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夜话
2023-08-15谢华
谢 华
一
一个人如果从内心喜爱一个城市时,你就会用心去认识它、了解它、关注它和解读它。
其实,我最早光临富阳这座城是1997 年随同法制日报社主办的《法制与新闻》杂志社召开的一次笔会。在那次笔会的某一个时间段,主办方组织了富春江漂流活动,也就是在那一次对富阳的一些风物有了一点浅显的认识。直到四年前真正迁居到富阳这片土地上时,才知道富阳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虽然富阳城没有主城区杭州市那般的气派,但经过长时间的驻足,在我的脑海中那种奢望并不是在城市的中心,而是在富阳城外的那些乡村。其实能够奢望做一个富阳乡下的匆匆过客已经足矣。
富阳的悠久历史流传千古,她的文化渗入到了山河之中,渗入到了5 个街道、13 个镇、6 个乡,更融在了这座城的血脉之中。当下,在全力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示范区关键时期,用一种欣赏的目光,来说说龙门古镇那些说不尽的故事。
漫步于龙门古镇的巷弄,鹅卵石小道,斑驳的白墙黛瓦记录了时间的流逝,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一下子把我带到几百年前。如此安宁朴素的小镇,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切都是这样的渺小和微不足道。踩在脚下的是过去,映入眼帘的是古迹。在绵长的古巷中穿行,端着相机选画面,不会为找不到景物而发愁,因为在龙门古镇到处都是景点。甚至贪婪地想要把这一切都带走,因为一座城能给人带来深刻印象的视觉便是这个城的建筑。但我知道,带不走的,是这份情境。
与我去过的古镇相比,龙门古镇虽然不是很大,但我却面对着一张复杂的古镇地图,露出一脸严肃的表情。说实话,走在这样一座古镇里,简直就是进入了一座迷宫,无论你的记忆力有多么好,也难免不让你迷路。
吃过晚饭,我和朋友走出民宿,没有目标的出去看看古镇的夜景。夜晚古镇的魅力丝毫不逊色于白天,月色微凉、华灯初上,穿过层层古朴的厅堂,走到古镇的中心——砚池。孙氏把这方古镇中的池塘比作砚池,大概是希望后世子孙能够传承先辈遗志,读书育德。如同玄武湖之于南京,西湖之于杭州,砚池也是龙门古镇内最美的一处景致。无论阴晴圆缺,砚池如一面明镜倒映着高悬的月亮。天气好的时候,天上的明月与水中的蟾宫相互辉映,月华如水照亮砚池周边,砚池观月的美妙景象可以想象。若赶上雨季,龙门山上云蒸雾绕,整个古镇氤氲在水汽中愈发不真实,那夜晚也就不能观月了,只好留一个遗憾,为下一次的龙门之行找个牵挂的理由。
用一盏盏灯笼点亮夜晚的龙门古镇为其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路循着流光溢彩的花灯夜游古镇犹如置身蓬莱仙境,又疑是银河落九天。几百盏灯笼以耕读传家为文化脉络一起点亮,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霓虹灯、追光灯、组合灯、满天星……此情此景坐在砚池边,欣赏着古镇上的美轮美奂灯光,这大概就是这个古镇里最浪漫的事吧!
此时我想到了让许许多多令龙门人为之骄傲的地方,从一些出版的有关龙门的书籍资料中了解到,这里是集历史、文化、旅游、餐饮、商业、民宿于一体,充满传统和新纪元生活文化的古镇旅游景点。历史与现代、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差异,使这个古镇散发出无穷的芳香,成为中外游客领略富阳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形态的最佳场地。龙门古镇,向人们述说着千年沧桑的龙门历史和文化,许许多多的路人、游人在我身边穿行,披着旅途的风尘,同我一样,忘情地、也尽情地欣赏着这里夜色中的美丽,把自己带入到古镇龙门的风景里,编织着新时代的文化生活故事。
二
到过古镇的外地人,都对这里斑驳的石墙、古朴的石桥小路,潺潺的流水、高高竖立的牌坊、巷弄里飘来的酒香……历史的沧桑感勾勒出好一幅生动的画卷。
徘徊在砚池四周铺满鹅卵石的小道上,望着这一泓池水,感受着它的静。偶尔有轻风拂动,泛起层层涟漪,有水草点缀其间,更富灵性。月上枝头,那轮千年前空灵、清幽的明月,依然倒映在宛若一方大砚台的池水中,昭示着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代,读书乃是家族的最大希冀所在,没有比高中状元,考取功名更能光耀门楣的了。借自然之物喻示家族信条,这是何等的刻骨铭心。掬起一捧清泉,映出的是一代代读书人,背负着家庭、个人的前程,寒窗沥血,宵夜旰食。看,砚池边,明月下,青衿书生还在踱步。
是夜下,古镇里的游客渐渐稀少了,虽然不像白天那样络绎不绝,但在热闹的灯光下还是人头攒动、往来频繁的。看到一个旅行团与另一个旅行团的游客,他们无论在哪个拐角相遇,也都会频频致点头礼,有的游客通过口音还近前聊那么几句,这也许也是释放着心中富有的激情和喜悦吧!
