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泛化视域下“三气”青年培育困境及策略研究
2023-08-19唐欢
唐欢
中共湘潭市委党校
青年作为国家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中坚力量、值得信赖大有可为的强国力量和有本领敢创新的青春力量,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寄语新时代青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1]。长理想信念之志气、硬攻坚克难之骨气、蓄自信自强之底气,是青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容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本质需求。当前在网络泛化视域下培育“三气”青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网络泛化与“三气”青年
(一)网络泛化问题分析
1.网络直播泛化
网络直播是指用户利用互联网的超时空性、交互性、直观、快速等特点,实现与受众的实时互动。目前国内最具人气直播平台主要有抖音、小红书等。由于平台门槛低、互动性强和代入感深等特点,形成“人人皆能直播,事事皆可直播”的局面,受到广大青年的青睐。但准入门槛低导致直播主体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主播为博关注度大秀直播“下限”,导致网络直播泛娱乐化、泛低俗化。超强的互动性和代入感使得网络直播影响广泛而深刻,青年在网络直播泛化的干扰下难立大志。
2.网络思潮泛化
网络思潮是指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的广泛传播。新时代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激越变革的时代,滋生着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现如今网络空间给各类社会思潮提供传播载体,“丧文化”“佛系”“躺平”“内卷”等网络思潮充斥于青年视野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意识形态潜移默化中浸入青年头脑里。网络思潮泛化冲击马克思主义信仰对青年的思想引领,消解青年干事创业的斗志,迷惑青年价值选择。
3.网络舆情泛化
网络舆情是指公众言论、意见在网络上表达和发酵,是社会舆情在网络上的延伸和拓展[2]。由于网络话题的自由化、多元化和个体化,网络舆情更易发酵和泛化,形成网络暴力。网络舆情泛化一方面激发社会群体的情绪表达,引发暴力倾向,使青年畏惧担当作为;另一方面不良网络舆情容易侵蚀青年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青年充斥在负面情绪的同时丧失“三气”。
(二)“三气”青年的时代内涵
1.长理想信念之志气
志不立,天下无所成之事。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做新征程上为党为国为人民接续奋斗、赤诚奉献的人民公仆。长志气,就要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前行。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青年要心怀“国之大者”,把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作为人生追求,在感悟真理力量中坚定志气,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2.硬攻坚克难之骨气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共产党人为救亡图存抛头颅、洒热血、宁折不弯的硬骨史。这份硬骨体现在“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早期革命党人身上,体现在“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更坚”的长征战士身上,体现在“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身上,体现在“宁洒热血,不失寸土”的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身上。当前中国面临两个大局的挑战,青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接棒者,必须以更硬的骨气担负起接班人的使命。
3.蓄自信自强之底气
自信源于底气,底气源于奋斗。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成就的取得,使我们比历史上给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如何兴,如何强,归根结底需要积蓄自信自强的底气。
二、网络泛化下“三气”青年培育的三重困境
(一)网络视域中消极社会心态消弭青年的志气
1.促使青年焦虑情绪扩散
“内卷”社会心态突出的原因在于“高信息流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既有社会容量下社会密度不断增大,导致个体间职业竞争的“白热化”。在党政机构中,青年群体“被内卷”感受尤为明显,大家共同感受到青年群体间强大的职业竞争压力,并被动选择“内卷”的工作模式。青年群体的职场无序内卷现象严重,促使部分群体陷入“裹挟型内卷”[3]中,焦虑情绪扩散。
2.突出青年的奋斗动力不足
“佛系”“躺平”社会心态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的遁世主义和悲观主义生存论调,隐含着“怎么都行,看淡一切”的生活态度,传达出“一切随缘”的社会心态,表现为放弃拼命工作,退出各类竞争,主动降低欲望的个体行为。在现实中,付出与回报的不对等,机会可遇不可求,长久以往给青年形成奋斗无用、一切早已注定的错觉,导致青年群体内生动力不足、消极对待事业。在“佛系”、“躺平”社会心态的自我暗示下,青年的人生目标一点点降低,梦想和斗志一步步消散,慢慢走向不争不抢、安于现状的状态。
(二)网络内容娱乐化、庸俗化瓦解青年坚毅品格
1.模糊青年自我认知
网络最大的功能就是无限度地满足青年多样化信息获取,以及提供表达立场观点的匿名场所。娱乐化、庸俗化的网络世界给青年创造一个虚幻的空间,在此空间历史、文化、科学知识等都成了娱乐的“工具”。网络上参差不齐的营销号和网红所发表的内容,只注重用夸张、夸大的手法吸引眼球,忽略内容本身的质量和价值。因此,青年对于历史的敬畏感降低,对优秀文化产生误解,甚至对科学知识都产生怀疑,导致自己不知从何而来,未来走向何方,自我认知减弱,陷入迷茫困惑之中。
2.瓦解青年群体价值观
