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污染牧草致梅花鹿有机磷中毒的诊治
2023-08-16马天文李亚楠魏成威
马天文,李亚楠,李 新,2,张 佩,2,高 利,3,魏成威,2
(1.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哈尔滨,150030;2.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动物临床教学医院,哈尔滨,150030;3.黑龙江省动物疾病致病机制与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30)
急性有机磷中毒在野生动物及人工饲养动物群体内出现较多,常见于误食被剧毒性有机磷(organophosphorus,OP)农药污染的牧草、饲料或者人为蓄意投放等情况。有机磷中毒是动物通过呼吸吸入、摄入或皮肤接触有机磷农药造成以神经毒性为主的多器官损伤性疾病[1]。兽医临床上常见胆碱能兴奋或者危象期间出现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IMS)及迟发性周围神经病症(OP-induced delayed neuropathy,OPIDPN)[2]。在野生动物保护基地内急性有机磷中毒通常为突发性群发疾病,救治不及时会引发急性死亡,及时、精确诊治和科学预防管理是防治本病的关键。2022 年6 月,东北农业大学动物临床教学医院诊治一起突发性梅花鹿(Cervus nippon)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例,并针对野生动物保护基地提出了预防该类疾病的群防群控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资料。
1 病例简介
2022年6月,黑龙江省某野生动物保护基地1周内有2 只成年梅花鹿突然性发病,表现精神倦怠、四肢无力、不食或反刍次数减少,严重者反刍停止、尿液混浊,发病后期均呈神经症状抽搐死亡,黏膜发绀、严重乏氧症状(图1)。基地兽医进行常规对症治疗无效,累计发病梅花鹿4只,死亡2只,死亡病例均在出现症状后的12~48 h死亡,遂来就诊。
图1 保护基地梅花鹿的发病图像Fig.1 Clinical image of sika deer in the wildlife protection base
2 临床检查
发病成年梅花鹿体温平均39.4 ℃,心率平均110 次/min;精神倦怠,呼吸急促,呼气节奏重,肺部听诊有湿啰音;眼部对光刺激反射稍差,瞳孔缩小;口腔咀嚼能力差,咬合紧张;反刍次数减少;四肢无力,站立不稳;体表皮肤松弛呈脱水性状态。
3 病理解剖
剖检死亡梅花鹿,发现肺部充血、出血严重,肺叶表面有多处呈紫黑色的出血及淤血斑块状(图2A)。肺内组织、支气管和气管内有大量泡沫状液体,少量呈血色样,肺部淋巴结肿胀出血(图2B)。瘤胃黏膜充血严重(图2C),胃内容物有微臭味。小肠黏膜充血,黏膜易剥落。肝脏及脾脏充血,肾脏背膜下皮质表面有针尖大小出血点,色红质软。
图2 梅花鹿临床剖检结果Fig.2 Results of clinical autopsy of sika deer
4 现场调查
根据病史调查、临床检查及病理解剖,初步怀疑为群体中毒性疾病。随之对野生动物保护基地进行现场调查,发现梅花鹿是野生群体自由牧养与圈舍饲养相结合的保护方式,发病梅花鹿都为自由牧养采食,圈舍饲养梅花鹿未见发病。保护基地内梅花鹿常活动区域西南侧为农田,鹿群发病期间天气晴好,又正值农田防治病虫害时节,有部分农民正进行玉米及水稻的除虫喷药工作,随即怀疑农药中毒。
5 实验室检查
收集该保护基地与农田边界处梅花鹿采食过及附近区域的牧草样本、梅花鹿瘤胃内容物及豆粕等其他原料送检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疾病与有害物质检测中心,发现豆粕等其他原料毒物检测结果为阴性,但瘤胃内容物乐果检测质量分数为1.2 mg/kg,牧草样本中乐果质量分数为5.3~30.0 mg/kg,牧草上的农药残留量差异推测是由于近期雨水冲刷及氧化等因素导致。
6 诊断
根据病史调查、临床检查、病例解剖、现场调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梅花鹿急性有机磷中毒。
