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视域下山西体育类非遗发展路径探究
——以挠羊赛为例

2023-08-15韩姣姣

旅游纵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忻州体育类山西

韩姣姣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筹),山西临汾 041000)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2023 年2 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的重要资源,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大众生活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应用场景,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于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而在非遗的项目类别中,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特殊性,与旅游相结合具有天然的优势。

山西体育类非遗项目众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竞技体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在视觉上具有相当的可观性和冲击性,这些特点使其成为体育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成为今后体育旅游发展中最具地域特色的亮点之一。

一、山西传统体育文化的地域特征

因为山西体育文化从北至南不尽相同,所以对其研究分区进行。晋北地区暂定为太原以北,忻州至大同段;晋中地区为现晋中范围;晋南地区为临汾至运城段。各分区地理地貌不同,体育文化发展也形态各异。

(一)晋北地区

晋北地区地处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汇处,因此在文化发展历史上,其不仅传承了守礼谦和的中原汉文化,更受到了彪悍尚武的草原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晋人喜爱摔跤,自春秋战国时期便有记载。几千年来,山西人尤其是晋北人十分崇尚武力,东汉末年英豪辈出,相传吕布便来自中国摔跤之乡——忻州。北宋以前,忻定盆地的民众闲时也喜将摔跤作为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宋元之后,忻定原的民众逐渐将喜爱的摔跤游戏发展成为庙会中的特殊节目——挠羊赛。忻定原的孩童自年幼起便上跤场摔跤,连续摔倒第六个对手,人们便称他为挠羊汉,在当地挠羊汉不仅受人尊重,更会获得姑娘的青睐。挠羊赛的盛行为山西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的摔跤人才,山西省队厉害的跤手大多为忻定原人,这与挠羊赛的传承延续密不可分。因此,挠羊赛是晋北体育文化重要的研究对象。

(二)晋中地区

晋中地区百姓多善经商,到明清时期,晋商发展达到鼎盛时期,而晋商发展需要长途的运输工作来支持,因此晋中地区镖局行业随之繁盛起来。镖师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并由行业竞争引发了传统武术技艺的不断提升。明清时期,晋中地区武术的发展达到顶峰,武术种类越来越多,技艺也越来越高。至今,形意拳、心意拳、文水长拳、傅山拳都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这几项武术类传统体育是晋中地区体育文化研究的主体。

(三)晋南地区

晋南地区地势平坦,是山西重要的粮食产地。晋南人擅长农耕,而农耕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丰收后的庆典活动。因此,时令节气类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晋南体育文化的主要研究对象。目前,火叉、永济飞狮、翼城老虎上山、手歌都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山西体育类非遗——挠羊赛概况

(一)挠羊赛起源

山西北部与草原游牧民族接壤,地理环境较为恶劣,因此晋北人具有些许游牧民族崇尚武力的特征的,这一特点在春秋时期就有体现。晋侯之下,山西北部的卿大夫是赵氏,《国语》中记载:“周少室为赵简子之右,闻牛谈有力,请与之戏,弗胜,致右焉。”[1]可以看出赵卿较为重视摔跤运动,闻有力气的角斗士,竟然“致右焉”,使其成为股肱大臣。《韩非子》中也有记载:“少室周者,古之贞廉洁悫者也,为赵襄主力士,与中牟徐子角力,不若也,入言之襄主以自代也,襄主曰:‘子之处,人之所欲也,何为言徐子以自代?’曰:‘臣以力事君者也。今徐子力多臣,臣不以自代。恐他人言之而为罪也。’”[2]少室周是依靠力气成为赵襄子的近臣,而与徐子比赛力气失败后,希望能以徐子代替自己,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赵氏统治者重视比赛力气。这些文献都能够有力证明至少春秋时期,山西就已经出现摔跤运动,并且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公元前475 年三家分晋之后,晋国不复存在,地处山西中北部的诸侯依旧是赵氏。赵氏为发展强大,沿袭祖先崇尚武力的风俗习惯,依旧借鉴游牧民族的发展特点,推行了胡服骑射改革。这一改革不仅便利了赵国士兵骑射,同时相应地提高了赵人肉身搏击的能力。山西中北部地区这一时期的摔跤运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和发展。

秦汉之后,山西一度成为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区域,游牧民族的生活环境自然会不断促进山西摔跤运动的发展。但是山西北部地区的摔跤传统真正出现应当是在宋以后的忻州地区。金代元好问为忻州人,他在《续夷坚志》中提到“秀容东南双堡王增寿,号为外力,善角抵,人莫能敌”[3]。该著作虽为志怪小说,却生动记叙了金末元初的社会情形,这也侧面说明了当时忻州人擅长“角抵”,即摔跤运动。当下,忻州地区成为山西乃至全国的摔跤运动之乡。

(二)挠羊赛发展现状

挠羊赛极具观赏性,对年龄、性别没有限制,并且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没有时间限制,为此产生了一个专门词语“熬油”,即场上跤手势均力敌,总也不分胜负,观众看得眼皮下沉却不愿离去。同时,跤场上传统的照明器具为马灯,也是“熬油点灯”的另一来源。民间挠羊赛经常比到东方欲晓,观众无论男女皆兴致勃勃。这种健康、简单的竞技游戏,丰富了农村民众的文化生活,具有较高的娱乐价值。

