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在高中信息技术生本课堂中的应用
2023-08-15林芸
【摘要】本文阐述生本课堂的内涵,提出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利用角色扮演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六个步骤,即组建小组、分配角色、制订任务、交流讨论、展示分享以及总结反思,以教学“信息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为例,分享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针对实际教学中学生能力存在差异、教师不敢完全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等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组合作 角色扮演 生本课堂 高中信息技术 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7-0131-03
2016年,桂林市第十九中学(以下简称我校)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为学校“把脉问诊”。郭教授针对我校“两弱两少”(学习动力弱、学习基础弱、学习方法少、学习资源少)生源和教学实际,从宏观上给我校开具了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良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指导思想,以“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为课堂教学旨归,全面实现由“师本教学”“本本教学”向“生本教学”的转变,坚决杜绝“一言堂”“填鸭式”“满堂灌”现象,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切实使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落到实处。通过近七年的实践,我校提出“十九中‘五步一体”的生本课堂教学范式:前置学习—以学定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当堂达标,其中的生本小组合作学习经过不断优化,形成了适合我校校情学情的做法。我们不仅培养学生掌握了独学、对学等方法,还大大提高了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效率。生本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正视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对学生开展增值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以“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为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依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开放、合作、协商和注重证据的行动意识,使其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交互性、真实性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既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又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主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团队意识。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个体的认知发展和学习都是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合作、交流、互动中进行的;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技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进行角色扮演可以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让学生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行动,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方法和行为方式,完善知识结构,增强技能,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可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符合社会认知理论与合作学习理论,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与认知发展规律,有利于落实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根据高中生实际,论述运用角色扮演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打造信息技术生本课堂的实践。
一、开展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学习的六个步骤
通过多年实践,笔者总结出了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利用角色扮演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六个步骤。
(一)组建小组
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3—5人为宜,建议每个小组都有一名组長。在小组合作中,小组人数是需要经过仔细考虑的。人数太少,学生完成任务难度增大,将会打击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笔者建议每个学习小组的人数不少于3人。此外,我们常常强调小组人数不宜超过5人——首先是便于管理,保证组内的管理、沟通和协同工作的高效性,而如果小组人数太多,会导致组员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进而影响合作的质量和效率;其次是便于分工,这样能保证每名小组成员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自己的分任务,从而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而如果小组人数过多,则容易出现任务分配不合理,任务完成质量和效率都不高的情况;最后是便于减少冲突,避免因人数过多而引发的相互竞争与摩擦。
(二)分配角色
教师创设真实情境,以问题为驱动,提前准备好角色名单,并在课堂开始前将角色分配给每个小组。角色可以是与当前课程内容相关的人物或事物,可以是某个职业、某个公司等。例如,“开发一款棋牌游戏”一课,笔者共设计了四个角色,UI设计师、程序员、音效制作人和美化工程师,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代入不同的角色经历开发一款棋牌游戏的过程;在“智慧农业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这一课中,小组成员分别扮演硬件设计师、嵌入式程序员、数据分析与算法设计师和Web应用程序员等四种角色开展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制订任务
教师将课堂任务告知学生,包括总体的任务和小组内每个角色的任务,例如完成某项任务、演示某个场景、解决某个问题等。在“制作网页”这节课中,各学习小组自主探索网页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资源包的帮助下自主学习网页制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步骤,思考如何制作一个网站。
(四)交流讨论
小组成员需要根据任务要求,共同制订解决方案,不同角色之间进行交流、探讨,互相帮助,并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形象和职业特点,展示自己的想法并付诸行动,完成教师给每个角色设定的任务内容。如在“智慧农业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这一课中,硬件设计师的任务是在学习资源包的帮助下进行自主学习,学会编写设置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和模块的程序;嵌入式程序员则是要补写控制芯片和数据传输模块的程序,以保证传感器的正常使用,这两个角色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五)展示分享
学生通过演讲、PPT、视频等形式将本小组共同完成的作品或形成的解决方案展示出来。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展示环节存在学生展示意愿强烈与课堂时间有限之间的矛盾。因此,为增加学生展示的机会,笔者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班级统一展示,还在课堂上进行组间展示和组内展示,或者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分享,以此让学生获得更强烈的学习认同感和成就感,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总结反思
学生需要总结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反思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以便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合作水平和角色扮演能力。
二、“信息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课例展示
