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方法论逻辑与发展遵循

2023-08-18张正瑞

理论导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方法论

摘 要: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由对时代问题的把握、概念的提出,到对民主实践的关注、优化方略的构建,再到对民主理论的发展、真谛的阐释,始终彰显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实践品格和高度的理論自觉主体性方法论。同时,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是超越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民主服务于少数剥削阶级统治的民主悖论,坚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精髓、制度精益与价值精华,蕴含着深厚的广泛为基、真实为本、管用为用的马克思主义超越性方法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是新的历史征程中,凝民心、汇民智、聚民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和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客观需求,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方法论遵循。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3)08-0009-08

基金项目: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中国共产党以史育人的基本经验与现实启示研究”(21VSZ02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正瑞(1973—),男,河南信阳人,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自提出以来,理论与实务届围绕其理论内涵、精神特质、运作机理和推进路径等问题,开展了深入讨论,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虽为我们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自信、把握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发展历史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对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所蕴含的方法论价值却鲜有论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19基于此,回顾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方法论逻辑,对我们全面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本质内涵、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并将之转化为生动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践,推动人类民主事业蓬勃发展,开创人类民主新形态,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生成的方法论

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由对时代问题的把握、概念的提出,到对民主实践的关注、优化方略的构建,再到对民主理论的发展、真谛的阐释,始终彰显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实践品格和高度的理论自觉主体性方法论。

(一)强烈问题意识的历史主体性

问题是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类解放梦想伟大历史实践中,与所遭遇的人或事物,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及其后果,在人脑中的反映与自觉。尽管人与人或事物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范围、频率、广度、深度等结构与方式不同,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及其价值取向不同,矛盾后果对人的对象化生存影响的程度不同,人所能感受到的问题种类、性质、严重程度及解决的紧迫性意识存在很大差异,但作为类的存在,不同时代的人,都肩负着立足人类已有文明成果,竭力化解制约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矛盾的共同历史使命。因此,有没有问题意识,能否把握不同时空背景下人与人或事物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结构或要素之间的矛盾引起的问题,是衡量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状态、主体确立程度、是否具有主体性能力、能否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尺度。对此,爱因斯坦曾感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2]。此外,由于后果有现实与潜在、直接与间接之分,造成相同后果的矛盾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复合的,且现实中的人因风俗文化、生活境遇、兴趣爱好等的非同质性,尽管提出解决矛盾的路径与方法不具有同一性,但作为类存在,摆脱“人的依赖”“物的依赖”等受禁锢状态,向着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解放状态前进,却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的共同奋斗目标,展现了不同时代和地域人的时代心声。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代表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

当今时代,一方面是广大欠发达国家奋力争取实现现代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国家之治、世界之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时刻以近代以来形成的自由主义“西式”民主理念为工具,对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主理论与实践进行裁量与剪切,推行干涉他国内政、剥夺他国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权利、侵犯他国主权的意识形态话语霸权,试图永固二战以后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优先体系,实现资产阶级的全球统治政治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把握了当今世界主要时代问题,传承发展古代氏族社会“议事会公开开会,四周围着其余的部落成员,这些成员有权加入讨论和发表自己的意见”[4]104,即“大家的事情,大家协商着办”的原生态民主智慧,以彻底超越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口头上标榜自己是民主阶级,而实际上并不如此,它承认原则的正确性,但是从来不在实践中实现这种原则”[5]及“只是行政权用以骗人的附属物而已”[6]的资产阶级形式民主固有矛盾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实践成就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竭力将马克思主义“就国家是政治制度来说,都只是人民的自我规定和人民的特定内容”[7],即“真正的民主制”落到实处,并将之发展为最真实、最管用的涵盖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等涉及人民当家作主各个领域的人类民主新形态。“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孕育的重要历史主体性方法论前提。

