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设计与课堂实践探究

2023-08-17黎娜

师道·教研 2023年7期
关键词:教材游戏探究

黎娜

一、小学数学课堂游戏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学数学课堂游戏教学流于形式,效果不佳。在数学课堂游戏教学的设计中,一些老师看似精心创设了很多游戏环节,但是没有实质性的游戏内容,大都是只有游戏噱头,学生体检效果不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有些教师和传统教学一样重视灌输知识,只是象征性地安排几个游戏题目或卡通人物导入,使游戏教学脱离实际,流于形式。

2.小学数学课堂游戏教育因素主次不分,教玩分开。还有些教师在设计游戏过程过于注重游戏的“趣味”性,设计了很多好玩游戏吸引学生,却没有和所学的知识点有效结合,一节课下来学生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玩了一节课,学习上并无所获,没有达到原定的教学效果,变成一种无目的无意义的游戏教学。游戏课程并非单纯的“1+1=2”的模式化教學,而是一种游戏与教学“1+1>2”的有机有效组合。所以,在游戏课程设置上教师们应切实关注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以游戏的方法寓教于乐,使学生们在引人入胜的游戏环境中,感受到畅游数学之海的乐趣。

3.小学数学课堂游戏教学目标不达,效率低。在游戏教学课堂中,游戏容易偏离数学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没有突破,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容易使学生乐于游戏,在课堂上数学知识比较少,还需课后教师补讲和学生补习,而降低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实施课堂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1.挖掘和重组教材,进行游戏教学内容的开发设计。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游戏活动,所以要挖掘教材中适合融合游戏教学的教学内容,并加强对数学教材中游戏类课程的重组开发,开创数学游戏教学的校本课程。如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数学好玩中的七巧板游戏、华容道游戏、数独游戏、搭配的学问等等。教师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的游戏形式,再结合教材分析该游戏的可行性,别具匠心对其进行适当加工,确保学生在娱乐的同时获得相应的知识体验,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游戏。

2.设计和应用多样化的游戏教学策略,建立高效课堂。数学教师需与时俱进,不断满足教育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在制定课堂任务时以新课改政策为引导,并充分考虑了游戏受众的需要,遵循面向全体学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度适量的原则,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较繁琐的教育内容寓于简单快乐的教学活动中去,设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的游戏,如闯关游戏、小组比赛、创设故事或生活情境等,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有效地完成各种课程任务,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从而提升了课内全体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并创造了数学课堂活动的全新教学模式。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游戏化教学中,游戏难度需要与学生心理特征、认知水平保持一致,如果游戏任务设置过难,学生有畏难情绪,容易挫伤积极性,达不到教学效果;如果任务太容易,学生不感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游戏设计中要把握好游戏的难度。在游戏活动中即是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合作学习能力,能够相互支持、配合、互动,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高了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玩中学,学中思”,学生初步具备了个人探究意识。

4.开展精彩纷呈的第二课堂,形成别具一格的校本课程。数学课程“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游戏教学的有效补充,教师可从教学实践出发,开设精彩纷呈的数学游戏第二课堂课程,形成别具一格的校本课程,如低年级段的华容道、二十四点、搭积木、搭纸牌、叠叠杯等趣味游戏,高年级段的哈佛大学思维游戏、魔方、数独、扫雷、巧移火柴棒、鲁班锁、九连环、鲁班锁等益智游戏,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了学生对数学掌握的深厚趣味;培养了学生数学素养,突出了三维目标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有利于他们技能的开发与数学素质的提升。

5.以教促研,形成案例,形成有效评价机制。如,四年级上册《不确定性》,课堂由世界杯足球赛抛硬币来决定谁先开球作为导入,新课探究设计摸球及幸运大转盘的游戏等,经历摸球游戏、反向猜测、见证奇迹、验证猜想等刺激的游戏活动,学生在学习中充满成就感。而大转盘的游戏,让学生经历了人人都想中奖的期望和只有极少人中奖的现实,活动中深刻体验到得奖的可能性却很小。整堂课学生在笑声中丰富了情感体验,也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突破了重难点。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教材游戏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教材精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