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四要” 用心用力

2023-08-16李永艳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四要整本书红楼梦

李永艳

2021年河南省开始使用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新教材增加了“整本书阅读”单元,学生在高一上学期阅读整本《乡土中国》,高一下学期阅读整本《红楼梦》,以改变从前语文教学碎片化、教学内容同质化、思维培养浅层化的问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为18个学习任务群中的第一个。可见,整本书阅读在新课标和新教材中的重要地位。

一、教师阅读要先行

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汤勇说:“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不读书。”此语并非耸人听闻。

整本书阅读要从教师阅读开始。教师先读,再陪学生读,才能做真正的阅读“导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的阅读与学习都应该是长久的甚至是终身的。如果教师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在课堂上最怕学生发问,不仅很难服众,而且难以起到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的作用。如果教师有丰富的文学积累、扎实的阅读基础,面对学生的提问就能够对答如流、侃侃而谈,无疑会给学生以积极的阅读影响。

要做好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必须先做足功课,反复研读相关著作。笔者带领学生阅读《红楼梦》时,首先是自己重读原著,并研讀相关的红学评论,了解不同的红学研究派别,如评点、题咏、索隐、考证、探佚、社会历史批评等大致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带领学生感悟经典的魅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根据新课标以及学生的阅读现状与认知水平,给予学生切实的点拨和引导。

但阅读的前提是,教师要有时间读,且肯花时间读。一部《红楼梦》,单是静下心来读,前后也需要1个月的时间。而要阅读相关著作并形成自己的意见,写成教学设计,就不是1个月所能完成的了。据笔者了解,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一般带2个班的课,每周加上辅导将近15节课,除了备课、上课,还要批改作业、试卷,进行教研,剩下的阅读时间委实不多。鉴于此,有人提出“阅读导师制”的意见——在本校教师队伍(可以不局限于语文教师)中专门抽出一两位在整本书阅读上有兴趣、有情怀的教师来承担整本书阅读教学任务。笔者以为此方法既能照顾教师时间,又能保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其他不承担整本书阅读任务的语文教师而言,并不意味着可以就此脱离阅读。作为语文教师,终身阅读的功课需要一直坚持下去。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即使不必直接承担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任务,每一位语文教师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责任和接受的考验仍然是存在的。当我们面对学生的疑问时,几乎没有一位教师能够坦然推脱。

二、课程目标要明确

这里的课程目标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的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的意旨所在。狭义上,指阅读某一本书的教学目标。

从广义上看,新课标明确指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传承优秀文化、形成正确的“三观”,是深层目标;建构阅读经验、形成个性读书方法,既是达成深层目标的路径,也是阅读整本书的首要目标。也就是说,教师要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的第一目标,是帮助学生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这一本’能够阅读更多本同类型著作”的能力。

从狭义上看,不同类型的著作有着不同的结构特点、表达方式。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著作所获得的阅读知识、经验和方法当然也就不同,最终形成的价值取向也不会一致。因此,增强整本书阅读的类型意识,对于明确阅读目标、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就至关重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在必修阶段需要阅读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著作,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下册分别对应编入的《乡土中国》《红楼梦》,就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学习内容。

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单元给出以下“学习任务”:抓住核心概念,理解作者观点;分析整体框架,把握知识体系;关注问题,学以致用;拓展阅读,知人论世。由此可知,理解概念、把握逻辑思路是阅读学术著作的方法,学以致用则是其目的。

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单元则给出不同的学习任务:把握《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品味日常生活描写所表现的丰富内涵,欣赏小说人物创作的诗词,设想主要人物的命运或结局,体会《红楼梦》的主题。由此可见,情节与人物是阅读长篇小说的抓手,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获得审美感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长篇小说阅读的目的。

因此,阅读学术著作最终获得的是探究思维,属于研究性阅读;阅读文学经典最终获得的是审美体验,属于审美性阅读。教师在进入整本书阅读教学之前,一定要注意区分明确不同类型作品的课程目标,从而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

三、阅读过程要从容

对于学生而言,义务教育阶段的阅读基础尚在起步期,不少学生缺乏阅读体验。笔者了解到,一些语文教师还会选择让学生只阅读经典作品的故事梗概,然后对作品片段进行考试,从而“以考促读”。这种“无奈”的选择给学生造成极大误导,让学生误以为语文提分很容易,觉得整本书阅读会浪费时间。因此,到了高中阶段,一些学生将阅读整本书视为一件难事,宁愿去大量刷题,也不愿静下心来去阅读经典之作。

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对整本书阅读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切忌盲目求快、急功近利。从新课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学习目标与内容”部分可以发现,学生要实现的阅读目标是分层级的,从“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到“深入研读作家作品”,再到“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介”,体现了对学生阅读能力逐级提升的要求。因此,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展之初,教师可以从分析概念、梳理情节开始,比如阅读《红楼梦》时,教师可以先围绕情节和人物提出专题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慢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随后的跟进活动,要不断调整方向,循序渐进。

四、教师定位要清晰

叶圣陶先生曾说:“在阅读一事本身,教师没给一点帮助,就等于没有指导。”那么教师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要重新回到整本书阅读的课程目标上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读书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因此,整本书阅读的功夫主要在课外。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担任以下两个角色。

阅读的促进者。包括前期激趣和跟进过程中的能量补充。前期,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从“不愿读”向“我想读”转变?这是教师指导的关键。教师可安排一个课时的导读,注重一开始就吸引人,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同时给予方法指导和策略构建。比如《红楼梦》,其中很多情节学生已经有所了解,但都不深入,教师可以截取精彩的片段或者影视剧片段进行分析,调动学生情绪,引领学生融入书中情境。阅读过程中的跟进活动则像一个个加油站,不断为学生补充能量、加油助力。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交流分享活动,但学习任务不宜过于密集,不要像一般单篇教学那样去多加讲解,更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以免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影响学生的自主阅读。在分享形式上,要允许学生选择自己的个性呈现方式,不论是思维导图、批注展示,还是写故事梗概、短评等,都应该予以支持。

平等的对话者。整本书阅读是师生共同的活动,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引导者,还是与学生共同阅读的学习者。教师应把自己置于和学生平等的位置,和学生一起进行阅读学习,并且主动将自己阅读某本书的体验、感受和学生交流,与学生的人生体验发生碰撞,从而营造出充满亲近感的阅读氛围,形成强大的阅读磁场。而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教师应以普通读者的身份参与读书研讨,不求标准答案,只求独立思考。

读书在于养性,在于形成阅读经验。教师应重在目标管理,重在平等介入,不要有太多过程管理。教师只有不回避关键问题、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才能带动学生顺利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

猜你喜欢

四要整本书红楼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别样解读《红楼梦》
略论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四要”
离子反应学习中的“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