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学生网络社群失范的成因分析及德育路径研究

2023-08-18张晓莹胡俊杰

中国科技纵横 2023年8期
关键词:社群文化学生

张晓莹 胡俊杰

(1.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珠海 519000;2.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社群已成为青年学生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给青年学生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学习上的帮助、交流上的便捷,促进了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马修·辛德曼曾说:“在政治领域,因特网尚未完全成熟;网上政治活动的某些方式仍然是实验性的。”因此,要清醒地意识到,网络社群如同一把“双刃剑”,在给青年学生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存在网络社群的失范行为。而失范行为的背后包括了主客观因素:自我失控、法律失灵、监管失效、道德失范、教育失位等。

1.概念

1.1 网络社群

网络社群指的是通过各类网络应用连结在一起,在建立的网络群体中,每个用户的行为都有相同而明确的目标和期望的群体。如QQ 群、微信朋友圈、抖音粉丝群、微博微群等。

1.2 网络社群失范

失范是理想目标和实现手段之间的背离,社会成员的行为缺乏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出现一种社会规范权威失落,人们会采取不合法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标[1]。

基于以上的定义,并参考了相关文献的分析后,本文将网络社群失范定义为:在网络社群中,各成员在群体交往中没有遵循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出现了行为不当、缺乏理性、偏离道德价值观、违反法律行为等失范行为。

例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大部分网络社群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老百姓们提供积极的帮助,却有一些极端主义甚至是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社群散发谣言,给老百姓们的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如“测核酸用的棉签会致癌”“喝可乐后导致抗原检测呈阳”“新冠疫苗接种反应越强效果越好”等谣言,在网络社群中满天飞,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2.青年学生网络社群失范的成因分析

2.1 主观因素

2.1.1 缺乏自律意识

青年学生有缺乏社会阅历、自律意识、自我约束等缺陷。网络社会带来了层出不穷的诱惑和铺天盖地群垃圾污染的同时,一些不健康言论容易诱发青年学生出现思想偏差并产生不良的价值观念,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等,进而出现网络社群失范行为。我们要意识到,炫富其实就是精神贫瘠,自律缺位时需用制度确保“他律”,要构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网络社群体系,以确保风清气正的网络社群生态环境。

2.1.2 缺乏文化自信

网络社群中充斥着多元价值观和多样文化,有低门槛、低成本、难监管等市场乱象,因此,网络社群成为文化入侵的主要阵地之一。另外,青年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从小都喜欢看国外动画片,而国外有意捏造和改编我国历史文化,进而出现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青年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思想的诱惑和侵蚀。因此,我们要坚持4 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要以文化自信之力,敲碎“文化入侵”之心。我们必须引起警惕,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抵御文化入侵,打击网络社群失范行为,打赢没有硝烟的网络文化战争。

2.2 客观因素

2.2.1 法律失灵

随着互联网蓬勃发展,互联网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挑战。法律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互联网发展相比,网络法治出现了失灵现象,例如,网络相关法律不够完善、网络法制宣传教育不到位、互联网运营商法律责任意识不足等问题。

2.2.2 监管失效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社群,网络社群的信息时刻处于动态变化。由于网络社群具有封闭性、虚拟性、排他性和功利性,导致监管防不胜防。政府监管的资源是有限的,但网络世界却是无限的。如何让有限的管理资源发挥最大潜能并消除管理盲区和死角,成为世界性难题。

2.2.3 道德失范

由于互联网没有时空和地域限制,网民身份具有隐匿性,网络社群成为消极社会思潮、非主流思想、有害言论信息自由传播的平台。这些乱象和不良行为对青年学生的三观意识、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产生巨大冲击,从而产生网络社群失范行为。

2.2.4 教育失位

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虽然很多学校已创建官方的网络社群和内部自主创建的平台,但依然存在不少弊病。如“工艺”更新速度慢、“包装”没有与时俱进,“配方”缺乏吸引力等。这样的网络社群因缺乏管理而杂草丛生,变成了无人问津的“空巢”。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疫情的到来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家长对于新兴事物认识不足,不明白“堵”不如“疏”的道理,导致无法对子女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会沉浸在网络世界中无法自拔。

3.对策

3.1 强化体系建设,提高协同性

近些年,国家已出台了多项关于互联网法规法则和举措,如明确了网络社群的管理责任,建立了网络主播黑名单制度,国家反诈中心已出台了App,并入驻多家网络社群平台等,这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起了积极的作用。推进依法治网和以德润网,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在政府层面,山东利津派出所推出了官方抖音号,帅气且接地气的“95 后”警官刘东岳在抖音说段子做普法,央视新闻官微也发表了刘警官录制的独家“反诈教学”。在社会层面,“90 后”“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李子柒,创下“YouTude 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世界纪录,在央视专访中谈到,希望做好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在行业层面,“90 后”有文化有内涵的“破烂王”刘阿楠,为收废品曾拒绝400 万年薪,被新华网点赞为:集颜值和才华于一身的收废品“段子手”。

由此可见,网络社群的管理和规范,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行业等各界统筹协调,联手打造有序的网络社群环境,填补网络社群法律法规的真空地带。

