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研细磨 有备而行

2023-08-16曹金凤陈晓娜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教导处教案开学

曹金凤 陈晓娜

备课是一项教学常规工作,看似平常,却极为重要。备课是教师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讲课之前的必做功课。近年来,我们锦艺实验小学探索形成的“品·艺”集体备课模式,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構建了相对固定的教研模型,常用常新。

一、专家引领,统一模式

我们最初的集体备课模式是:以每个教研组为单位,先由教师个人提前初备,再在集体备课时作为主备人发言,经其他教师讨论和补充,最后形成本单元的公共教案。在这种备课模式下,作为主备人,在集体备课前肯定会积极准备。另外,同年级学科教师在讨论补充时,容易忽视解读教材,更偏重于教法。

对此,学校邀请专家为备课形式、内容把脉问诊,给出建议。学校作出适当调整:每位教师还是先初备,在集体备课时先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然后以无生上课的形式来演示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这样,小组成员各有分工、各有侧重,使集体备课更加高效。

二、假期备课,个人提升

每年假期,都是备课的重要时段。为了提升教师个人备课的实效性,学校开展了教材培训活动。培训专家分别从研读教学用书、把握学科特点和高效集体备课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教师们认真倾听、记录,并上台试讲,体验集体备课的环节和方法。

假期初,学校就给教师明确了备课的具体任务和要求:(1)每位教师通备全册教材,认真书写书头教案和手写简案。(2)完成每课的课后习题,每周五将备课教案和做过的习题上传给学校,教导处进行检查并于当日反馈。(3)假期中,教研组组长牵头,每周进行一次线上集体备课、每两周进行一次学科大组教研。线上集体备课时,组内教师按一人一课进行说课,主要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流程,由备课组内其他教师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4)为了提高语文、英语学科的阅读能力,我们在钉钉上建立“朗读营”,每天推送朗读课文录音。教导处每周针对教师参与、朗读质量情况,在群内进行反馈。

三、精心组织,人人过课

在假期备课基础上,开学前一周,我们对备课情况进行整体检测:以年级组为单位,分学科进行为期一周的个人“过课”——教师从本册教材中随机抽取一课,进行无生上课,时间控制在15分钟:2分钟的教材解析,10分钟的无生上课,3分钟的作业设计解读。大家再对重点环节进行探讨,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在交流中碰撞提升。备课组分年级、分学科集中“过课”后,学校再抽查,主要关注入职两年内的新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教师们表示,利用假期备课,有利于缓解开学后的压力,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开学后,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二次集体备课”,按照2周3环节进行:2周是指备课周期由1周调整为2周,3环节是在基础备课、现场说课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实施上课环节。其中,基础备课环节和现场说课环节在第一周进行,实施上课环节在第二周进行。

(责 编 东 方)

猜你喜欢

教导处教案开学
对“慢孩子”,评价更应柔情
《立定跳远》教案
对“慢孩子”,评价更应柔情
教导处在哪儿
开学啦!
开学了(2)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加强教导处建设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半张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