7 治疗及预防
对发病梅花鹿颈部静脉输注碘解磷定30 mg/kg、维生素C 0.25 g/次、呋塞米1 mg/kg、甘露醇1 g/kg 和头孢噻呋钠10 mg/kg 进行特效针对性解毒、利尿和抗感染等治疗;肌内注射复合维生素B 5 mL/次、复方布他磷注射液0.1 mL/kg 和阿托品1 mg/次促反刍及解毒。发病梅花鹿紧急输液治疗2 次后,24 h 后状态好转,食欲饮欲恢复,反刍次数增多,恢复自主运动。连续3 d 静脉输液,发病梅花鹿状态基本恢复正常,放归保护基地内鹿群。
在治疗发病梅花鹿的同时,建议保护基地采取群防群控措施,并制定针对性预防方案(表1),成功地控制了保护基地内梅花鹿群发性有机磷中毒,无新发病例。
表1 保护基地梅花鹿有机磷中毒的针对性预防方案Tab.1 Targeted prevention program for organophosphorus poisoned sika deer in the wildlife protection base
8 讨论
野生动物或放牧家畜季节性有机磷中毒病例不断增多[3-5],野生动物常因救治不及时而突发性死亡,放牧家畜多呈现群体发病,严重影响动物健康和牧场的经济效益。在本病例中,由于保护基地的部分边界区域与农田相邻,附近农民在耕种、除草及防治病虫危害时喷洒农药,有机磷类农药喷雾性喷洒使药雾随风飘落于保护基地内污染牧草,梅花鹿误食被污染的牧草引发急性或慢性中毒。保护基地管理人员需要对该类情况进行防范,观察并记录附近农户喷雾农药的时间,将保护基地与农田交界处单独隔离开,禁止梅花鹿到该区域采食牧草,检查水源是否存在污染的可能性。
对于怀疑有机磷中毒的病例,首先应该开展保护基地内饲料及生活环境检查。有机磷目前多为农药类和鼠药类物质,检查有无投毒或误食的可能性,随时掌握附近农田使用农药情况。其次,目前很多机构都可检测有机磷,建议立即进行毒物检测,尽快确定毒物种类及来源,做好针对性解毒抢救工作。有机磷中毒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情况,毒物被动物机体摄入后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为主会导致一系列临床病理过程,该病症的病死率因有机磷中毒的药物种类、剂量和时间长短等因素而异,致死、致残率相对较高。
有机磷中毒病例的治疗原则:①尽快找到毒源,禁止再摄入含有毒物的食物。②迅速清除毒物,洗胃导泻。③解毒药首选胆碱酯酶复能剂(碘解磷定)和抗胆碱药(阿托品)。④使用呋塞米和甘露醇等药物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⑤使用复合维生素B、门冬氨酸和鸟氨酸等药物对症支持疗法。因保护基地内梅花鹿较多,逐一洗胃处理操作不便,因而采取每天多人次多时间段观察梅花鹿是否出现有机磷中毒症状,一经发现马上按照有机磷中毒输液处理。在使用对症解毒药时,尽快建立静脉通路,早期、足量的使用对症解毒药物是治疗的关键。目前碘解磷定配合阿托品联合用药应用较多,在使用碘解磷定静脉输液的同时快速重复应用阿托品为最佳解毒原则。应用阿托品治疗时,观察梅花鹿的全身性反应、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心率快慢。根据临床检查症状调整剂量,达到“阿托品化”表现,即瞳孔比注射前扩大,口腔干燥、皮肤紧张、眼部结膜潮红、肺部湿啰音消失和心率加快。达到阿托品化后,逐渐减少阿托品的剂量及使用间隔时间,反复观察临床表现评定治疗效果。
大多数有机磷农药都有很强烈的刺鼻气味,并且对皮肤具有腐蚀性。对病畜进行病理解剖时,药物浓度较高的病料通常会有刺鼻气味,解剖人员眼部会出现不适感,建议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口罩、眼罩和手套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接触到的胃肠内容物及毒物等物质应立即清洗。综上所述,本病例的报告和总结可对今后野生动物中毒性疾病的救治提供思路,同时也为野生动物保护基地草食动物科学防范有机磷中毒提供参考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