此时,夜色更加沉了下去,砚池也静了下来,忽明忽暗的灯光也将斑驳的墙体雕刻成一幅抽象画。此时我的耳畔依然流淌着如水般悠悠的古音,这江南丝竹的调调,似在讲述一段段孙权时代的旧事……
龙门古镇是三国孙权的故里。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龙门”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意蕴深厚的文化概念。龙门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据家谱记载,从三国时孙权到民国28 年(1939),孙氏已繁衍到65 世。千百年来,经各房一代又一代的建筑,从一个大家庭的聚居地,形成今日的古镇。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 多座,砖砌牌楼3 座和1 座古塔1 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镇外的人进入镇里,如入迷宫。可以想象龙门这里在过去也是商贾荟萃、商家云集,不仅浓郁了这里的商业气息,也使这块宝地身价倍增。
站在太婆桥上,看着濡养着千年古镇穿村而过的龙门溪,品味着关于建造太婆桥的流传至今的动人故事。龙门人自古以来就具有纯净的生活气息,那种清淡、安逸、单纯,与纷乱嘈杂的市侩隔绝,只有你行走在其间,才能体悟出古镇特有的韵味。这是因为龙门人的民风质朴醇厚,邻里和睦可亲,世袭耕读传家遗风,为我国的文化遗产书写了浓厚的一笔。
置身于青山绿水间,行走在悠然古巷里,聆听溪流的欢畅,这些景象就是龙门古镇的真实写照。古镇的夜景的美,充满醉人的温情,充满迷人的风采。辛勤耕耘劳作的龙门人,他们在全力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中谱写着一首浑厚悠扬的田园牧歌,展现出龙门人的丰衣足食,游弋在古镇的每一条弄堂,束束灯光都能折射出人间天堂的美丽。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人,用贪婪的目光摄取着每一处风光景色,深藏在自己的记忆中,表现出那样的忘情和陶醉。风格独特的建筑、柔和诱人的灯光和各种肤色的游人,使龙门古镇显得更加繁华和美丽。
去过古镇的人都知道,这里的村民都是傍溪而筑,滨溪而居,生活在此处,让人愿意参与其中,让人乐在其中,更让人流连忘返。
三
每一次从富阳来到龙门古镇,心情总是那样的从容、悠闲、惬意和骄傲。
初来富阳时,知道龙门古镇是身边的朋友喋喋不休地介绍,让我知道了富阳辖区内有这样的一个古镇,也知道了孙权的故里在龙门。即便如此,那个时候也还没有到龙门走走的奢望。
之所以称龙门为古镇,这个可以追溯到东汉初年,名士严子陵游历龙门,惊讶于此处美景,不禁叹曰:“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赞叹间,赋予了这块灵秀之地一个响亮的名字——龙门。三国吴大帝孙权后裔们以勤奋、智慧,秉承着先祖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把龙门打造成为孙氏家族的“世外桃源”。有了龙门山水的庇护,孙氏家族终于发展成今天两千多户,七千多人的江南一大望族,现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为江南最大的古村落。
走进古镇,你所见到的是被岁月滋润得很温婉的卵石铺就的400 米古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繁华的。依稀可见古时店铺的招牌,高大沉重的老式木制柜台上面摆放着旧式的算盘、盛着糖果的玻璃瓶。店主人懒散地躺在摇椅上,随着收音机咿咿呀呀哼着老戏。尽管是夜幕降临,但商铺的老板却早早地就把灯饰打开,让老街亮如白昼。走在五彩灯光照耀下的老街上,比走在阳光下有着一种别样的心情,让人感到一种悠闲和享受。无论是走在弄堂里看到三五个瘦削的老人,坐在光滑冰凉的条石上神情闲淡地话家常,还是步入店家,都是在欣赏一道风景、品味一处风情。
龙门古镇,是每一个来富阳的外地人游玩的必到之地。到这里游玩的人虽比不上大都市的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等词句来形容,但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江南特有的民俗风情,领略孙权家族千年来所形成的浓厚的孙氏文化,饱览秀美的龙门山自然风光,重温严子陵游览时的诗情画意。
龙门之所以能成为旅游景点,这与近几年富阳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文化是分不开的。最主要的是这里有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且极为罕见的明清古建筑群。据说龙门人历来都是以农耕为本,只是在明嘉靖至清康乾盛世间,龙门孙氏“半列儒林,咸饶富有”,让老街成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之地。
现在的龙门,正以日新月异的变化迎接新经济的挑战。老街也日渐繁华,其间店铺大多为前店后坊、前店后居,商业活动的忙碌与劳作之余的闲适相得益彰,凸显山乡古镇明清街市的独特韵味。走在龙门老街上,心里有一种无以言表的作为新富阳人的骄傲。龙门古镇每天大约有几十万人来游览、购物,但这里却是秩序井然,也许人人都有入乡随俗的心理和习性吧,街上没有人大声喧哗,没有人乱扔垃圾,热闹的老街上显得很文明、整洁,无论哪里人到这里来游玩,都能感觉这里繁而有序,显示着龙门人的高度文明。
一个人在古镇老街上彳亍了几个小时,我要离开时,时间已是临近夜里11点了,但习惯夜生活的人仍觉得他们没有疲惫。
有机会你也去龙门走一走,看一看,体验一下老街会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