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社合力,变革语文学习模式

2023-08-15李爱萍上海市浦东新区逸夫小学

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评价语文

李爱萍 上海市浦东新区逸夫小学

从美国学者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中,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会造成学习效果的截然不同。传统的“听讲”模式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是最低的。而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探究、教别人掌握知识”的学习模式,往往能让学生记住50%以上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仅限于学校课堂往往是不够的。《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课程理念中讲到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我觉得语文课程学习离不开生活本身,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每个人生活脱离不了社会,孩子学习的主阵地是在学校,但是有效依托家校社的力量,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就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家校社的力量改变学习模式所做的一些实践研究。

一、用好教材内容,连接课堂内外

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材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载体,教师在授课前一定要钻研教材,了解教材内容安排的意图,然后选择适当的内容有效连接课堂内外的学习,打通课堂学习的局限,创新课堂学习的模式。

(一)根据年段特点,疏通家校通道

《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应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明确指出,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效结合家庭教育,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更为显著。例如,低年级学生更易接受形象生动的事物,所以一年级准备期阶段的教学,我们可以收集一些学生居家习惯养成过程的照片,老师也拍一些学生在校生活照片给家长,经过一段时间的日常积累,我们在开展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照进行教学。这样课堂和家庭有了无缝衔接,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油然而生了。又如,中年级有“写信”的习作练习,我们可以让学生给亲人写一封信,并回家念给亲人听听。针对不同年段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布置一些家校互动的活动,这样可以让学习在家庭和学校里同时发生,共同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二)创设学习情境,连接家校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的内容,应该紧密联系家庭生活,让学生将学到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艺术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例如,四年级口语交际《安慰》一课,课堂上老师创设了各种情境让学生试着安慰他人,在实践活动中明白安慰时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还可以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安慰”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如何组织语言进行安慰,实际上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除了课堂上模拟的操练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回家观察家人的情绪,当家人出现伤心、沮丧的情绪时,你会怎么安慰?并能将安慰的情境拍成小视频或者是对话记录下来。这样家校同步的情境操练,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交往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主动关爱家人的情感,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与家人相处交往的艺术,同时也为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创造条件,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三)拓展任务研究,驱动亲子沟通

《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义务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我们要改变以往老师逐步引导、学生独自完成学习任务的模式,提倡学习小组模式,让学生以任务单的形式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整个学习过程不仅是对知识本身的学习,更是一种团队合作能力的锤炼。如在教授四年级第八单元学习历史人物故事时,老师在课堂上以四人一组的学习模式,按厘清文章顺序、找到关键人物、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简述课文。学生在学习组长的带领下,分工、讨论,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课内简述课文的方法学会后,老师还要求学生回家做一回小老师,组织父母一起学习一个历史故事,并尝试着简要复述一下。老师有意识地将学校学习模式带回家,不仅增进了家长和学生间的沟通交流,更是语文习得能力再提升的过程,有效实现了学习的常态化、生活化、人性化。

二、立足生活经验,激发探究动力

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来源,不同的生活经验对于知识点的认知也不同,所以有效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认知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可以将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一)挖掘经验,关注体验

如何让学生经历学习的真过程,让学习真实地发生?除了挖掘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外,也要有意识地提供给学生经验。如四年级第三单元的习作是《写观察日记》,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好观察日记,老师在学校里带领学生一起培植绿豆芽,并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去观察绿豆发芽的过程,并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下绿豆发芽的过程。记录下绿豆发芽的过程后,老师选取一部分作品展示,并进一步进行写作指导。在写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植物变化,也要写出自己观察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植物的变化和自己心情的变化,让观察日记变得更加生动形象。除了观察绿豆发芽的过程外,还让学生回家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一样植物或小动物进行观察,每观察一次,就记录一次。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写出来的内容再也不会千篇一律,要知道融入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往往就是自我认识生活的一种反馈。

