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2023-08-16张常娥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学困生家长数学

张常娥

学困生不论在哪个学科都存在,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重点学科,学好数学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化学困生是创建高效课堂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有学生自身、教师、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因素。

具体到学生方面,主要表现在基础知识薄弱、适应能力差、上课不专心和缺乏学习动力上。而教师方面,主要原因是教学目标不恰当,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教学缺乏激情,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对学困生的理解和关心,让学困生产生自卑感,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不愿上某位老师的课。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因素主要是,许多家长不能有效地辅导孩子的学习,不懂如何科学教育子女,更不知道怎样配合学校进行教育。他们对待子女的学习有下面几种类型:(1)“分数至上”型。他们只看中分数,而不注重与子女沟通,考好了奖励,考不好就批评,甚至会动手打孩子。这样孩子就会害怕考试,厌倦学习。(2)“漠不关心”型。有的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偶尔回家了,也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习惯诉说如何在外面挣钱,使孩子憧憬外面的世界,产生厌学的心理。(3)“读书无用”型。家长受社会上一些人的“读书无用”观点影响,人云亦云地误导孩子,对孩子成长产生负面作用。

二、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

1.做好知识的衔接,使学困生尽快适应学习环境

七年级的数学学习是小学与初中学习的过渡阶段,学生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开始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时要尽量放慢自己讲课的速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节奏进行教学,避免出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的情况。在教学时,教师要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衔接,比如说,在学生学习有理数时,可以联系学生小学学过的“数”;学习“基本的平面图形”“认识三角形”等章节知识时,可以关联小学的简单几何知识等,使学生认识到小学和初中数学知识的连贯性。

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小学教师有了较大的不同,小学教师多是“拉着”学生走,而初中教师更多地则是让学生“自己走”。由于初中教学内容与小学教学内容的要求有所不同,教师针对不同的数学知识讲解时,可能速度较快,而有些数学知识则要求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来达到“解惑”。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而言,他们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转变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环境。

2.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会自学

数学是一门与数字、图形相关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明显感觉到它比其他学科学习难度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由于没有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数学学习兴趣不浓;而学习兴趣会对学生学习数学有较大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依据学情采取有效可行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章时,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对不同的图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知力这一特点,让学生用自己的巧手做一些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和观察,增加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真正做到“向生活学习”。

努力营造有趣的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风趣的教学语言可以活跃紧张的课堂气氛;整齐、有序的板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恰当的启发性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新颖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的教学手段,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通过教师的关爱和积极的评价,重塑学困生的自尊心

学困生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学习上与优等生有较大差距,自信心往往不足,因此,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当学困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伸出友爱之手,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当学困生鼓足勇气举手时,教师要为他们的勇气鼓掌;当学困生做对了一道题,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学困生渴望得到的是老师、家长对他们点滴进步的认可;教师要用心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是转化学困生的金钥匙。

4.加强对学困生的学法指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指导学困生学会自学、听课、完成作业、复习,让他们认识到自学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增强听课效果;培养他们养成上课专心听课和记笔记的良好习惯。作业能反映听课的效果,是对所学知识的再学习——温故而知新。因此,教师布置给学困生的作业要有针对性,要对他们的作业质量有明确的要求,做到工整书写、仔细计算、规范过程,以作业促进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通过召开数学学习经验交流会,让优等生介绍学习方法,发挥优等生榜样引领的作用;或结对子、一帮一,及时解决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充分发挥优等生的示范引领作用,纠正学困生的不良生活习惯,逐步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5.注重家校联系,指导家长有效教育学困生

首先,要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明白教育孩子的真正意義是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既不是分数至上,亦非读书无用。其次,要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最后,要引导家长注意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赏识孩子是教育的最好办法。因此,对孩子的学习,家长要多鼓励、少批评,要看到孩子的闪光点。

总之,在班级里不可避免会有学困生的存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善于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时刻都在变化的学生,对班上的学困生,教师要一视同仁,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灵活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愉快地学习。教师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只要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共同努力,就能逐步转化学困生,让他们挺起胸脯体验成功。

(本栏责编 再 澜)

猜你喜欢

学困生家长数学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