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情“情境”,让小学语文课堂别开生面
2023-08-15陈月华
陈月华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创新性及探究性,要帮助学生有效摆脱传统学习禁锢,使其在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导下逐渐成为一个带有感情、带有目的且富有自我主观能动学习意识的学生,由此达到语文学习能力及语文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课堂教学目的。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在新教学理念的推及与引导下,要切实从学生角度出发,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相处氛围,创设适合小学生特征的相关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现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展开讨论,以保证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相关研究策略,供参考借鉴。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为课堂提供生机与活力
(一)应用多媒体,带动学生情感的提升
多媒体是现今学生学习期间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方式,较之单纯的教师讲解而言,其内容更丰富,知识涵盖量更广泛,是拓展学生知识积累量、丰富学生认知与见闻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有效链接语文与多媒体技术,能将语文文章中细枝末节的情感泾渭分明地跃然于屏上,帮助学生除了了解和掌握相关语文知识外,还能进一步获得情感方面的洗涤与升华。因此,语文教师需重视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为提高班级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提供坚实有力的基础保障。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姑娘》教学为例,此篇课文属于情境效果十分突出的教学内容,不论是语言情境,还是画面情境,阅读或是联想都会让人产生一种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的特殊情愫。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多媒体形式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各种情感的迸发与流转之间与文章主人公产生共情、共鸣之感。为保证学生情感得到充分展现,教师在课文情境选择时,要尽可能地选择色彩饱和度高、内容还原性好、文字及语言符合小学生特性的情境视频,避免因出现播放内容与小学生认知出入大,降低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情况。在多媒体视频播放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挖掘,如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小女孩卖火柴时的心情、故事发生的背景及故事所要阐述的情感等。教师还可进一步让学生诉说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或引导学生假想:如果在現实中遇到与文章中小女孩相似的情景时,自己又会怎么做。这种方式既能帮助学生全面透彻地分析文章大意及文章所要的思想情感,也能有效锻炼学生站在合理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与比对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语文素养。
(二)应用多媒体,实现学生知识量的累积
多媒体最明显的优势是资源广博,内容来源途径丰富,储存时间长久且具有反复利用的特性,这种优势能有效弥补教师知识储备量不够、重要内容易遗忘等不足。加之其属于信息共享板块,内容播放时不必耗费多余的时间,每一次播放的内容是学生可直接接收的知识范畴,长此以往,学生的知识量将会得到“由量到质”的提升。因此,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保证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及有效性。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为例,教师除了为学生播放一则贴近诗词内容的影视情境内容外,也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重阳节来历以及重阳节习俗的视频,或者几则有关重阳节祭祖或敬重老的活动视频,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怀和认可之情,深化学生对重阳节的认知与认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还可以以话题引入的方式,提问学生对重阳节的印象,如询问学生自家在过重阳节时会开展什么样的活动、过节时周围人都有什么样的情感表达等,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意识。学生在其他同学分享经历期间,可通过其他学生的解说,收获到各种各样纷繁的课外知识,可为其后续的语文学习累积一定的知识基础。
同时,教师也可将现代重阳节过节与我国古时各个朝代过重阳节进行对比,帮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发展历程以及重阳节文化的持续时间,让学生由此深刻明白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以及传承的价值;或者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既往不同时代各个文人书写重阳节的文章与诗词,并为学生表述文人诗词或文章的内容及情感,有效拓宽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观念形式,提高其对重阳节甚至其他节日的重视程度。
可见,多媒体教学不仅让学生的知识储量得到增加,也让其学习方式由单一被动接收转换为自主积极摄取,最终学习质量以及教学进度也会得到提升。
二、创设趣味性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建立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让学生感人物之感
小学生喜欢玩,喜欢扮演角色当英雄,虽说他们不能很好表达角色的真情实感,但在角色扮演期间却能让他们乐在其中,并余味缭绕较长一段时间。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文多为既往名家留存下来的优秀篇章,而且多偏直观、简单和易懂,不仅可以为学生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给学生后续更加繁杂的语文学习创造条件,也可以为学生的人格品性、智力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契机。将角色表演模式应用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一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二来可以为学生带来情感上的体验,使其真切地明白文章作者的内在情思与外在情愫,实现自身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共情能力的全面提升。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为例,草船借箭是三国中的名篇,是一则英雄之间对决的故事,比较符合小学生对人物角色扮演的期许。但是五年级的小学生还处在字词积累上升期,对人物和环境的情感把握度不高,因此教师不能直接让学生在原版小说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而应该将故事由繁化简,捋成一段段直观且学生能看得懂的简单台词,再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为保证角色扮演的有效性,教师可在角色扮演开展前将学生小组分好,下发统一的角色扮演台词,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提前进行小组准备。