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美育的路径

2023-08-16艾环环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美育利用幼儿园

艾环环

美育的目的就是发展人的个性、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得到和谐、健康和全面的发展。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当地幼儿园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素材。幼儿园应当重视审美教育,让孩子们多在自然环境中受到正向的感染和熏陶,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从而更好地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一、转变教师观念

不少教师认为,审美教育只有利用各种高级的素材,才能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审美教育氛围。其实,对孩子们而言,让他们充分沉浸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就是一种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审美教育。

幼儿园应当鼓励教师合理利用身边的各种自然资源,多带孩子们去户外探索与感受,让幼儿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美的体验。幼儿园还应注重全面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和美育能力,让教师认识到自然环境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要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审美教育。

二、增强审美意识

农村地区普遍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各个季节的自然风光会带给孩子们美的享受。农村幼儿园教师在开展审美教育时,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进行教育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要贴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带给幼儿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教师可以多带领幼儿去自然环境中真实体验,感受一年四季的不同风光。例如,春天,可以带领幼儿去田野踏青,感受春的生机勃勃;夏天,可以带领幼儿去湖边观赏荷花、水景;秋天,可以带领幼儿去田野辨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如大豆、玉米、高粱等;冬天,则可以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冰雪世界。这些都能够帶给幼儿不同的审美体验,有助于陶冶孩子们的性情。

教师还可以将自然资源搬进课堂,组织一些轻松、有趣的实践活动。比如,春季,教师可以在教室里饲养小蝌蚪或蚕宝宝,让幼儿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小班幼儿可尝试用手指画的方式进行添画,中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水平,可以在观察后尝试绘制青蛙成长过程图。这些活动,能够很好地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感受力。

三、注重艺术创作

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是进行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活动的基础。教师要开阔视野,善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艺术创作活动,带给孩子们丰富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师的鼓励下,孩子们可以用湿润的泥沙捏制小小的雕塑,可以用枯树枝制作贴画,还可以在光滑的石头上进行绘画等,孩子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各种生动形象的艺术作品。这样的活动方式给幼儿提供了开放性的探索空间,孩子们可以利用各种物品进行自由表达,不断提升审美能力。

总之,农村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审美教育,让孩子们从一花一果、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感受自然的美,不断提升审美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本栏责编 帕 拉)

猜你喜欢

美育利用幼儿园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我爱幼儿园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欢乐的幼儿园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爱“上”幼儿园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