笔者以教学“信息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为例,结合具体教学片段,阐述基于角色扮演的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教学分析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主题为“信息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主要通过介绍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信息安全的严峻形势、信息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信息安全意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强调信息安全意识对保障个人和组织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让学生自主探究,达到增强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但对信息安全意识的了解比较浅显,主要表现为难以分辨网络短视频中的信息的真伪。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且他们善于合作,能够适应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设置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是了解信息安全意识的概念和重要性,二是掌握信息安全意识的主要内容和增强信息安全意识的方法,三是能够运用信息安全意识保障个人和组织的信息安全。通过完成这三个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三)基于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
为顺利开展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学习,笔者在课前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了五个角色:网络安全宣传员、黑客、受害者、家长和网络安全专家。
课上,笔者将高一某班50人每五人分为一个小组,共十个小组,开展本课的学习,并为学生提供一份关于互联网安全的数字资料,包括如何设置强密码、如何防范网络诈骗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充分阅读资料,了解各种网络安全问题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分配好各自的角色,为在课上向全班同学宣讲关于网络安全的知识做准备。
然后,笔者发布每个角色的任务:网络安全宣传员负责制作一份有关互联网安全知识的宣传手册;黑客模拟一些常见的黑客入侵手段,如钓鱼攻击、虚假软件等,攻击受害者,接着,黑客向其他同学普及黑客产生的原因以及学生该如何防范不法行为;受害者以一个网络诈骗故事为主线,展示受害者在网络诈骗中所遭受的损失及痛苦,并讲述如何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避免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家长需站在家长的角度,关心孩子在网络环境下的健康成长,他们需与其他小组进行互动,学习如何在家庭交流中加强互联网安全意识教育;网络安全专家需向全班学生科普互联网行业的安全法规、专业知识,并给其他小组成员解答网络安全方面的难题。
学生分配好角色和领取角色任务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在完成各自的任务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向组内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讨论持续15分钟左右。学生小组合作结束后,筆者在课堂上让各小组展示分享——每个小组选派一名成员代表该组上台分享所得的讨论情况和结论,该组其他成员参与提问和互动。最后,网络安全专家向全班学生科普互联网行业的安全法规、专业知识,并解答其他学生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难题。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深入学习了互联网安全知识,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笔者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肯定了学生所表现出的贡献和合作精神,从领导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同时,通过生生互评的方式对学生的技术和设计能力进行评估。通过营造这样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信息技术课堂因此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同时笔者也发现,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观念引导、信息转化、信息管理和信息利用,进一步增强了信息安全意识,培养了信息社会责任,更好地满足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此外,角色扮演的方式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在团队合作中自主学习、共同探究,进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三、实施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的思考与建议
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生本教学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方面,在小组合作教学中,由于小组成员之间的能力差异较大,有些学生的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而有些学生的能力比较强、学习意愿强烈,这种差异会导致学生之间产生矛盾,主要表现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进度不一致,使小组合作难以开展;与此同时,因为小组成员之间的能力差异较大,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而有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这会导致一些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对信息技术学科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在分组时应有所思考,利用学优生带动潜力生组成学习共同体,以生生互助的形式,通过分层训练等方式缩小学生之间的能力差距,制订更明确的、具有层次的任务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在角色扮演和分享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知识比较抽象、复杂、枯燥,学生学习存在一定难度,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就需要教师了解相应信息技术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设计更贴合实际、能够体现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作用、符合学情的角色,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尊重每一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小组合作生本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生本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交流合作中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或尽可能弱化这些问题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小组合作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发现并改正问题,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教学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总之,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生本教学方式是一种值得应用和推广的新型教学方式,它对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延玲.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2(4).
[2]戴文静.浅析小组合作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20(9).
[3]刘成春.基于合作学习模式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策略[J].中小学电教,2022(11).
[4]陈娅.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的要点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9(5).
[5]刘志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J].理科爱好者,2021(2).
作者简介:林芸(1981— ),广东梅县人,本科,高级教师,广西信息技术学科(高中)中心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与信息技术教学。
(责编 刘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