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文昌:科技助力 走出近海养殖污染之困

2023-08-16吴岳文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昌市白对虾对虾

|文/吴岳文

»»园区厂房

从“靠海吃海”的粗放养殖,到建设园区筑巢引凤,实现工业化养殖;退养户从最初的等待观望,到自愿进“厂”加盟智能渔业养殖模式,如今海南文昌的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发展驶上了“快车道”。目前已引进29 家养殖企业和科研机构,其中9 个项目已投产,今年一季度出售虾苗超10 亿尾,效益显著,探索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支撑的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

“鱼虾上楼”养殖 节约土地且环保又增收

既要保护好海洋生态,又要“破围”谋发展,有着“水产种业硅谷”之称的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是如何做到的?4 月2 日,笔者走进现场,感受到了近7000 亩园区发展的“加速度”。

此处,一栋栋崭新厂房楼宇拔地而起。园区一期、二期示范厂房已完工。温暖的阳光透过屋顶的钢化玻璃,穿过清澈水面,照在一尾尾自由游弋的南美白对虾上。在养殖楼水池中静静生长的,有海葡萄和蠕动的海马。而另一栋养殖楼内,清澈的海水中,一排排大小不一的东风螺不时从沙地里探出脑袋四处张望。“鱼虾上楼”养殖是这里一大特色,也是摆脱污染的有效方式。

冯家湾地区传统海水养殖历史悠久,20 世纪80 年代末起成为闻名的“虾苗谷”,据2016 年的统计数据,冯家湾海岸线上遍布987 户养殖户,年产值6.79 亿元,涉及人员达到6984 人。然而粗放扩张下海洋生态亮起“红灯”——部分区域沙滩淤泥化,水产养殖污染尤其突出。从2020 年起,文昌市政府着力引进世界顶尖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全力建设集育种育苗、绿色养殖、仓储物流、商贸交易、教育科普、休闲旅游为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

“园区统一取水、排污水,解决近海养殖污染弊端。”文昌市副市长韩亮介绍,园区铺设有管道,统一从近海2 公里、海平面以下9 米的位置取水供整个园区的海水养殖使用,养殖尾水要经过四级净化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后,才排入周边河道,流入海域。

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雷怡介绍,“鱼虾上楼”养殖最主要的目的是节约土地资源。刨去公共区域占地,每增高一层,就能增加水体面积60%以上,大大提高了亩产效益。与此同时,工厂化设施还有节水、节能、生产环节可控、使用寿命长、节约维护成本等优点。

园区内,东方农科(海南)海洋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军坦言:“我们引入智能渔业工业4.0 养殖模式,具有恒温、密度高、可控性强、可持续、可追溯等优点,每亩土地年产值达300 万元,我对养殖前景十分看好。”

9 个项目投产 水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正致力打造成海南省近海养殖退养、渔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新样板,国家水产种业南繁基地。目前已引进29 家养殖企业和科研院所,引进项目31 个,计划投资56.42 亿元,其中渤海水产对虾种苗繁育、蓝海观赏鱼繁育、禄泰对虾种苗繁育、鲲诚石斑鱼循环水养殖等9 个项目已投产。

渤海水产育种(海南)有限公司是落地该园区的第一家企业,2020年投资1 亿多元建设96 亩水产育种基地,水质、环境监控指标、换水和物料投送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培育的南美白对虾种虾预计年产值2.2 亿元左右。4 月2 日,笔者在渤海水产项目(二期)引种车间看到,工人正在打捞成品虾。今年1 月,该企业已销售5 万对种虾,产值达2500 万元。今年6 月份还将出售一批。

“我们做的是前端的育苗育种,附加值比较高,效益比较好。”该公司项目经理何强称,他们依托基因芯片和分子育种技术,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合作开展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的良种选育。共建设1 个基因芯片技术选育中心,2 个分子育种中心,1 个SPF(无特定病原体)制种中心等其他育种配套车间。“项目二期,我们引入对虾种虾家系500 个,种虾4 万对,对虾品种有三个,分别是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何强告诉笔者,随着今年项目二期投入使用,标志着公司从育种到制种系统功能上得到了完善,下一步将在分子育种、种质资源库上加大投入建设。

园区内的海南禄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南美白对虾人工繁育,目前培育有4 大品牌苗种。今年3 月30 日,该公司出售了3600 万尾南美白对虾虾苗,主要销往河北、天津市场,生产效益达69 万元。“此次出售的是3 月份中旬时投产的5000万尾南美白对虾幼体,幼苗的成活率达到了7.2 成。通常来说,南美白对虾人工繁育只有4 至5 成的成活率,在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人工繁育的成活率有了极大提高。”该公司副总经理张磊介绍,他们目前在海南已建有4 个标准化对虾人工繁育生产基地,在全国有50 家合作标粗淡化推广基地,虾苗市场前景供不应求。

