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语文表现性评价以支持能动学习的实践探索

2023-08-15沈庆波严凤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表现性核心情境

沈庆波 严凤

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样态趋向学生能动学习,而实施表现性评价,是实现能动学习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具体实践操作为例,介绍表现性评价的目标确定、任务设计、评价活动创设及评价机制制订等环节的具体实施方法,探索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合理地运用表现性评价以支持能动学习、构建课堂教学新样态的意义。

表现性评价,是指运用评价规则对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时在真实情境中的具体表现或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以及具体操作方面做出的客观性评定。它能清晰、准确、适当地描述学生学业水平发展的进阶情况。表现性评价不再只是单纯注重对学生表面知识结构进行评价,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表现能力进行评价。它将实际的评定标准提升至语文核心素养等隐性内容上。下面笔者就以表现性评价的实践操作,来探索在学科教学中合理地运用表现性评价以支持能动学习、构建课堂教学新样态的意义。

一、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目标确定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开展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能动学习,要求教师立足实际,在新课标下依据文本特点、单元教材编写意图和核心素养等方面综合确定表现性的评价目标。如笔者在教授《小二黑结婚》《荷花淀》《党费》这一组群文时,就设计了下面的评价目标。

①细读小说,说出典型人物形象特点及时代意义。(指向文化传承与理解)

②评选经典人物,拟写解说词,并主动交流展示。(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

③画出时代环境与典型人物之间关系的思维导图。(指向审美鉴赏与创造)

在表现性评价目标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厘清文本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从作品主题、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等多层面感受、理解、阐释分析文学形象;通过撰写人物形象分析,养成点评鉴赏的习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领会单元教材编写意图,辨析不同作品中经典文学形象的异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任务设计

“表现性评价通常要求学生在某种特定的真实或模拟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或者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情境化任务已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养成、发展和体现的载体。因此教师往往通过设置情境任务来体现表现性评价的任务。如笔者给本群文教学设置的情境任务,也即表现性任务。

文学社在校园读书节期间,谋划设计一条文化长廊,其中有个板块叫“文学作品典型人物展”,要求展示人物的画像,并配上该人物的一句话,以显示其性格或精神。目前已选定四个,作为文学社成员,今天需要你从群文中再选一个人物,并找出最能体现此人物性格特点或精神内涵的一句话,且说清理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在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情境中综合考查。作为表现性评价的任务,必然要以情境任务的形式体现,同时注意表现性任务的设计与表现性评价的目标要保持高度一致。

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活动创设

教师在进行情境活动的创设前,已经明确并设计出了聚焦于重点知识的情境任务。紧接着就是设计与之相应的情境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就是提升自身能力、养成核心素养的过程。“表现性评价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通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开动思维,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进行问题的解决,以此评价知识迁移和运用的综合能力。”所以情境活动设计的关键就在于为表现性活动提供中心位置。据此,笔者围绕情境主任务,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

活动一:从三篇作品中選出一个你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写一段“时代经典”的解说词。

活动二:组内讨论,评出公认的“时代经典”人物,共同为该人物拟写解说词,在此基础上,确定代表到讲台前分享交流。

活动三:从文本中为评出的典型人物找到既能代表其性格特征又能展现时代风貌的一句话,然后在班内交流。交流时请说清理由。

情境活动设计既承担着对焦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重任,又是个人自学、小组互学、班级群学等表现性行为的具体落实,更是表现性任务的具体分解。可以说情境活动设计是整个表现性评价的核心内容。

四、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机制制订

表现性评价是在基于表现性任务条件下以某种特定指标为依据进行的。在相应机制量度的标准下,帮助学生鉴定自身在进行完成表现性任务过程中的优势,形成经验;明确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笔者依据上述群文教学的表现性评价任务设计了如下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上述表现性评价任务与评价标准,编制水平量表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如表2所示),“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检测学生当下的学习状态和能力,更在于评价后师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思与跟进”。

无论是个体自评、小组互评,还是教师点评,都要有明确的评价机制,做到教、学、评的一体化,使之成为能力提升的保障点。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表现性评价“不仅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结果,更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不仅是对某个领域、某方面能力的评价,更评价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际操作与表现能力”。所以我们要将表现性评价内嵌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以此构建课堂教学新样态,促进学生能动学习,达成全面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表现性核心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表现性任务设计的3个关键点
护患情境会话