娱乐化、庸俗化的网络内容表面上看似只是网民的自由意志表达,然而其内容具有明显的价值导向,如引导青年做一名过承平日子幸福生活的“巨婴”、淡化民族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的“俗人”等。这些网民众生相都是意志消沉、不敢担当的表现,与青年的使命担当、精神特质相违背。这样的价值观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青年革命意志减弱、斗争意识丧失、干事创业动力不足,导致青年“骨气”不硬,钢骨不强。
(三)网络信息碎片化、圈层化锈蚀青年过硬本领
1.网络信息的碎片化阻碍青年本领习得
当今青年触手可得的是复杂、片面、多元的海量信息,信息的更迭速度极快,导致青年往往对焦点事件的思考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思考和判断。据笔者研究的网络泛化视域下青年能力建设调查问卷显示,49.35%的青年表示经常面临“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问题;29.9%的青年表示存在一定程度的“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问题;20.75%的青年表示没有这种问题。可以看出,碎片化的网络信息供给无法满足青年汲取前人智慧和经验的需求,无法培养客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圈层化的知识传播闭塞青年的知识获取
网络信息化时代,人们以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为标准加入特定的“圈层”。信息往往在圈内广泛传播,圈外无人知晓,形成圈层网络文化阻隔的“鄙视链”。青年在网络时代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相较于被动的知识灌输,他们更倾向于主动的知识索取,而且通过各种新兴媒介找到更多“志趣相投”的圈子。但是长期处于一个只属于他们、舒适安全的自我“信息茧房”,无形中树立起文化交流的屏障。青年的知识和价值观必然会受限于圈层的文化结构、知识结构,将自己有意或无意地困守在单一价值观和文化体系之下。圈层化的知识传播使得青年信息闭塞,难以应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变局。
三、网络泛化视域下“三气”青年培育的实践策略
(一)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网络命运共同体,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1.多元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时代,世界是平的也应该是通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需要打破层级、部门、地域等壁垒,促进不同网络治理主体间的合作。一是政府部门要协同大数据发展中心和网信办等责任部门加强网络生态监管,对网络空间中存在的不良文化予以监管。二是各类网络平台要自觉落实信息传播的主体责任,完善内容审核、监督检查机制,不制作、不发布、不传播非法有害信息。三是广大网民要模范遵守法律法规,不在网络空间发布不良信息。
2.推动网络生态治理法治建设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的底线。一是积极立法。要坚决落实《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等法律法规,基本构建好网络生态治理法治体系的“四梁八柱”。二是严格执法。各级网信办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履行职能,及时、全面收集负面信息,实行重大网络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大数据时代网络生态管理机制。三是全民守法。无论是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还是普通网民,都应在法律准则下行使言论自由,不能挑战法律的底线。
(二)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融合共建,掌控培育青年“三气”的网络话语权
1.兼容并蓄,主动掌握网络话语权
坚持发挥传统媒体思想引领和新兴媒体多元形式的高度融合,一是传统媒体主动应变,以全新形象融入青年群体。近年来众多官媒采用青年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更有效地传播主流价值观。二是探索打开“全媒体”培育模式。充分借鉴“开讲吧”的模式,按照“20%观点+80%事例”的授课比例讲好“四史”故事,唤起情感共鸣。三是搭建好网络传播监管平台。网络平台既不是自由意志表达的“独立王国”,也绝非各类声音的“舆论飞地”,主流传统媒体要及时纠偏网络舆论风向,抢占网络话语权,让青年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不走偏、不迷茫。
2.聚焦热点和难点,及时回应社会思潮
“内卷”“佛系”与“躺平”等消极社会思潮的流行,极大程度上是由于青年群体在遭遇社会不公、社会压力和挫折时,没有及时得到正向支持和纾解措施,因此部分青年选择消极避世,以降低自我期待和心理失衡的伤害。对此,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必须共同聚焦青年的群体性焦虑,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及时发声、及时纠偏,让青年在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坚守初心。
(三)创新青年思想教育的引导方式
1.坚持用户为本,找到主体与内容的情感共鸣点
青年是“三气”培育工作的主体,坚持从青年的角度和立场出发,找到主体与内容的情感共鸣点。针对当代青年青睐“形象化表达”的特点,“三气”培育要采取吸引青年人的全新“打开”方式。《觉醒年代》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还原客观真实的历史,搭建起一个百年贯通、情理交融的文化交流平台。相较于过去相对刻板的知识灌输,这种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融入喜闻乐见方式,更能唤起情感共鸣,彰显价值引领。
2.坚持内容为王,用网络媒介功能锁定培育切入点
青年“三气”培育要有效克服肤浅化和碎片化,最有效的方法是坚持内容为王,锁定青年网络搜索偏好,挖掘和遴选优质素材。中国历史中从来不缺“三气”教育素材,从以身殉理想的屈原到粉身碎骨浑不怕的于谦,从“索我理想之中华”的李大钊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毛泽东,从敢于斗争的抗美援朝战士到逐梦星辰大海的航天人都是增强青年“三气”的榜样。只有通过网络媒介多维、立体、形象化进行传播,辅以生动有力、鲜活真实、完整叙事、情理相融、权威准确的呈现方式,才能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并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