笔者发现,海南禄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美白对虾人工繁育成活率的显著提高,再一次验证了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入园上楼”养殖模式的可行性。该公司在园区内的虾苗培育车间实现了标准化养殖,同时运用科技新手段实施养殖全方位监测,解决了传统水产受养殖水质、病害影响等问题。

今年1 月,园区内的海南永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启动虾苗繁育工作。该公司负责人符永造介绍,他从事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已有10 多年,原先在文昌市会文镇边海村委会南兴村建10 亩养殖塘进行育苗,2021年,作为冯家湾一类生态红线内清退户的其中一户,他带头签订养殖退出协议并清塘退养。随着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二期养殖示范厂房建成,他和其他清退户一起在园区租赁厂房又开始了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一批虾卵产值大概100 万元,利润50 万元左右。”

位于园区内的文昌鲲诚现代海水养殖创新产业园,养殖工人正在给养殖池内鱼苗提供氧气。目前1 号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示范车间投产28000条东星斑鱼苗,预计今年年底可上市销售。“我们公司已建成8 个循环水养殖车间,3 个种苗车间和1 个水产品加工车间也在加快建设中。年产值预计达6000 万元。”海南鲲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养殖负责人江锦航表示,该公司是工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养殖,在海南率先突破工业化循环水系统苗种繁育和亲本选育技术,开展以石斑鱼为代表的名贵海水鱼类规模化优良苗种生产。

今年一季度出售虾苗超10 亿尾高科技养殖效益显著

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建设进度已达60%,三期共建22栋标准化产房,其中18 栋已全面封顶,6 栋已对外招租。

“园区从单一的渔业养殖业破圈发展为育种为主,养殖为辅的集成性产业,从粗放型占地多的养殖模式到集约型的智能渔业养殖模式,效益十分明显。”韩亮告诉笔者,2022 年投产的企业不多,但园区固投、产值、税收分别完成14.09 亿元、3.85亿元、1096 万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12.3%、367.7%、26.6%。

笔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文昌市已完成冯家湾Ⅰ类生态红线水产养殖退出区域的生态修复工作。今年一季度,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各企业已陆续出售东风螺苗920万尾、虾苗10.48 亿尾、种虾5 万对、观赏鱼1 万条,效益显著。

高科技养殖无疑给园区注入了发展的强劲活力。笔者了解到,渤海水产育种(海南)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南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校进行深入的合作,从而改变和提高我国对虾良种覆盖率,共同推进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等多种名优水产品品种的良种选育。该公司开发的凡纳滨对虾“渤海1 号”通过了农业农村部水产新品种审定,并在2022 年获得“省级水产良种场”称号和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大兴“智慧渔业” 加快绿色发展

近日首届文昌国际智慧渔业发展论坛召开。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入驻企业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春仁说,该公司计划3年内建成海南省级智慧渔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目前已和政府、学界联合建设海南晨海水产科学研究院智慧渔业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平台建设将加速渔业转型升级,实现渔业生态绿色化、设施工厂化、数字智能化发展。

“文昌市将积极引进国内外的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智慧渔业科研攻关项目,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企业,实施智慧渔业项目。”雷怡介绍,今年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正谋划两个智慧渔业项目,其中农业农村局实施的智慧渔业管理平台项目是园区的智慧渔业示范项目,将实现养殖全流程数据化跟踪。另一个是政府将利用园区一栋标准化养殖厂房与海南晨海科学研究院开展智慧渔业项目。

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林尤郁表示,鱼虾“上楼”、污水“截流”,园区引进海大集团、渤海水产等养殖企业和科研机构,这些标杆企业带来的优质种苗和先进技术,将极大惠及入园的本地养殖户,帮助冯家湾海水养殖行业取得高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正是新一代养殖户所看重的。

“我们要解决生态红线内的84户退养户的安置问题,让冯家湾几百家养殖户更好地就业。”林尤郁称,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为激励养殖户入园养殖,创立了技术入股分红模式,促进养殖户“因智生财”。鼓励有养殖技术的村民和企业合作,村民出技术、出劳力,企业出资金、租厂房,园区做担保,银行出贷款。

“这些年,我看见退养户从最初的等待观望,到进入园区建的厂房养殖;入园企业从工厂化养殖向工业化养殖提升,设立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攻关不断取得突破。我们对园区的发展充满信心。”林尤郁说。

猜你喜欢

文昌市白对虾对虾
对虾养殖弱势群体的管理
对虾吃料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对虾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南美白对虾大棚高效养殖技术
海南省文昌市龙眼害虫调查及危害症状分析
南美白对虾2016年春季生产形势
文昌市教育局在海口举办初中政治教师培训班
文昌市东路镇水芹生产基地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