3.2 硬化阵地建设,注重保障性

学校成立相关网络社群管理团队,并成立专门的工作室,由分管校领导带队,将宣传部门、团委学生科、信息中心、法律顾问等相关人员纳入团队其中,加强对网络技能、媒介素养、思政素养等方面进行培训,多渠道交流学习、考察培训、学术研讨,定期召开会议。此外,落实对学校网络管理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投入,加强阵地的精细化管理,提升其优质服务水平,推动网络全员育人新格局,全力保障学校的网络文化的良好局面。

例如,2022 年6 月,人民日报微博推出《你好,香港》系列人物报道,采访了各界名人,谢霆锋:传承中国香港动作电影,传播中国美食;霍启刚:看到国旗升起才是回归祖国。学校可借鉴该做法,规范并利用好网络社群平台,并利用好现有的网络社群教育平台,如学习强国的同学汇、学习通的小组群聊、大学慕课的讨论区等渠道,对网路社群的内容进行把关和引导,发布适合学生感兴趣的优秀作品和热点议题,并进行积极主动的推广,扩大影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使其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的网络社群平台。

3.3 净化环境建设,增强纯洁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体系下为应对网络危机而探索出的科学理念, 是保障网络社群健康发展、清朗风气和良好秩序的科学理念之一,是规范网络社群空间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例如,2022 年8 月2 日,央视新闻发布话题“只有一个中国”,众多明星纷纷转发,大家都纷纷表达自己的爱国心,坚定表明自己的态度。充分发挥网络红人、公众人物在传播正能量、弘扬爱国精神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要通过健全使用网络社群的相关校园规定,对违规使用者,考虑将其记录到学生档案,保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社群环境。

3.4 优化队伍建设,发挥示范性

选拔并培育“又红又专”的网络思政队伍,从校内外思政工作骨干、知名网络公众人物、先进典型代表、优秀学生干部等人选中选拔并培养成为网络“意见领袖”。加强在青年学生中寻找“意见领袖”,发挥“朋辈效应”和“共鸣效应”,因为朋辈群体有着独特育人、教育示范和价值引导作用,这是其他代际和跨代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例如,“80 后”南航大学“网红”党课老师徐川,把思政课搬到了网上,荣获人民网“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称号,成为教科书式的典范做法。我们。要创新师生间“对话模式”,向其学习“互问互答模式”,防止出现“训话模式”,突破师生之间的数字鸿沟和网络圈层,防止出现“隔圈如隔山”的情况。要坚持“三荣三耻”:以“被拉进群聊”“被@”“朋友圈可见”为荣,以“被移出群聊”“被拉黑”“被屏蔽”为耻,学做学生“朋友圈可见”的真心朋友,真正走入学生的“朋友圈”。

3.5 美化内容建设,培养价值性

美化并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社群文化,让“真善美”为网络社群代言,阻止“假恶丑”在网络社群中蔓延。警惕山寨行为、造假抄袭、以假乱真的“假”文化;防范网络暴力、套路贷、黑恶势力的“恶”文化;远离畸形网络、低俗愚昧文化、陈规陋习的“丑”文化。通过“指尖上的革命”来保障纯洁的“拇指话语权”,让人人都能健康“发声”,保障内容的真善美和价值性。

例如,2022 年7 月,ESO 男团凭着“撞脸”和模仿明星在某平台上直播,并频频登上微博热搜,引发青年网友热议。这个男团当中几乎都是“00 后”,并都来自农村,部分是职校毕业。这些青年学生因热爱表演和模仿而组合,为何会引起争议?对此,北京张中辉律师指出“这种模仿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标志混淆行为,或者叫仿冒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此可见,网络空间的话语权争夺战已成为新时代的竞争焦点。谁有效掌控了话语权和发言权,谁具有把握网络正面舆论的号召力,谁就是赢家。

3.6 深化精神建设,提升先进性

改革开放的同时,各种文化思潮奔涌而入,网络也给文化入侵提供了便利条件。西方国家试图用普世价值观、人权主义等意识形态来撼动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网络空间的指导位置。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利用网络社群的优势来创新思政教育。我们要学会利用网络社群的力量,寻找青年所关注的话题,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共鸣,并引起其心灵触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网络好声音和时代最强音。

例如,某些西方国家大张旗鼓打着虚伪的“人权牌”,对自身国家的侵权行为视而不见,却试图用“双标”来评判自身国家和我国的政治社会体制,妄想通过 网络舆情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来扭曲青年学生的价值观,破坏我国青年学生美好的精神家园。正如《华盛顿邮报》评论所说:“美国所谓的言论自由实际上只是政治武器。”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握好意识形态与言论自由的关系,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言论自由是相对的,必须要在法律的规范下进行。

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加强青年学生网络社群的管理,防止出现失范行为,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综合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原因,找出问题的关键,总结经验教训,进而找到化解网络社群对青年学生负面影响的有效德育路径。要坚持6 个建设:强化体系建设,提高协同性;硬化阵地建设,注重保障性;净化环境建设,增强纯洁性;优化队伍建设,发挥示范性;美化内容建设,培养价值性;深化精神建设,提升先进性。只有创新网络社群管理德育路径,才能营造出崇德向善、和谐健康、风清气正的网络社群环境,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民族复兴、社会安康保驾护航[2]。

猜你喜欢

社群文化学生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学生写话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天使进化——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