(二)鲜明实践品格的实践主体性

立足“现实中的人”,关注“现实中的人”的生产生活实践境遇,在实践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是马克思主义超越旧唯物主义止步于“对‘市民社会单个人的直观”[8]506和唯心主义试图以“概念的前进运动”[8]553来解释世界的内在缺陷、确立理论彻底性的方法论武器。以实践的品格把握人如何处理其与周遭世界的相互关系,首要把握具有不同历史文化传统、身处不同生产生活结构之中,“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9]70等美好生活期待的人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社会现实的关系,优化现代“人民主权”民主理念与制度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将现实中的人组织动员起来,充分发挥各自主体性能力功效,合力提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能力,以实现责任共担、事务共治、成果共享的人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梦想。并不是如当代资产阶级那样,为“处理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多元文化与宪政安排之间的理论与实践冲突”[10]而采用“不解释事情是怎样的,但规定它们应该是怎样的”[11]等意识形态话术,来掩盖问题、转移矛盾。一旦失败,就抛弃“民主的面纱”,开动“警察”与“军队”等国家机器,采用暴力的手段,来维护专制与霸权的国家制度本真。

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直面当今人类社会民主实践现实,将“人民主权”的现代民主文明理论落实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70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现代化工作理念。将民主主体明确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现实的人,以解决“西式”民主将主体抽象为精神性存在的“无根化”问题;将民主保障的权利拓展为人生存发展所需的物质性、精神性、制度性等有机统一的整全性权利体系,以超越“西式”民主以政治性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替代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所需的丰富权利局限;将民主治理的对象发展为包括执政党在内的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以修复“西式”民主选择性针对政府及其官员的公权行使而放任其以私权规避公权私权化的权力任性漏洞;将民主追求的价值定位于民主运行各要素配置合理、过程有序、人民所盼有计划实现,以清除“西式”民主以抽象的形式合法性遮蔽实质的成效不确定以及民主绩效悬置弊病;将民主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在执政党的领导下,人民广泛参与和法治的全程把控与合力并行,以整治“西式”民主的无序竞争、话语诱惑与治理空心化与运行乱象。坚定依托经历史和人民选择的,经实践检验能有效全面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我国民主政治制度体系,充分肯定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好的管用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举措,全面激发人民在民主架构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性潜能。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保障,并转化为“经济长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之治“两大历史奇迹”。“鲜明的实践品格”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萌发的重要实践主体性方法论特征。

(三)高度理论自觉的理论主体性

理论作为一种系统化、体系化的思想意识,源于人的生存实践,是人对自身生存状况、遭遇的问题、未来指向的全面审视、综合映射、规律探索与价值评判结果的集中表达。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出于满足与提升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的自然历史过程。实践中,人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客观世界的本质把握不断深化,不断修正完善已有理论或扬弃旧理论凝炼新理论,本应是人类文明发展常态。但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8]11理论具有维持或改变人的生存和社会组织状态,成为人选择或构建何种美好社会的理据,进而激发资源稀缺条件下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分配良善与否的强大功效,促使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理论生产与理论武装工作。为掌握现实社会的领导权与利益分配的道义把控权,统治阶级和既得利益者通常会采用一切手段,甚至不惜牺牲以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存质量提升为价值指向的理论自觉为代价,竭力将有利于自己的理论主张“永固化”“神圣化”。直至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8]500的检验理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科学“实践”标准,理论自觉方才重回历史发展正确轨道,成为广大马克思主义者为实现人类解放伟大梦想,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人类解放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回顾中西方民主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充分借鉴人类民主文化优秀成果,系统总结国内外民主政治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深入洞悉西式民主“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只有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13]259的客观本性基础上,深刻把握了评判民主效能的“八个能否”[13]258的人类民主真谛,以高度的理论自觉,认识到我国民主政治理论的彻底性、制度优势、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既是对西式民主的超越与扬弃,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经验的承继、成就的肯定、不足的完善和发展方向与路径的规律性把握,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现代化建设领域的自觉运用与集中体现。“高度的理论自觉”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生成的重要理论主体性方法论工具。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超越的方法论

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是超越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民主服务于少数剥削阶级统治的民主悖论,坚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精髓、制度精益与价值精华,蕴含着深厚的广泛为基、真实为本、管用为用的马克思主义超越性方法论。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广泛为基”的超越方法论

