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3-08-18袁晶晶薛生兰姚海燕童延虎付兆婷
袁晶晶 薛生兰 姚海燕 童延虎 陆 越 付兆婷
(白银市技术开发服务中心,甘肃白银 730900)
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探索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受制于区位、资金、人才等因素影响,科技成果转化难、体制机制不够畅通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1]。白银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老工业城市,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强化转化主体、搭建转化载体,成果转化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全市先后创建成为甘肃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市、甘肃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科技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白银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现状
(1)强化政策支撑,推动成果转化环境“优起来”。近几年,白银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新形势下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白银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白银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白银市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方案》,以及白银市建设国家自创区“3+2+15”政策体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截至2021 年底,全市建成院士工作站5 个、协同创新基地20 个、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2 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 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 家、国家级科技孵化器1 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0 个、众创空间10 个、技术转移示范机构7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 个、知识产权试点企业5 家。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25 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90 件,居全省第二位。
(2)强化企业支撑,推动成果转化主体“壮起来”。立足全市“一圈一带三线多极”发展格局,紧盯“两区四基地”战略部署,以构建“一区三大”为抓手,同步部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应用转化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政策链融合,加快建设循环化工、生物医药、特色新材料等产业基地,推动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依托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带动一批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要力量,近几年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逐年增大,一批批科技成果正在生根发芽,参与完成的锌电解典型重金属污染物源头削减关键技术荣获2020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小微企业白银康寓信科技医药公司从全国340 家生物医药“新星”中脱颖而出,荣获2021 年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成长组优秀奖,是甘肃省唯一获奖企业。近5 年来,登记科技成果304 项,获得中国专利奖2 项、省级科学技术奖55 项、省级专利奖23 项、省级专利发明人奖2 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 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07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17 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全省排名第四位。企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实力明显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高。
(3)强化平台支撑,推动成果转化载体“强起来”。科技创新平台具有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集聚创新要素,推动企业创新,提升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依托孵化器推进研究成果实化孵化转化。积极推广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转化模式,构建综合性创业服务平台,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产业园”的孵化链条。全市在建和投运的孵化器达到9 家。白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孵化企业240家,开发项目427 项,毕业出孵企业26 家,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先后5 次被科技部考核为优秀(A 类)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各类研发机构,市政府出资2000 多万元,与省内高校院所先后合作共建了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兰州理工大学白银新材料研究院、白银市科近重离子束生物产业创新研究院等6 家各具特色的研究院。面向白银地区349 家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发放创新券1745 万元。近五年全市技术交易合同额37.2 亿元。
(4)强化人才支撑,推动成果转化主力“动起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稳、育、引”的良好发展环境。着力营造宽松科研氛围,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流程再造,重塑体系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科技管理服务体系,简化市级科技项目申报程序,下放预算编制调剂权限,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和人财物支配权,使科研人员能够潜心向学、一心研究,为科技人员“松绑加油”。在引进高端人才方面,突出高端人才“高人一酬”,2021 年落实院士生活补贴100 万元、省级协同创新基地建设补助及考核奖励经费30 万元,来银院士、专家达到3 批次42 人次;在培育本土人才方面,实行行业首席专家制度,2021 年落实行业首席津补贴56.4 万元,实施省市级重点人才项目19 个,扶持资金450 万元。在白银高新区率先推行高层次人才薪酬奖补制度,为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和急需紧缺专业硕士分别给予每人每月1 万元、5000 元的生活补贴,累计发放5 批、157.9 万元。同时,出台《“铜城人才服务卡”制度实施办法》,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提供140 套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解决人才生活保障问题,促进人才流动和成果转移转化。
(5)强化项目支撑,推动成果转化效益“提起来”。坚持以技术需求为导向,发挥科技项目带动作用,采取“揭榜挂帅”等新制度,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不断提升企业承接转化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成果的能力,有效推动了技术成果引进消化、转移转化。2021 年,实施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80 项,项目及奖补资金2709 万元,市内企业已连续两年获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奖补资金支持。探索专利质押贷款,已实现质押专利45 件、贷款近2 亿元。西北矿冶研究院每年专利产出量达100 件(发明专利占60%),近3 年为400 多家省内外大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转移和服务,签订技术合同1.7 亿元。高效选矿药剂技术成果在全国本行业推广应用,为每家技术成果应用单位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 亿元。甘肃容和矿用设备有限公司承接转化西安科技大学、中煤科工集团太原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矿用防爆智能保护器、液压支架、隔爆型开关方壳自动焊接机器人等一批技术成果效益显著,年销售收入2.58 亿元。白银赛诺生物公司转化了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所、山东大学等13 项科技成果,与山东大学合作的液体发酵纤维素酶菌种已实现产业化,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纤维素酶生产线,转化成果产值4763 万元,占公司总产值的78%。甘肃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电池正极材料成果转化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 亿元。一批批科技成果为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一批批企业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尝到了“甜头”,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2.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1 企业创新意识还不强
(1)企业是成果转化项目决策、投入及转化承载的主体,企业研发投入多少、创新意识强弱和研发人员多少决定了成果能否完全转化[2]。目前,我市部分科技型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对引进人才意愿不强、研发人员少,研发投入偏低。受疫情影响,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创造、吸纳、运用科技成果的能力明显不足,致使科技成果的转化难以落地。十三五以来,全社会研发投入分别为0.96%、0.97%、1.03%、1.35%和0.76%。全市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偏少,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还没有实现全覆盖。
2.2 沟通渠道还不畅通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不够,高校院所的课题研究与企业的技术需求对接不紧密,缺乏连接科技成果研发方(高校院所)与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企业)的媒介或专业服务机构[4],而目前仅靠市内现有的平台,企业无法准确找到合适的科技成果,无法满足科技成果转化需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另外,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造血”能力不强,还未形成通过市场研发服务获得持续收益的良性发展状态,导致科技成果转化实施难。
2.3 财政科技资金引导作用不足
缺少资金投入是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的一个重要问题,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财政科研项目资金少,市、县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低,在发挥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引导作用不明显。十三五以来,从市级财政科技支出来看,财政科技支出不足,2020 年财政科技支出为3973 万元。另外,省市县都还没有设立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或投资基金。
3.对策建议
3.1 加大支持力度
从省级层面制定出台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的相关政策。鼓励设立科技银行,开展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等业务,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金融保障;设立天使投资基金,破解创新型初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切实有效地增加研发经费投入[3]。加大科技成果相关科技政策宣传力度,提高优惠政策知晓度,提高甘肃省企业承接高校院所成果转移转化直通机制奖补政策的覆盖面,支持企业引进更多科技成果。
3.2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借鉴和学习发达地区自创区经验,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体制,整合全市科技创新资源,支持建设集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科技管理、科技服务、技术转移转化、成果登记等一体化科技创新共享服务平台,提升区域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能力。
3.3 提高技术成果供给能力
鼓励省内高校院所注重从产业和社会发展实践中凝练应用研究任务,组织科研人员从企业技术需求中凝练课题、项目[4]。建立全省统一的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线上、线下对接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转移转化相互促进、有效衔接。
3.4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凝聚多方力量,建立部门共同推动、联合实施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构建科技、产业、金融、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协调机制[5],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