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探究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2023-08-15才让珠玛

旅游纵览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甘南州旅游业城镇化

才让珠玛

(甘肃社会主义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引言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标志。建设既具有现代城镇功能又契合地方本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是当前中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这需要充分考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条件,充分挖掘、利用本土资源优势,继而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生态可持续性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5%,而且还在不断加速,这一过程中,旅游业成为旅游资源富集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现当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族地区来说,以旅游业为重要引擎推动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正在推进的具体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分工经济视角下、服务属性视角下和协调视角下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表现如下。

(一)分工经济视角下二者的关系

分工是城市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分工结构随着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而逐渐深化和专业化。旅游业的发展是横向产业类别分工和纵向产业内部分工的过程,起初阶段的分工主要体现为局部分工。随着分工的不断专业化和产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旅游产业规模化发展、规模效益得以实现,从而推动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旅游业的关联带动效应又推动了旅游富集区的城镇化发展,因此,从分工经济的视角而言,分工促成了旅游业和城镇化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二者协同演进并且互为动力因素[1]。

(二)服务属性视角下二者的关系

旅游业作为典型的综合性服务业,是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实现途径,也是人们生活品质日益提升的重要体现,它具有自然与文化属性并存、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质。城市具有人口和经济的规模性,向不同行业的企业如银行、医疗、保险、交通运输等提供各类服务,从而降低相应的运营成本,其规模效应又为各类产业包括旅游业发展提供潜在市场需求。与此同时,旅游业等产业的集聚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为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提供了人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支撑[2]。

(三)协同视角下二者的关系

从协同原理的角度来看,城镇化与旅游业互为推动力、协同发展已是事实。随着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处理好人与地、生态与发展、区域不平衡等矛盾成为具有紧迫性的时代重任,由此,基于地方人情怀的本土性可持续发展路径一直被社会所关注、探索与实践。其中,旅游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选择,需要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深入协作、当地民众积极主动参与、各类企业通力合作。与此同时,旅游业强有力的带动性使得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可在一定程度转化为城镇发展的品牌与竞争力[3]。

二、甘南州城镇化发展现状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区,是长江和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区,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现辖七县一市: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卓尼县、迭部县、舟曲县、临潭县及合作市,共有99 个乡镇(街道办)、664 个行政村[4]。

甘南州现代城镇的发展类型主要有四种。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行政管理中心的建制镇。这类城镇由州、县政府所在地形成,如夏河县的拉卜楞镇、临潭县的城关镇、卓尼县的柳林镇等。此外,近年来新增设的小城镇多为乡政府所在地的小集镇发展壮大而被设为建制镇,如碌曲县的郎木寺乡设为郎木寺镇。第二,工业带动发展起来的城镇。甘南州拥有丰富的矿产、水电、林业等资源,具有发展工业的基础,这类城镇主要是在工矿区周围,依托工矿企业而形成,如夏河县的麻当镇、王格尔塘镇等。第三,商贸流通带动发展起来的城镇。这类城镇通常由农牧村商品集散中心和集贸市场的发展而形成,如玛曲县的阿万仓镇、舟曲县的立节镇、临潭县的新城镇。第四,旅游业带动发展的城镇。这类城镇基于秀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景观及地方特色而发展起来,如夏河县的拉卜楞镇就是以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拉卜楞寺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城镇,处于甘川交界地的碌曲县郎木寺镇也是基于当地的两座寺院而发展起来的城镇;以自然景观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旅游小镇——临潭县的冶力关镇、卓尼县的木耳镇等;以红色文化为依托的迭部县的达拉乡、腊子口镇等。

三、甘南州以旅游业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优势和劣势

(一)优势

1.原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

甘南州境内分布有黄河、大夏河、洮河、白龙江等为代表的120 多条干支河流,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达24.54%,是甘肃最大的天然林区;天然草原总面积2.732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0.28%,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甘南州生态环境原生性突出,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雪山等多种自然景观并存,呈现出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景观;气候、自然地理的多样性,具备开发生态观光、深度生态体验、旅游度假等旅游产品的资源优势。此外,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甘南地区5—10 月成为旅游旺季,尤其是7 月和8月我国大部分城市持续高温的情况下,甘南州因凉爽的气温迎来旅游人数的井喷式增长。

2.浓郁丰富的地域文化

地理上的过渡性孕育了甘南州牧区、林区和半农半牧交织等生产生活方式,并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丰厚独特的藏族文化底蕴,有格萨尔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土司文化、民间节庆等多种文化形态。由于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甘南州基本上保持了民族原生态文化特征,百余座藏传佛教寺院坐落在甘南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有夏河县的拉卜楞寺、碌曲县的西仓寺、卓尼县的禅定寺、碌曲县的郎木寺等。以寺院为依托的雄伟建筑、精湛雕塑、精美唐卡艺术等和以村落为依托的独特民俗风情,共同形成了甘南州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优势。