“民主”作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及其理论家为动员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夺取国家政权,描绘新的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合理性,满足广大人民当家作主强烈愿望而从古希腊借用的“人民的统治”理论资源符号,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安排之始,就与其文化祖源地古希腊时期的民主理念与实践本义存在本质差异。古希腊时期,雅典人民良好的“人民的统治”民主理念是一种“由全体人民(而不是他们选出的代表)平等地、无差别地参与决策管理”[14]的公共事务治理机制。凡具有城邦公民资格的公民,都能直接参与公民大会,就涉及城邦内全体公民整体利益的事務发表意见、参与决策,彰显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集体主义精神。虽囿于时代局限,其将几十万奴隶视为财产的“物”而排除在“人民”范围之外,但其理念与实践依然具有鲜明的“人民的统治”民主政治属性。而反观英国、美国、法国等近现代资产阶级及其理论代理人,虽口口声声宣称基于自然法“人人生而平等、自由”,具有与生俱来的平等权利,但资产阶级在革命胜利后,其所谓的“民主政治”却是“贵族团体和由选举产生的代表平民的团体应同时拥有立法权。二者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也各有自己的见解和利益”[15],“宪法承认奴隶为财产,并且规定联邦政府必须保护这种财产”[16],以居住地、能否识字、是否纳税足额、性别等为借口,将广大女性、劳动人民、少数族裔等排除在政治权利享有范围之外,是不平等不广泛的逆民主本义政治。

尽管随着人民的觉醒以及稳定阶级统治的需要,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在形式上授予了人民参与选举的政治权利,但在票决制竞争的制度安排下,普通民众根本没有资源去公开表达自己的竞选意愿、主张,参与竞选宣传,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结果就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指出的,是极少数的特殊利益集团、金融寡头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控制,即“1%所有,1%统治,1%享用”[17]。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就已经洞察出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18]274。列宁在谈及资本主义民主本质时也强调:“资产阶级不得不伪善地把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专政,是剥削者对劳动群众的专政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说成‘全民政权或者一般民主、纯粹民主。”[19]中国共产党正是认识到“像现在的英、法、美等国,所谓宪政,所谓民主政治,实际上都是吃人政治。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中美洲、南美洲,许多国家都挂起了共和国的招牌,实际上却是一点民主也没有”[20]的客观现实,为超越资产阶级民主仅为少数人统治服务的历史局限,带领人民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彻底地将“人民的统治”人类民主本义以国体的形式予以保障。同时,在政治体制安排上,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等一系列完备的制度体系,将人类民主理念落实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涉及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方方面面。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民主内容的广泛性、民主参与过程的广泛性,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资本主义民主实为资产阶级民主的“方法论之基”。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真实为本”的超越方法论

“民主”原初指代“人民的统治”的政治社会治理方式。在古希腊奴隶制时期,雅典城邦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公民”人数非常少且阶级地位相同,其通过由全体公民共同参与的“公民大会”或由全体公民共同选举产生的“元老会”等议事机构,来讨论诸如战争、和平、节日、庆典等城邦事务,在价值追求上具有一致性,在参与方式上具有直接性,在“公民”内部具有了客观真实性基础。有钱有闲的“公民”参与公民会议,所提建议意见被公民会议采纳,成为一种智慧与荣耀的象征。公民参与城邦事务讨论的积极性很高,以至于亚里士多德断言,“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的人,……他如果不是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祇”[21]。而资本主义的民主,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只是一个动员民众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主权利的共同价值指向与美好愿景而已,尚不具有客观现实性。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虽然依据“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试图建立一个超阶级的“纯粹民主”制度,但囿于现代民族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等客观条件限制,古希腊时期全体公民直接参与的直接民主不得不转换为“‘代议制民主制度,即公民选举代表掌握控制国家决策权力的民主形式”[22]。但是,在资产阶级与广大劳动人民阶级利益完全对立的社会结构之下,无论是“功利主义”还是“公共选择”理论架构下的资本主义民主,都形成了熊彼得所验证的“一旦他们选出一个人来,政治行动就是这个人的业务了”,“各资产阶级党魁政治家之间的竞争”[23]的资产阶级“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虽然也面临着大型民族国家无法实现所有国家事务都由全民直接参与的民主实施条件限制,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其唯一的目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大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都认同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价值指向上和奋斗目标上保障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实现的一致性。二是中国共产党早在革命实践中,就探索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民主政治工作路线,围绕中华民族“国之大者”,充分汇集各方意见建议和力量智慧,创造性发展出“爱国统一战线”又一民主真谛实现的协商机制。新中国成立以后,则进一步通过将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法治化,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由理想变为现实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法律保障。与此同时,为保障“人民的统治”民主真谛落到实处,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不仅将民主落实在选举阶段,而且贯穿于“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等民主运行的每一个阶段与环节;不仅涉及国家机构领导人产生事务,而且涉及各国家机构及其领导人职责职能确立,工作任务、计划、组织、实施方案拟定实施等事关人民幸福生活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要素领域,彻底解决了现代大型民族国家如何在远距离空间下实现国家由人民来统治的人类民主现代问题。同时,旗帜鲜明表明执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真实立场,承认民主的阶级性、历史性,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超越资本主义民主实为维护资产阶级专政工具、政党实为利益集团代言人,却口是心非地标榜民主具有“价值中立”的超阶级超历史性谎言的“方法论之本”。

