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教育高质量标准,强化学校现代化动能

2023-08-17林祖浮

师道·教研 2023年7期
关键词:高质量现代化育人

林祖浮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基础教育的教育人有必要准确把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涵义,思考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

一、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涵义与标准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涵义就是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标准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德育有实效,深化文化育人、治理育人、协同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智育高水平,充分发展认知能力,突出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确保学生学业质量标准达到国家规定。开足体育课程课时,开展校园体育运动,举好学校运动会,重视视力健康和睡眠时间充足。美育有地位,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开设校本艺术特色课程,开展校园艺术活动,提升艺术实践能力,增强世界文化理解。劳育能落地,劳动综合育人,要确保每周一节的劳动课时,组织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家务劳动、校内外劳动体验、学生值日和社区志愿服务。

2.课堂教学,优质高效

变革课堂,深度学习。适应未来人才培养,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必须摒弃传统落后的工业时代的课堂教学方式。深度学习、输出为本的学习等课堂教学改革理论与模式应运而生。教师要引导好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提问、合作探究。数字赋能课堂,助力情境式教学、综合化教学、研究性学习、项目化学习、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科学评价学业。

3.个性发展,各得其所

基础教育高质量就应该是学生的最大化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适性扬长。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独特性,激发其发展的内驱力、自信心和意志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自主发展”,学校要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更有效帮助。建立个性化服务和多元化评价,实现人尽其才、生动活泼。

4.持续发展,理念更新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性样态,因此要求构建支持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着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不能够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要持续发展,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

二、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学校动能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根据未来社會的发展需求来定位的,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学校必须依靠学校的现代化来赋能。

1.教育主体,不负时代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现代化是要依靠教师的现代化来引领的,所以,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关键。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是教师素质现代化的基石,“四有好老师”是教师素质现代化专业化发展的标准,要按照这一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新时代教师素质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导向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校长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教师发展的组织者引领者,应自觉提高教育教学领导力,站在时代最前沿,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努力成为政治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专家型专业化校长。

2.教学管理,与时俱进

学校教学管理要落实新时代的教育新要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研究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提高校本课程质量,探索建设创新实验室、综合实验室。我们目前开设了53门校本课程、125个学生社团、2个创客室。提高教师集体备课质量,组织实施因材施教和培优挖潜工作。变革学校空间布局和改善设施设备,打破传统边界限制,由封闭式变成开放式,赋能自主学习和创造创新。根据未来人才培养要求,依托数字技术和智能化平台,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既保障整体学业质量,又有利于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完善作业、考试工作。优化基础性作业,增加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综合性作业、研究型项目式作业。

3.数字校园,技术赋能

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础教育学校内部各组成要素要不断革新、进化、重构,最终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所以,要发展“教育+互联网”学校,提升学校信息化智能化终端设备和软件管理水平,研究开发数字教学资源,利用优质数字资源平台,打造优质教育资源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数字校园。

4.教育科研,强力支撑

实现基础教育学校现代化,各个学校的现实条件大不相同,如何找准切入点和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需要依托教育科研支撑学校科学决策。让教育科研成为学校和教师的一种需要。校长和教师成为研究者,视野才会开阔,思路才会明晰,措施才会有力。学校教育科研必须围绕自身面临的现实问题开展,参照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标准,理清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势和短板,定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工作策略和方法,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能。

5.学校治理,激发活力

学校现代化要依靠现代学校治理,突破传统学校管理,在学校治理主体、治理制度、治理文化三个维度发力。学校治理主体有教师、校长、党组织书记、学生、家长、社区、教育主管部门,相应的组织是学校教职工大会、教代会、学术委员会、校长办公会、校务会、党组织、学生会、家委会、居委会、教育主管部门。要明确各个治理主体的职责和权利,理顺治理主体的之间的权利运行机制,建构职责明确、作用到位、协调顺畅、运行高效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实施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党组织全面领导统揽全局,校长全面负责依法行政,教师当家做主主动作为,学生广泛参与建言献策,家长深度融入担当有为,社区协调校群支持服务,主管部门协调统筹监督评价。克服传统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在学校治理中的被动和缺位状态。学校的章程和规章制度都要围绕现代学校治理重新修订完善。学校的议事决策、沟通协调、执行运作、监督评价、反馈激励等方面机制都要重新建构,以激发各方活力,各司其职,善作善成,精诚合作、汇聚合力,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并久久为功,形成一种富有生机活力的现代学校治理文化。

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需要我们立足实际、群策群力、开拓创新、勇毅前行。

责任编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高质量现代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边疆治理现代化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