(二)注重沟通,适时点拨

学生的学习不能仅限于课堂,应该融入社会,与社会有亲密接触,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如四年级学生学习了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这一课后,学校和当地居委会携手举行了“环保领袖营”系列活动。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环保任务,四年级学生的环保任务是培植绿色小植物。学生将一套种植材料带回家,和父母一起栽培,并定时在活动群内发布活动照片和活动感想,让环保理念深根于学生心田,“小手牵大手”,也让环保意识融入每一个家庭。在假期生活中,学校也会安排亲子阅读活动、社区公益活动等。活动即课程,延伸语文活动,将课堂无形设在每个学生的心头,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感受生活的美好,感知人间的温暖。

(三)以评促学,明确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倡导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语文课堂中的评价很重要,除了训练内容的指标评价外,老师的即时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评价切记单一模式和教条化,评价是人文化的师生课堂情感交流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语的运用要恰当,既要呵护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又要指出学生学习的方向。除了课堂上的评价之外,学校还不定时让家长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不仅要对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更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行评价。学校依托智慧平台,有效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每月不仅有导师对学生进行沟通记录,更有学科老师每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家长可以通过平台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家校共育的日常化打开了家校合力的大门,建起了家校共育的桥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筑起了有力的平台。

三、搭建成果舞台,突破传统学习观

传统观念中,一个孩子学习的好差就是一张练习卷。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中,孩子更需要习得做人的道理、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人与人之间沟通交往的技巧。我们已不能用过去单一的模式去评价一个孩子的成败,而是需要给孩子创建一个平台,驱使他们去找到自我、认识自我并突破自我。给每一个孩子一个舞台,他的人生就会更加绚烂。

(一)成果展示,树立自信

在学习的道路上,学习自信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学习成果的常态化展示是必不可少的。课堂上多主张发布任务,倡导小组合作、组内交流和班内展示。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就会布置一份单元特色作业。作文一直是困扰在学生心头的“愁云”,作文教学一直是让老师伤透脑筋的事,但是只要我们更新作文形式、多组织作文交流活动,就能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排斥,同时也能在互相学习和评价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如中高年级习作单元结束后,可以安排“作文收集活动”,将本单元的习作收集成册,发给每一个学生学习和点评。班级定期进行作文演讲赛,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更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在活动中提升自己写作的自信。

(二)取长补短,同伴互助

在孩子的成长中,同伴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同伴的影响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合作学习策略不可少。每个学生的学习认知都是有限的,但是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团队合作中看到同学的优点,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伴互相切磋、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重建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当然,语文学习的过程不仅限于书本本身,老师可以通过拓展性语文活动,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如在学习了故事单元之后,可以让同学自主选择伙伴,也可以邀请家长进行课本剧排练,在排练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剧本的撰写,明白了舞台表演的要点,同时对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有了更进一层的理解。经过一个阶段的课本剧准备后,再进行全校性的课本剧展演,让全校师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除了课本剧之外,我们进行了全校性特色作业展示,有神话人物名片设计、整本书阅读卡、连环画……丰富多彩的特色作业,让学生看到了他人的才能,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明白了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语文学习与作品创作结合在一起,让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

(三)自我突破,与时俱进

《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课程实施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要关注互联网时代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新特点,认识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和表达带来的深刻影响,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特殊时期,我们的课堂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老师就要顺应形势,随时做好线上线下的模式切换。线上教学阶段,老师除了熟悉媒体操作外,更要加强学生间的互动,多给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这样才不会使线上学习变得乏味无趣。在语文线上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课前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热身题,如读课题点作者、诗句对对碰等,通过生动有趣的课件把学生带入学习状态。线上学习学生见不到伙伴,同学间的合作学习时间少,老师可以和家长沟通,事先建立好小组学习群,并设好学习组长,定时让学习组长组织大家讨论,各抒己见,并做好相应的记录,组长在课堂上代表交流。在一次次的线上沟通交流中,学生们有的克服了自身性格弱点,有的学会了熟练运用线上学习软件,有的会自己设计学习汇报单……学生们与时俱进,在学习模式改变的同时也挖掘出了自己的各项潜能,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学习路上遇到的许多困难。

正处于新时代的学生的学习已不限于课堂,他们的学习模式也不再是单枪匹马,闭门造车。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需要的是自主探究的能力,需要的是与时俱进的全面发展的生活自信。这自信来自家校社合力培育,建立“大课堂”理念,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和前行的动力。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评价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