(三)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管用为用”的超越方法论

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由原始生活实践生成的“人民的统治”原生态民主,到主动建构政治制度追求民主实现,其动力之源是人民期待摧毁各类专制统治给人民生活带来无尽苦难的制度之基,过上当家作主、安全有序社会生活的美好期待。近代资产阶级重新将民主理念拉回人类文明发展轨道,其历史进步意义功不可没。但囿于剥削阶级历史局限,其基于“社会契约”“自然法”“宪政民主”抽象理论所构建的“议会制”或“三权分立”的“议行分离”“分权”与“制衡”式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历史实践的结果却要么通過一系列制度操作,将“行政权凌驾于立法权之上,行政权控制和参与立法权的行使;行政权凌驾于司法权之上,行政权控制和参与司法权的行使”[24],导致“在议会中,国民将自己的普遍意志提升为法律,即将统治阶级的法律提升为国民的普遍意志”[18]674的资产阶级民主;要么“他们实际上有三个政府——资产阶级对外用这一手来对付其他国家,但对内自己也打架”[25]等等,形成为对内协调资产阶级各集团利益、对外干预他国事务提供“正当性”的专政与霸权机制。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同意志和监督权被少数人——资产阶级及其利益代言人——政客们所取代。人民可以有序参与政治、社会得到有效治理、人民生活得到安全保障的民主梦想始终无法真正实现,这也是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不久工人运动就风起云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少数民族要求民族自治”[26]和各类新社会运动此起彼伏的重要动因。

面对资产阶级民主之于“人民的统治”的历史局限,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27]174。如同党的建设一样,“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仅这一点就已堵塞了任何要求独裁的密谋狂的道路”[27]200,以社会民主来超越资产阶级的国家民主。列宁在开展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认识到国家民主之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性,认为无论是战胜资产阶级专政,还是反对“无政府主义”,都需要建立一种“民主集中制”[28]的社会主义民主原则。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汲取应对“家长作风”和“极端民主化”经验教训,认识到“少数人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必须拥护多数人所通过的决议。除必要时得在下一次会议再提出讨论外,不得在行动上有任何反对的表示”[29]的“民主集中制”是革命的关键,发展出“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0]的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在敌我力量悬殊背景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一穷二白”基础上,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用几百年时间走完的现代化转型之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将经历史检验为“正确、有用”的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民主政治历史经验,贯彻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各個领域,并以法治的方式予以规范化发展、科学化建构,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辩证统一。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集中制”的“管用”实效,成为超越资本主义“票决制”民主的选人“有形”而管人管事“无用”的“方法论之用”。

三、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发展的方法论遵循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是新的历史征程中,凝民心、汇民智、聚民力,建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和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客观需求,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方法论遵循。