3.优越的区位条件

甘南州是古代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的重要交汇区域,也是衔接丝绸之路“青海道”的重要通道之一,其通过临夏地区北接西北民族走廊“河西走廊”,南连西南民族走廊“藏彝走廊”,是进入涉藏地区的“黄金通道”。甘南州北距兰州市260 km,南距成都市81 km,东至西安市800 km,西距西宁市400 km,国道213 线贯通甘南草原,并贯通四川与青海。现如今,甘南州境内交通四通八达,村村通路,普通公路、高速公路、机场线路为人们的出行、流动提供了便利[5]。

4.高起点规划与建设的后发优势

甘南地州是具有后发优势的地区,其不仅保留着原生性强的自然、文化环境,而且开发建设程度不高,有条件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规避问题,实现可持续性的转型发展。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战等战略的实施,使得甘南州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为今后进一步发挥后发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劣势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是长期以来制约甘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当地社会现代化步伐的关键突破点。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甘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总体上得到极大改善与提高,但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如交通不便、城镇化水平低等仍然是制约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2.生态脆弱性限制

地域生态条件是甘南州旅游开发必须考虑的问题,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生长季节短、生长速度慢等,使甘南州旅游开发面临较大的生态风险,旅游开发的规模、选址、强度等均受到一定限制,同时增加了旅游开发的生态维护和修复成本。

3.高原气候条件限制

第一,甘南州冬季漫长、夏季短暂,旅游经营的季节性强,使得旅游相关企业的成本投入增加,从而影响了旅游业的总体效益。第二,高寒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降低了旅游的舒适度。第三,由于地处高海拔区域,外来游客可能会产生高原反应,尤其是玛曲县、碌曲县等地,增加了潜在游客前往甘南州旅游的心理成本。

4.发展资金限制

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是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包括对基础设施、地区优势产业、民生保障等方方面面的投入,而没有持续增加的投入来提升地方的现实发展水平,就难以推动当地的市场建设,提升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更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甘南州自身资金筹措能力有限,加之招商引资等方面存在困难,使得其旅游开发建设资金欠缺。

5.传统思想意识浓厚,对外开放程度低

甘南州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广大群众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现代化观念水平落后,商品经济意识相对淡薄,并且经济社会的各领域开放程度较低,经济市场化进程缓慢,束缚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此外,基础教育薄弱、职业教育滞后限制了甘南州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高,使得群众劳动技能缺乏、创收能力不足,管理、技术、产品等“走出去,引进来”的能力较差。

四、甘南州以旅游业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一)结合其他优势产业,多途径推动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甘南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是当地的优势产业,“旅游兴州”也是甘南州的重要战略之一。由此,在继续深入推进以往发展模式的同时,甘南州应继续发挥旅游业的联动效应,整合各方力量、资金推进新型城镇化。但为避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过度依赖旅游业,势必要发挥水电、农产品、药材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产业,如生态农产品深度加工、民族文化产业等,同时扩大商贸业、休闲娱乐业、民族文化开发、创意文化产业等产业的发展规模,以多途径共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二)政府引导扶持,推进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对于发展落后的民族地区而言,旅游业和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推动。甘南州要以旅游业为增长极带动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必须依靠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去扶持,通过合理规划引导、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实施旅游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战略,以营造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加强管理,推进旅游业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三)建立公平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均衡发展

旅游业是诸多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产业,包括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当地民众等在内的多方利益体,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博弈冲突时有发生,因此,在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处理平衡好各方利益显得尤为关键。对于甘南州而言,由于其地处三省交界区,这种利益博弈还跨省级区域,涉及不同省份。由此,要根据政府、当地居民和外来投资者在当地旅游发展中的生产要素投入情况,兼顾各方利益和区域发展情况合理制定收益分配机制。与此同时,推广参与式旅游开发和旅游城镇建设,让更多当地民众参与、经营并分享旅游城镇建设发展带来的利益和发展机会。此外,不断加强交界区域间的联通与协作,使得各方利益最大化,推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生活诉求日益多样化,以旅游业为载体的休闲娱乐形式成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也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志。通过研究不难发现,对于旅游资源富集的民族地区而言,旅游业发展对当地城市和农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还体现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现代化转变,可以说,旅游业已成为民族地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力量。然而,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驱动作用,势必要以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社会资源为基础支撑。自然与人文社会的资源禀赋是民族地区比较优势的关键所在,只有充分考量、利用这些禀赋才能真正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地方竞争优势,从而推动多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地方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甘南州旅游业城镇化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基于GIS的甘肃省甘南州垃圾填埋场适宜性分析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English Read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基于DEM的1983-2012年甘南州降水空间变化趋势及特征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旅游业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