挠羊赛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代表性传承人为崔富海老先生。崔富海老先生作为挠羊赛国家级传承人,是国家级运动健将,曾任山西省摔跤队总教练,1981 年后担任国家队教练,为跤坛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崔富海老先生退休后,依旧不断发挥余热,以将忻定盆地的挠羊赛传承下去为志。崔富海老先生老宅门口有一座专门的跤园,既用于训练,又用于举办挠羊赛。在此地,崔富海老先生组织了多次挠羊赛,有全国的挠羊赛、忻州挠羊赛,还有专门为崔氏一族举办的摔跤世家挠羊赛。现下,崔富海老先生的徒弟,原省摔跤队的朱富山老先生,也是“挠羊赛”省级传承人,带领朱氏一族的摔跤健将在忻州地区办摔跤学校,在各地举办形式不一的“挠羊赛”。

但是,当前挠羊赛在农村的受众较多,而在城市的推广不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挠羊赛对周边的影响和辐射有限,其文化价值辐射范围局限在忻定原盆地。就其保护与传承而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越来越少,挠羊赛的受众可能会更少,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三、文旅融合视域下山西体育类非遗发展策略

(一)体育类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条件

体育类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有两个重要的条件,即可观赏性与群众性。最为直观的前提条件,便是传统体育的可观赏性较高。无论是武术中的各类拳法,还是类似永济飞狮、太谷“绞活龙”这样的庆典类活动,都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观赏性都极强,特别受民众喜爱。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体验式的旅游活动更深入人心。体育类非遗具有广阔的群众基础,群众参与度高。例如,晋北忻定原的挠羊赛,规则简单,不限年龄、体重、性别,人人都可挑战,并且规则简单,只要有意愿便可参与,这样的民间活动势必受到旅游的青睐。

(二)山西各区域体育类非遗发展思路

在晋北地区,最为典型的是忻定原的挠羊赛,这样的赛事总是在庙会赶集期间举办,往往还有民间戏班助阵,戏罢挠羊,是忻定原人在庙会中最为喜爱的俗语之一。此类项目与旅游相结合,最优方案即是将庙会、赶集、唱戏、挠羊赛相结合,不仅具有体育性,浓烈的地域性和群众性必然也会成为晋北地区体育旅游的亮点之一。

在晋中地区,武术活动是最为典型的体育类非遗项目,还有以古城为依托的大院文化及其衍生出的镖局文化、票号文化,结合前文晋商与镖局、武术活动发展的关系,这几项可以相互结合,发展成为独特的体育旅游活动。例如,在镖局中进行武术活动表演,在参观晋商大院的同时融入武术发展元素。在以古城、大院文化为依托的晋中,此类旅游形式必然更受游客喜爱。

在晋南地区,时令性庆典活动项目多,范围广,包括翼城老虎上山、永济飞狮、“背冰亮膘”等体育运动,这样体育活动可连成片区或文化圈,以带动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三)以挠羊赛为例推动体育类非遗发展的思路

挠羊赛作为文旅融合的切入点,政府要将其有机融入当地著名的旅游项目,同时在设立体验基地的基础上,开发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旅游线路。

1.积极融入当地旅游项目

要在传承挠羊赛的基础上,多方推广,可考虑融入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旅游空间。例如,将挠羊赛的元素融入忻州古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赓续传承中焕发新生机,丰富忻州古城的文化内涵。

2.政府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首先,政府要加大公共平台宣传力度。要通过电视台、高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游客服务中心、街道宣传栏等将挠羊赛传承人或项目元素进行宣传和有效推介,扩大其影响。其次,提升挠羊赛的举办级别。传统的挠羊赛一般会在乡村庙会期间举办,作为庙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深受当地民众喜爱。但在当下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的背景下,乡村庙会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仅以乡村作为挠羊赛的举办地,无法吸引大量的旅游人群。因此,要提升挠羊赛的举办级别,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宏观把控能力,以挠羊赛作为宣传主题,将庙会办出特色[4]。

3.活态传承,设立体验基地

参与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游客深度认知、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由于挠羊赛有良好的视觉冲击效果,可观赏性强,同时作为民间活动,游客参与体验的效果会更好,可借助非遗传承人场地或者当地经常举办此类活动的场地,结合当地的重点旅游路线,设立常态化的体验基地,不定期邀请山西忻州籍摔跤名人讲授挠羊赛历史或者举办挠羊赛。这种活态传承体育类非遗的形式,既保障了非遗传承的可持续性,又形成了特色化的旅游方式,深受游客喜爱[5]。

四、结语

以体育类非遗为切入点,推动非遗与区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既能有效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彰显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又能有效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山西要充分发挥体育类非遗的优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与旅游产业巧妙结合,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让体育类非遗“活”起来,让民众富起来。

猜你喜欢

忻州体育类山西
2022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浅析体育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以抖音为例
我在山西等你
2021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阳煤忻州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阳煤忻州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