(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要立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历史方位和人民主体时代境遇,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认为:“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的发展。”[31]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作为党带领人民为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远大价值目标,保障人民由“政治民主”向管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的“生活民主”历史演进的最新有效形态,契合了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阶段历史任务的客观历史条件和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社会文化心理需要。其中,“走自己的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贯穿其中的政治前提与根本保证,也是经实践检验正确的重要历史经验。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方位。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是党和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各项历史任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客观需求。为此,我们一方面要赓续党和人民百年民主政治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历史主动精神、人民的历史创造者作用和主体性功能、法治的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和制度保障功能,练好“守正”的真功夫;另一方面要以化解制约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运行的体制机制、过程环节、要素结构等矛盾为突破口,不断提出真正解决新征程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现代化建设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高度的主体自觉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做好“创新”的新文章。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1]20

(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664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主政治领域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在将马克思主义推进到21世纪新形态的同时,也具有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理论品格,既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最新理论成果,又是研究和解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各种问题与挑战的科学方法。因此,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1]19-21,这是我们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根本遵循。其中,“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要求我们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要确保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民性、广泛性和真实性,坚持“民主为人民”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价值指向。“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要求我们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要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时将人民在实践中检验为正确的民主形式制度化规范化,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内涵,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价值功效。“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要求我们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的民主建设客观规律,防止资产阶级民主话语与形式的意识形态“陷阱”,实现“民主为世界和平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远大崇高价值愿景。

(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要遵循民主政治制度运动变化发展规律和结构要素契合规律,不断完善人类民主文明新形态

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制度始终是实现各种民主理念和民主价值的可靠保障与逻辑前提。民主制度要有效运行,一方面需要其自身各环节历时性前后相依、各要素结构共时性相协调契合,另一方面需要具有这种价值理念的人来操作使用这种制度体系,遵循民主制度的运动变化发展规律和结构要素契合规律。如此,人与制度的相互对象化实践才能取得理想的實效。与此同时,把握民主制度内在规律,不断优化制度历时性环节和共时性要素结构,还是明知民主制度存在内在缺陷而为一己之私故意遮蔽,会使人类民主运行绩效大相径庭,呈现出不同的民主文明形态,从而出现民主的先进与落后之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目标、“和谐有序”运行状态、“推动发展促进进步”运行绩效和“人类休戚与共”未来发展指向的实践概括和理论自觉。其中,其制度体系的全方位性,为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价值理想提供了基本路径;环节明晰、要素明确,为其和谐有序运行提供了程序保障;制度适用主体和规制内容的广泛性,为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人民性”价值理念的实现提供了主体保障和内容基础;制度规制事务的全链条性,为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全过程性”擎画了内涵区域;党主动领导人民参与实践,为其制度实施提供了领导力量和实践主体基础。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我国生动实践所取得的丰硕历史成就,已全面超越西式资产阶级民主范式,开创了人类民主文明新形态。但正因为其为人民谋发展谋利益的先进本性,触动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长期以来所维护的少数人——剥削阶级的利益,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其“污名化”“丑化”“矮化”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妄图将其扼杀在引领人类民主文明进步历程之中。因此,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就要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37,进一步从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建设、制度运行、制度绩效和人民的民主主体性功能激发上发力,不断取得民主运行绩效比较优势,以进一步将之发展壮大,更充分发挥其人类民主文明新形态的引领功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爱因斯坦,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6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9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692.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1.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0]任剑涛.“公共”的政治哲学: 理论导向与实践品格[J].哲学研究,2010(7):101.

[11]陈炼.伦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2.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4]尹汉宁.西方民主源流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J].红旗文稿,2013(18):14.

[1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60.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50.

[17]《这就是中国》第84集:对话斯蒂格利茨[EB/OL].(2020-12-28)[2023-04-25].http://www.cifu.fudan.edu.cn/f7/5f/c522a259935/page.htm.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5.

[20]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6.

[2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1:9.

[22]宋小川. 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在缺陷与金钱政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3):100.

[23]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77.

[24]赵宝云,李逢彦.“三权分立”制度的嬗变及其制度弊端[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4):73.

[25]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5.

[26]KYMLICKA W.Politics in the vernacular: nationalism,multiculturalism,citizenship[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13.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8]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39.

[29]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3.

[30]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9.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4.

【责任编辑:张亚茹】

猜你喜欢

全过程人民民主方法论
接诉即办立法生动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理论的新基石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治保障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推进人大工作守正创新
“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理论创新及意义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UAF的方法论意义
抓改革落实,习近平的十大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