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

2023-08-15卫成钰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海燕笔者文本

卫成钰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兴趣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内因,是推动主动学习的强大精神动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对阅读有兴趣的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注意力特别集中。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下面笔者就个人在阅读教学方面的心得谈四点体会。

一、在“导”上下功夫

一场戏的序幕,最关键的是能否吸引人的注意。教学也如此,一则好的导语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振奋学生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因而,笔者在“导”上下功夫,注意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语。

教学朱自清的《春》,笔者这样设计:“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喜欢春,说起春,大家是不是很兴奋?请大家用一些成语来概括春的特点。”同学们纷纷发言:春风浩荡、绿草茵茵、花团锦簇、莺歌燕舞、杨柳依依、生机勃勃……我说:“是的,还有好多好多,春天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也赋诗撰文热情赞美。大家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写春的诗句吗?”学生发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说:“很好。第一句是从‘鸟的角度写春;第二句是从‘风的角度写春。因为绝句只有短短四句,也只能选择一两个景来写。而朱自清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请同学们去体会文中是怎样写春的。”这个导语,开始激发情绪,接着回顾旧知,分析写作角度,最后自然导入新课学习。这样的“导”,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学生兴趣浓厚。

二、在“问”上做文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就在于让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都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脑力劳动的乐趣。”为了达到这一要求,笔者努力在“问”上下功夫。科学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围绕有价值的问题积极思考,让学生享受成功带来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教学高尔基《海燕》的开头部分时,学生产生了疑问:课文为何要写海鸥、海鸭和企鹅?笔者顺势抓住契机提出问题:“课文在写海燕的同时又以较多的笔墨写其他海鸟,这是不是画蛇添足呢?”在意见统一后再追问:“这是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能起到什么作用?”学生经过思考,终于明白,这是对比手法,通过其他海鸟惊慌失措的丑态和海燕的勇猛无畏、敢于斗争精神形成对比,于是学生对海燕形象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优化课堂提问对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我们要遵循“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原则,于文本重点处发问,依据学生认知发问,抓住课堂契机发问,顾及全体学生发问。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探究疑难问题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在“争”上花力气

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笔者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在“争”上花力气,挑起问题争辩,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深入学习文本的兴趣。

教学《与朱元思书》,在引导学生分析了写山之“奇”、水之“异”的情景之后,笔者让学生们独立写一首四句短诗,把课文内容有效串联起来,再分小组讨论,然后推举发言人,比一比哪一组写得更好。学生情绪活跃,最后出现了两首比较好的诗:“富春江上风光好,奇山异水天下妙。碧水见底观游鱼,猛浪若奔马啸啸。”“富春江上风光好,夹岸高峻山轩邈。泠泠作响泉激石,嘤嘤成韵闻好鸟。”教学《海燕》,文中除了海燕这个形象,还有三种水鸟与风雨、乌云、雷电这几组形象,笔者让学生想象如果海燕要向它们表明心志,它该说些什么?要求发言切合课文内容,要有鼓动性,语言要有层次感、逻辑性。然后让学生认真思考、主动发言,并评出优胜者。这样,大家在“争”中取长补短,兴味盎然。课堂可供“争”的内容很多,诸如问题抢答、朗读比赛、背书竞赛、课本剧表演等。“争”,能让学生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四、在“境”上动脑筋

语文教学要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学生于耳濡目染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激发思维火花,引发情感震撼,产生心灵共鸣。因此,笔者就在“境”上动脑筋,尽量展现或创设合理的情境。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讲述与文本相关故事,演唱歌曲,声情并茂朗读,文本剧表演,多媒体视频、音频、圖片等。这些都能营造特定的艺术氛围,唤起文本中美的形象,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岳阳楼记》,笔者下载了一组景物图片。在教学中借助投影仪,逐步展示出岳阳楼阴雨绵绵和春和景明的图片,同时播放配乐朗读,配上“阴风怒号”“虎啸猿啼”“渔歌互答”等声音,把学生带入作者所描述的意境中。教学《安塞腰鼓》,学生对这一民间表演艺术比较陌生,笔者截取了一段西北汉子表演敲打腰鼓的视频,让学生直接感受到腰鼓表演的磅礴力量,感受到西北民俗的魅力。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笔者播放了相关的影视片段,把学生带入那个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实践证明,创设情境能让教学内容形象化,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虽是老话题,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学生阅读兴趣浓厚,就能化被动为主动,高效学习也一定能落花成实。

猜你喜欢

海燕笔者文本
老师,别走……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Friendship
赏春
赏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