在角色扮演期间,教师需确保每组学生都表演到位,对每组学生进行点评和鼓励,以帮助学生建立角色表演及自我表现的自信与自尊,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并竭尽全力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除上述所讲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表演外,教师也可以参与到角色表演中,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級上册的《扁鹊治病》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小组角色表演模式改换成以班级集体为主的全员角色表演模式。为降低角色表演难度,教师自己可以扮演扁鹊,让学生扮演蔡桓侯,在完成几个看诊回合后,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进行扁鹊治病的角色扮演。其间,教师还可以多为学生设置一些古代常见的疾病类型,大致与学生讲解疾病的表现形式及治疗方式。在表演过程中,为了增加学生的角色体验,教师可以在学生表演出现错误时及时指正,如当一名扮演扁鹊的学生把脉姿势出错时,教师需亲自将把脉的位置、姿势进行示范,并说明医生把脉的作用及意义;当充当患者的学生疼痛表情表现不对时,教师也要加以提醒,帮助学生做一名更专业的角色人物。这种角色表演既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扁鹊当时无奈的心情以及蔡桓侯的自大与盲目自信,有效体会文章的主旨及思想情感,也能在后续延伸出来的表演中进一步拓宽学生对古代中医领域的了解以及对相关疾病的认知,增加其相关课外知识的积累。
(二)创设多形式教学模式,将课堂绘制成诗情画意
语文是教学科目中最有姿有彩的一门课程,它不仅包括了数学类科目的逻辑与缜密,也蕴含了美术、音乐的纷繁与奇妙、地理与历史的博大与精深以及化学与物理海纳百川的包容与共存。想要为小学生奠定语文基底,使其逐渐成为一名品性高尚、语言行为得体且价值取向符合社会要求的学生,仅要求其认识语文文章中的字词句显然还达不到要求。因此,在新一轮教学理念的推行及引领下,教师要一改既往固有的、传统的、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理念,依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模式尽可能拓展成多种样式,让语文课堂展现形式与语文内容一样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在每次不同的教学形式中感受到不同的语文魅力,养成语文素养。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转换教学思路,将学生带领到绿草如茵的校园草地上进行教学,其间可以充分应用各种情境教学模式,如让学生联想文章情境内容、分角色进行文章朗诵、讲解自己在草原的所见所闻及感受等,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又拉近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以及与课文内容的距离;在《七律·长征》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一则与诗词内容相符的电影,充分再现抗战阶段革命先烈长征时期的场景,激发学生对既往革命事业的追忆以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这种教学方式既能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也能很好地将文章的情感熔铸到学生的思想中,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积极的情感基础;在《少年闰土》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鲁迅纪念馆,在参观期间教师要提前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使其真正沉浸在鲁迅先生的传奇故事里以及高尚的人品道德中。
三、构建目的性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综合认知
(一)创建问题式教学模式,促发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年龄小,对这世界的探知欲非常强,这就使得他们在面对事物时容易天马行空,尤其是面对自身比较感兴趣的事情,内心深处会产生很多的疑问。但是小学生由于文字积累量不足及情感表达方式有限,难以将内心的问题表述出来,尤其是面对学习出现问题时,有的学生往往是“沉默是金”的状态。因此,在小学语文创建问题环节时,教师要结合学生感兴趣点,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语文问题意识,使其在不断的锻炼和培养中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构建和发展。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神话故事系列为例,该单元内容多为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趣味性很浓,学生听故事时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更愿意质疑。因此,教师可以先从故事原文中挑选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产生愿意继续与教师互动的意愿。当班级问题氛围顺利营造后,教师可以再深入文章,对故事中隐含的道理及相关性问题提出疑问,继而继续剖析,引发学生对世间真理及人性真善美产生思考。其间教师还可将学生单独思考的模式改换成学生小组间合作探究与分析的模式,促进学生间思想的碰撞,实现学生思维的多样化发展。
(二)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拉近学生与语文的距离
小学语文教材内的文章虽说多是既往作者经历的累述或是思想情感的凝聚,但或许难以与如今的现实情境相吻合,毕竟这些内容是作者结合其个人日常生活阅历或经验书写而成。可是,即便时过境迁,同样可以作为现实生活的映射,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化文章认知。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教学为例,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一则工地上刷浆工人工作的画面,让学生透过情境清楚刷浆作业的过程及内部情形,让学生通过班级模拟建立初步的刷浆认知。教师再引导学生将班级设置成正在装修的刷浆工作情境,将学生拟分成多个小组,编排好各自的角色,其间可借助书本和笔等作为刷浆工具,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让学生更深入感受到文章中人物的感受以及刷浆工作的艰难。除班级模拟外,教师还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刷浆作业中,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刷浆工作,切实感受到作业期间刺鼻的气味及工作的艰难,使其从现实出发,明白刷子李等人工作的辛苦,进而由衷产生尊重、敬佩之心。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几则毛坯房经不同颜色粉刷后的另一番景致,引导学生自行联想,如果自行设置自己未来的小房间,会将房间颜色设置成什么颜色,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粉刷工作“收尾”,让其感受到工作虽然辛苦,但最终效果却很别有一番滋味。
当学生深入理解刷子李、刷浆工作后,自身文章阅读激情及愿意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久而久之,对语文的认知就不会只停留在浅显的识字认词基础上,而会更上一层楼将语文与现实、语文与情感以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会对其语文学习能力及综合素养的培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是一门纷繁多彩的教学科目,当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语文内容中的不同知识及多种情感时,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素养、综合学习水平以及价值观的取向都会由此受到影响。其间,教师要避开“一把撒”“无厘头”的教学模式,以免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学习影响,使其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以及负面的学习情绪。教师需重视小学生语文教学中教学方式的选择,充分提炼不同教学模式对小学生的各种能力所具有的潜在优势,依据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为学生创设于其来说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情感感应及品德素养等进行锻炼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