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号的来历
2023-08-18方秀林
方秀林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我们知道,相等关系可以用“=”表示,但不等关系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为了寻求统一的符号,数学家们想了许多方法。
1629年,法国数学家日腊尔在他的《代数教程》中,用符号“ff ”表示“大于”,符号“§”表示“小于”。例如,A大于B记作“AffB”,A小于B记作“A§B”。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哈里奥特在其出版的数学著作中,首创了符号“>”及“<”,分别表示“大于”和“小于”,但该符号并未被当时数学界所接受。和哈里奥特同时期的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在1631年曾采用“”表示“小于”。1634年,法国数学家厄里贡在他的著作《数学教程》里,引用了很不简便的符号表示不等关系,例如,a>b记作“a3│2b”,a<b记作“a2│3b”。因为这些符号书写起来很烦琐,所以很快就被淘汰了。只有哈里奥特创用的“>”“<”,因其简洁、形象的特征,在近代数学中,逐渐被接受,并在世界各地广泛采用。
除了“>”及“<”,常用的不等号还有“≯”“≮”“≠”,它们分别表示对“大于”“小于”“等于”的否定,即“不大于”“不小于”“不等于”。人们在表达不等量关系时,常把等式作为不等式的特殊情况来处理。在许多情况下,要表示一个量大于或等于另一個量,可以把“>”“=”这两个符号有机结合起来,于是就有了新符号“≥”,读作“大于或等于”,也称为“不小于”。同理,符号“≤”读作“小于或等于”,也称为“不大于”。一般认为,不等号“≤”“≥”是法国人布盖首先采用的,然后逐渐流行。
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使数学表达变得简洁、方便,推动了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今后,我们还会学到更多的数学符号。运用这些数学符号,我们能更简明地表达数学推理和求解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