划,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和有效的奖惩措施,对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居民生活主要是通过碳排放来实现的,但是由于碳排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城市建设中要逐步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控制碳排放强度。目前我国主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技术升级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建筑节能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建筑能耗统计工作。目前,我国仅有北京、上海等少数地区建立了建筑能耗统计制度。因此要尽快建立健全建筑能耗统计制度,将节能工作落实到每一个项目中去。其次要加强对企业和个人行为的监管力度。针对目前部分企业和个人在建筑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和监管机制。如在施工阶段对于能耗较高、环境污染较大的项目可以通过降低其标准等方式来提高其节能效果。对于违规使用高能耗产品、设备以及进行高碳消费行为的企业或个人要予以相应惩罚。此外,还要加强对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等行为的监管力度。开发商应该在项目立项时就加强对项目建设能耗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措施。物业公司应该加强对业主在使用过程中能耗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通过以上措施,提高建筑节能管理水平,减少建筑能耗和碳排放。
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少国家层面上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二是缺少统一完善的评价体系;三是缺乏明确具体、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评价标准;四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五是缺少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六是缺乏必要的宣传教育机制。为此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完善国家层面上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二是加强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等行为进行监管;三是建立统一完善的评价体系;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二)低碳交通与公共交通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低碳交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当前阶段,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确定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公共交通系统是实现低碳城市的重要途径,在构建低碳城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发展。要有效地利用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对于居住社区而言,要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合理的公共交通站点布局;
(3)大力发展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具有高效、快捷、准时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能够有效地缓解中心城区的拥堵状况,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降低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我国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目前的发展现状还有待提高,应加强其与常规公交系统的衔接,完善其服务功能和线路网络布局,使之成为低碳城市建设的有力支撑。
(三)加强绿色交通方式的推广应用
目前,我国的城市居民出行以汽车为主,而机动车主要是燃油车,这不仅会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量增加,还会导致能源供给短缺、环境污染加重、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因此,在低碳城市建设中,需要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交通方式,有效降低碳排放。首先,应当尽快制定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措施。如:通过补贴等手段,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应用;对现有燃油车实行“以奖代补”政策;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配套设施等。其次,应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如:建设“公共充电桩”体系;提高充电站的服务水平;建设充电设施网络,提升充电设施的服务能力等[4]。再次,应制定有效的公共交通财政补贴政策。如:实行“绿色出行券”政策;将绿色出行补贴与低碳行为挂钩;通过绿色出行券补贴鼓励居民选择公交出行等。
(四)合理选择城市的发展模式
城市发展模式是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决定着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和碳排放水平。从发展阶段来看,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其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从传统发展模式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型的城市。这种类型的城市一般处于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规模较大、交通需求旺盛的阶段,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来降低碳排放水平。具体表现为: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降低城市能耗水平;在交通运输方式上,可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等;第二类是从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转型的城市[5]。具体表现为:加强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第三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规划部门应该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出发,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低碳发展战略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低碳城市规划,并做好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政策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