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温暖乡村

2023-08-15王世翔

山东画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鄄城县滩区振华

图·文|王世翔

航拍菏泽市鄄城县六合社区。滩区村民搬入新村台

荏苒十年,我用影像记录着齐鲁大地的嬗变。作为一名长期奋斗在一线的记者,深知自己所背负的使命和责任,尤其是面对重要报道时,始终确信手中的相机记录的不仅是事件本身,而且要将自己独特的职业痕迹留在其中,成为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问什么主题和事件让我记忆犹新?我想,乡村振兴可谓是浓墨重彩的篇章。

乡村振兴承起脱贫攻坚,贯穿新发展理念,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内化民族精神的宏阔时代课题。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山东的重大使命。讲好乡村振兴故事,需要我们扎根基层,用心讲述有温度的影像故事。

鄄城县旧城镇融合社区村民李中学(左二)

鄄城县旧城镇黄河社区村民尹贻海(右)

东明县沙窝镇尚庄社区村民董文芝(左)、余翠香(右)

有温度的影像一定是接地气的,是来源于生活的,这样才能更容易打动读者。黄河滩区迁建,是党中央交给山东的一项重要任务。菏泽是黄河入鲁第一站,滩区人口14.6万人。2021年5月底,菏泽已按计划全面完成滩区迁建工程建设任务,28 个村台社区全部分房到户。2021年8月至9月,我采访了菏泽黄河滩区28个新建村台社区,邀请滩区村民拉家常、谈感受,用摄影、视频的形式记录他们的笑脸和感言。质朴的话语,灿烂的笑容,滩区百姓眉宇间洋溢着安居的喜悦。他们用饱含着情感的表达,憧憬着未来的美好。作为见证历史、记录时代的记者,我享受着那份热情洋溢的诉说,也用影像记录着滩区迁建的温度。

东明县长兴集乡兴东社区返乡青年许甫(左)与妻子

鄄城县旧城镇六合社区村民周建梅(在地毯创业车间)

在李振华事迹展览馆里,李振华言传身教,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引导孩子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有温度的影像应该先打动自己的内心,将自己真正融入拍摄情境中。一名摄影师完全融入周围的环境时,他会感知到将要见证一种无法言说的瞬间。2018年10月24日,淄博市沂源县东里镇韩旺中心学校内,再一次领到“振华扶困助学奖励基金”的困难学生家长热泪盈眶,向李振华老人鞠躬致谢。当拍下家长含泪鞠躬的影像时,我的眼眶也湿润了。山东省模范教师、沂源县实验中学原校长李振华,为了让沂蒙山区的孩子们改变命运,将毕生的心血和积蓄都奉献了出来。

获得“振华扶困助学奖励基金”的困难学生家长向李振华老人(左一)鞠躬致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李振华(左一)认真记录群众反映的意见,对群众不了解的政策给予耐心解答

受到李振华(左)长期帮扶的贫困老人对李振华由衷感激

从工作的第一个月起,李振华就从每月仅有的21 元工资中拿出四分之一来资助贫困生,坚持至今。1997年,退休的李振华又将半生仅存的1.5 万元积蓄和国务院特殊津贴全部拿出来,捐给了曾经任教的韩旺中学、张家坡乡中学和县实验中学,设立了“振华扶困助学奖励基金”。

有温度的影像,背后传承的是精神的力量。我和李振华老人有缘认识,有过四五次交谈。他的为人行事,有如春风化雨般温暖。他的身影,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家长感动的泪水,贫寒子弟鼓红的巴掌,返乡学子仰慕的神情……透过每一个人的眼神,我看到了李振华心灵的透亮。我希望用影像定格瞬间,将这份温度和精神传递。我想,这就是影像的魅力。

作为记者,我有幸记录时代浪潮,讲述乡村振兴中的浪花朵朵。脚下有泥,心中有火,眼中有光。下一步我将继续用影像记录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记录好“我们的新时代”。

在李振华(右)的资助下,寒门学子任纪兰完成学业后回到山区教学。她每年拿出3600 元资助两个贫困学生,成就了“长大后我就成为你”的佳话

猜你喜欢

鄄城县滩区振华
探索与实践
家住西安
清代黄河滩区治理与区域社会研究
鄄城县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现状分析研究
托起滩区群众稳稳的幸福
1927—1937年山东省鄄城县新式学堂研究
Cole-Hopf Transformation Based Lattice Boltzmann Model for One-dimensional Burgers’Equation∗
山东投资260亿元迁建黄河滩区60多万人
关于鄄城县水资源开发管理的对策探讨
“杯”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